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大面积脑梗死后的老年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对梗死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集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35例,测量梗死侧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大脑前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等强度温泉运动对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颅内、外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54例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温泉游泳运动治疗4个疗程,比较运动治疗前、后颈动脉及颅内动脉血流参数及血压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运动组疗程结束后,与运动前及对照组比较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椎动脉血供明显改善(P<0.01);大脑中动脉、前动脉血供也有改善(P<0.05),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各参数显著提高(P<0.01)。结论温泉运动对于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改善颅内、外血供,提高脑血氧供应,降低血压,是一种较理想的康复疗养方法。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评价降纤酶对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2012~2013年我科脑梗死31例患者降纤酶治疗前后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其积分值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15 d后,左右两侧颈动脉最小血流速度分别上升30.90%和30.50%(P<0.01),治疗前后颈动脉血流动力学积分值分别为(29.45±24.45)和(55.59±31.84)分,治疗后上升了88.76%,其他指标也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降纤酶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增加脑血流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6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康复治疗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早期系统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及步行能力评价。结果:康复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及步行能力的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等速肌力训练对其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1月-2021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等速肌力训练对照组。治疗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等速肌力训练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等速肌力训练,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改善后的Fugl-Meyer评分、改良巴氏指数评定量表评分、Berg平衡积分。结果 治疗开始时,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改良巴氏指数评定量表评分、Berg平衡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8周治疗后,等速肌力训练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改良巴氏指数评定量表评分、Berg平衡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等速肌力训练组患者接受训练至患肢运动功能开始改善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等速肌力训练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偏瘫侧下肢肌力及患侧肢体膝关节稳定性,且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是主要致残疾病之一,脑卒中所致运动功能障碍可引起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早期[1](即急性脑卒中发病后24 h至1月内)综合康复训练是脑卒中一种有效地辅助治疗手段。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康复组与对照组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的选择1.1.1入选标准:①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②首次发病,发病前日常生活能自理,无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③经头颅CT检查证实(不一定是在24 h内);④属于颈内动脉系统供血区的脑卒中患者;⑤发病后24 h内入院的患者;⑥发病后7 d内已经意识清醒,病情平稳。1.1.2排除标准:①TIA、R IND、蛛网膜下腔出血;②有严重的合并症;③两侧病变和脑干脑卒中;④溶栓治疗或脑出血手术的患者;⑤有意识障碍,严重痴呆和癫痫患者。研究对象:我院于2005-10~2007-10选择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综合康复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平均61.7岁,缺血性26例,出血性14例。对照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平均62.5岁,缺血性27例,出血...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是一组起病急骤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特点是以受损局部神经功能减退或缺失为特征。脑卒中发病率为120/10-180/10万,存活患者中75%以上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40%以上目前脑卒中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第三大疾病。也是我国致残率最高的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治疗的进步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不断提高,但大多留下了程度不等的疾病,且某些症状往往是药物无法治愈的。大量资料表明:脑卒中康复治疗后70-80%的患者达到独立步行。2/3的患者能生活自理。因此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有重要意义,我院对48例脑卒中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采用对照研究,对180例脑卒中高危人群(观察组)和71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视网膜中央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频谱,测量收缩期最大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血流阻力指数(RI)。结果:观察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峰值流速及舒张末期流速较对照组明显缓慢,阻力指数明显增加。观察组和对照组视网膜中央动脉PSV分别为(10.97土1.93)和(12.50士1.21)cm/s,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的EDV分别为(3.65士0.93)和(5.26士1.01)cm/s,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的R1分别为0.67士0.07和0.58士0.0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1)。结论:超声多谱勒血流显像可发现脑卒中高危人群视网膜中央动脉发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为脑卒中患者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郭少敏  张雪梅  孔晓岩 《武警医学》2019,30(10):873-876
 目的 探讨醒脑静联合法舒地尔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6-08至2018-08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醒脑静与法舒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相关因子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S100β蛋白(S100β protein ,S100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和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舒张期低值血流速度(diastolic flow velocity,Vd)、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y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Vs)和平均血流速度(average blood flow velocity,V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具有较佳的临床疗效,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同时还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任碧连 《西南军医》2010,12(1):172-173
目的探讨早期踝关节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由护士进行踝关节护理,包括下肢的正确摆放,伸髋、屈膝、背屈踝运动、桥式运动等康复护理。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式Bvunnstrom分级评定,分别于入院1、3周时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踝关节康复护理可提高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干预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老年患者7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实施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还给予干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在入组前后治疗遵从率的变化.结果 入组1个月后,观察组完全遵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完全不遵从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遵医行为干预护理,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服从性,改善了老年患者的遵医行为,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肩关节病变情况,明确不同被动运动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肩关节喙肩韧带形变的影响,减少康复训练中肩部撞击综合征的发生。方法 选择武警浙江总队医院2019年1-11月收治的3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对患者肩关节进行规范化超声检查,测量患侧喙肩韧带在肩关节前屈,水平后伸,0°外展时内旋、外旋,90°外展时内旋和背部内旋运动时垂直位移变化,并与健侧测量结果相比较。结果 3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发生肩关节超声异常28例(90.32%),主要病变包括:长头腱炎症并腱鞘积液 22 例,长头腱脱位 1例;滑囊炎并滑囊积液 13 例;肩袖损伤 15例,肩关节半脱位 18 例。其中23例为多种病变并存,对侧肩关节超声异常8例(25.81%),主要病变包括长头腱鞘积液3例,肩袖损伤3例,滑囊炎并滑囊积液2例。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肩关节喙肩韧带平均垂直位移明显大于对侧组;同一运动偏瘫侧肩关节喙肩韧带垂直位移大于对侧组;不同运动对喙肩韧带垂直位移影响不同,由大到小依次为90°外展时内旋、水平后伸、前屈、背部内旋、0°外展时内旋及外旋动作,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能显示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肩关节病变;可观察肩关节不同运动对喙肩韧带形变的影响,进行90°外展时内旋、水平后伸等对喙肩韧带形变影响较大的运动时应谨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FloTrac/Vigileo系统评估七氟烷和丙泊酚诱导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肠道肿瘤手术老年患者40例,年龄60~7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20):七氟烷诱导组(S组)与丙泊酚诱导组(P组)。S组采用8%七氟烷预充呼吸回路快速诱导法,P组设定丙泊酚血浆靶控(TCI)浓度3μg/ml行麻醉诱导。记录基础值(T0)、脑电双频指数(BIS)降为60时(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即刻(T3)、插管后1,3,5,10,15和20 min(T4~9)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排量(CO)、每搏量(SV)以及机械通气后各时点的每搏量变异度(SVV)。结果 CO:两组在插管前即刻降至最低水平,S组降低幅度大于P组(P〈0.05)。SV:P组降低幅度大于S组,S组插管后5 min、P组插管后10 min趋于稳定(P〈0.05)。MAP:S组插管后5 min、P组插管后10 min趋于平稳,P组降低幅度大于S组(P〈0.05)。HR:S组插管前即刻较基础值降低12.1%,P组插管后1 min高于基础值7.5%(P〈0.05)。P组SVV试验中各时点均高于S组(P〈0.05)。结论在诱导开始至插管前阶段,七氟烷诱导对心排量的影响程度较大。插管后20 min的维持阶段,七氟烷组各指标趋于稳定所需时间明显短于丙泊酚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运动想象疗法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干预。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SS)和生活质量简易简表(SF-36)评估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FMA评分、ADL评分、CSS评分和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80.26±7.59 vs 70.43±8.02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81.83±7.49 vs 72.82±8.55分),CSS评分低于对照组(13.25±2.74 vs 19.46±3.57分),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生理功能:78.03±5.90 vs 71.25±5.68分;情感职能:70.46±5.66 vs 61.48±5.29分;生理职能:79.84±5.06vs 73.43±5.62分;社会功能:79...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前瞻性随机化原则分为电刺激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电刺激组加用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仪进行治疗,电极片置于偏瘫侧胫前肌及腓骨长、短肌的运动点上,刺激参数为频率30Hz,脉宽200μs,电流以患者最大耐受强度为限.每天治疗1次,每次30min,共2周(14次).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中下肢部分评定下肢运动功能,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ADL能力.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电刺激组与对照组的FMA评分及MB1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能提高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社区集中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寻找社区康复治疗的有效模式。方法 将2013年10月~2014年8月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集中分级康复治疗。统计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与肢体功能。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三项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前后各组三项指标均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三项指标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 社区集中分级康复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常规康复治疗,将社区集中分级康复治疗作为社区治疗的模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