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临床的应用.方法:收集2010-03~2012-04期间,在我院病理中心明确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GISTs)25例,常规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5例中良性6例,交界性4例,恶性15例;各组间结果分析表明,在GISTs中CD 117和CD 34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17在GISTs不同部位、良性、交界性、恶性组之间的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GISIs的鉴别诊断中CD117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组织发生。方法 对38例光镜诊断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用客免疫组化标记方法,组合分类判断各例组织来源。结果 发现光负诊断胃肠平滑肌肿瘤并非单一平滑肌源性(39.4%),还有神经源性(13.3%),混合性(42.1%)及未分化性(5.3%)。结论 应将胃肠道平滑肿瘤归为胃肠道间质瘤的范畴,用免疫组化标记及电镜观察阐明其组织发生,以期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对6例胃肠道间质瘤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并应用CD117、CD34、SMA、S-100和Desmin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GIST中恶性4例,交界性2例,瘤细胞呈梭形或上皮样形或两者混合存在,免疫组化标记CD1176例全部阳性,CD344例阳性。结论GIST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CD117阳性对诊断有确定作用,CD34表达对诊断也有重要意义,肿瘤大小及核分裂数是判断肿瘤良恶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是近十年来临床病理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认为它是不同于平滑肌瘤和雪旺细胞瘤的最为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现将我们发现一例结合文献,就其影像学检查及表现报告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多层螺旋CT(MSCT)影像特征与其病理危险度、免疫组化分型及乙酚肝素酶(Hpa)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75例GIST患者,均行MSCT扫描.根据病理危险度分为低、中、高危组,根据免疫组化分型分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pa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各组间影像特征、H...  相似文献   

6.
彭友 《西南军医》2014,(5):533-53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显示21例为良性GIST,4例为恶性肿瘤,11例为混合性的肿瘤疾病。随访两年发现3例因肿瘤复发致死,2例于术后4周肿瘤复发后再行手术治疗,其他患者基本正常。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术前检查较为复杂,需要借助相关的病理检查才能证实。利用手术治疗GIST患者,疗效良好,并且靶向技术的辅助治疗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 -01~2011 - 12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GIST临床资料.结果:病变部位为胃29例,小肠及小肠系膜8例,结直肠4例.所有41例均行手术治疗,29例(70.7%)完全切除,无手术死亡.免疫组化:CD117(+)38例(92.7%),CD34(+ )36例(87.8%).结论:GIST临床无特征性表现,超声内镜有助于诊断,手术切除肿瘤为主要治疗方法.术前转移及核分裂像数目是GIST重要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
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临床上并不少见。随着超声内镜的开展和免疫组织化学的广泛应用,近十年来,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inal strom al tumor,G IST)的报道逐渐增多。现总结27例如下。1资料和方法收集我院2003-01~2007-01超声内镜检查280例,61例诊断胃肠道间质瘤。27例经手术、免疫组化和电镜等诊断证实。男9例,女18例,年龄29~67岁,平均53岁。病变位于食管2例,胃部23例,十二指肠2例。2结果2.1临床表现: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12例(44.4%),消化道梗阻3例(11.1%);腹痛、腹胀、上腹部不适8例(29.4%);腹部肿块1例(3.7%);无症状体检发现3例(…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认识和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GISTs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病灶分布于胃22例,小肠7例,胃肠道外2例;肿瘤平均直径6.5cm。病理分型:良性6例,交界性7例,恶性18例。临床表现多为腹部不适(18/28)、消化道出血(13/28)、腹痛(11/28)和消瘦(5/28)。主要影像学表现为粘膜下富血供肿块,境界清晰光整,外生性为主,内部出血、坏死、囊变明显,局部淋巴结无转移。结论:GISTs是一类潜在恶性的肿瘤,应手术完整切除。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但不能定性,确诊需依赖免疫组化和电镜检查。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16例经病理学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不同的影像学检查。结果:16例原发胃肠道间质瘤中原发于胃10例,原发于十二指肠1例,发生于回盲部1例,发生于小肠2例,横结肠系膜1例,乙状结肠系膜1例。内生性生长者1例,外生性生长者11例,腔内外生长者1例。影像学判断GIST良恶性的符合率为81%(13/16)。结论:外生性生长是胃肠道间质瘤主要的生长方式,也是诊断的主要依据。CT是该病术前诊断及判断其生物学行为的主要工具。  相似文献   

12.
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18例,术前均行螺旋CT扫描,7例行双期增强扫描.结果:肿瘤位于胃部8例,食管1例,十二指肠2例,小肠4例,回肠末端小肠系膜、横结肠系膜各1例,未确定原发部位者1例.无论良、恶性,CT表现17例边界清楚;瘤体内多发坏死、囊变10例,无囊变者密度均匀,为软组织密度;肿瘤边缘分叶12例;病变腔内侧面溃疡7例,气体及对比剂进入其中;钙化1例,转移2例,未见淋巴结转移;增强扫描,肿瘤中度到明显强化;螺旋CT定位准确度为77.8%,判定良、恶性准确度为50%.结论:螺旋CT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提示诊断都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对肿瘤良恶性的判断有一定限度,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GISTs的CT表现. 结果 GISTs发生于胃部23例,小肠8例,直肠3例,食管2例,网膜1例.良性13例,潜在恶性14例,恶性10例.肿块多向腔外生长(67.8%,25/37),呈类圆形或椭圆形29例,不规则分叶状8例.37例GISTs中12例良性和6例潜在恶性肿块最大径<5 cm,边界清楚, 均匀强化;10 例恶性和8例潜在恶性肿块最大径≥5 cm,瘤内坏死,其中3例瘤内积气,边界多不清楚,不均匀强化,14例黏膜面溃疡形成.淋巴结转移少见.4例出现肝转移. 结论 MSCT对于GISTs的定位、定性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CT表现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7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肿瘤位于十二指肠降部7例,水平部5例,升部5例。17例中恶性9例,伴转移2例,低度恶性6例,良性2例。17例中腔外生长14例,腔内外生长3例,肿块最大径3~20cm,其中≥5cm者16例,<5cm者1例。肿物密度不均匀伴中心坏死13例,伴破溃5例,分叶状10例,增强动脉期周边强化15例,16例肿块边缘可见尖角征。结论:十二指肠间质瘤具有相对特征性的CT表现:腔外生长不均质肿块、动脉期周边强化、尖角征。掌握这些CT表现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诊断恶性胃肠道间质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症实的27例恶性GIST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全部病例均作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并作多平面重建后处理。结果:肿瘤来源于胃11例,小肠9例,结肠5例,肠系膜2例;肿瘤横径4.2~22cm。边缘清晰12例,边缘不清15例。肿瘤形态多不规则,19例可见分叶。平扫病灶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中度至明显强化,静脉期呈持续性强化。病灶内部可见多数大小不等的坏死区,9例呈囊实质性改变。合并肝脏转移4例,肺部转移1例,淋巴转移2例。本组定位准确率为85.2%(23/27),定性准确率77.8%(21/27)。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双期扫描、轴面结合多平面重建图像对恶性GIST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MS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胃肠道间质瘤病变危险度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危险度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CT增强表现,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对GISTs病变危险度的评估价值。资料与方法共57例行腹盆腔MSCT增强扫描的原发性GISTs病例。分析每个GISTs病灶的MSCT平扫及增强表现并与病变危险度之间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所有病变均为单发病灶,包含27例低度危险、12例中度危险和18例高度危险病变。高、中、低度危险性的GISTs在肿瘤大小、脂肪间隙、强化方式、瘤周及瘤内血管影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肿瘤的生长方式、形态、有无钙化及溃疡、CT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CT值、ΔCT(动脉期-平扫)和ΔCT(静脉期-平扫)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危险度的GISTs的CT表现存在差异,边缘不规则的较大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瘤周及瘤内显示血管的病变多提示为高度危险性GISTs。术前评估GISTs的危险度时要综合多方面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胃间质瘤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对本院2001—2005年收治的6例胃间质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以黑便为首发症状4例(其中1例伴呕血);上腹疼痛1例;1例行胃镜检查时发现;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切除标本经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证实;4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其中2例行近端胃大部分切除+幽门成形术,2例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1例行远端胃癌根治术(根Ⅰ),1例行病灶楔形切除术。术后均存活,随访2月~2年,其中3例失访,3例经胃镜检查无复发。结论胃间质瘤诊断依赖于病理及免疫组化,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胃间质瘤(GST)的CT表现特征,探讨CT对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0例GST患者的CT资料,并将大体病理所见与CT表现相对照.结果 10例中黏膜下型2例,肌壁间型7例,浆膜下型1例;肿瘤主体位于胃内4例,位于胃外6例;胃大弯侧6例,胃小弯侧4例.10例中恶性6例,良性3例,不能定性者1例.CT表现为外生性或内生性肿块,肿块最大径约3.1~17.3 cm,<5 cm者3例,≥5cm者7例.肿块密度不均匀,呈囊实性,实性部分轻至中度强化,瘤内点状钙化灶2例,6例高度恶性肿物表现边缘强化,中心大片低密度.结论 GS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CT检查有助于GST的定位,以及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病灶位于胃20例,小肠5例,直肠3例,食管2例,消化道外11例。影像学检查恶性GIST共计27例,其中21例肿瘤直径>5cm,边界不清楚,19例与邻近结构有明显的粘连或直接侵犯周围组织,13例可见明显瘤内坏死、囊变,5例出现转移灶;良性14例,11例肿瘤直径<5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结论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易于发现腔内型和腔内外型胃肠道间质瘤。CT检查弥补了常规胃肠道造影和内窥镜检查的不足,对GIST的准确定位、良恶性的判断、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增强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资料建立的模型术前预测胃肠道间质瘤(GIST)危险度分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0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切除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的GIST患者122例,根据2008年改良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标准,分为高风险组(中危、高危)69例及低风险组(极低危、低危)53例。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高风险49例,低风险37例)和验证组(高风险20例,低风险16例)。使用MATLAB R2018b软件对训练组动脉期增强CT图像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应用Lasso算法对提取的特征信息降维并筛选。将筛选获得的特征参数纳入逻辑回归方程并建立影像组学标签,联合患者一般资料建立预测GIST危险度分级的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训练组影像组学标签(U=267.00)与患者一般资料[肿瘤发生部位(χ2=5.50)、Ki-67表达情况(χ2=21.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3、0.620、0.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