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何俊堂  李政文  聂川  栾琰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11):1222-1223
目的 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加压输液在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6例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深静脉穿刺置管加压输液的穿刺方法、操作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36例经股静脉穿刺均获成功,在3~5 min内建立有效输液通道,通过加压输液,使患者有效循环血容量得到快速补充,为进一步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结论 经股静脉穿刺置管可快速建立输液通道,加压输液可迅速补充血容量,经股静脉穿刺置管加压输液可作为抢救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在抢救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为本组3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实行颈内静脉置管或股静脉置管,观察导管保留时间及导管感染情况。结果 3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均平稳度过休克期,2例患者导管末端发生感染。结论深静脉置管的应用,满足了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治疗需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超声定位中心静脉置管在危重病人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莲  戴睿武  汪涛  陈涛  阎勇 《西南军医》2009,11(6):1097-1097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中心静脉置管术在抢救危重病人中的作用。方法对128例危重病人采用超声定位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成功率为93.7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定位中心静脉置管在危重病人的应用既能有效的赢得抢救时间,又能减少反复穿刺给病人所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重度烧伤治疗中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与维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烧伤患者在治疗中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与维护方法。方法:1998年1月至2003年10月间,我们对42例重症烧伤伴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用五种方法进行了静脉置管输液治疗。结果: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最短7天,最长102天;有4例在应用期间发生导管脱出,19例发生穿刺点的红肿疼痛,2例发生静脉炎。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置管途径和方法,有效地保障了重症烧伤患者的输血、补液和抢救时的用药。结论:及时建立通畅的静脉通道,是重症烧伤患者抢救治疗的重要保障;根据不同的情况尽早采取外周或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具有病人痛苦小、护理难度小、留置时间长、有利于输血、补液和抢救用药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经皮穿刺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静脉高价营养、中心静脉压监测、危重病人抢救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临床上由于老年患者血管壁硬,弹性差,易滑动,周围循环差,使穿刺难度和并发证的发生率增加,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解决老年病人深静脉置管的特殊性,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输液而表浅静脉穿刺困难以及肿瘤化疗的老年病人,合理的保护好静脉,避免每天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现将48例老年重症病人深静脉置管术的术前准备、穿刺要点及术后并发证预防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心静脉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于抢救休克及全静脉营养等病人。但操作不慎仍有严重并发症出现,甚至造成死亡。现结合我院112例临床应用及实践中的改进经验,对预防严重并发症的问题加以讨论。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64年开展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迄今施行103例,颈外及颈内静脉置管9例,共112例,其中置  相似文献   

7.
小儿特重度烧伤惊厥的原因及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特重度烧伤惊厥发生的原因,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救护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6例小儿特重度烧伤并发惊厥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患者中入院时发生休克33例,其中发生惊厥15例(占45.5%),另23例未发生休克患者中无1例出现惊厥。15例惊嗍病人中有13例伴有高热(占86.7%)。结论:小儿特重度烧伤多在合并休克时发生惊厥;惊厥与高热密切相关。镇静、解痉治疗是抢救惊厥的关键措施,针对发生惊厥原因进行治疗护理是抢救成功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应用锁骨上两指定位法快速穿刺置管抢救失血性休克.方法:选准锁骨上缘量出两横指宽度,距锁骨上方1 cm处为穿刺点,边进针边回抽,见静脉血后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通过穿刺针置入J型引导钢丝,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固定.结果:应用此穿刺置管150例中,一针穿刺成功144例,成功率为98%,平均穿刺置管时间45 s,并成功进行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结论:锁骨上快速两指定位法穿刺成功率高,迅速,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9.
西宁地区危重患者PICC置管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PICC置管应用于危重患者抢救、治疗及肿瘤患者化疗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方法:是经外周静脉插至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结果:PICC置管方便、安全,易掌握,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结论:PICC置管技术是西宁地区开展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利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60年代晚期,深静脉置管术应用于临床,Seldinger首次把导引钢丝用于深静脉置管术,从而使深静脉穿刺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深静脉置管术在临床各学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普及。特别在危重、疑难和复杂的手术病人的应用显示了其越来越多的优越性,普遍受到了麻醉医生的关注和青睬。在深静脉置管术穿刺点选择中,目前临床上最常选用的是右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而从众多书籍和文章的统计结果来看,麻醉医生最常选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11.
股静脉置管在小儿重症烧伤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保障MEBT/MEBO的疗效,探讨股静脉置管在小儿重症烧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接受MEBT/MEBO治疗的36例小儿重症烧伤患者,总结分析采用股静脉置管进行输液治疗的操作特点、穿刺结果、并发症及护理经验。结果:36例小儿重症烧伤均一次穿刺成功,迅速建立了静脉输液通道,满足了液体量补充。结论:股静脉置管能够有效维持小儿重症烧伤体液循环及静脉药物的供给,有助于MEBT/MEBO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休克期飞机转运成批严重烧伤病人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休克期长途转送严重烧伤病人危险性较大,以往对路程较远者多不主张长途转运,作者于2000年8月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和认真准备,成功地用飞机在休克期长途转送了一批危重烧伤伤员,经过顺利,所有伤员经过积极的有效的后续治疗全部成活。因此作者认为只要处理好各个环节,加强转送途中伤员的病情观察和处理,可以在休克期用飞机长途转送危重烧伤伤员。此次转运为以后战时烧伤伤员转送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胃肠道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早期胃肠道营养护理的实用方法。方法:5年来对32例严重烧伤病人实行了早期营养液消化道管饲方法,同时加用促胃动力药物。营养液喂养方法本着尽早开始,少量多餐、全面、平衡、循序渐近的原则。结果:32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均有较好的耐受性,在提供足量营养成份的同时,也减少了血浆及全血的输入量,保持了水、电解质的平衡,有利于休克复苏。结论:烧伤面积在50%以上的大面积烧伤病人,伤后早期恢复肠道营养方法实用,疗效可靠,有利于休克复苏和全病程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护理程序设计大面积烧伤病人接受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治疗的综合护理计划并实施整体护理。方法:由责任护士为新人院病人根据病人病情提出护理诊断、预期目标、实施护理措施。结果:烧伤面积为31%~80%的TBSA的80例患者均平稳渡过休克期。结论:将护理程序这一科学的工作方法,贯穿于大面积烧伤休克期病人的整体护理全过程中,是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根据多年成功救治经验,总结采用烧伤皮肤再生疗法救治严重烧伤的治疗要点。方法:提供了作者几家单位2002年至2004年底收治的110例严重烧伤患者的病例总结以及典型病例的介绍,这些患者均采用烧伤皮肤再生疗法进行救治。结果:110例严重烧伤病人治愈106例,死亡4例,均为入院已发生严重休克、感染或同时伴有吸入性损伤病情严重者。休克期渡过平稳者98例。深Ⅱ度及浅Ⅲ度患者愈合无疤痕,皮肤弹性功能正常;小面积深Ⅲ度烧伤创面,部分创面皮缘向中间爬行生长愈合;面积较大的深Ⅲ度烧伤创面行自体皮植皮愈合,愈后留疤痕,但疤痕较平软。结论:本文总结了严重烧伤救治过程中的临床治疗要点,包括了许多临床应用中的实用的诊疗经验,例如急救的“3”通道,烧伤休克补液的具体应用,胃肠道功能的再生保护,创面感染的三个“3”阶段规律和“四大”观测指标,抗生素的应用原则和营养支持的“两到位”原则等等,其目的是提高严重烧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愈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抗菌药物在严重烧伤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防治严重烧伤病人继发感染的合理方案,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36例烧伤面积在50%TBSA以上深度烧伤患。在烧伤早期无明显感染前提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1周后停用,以后仅围手术期或在有明显感染时才再次使用。结果:36例病人无一例死亡,亦无一例发生发生真菌二重感染。结论:大面积烧伤后,中挡抗菌药物联合应用1周后停药,能有效的防治烧伤感染和避免二重感染。  相似文献   

17.
1995年7月以来治愈严重烧伤病人47例,所有病人均在休克期开始经胃肠进食,伤后第三天经周围静脉输入高营养支持,临床治疗效果好,达到了减少胃肠道应激反应及肠源性感染的发生,为病人提供充足的热能及营养物质的目的,治疗方法简便易行,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大面积烧伤早期救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救治的最佳方案,对10年来162例大面积烧伤病人实施了“五早”救治,即:对延迟复苏伤员休克期采用早期快速液体复苏;对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坚持早期气管切开,辅以气道湿化、灌洗,保持气道通畅;创面处理坚持早期切痂,并提出了基层医院也可选择性开展休克期切痂的做法;坚持早期胃肠道营养;早期即注意功能疗法,将康复疗法贯穿于烧伤治疗的全过程。结果表明,大面积烧伤病人应用“五早”救治方案,显著地提高了救治的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和伤残率,是治疗大面积烧伤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严重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严重烧伤病人的一种并发症,它发生于休克复苏过程或继发感染、手术打击等情况后。作者自1994~1997年共治疗6例(ARDS)病人,都伴有休克。有的病人还并发肺炎、肺水肿、吸入性损伤、败血症、脓毒症等。作者认为,烧伤面积超过30%、休克、感染及吸入性损伤都是发生ARDS的危险因素。治疗原则包括早期诊断,及时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感染、消除肺间质水肿;解除肺脏血管痉挛,改善肺脏微循环功能等。全组治愈5例,好转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