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文虎  洪汝建  程玉书  沙炎   《放射学实践》2011,26(8):824-827
目的:探讨内耳化脓坏死性迷路炎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诊断的化脓坏死性迷路炎的CT和MRI表现,总结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6例行颞骨高分辨力CT扫描(HRCT),轴面和冠状面CT均显示有不同程度内耳骨迷路的破坏,并伴软组织增生,其中4例有高密度死骨形成;MRI检查6例,显示膜迷路部分或全部为软组织病变充填,增强后不均质明显强化,死骨在T1WI、T2WI均显示为小片低信号或无信号,增强后无强化。结论:HRCT可显示骨迷路结构的破坏范围及死骨的存在,有诊断价值;MRI显示颅内并发症明显优于CT,两者结合可诊断内耳化脓坏死性迷路炎。  相似文献   

2.
迷路炎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MRI在迷路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观察10例临床提示为迷路炎同时存在MRI异常表现患者的MRI图像,总结其变化特征。结果10例10耳中,T2WI上均可见内耳1个或多个结构信号发生异常改变,其中,6耳病变区信号不同程度减低,4耳病变区信号消失。T1WI上7耳可见内耳1个或多个结构信号出现异常,其中,4耳病变区信号略增高,3耳病变区信号消失。FIESTA图像与T2WI图像显示结果相同。行增强扫描的7例7耳中,4耳病变区可见不同程度强化。10耳中,耳蜗受累9耳;前庭受累7耳;半规管受累6耳。结论MRI可以显示内耳膜迷路信号的异常改变,在诊断较早期迷路炎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耳炎侵犯迷路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耳炎侵犯迷路的HRCT和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与局限。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24耳),经临床综合诊断为中耳炎侵犯迷路患者的HRCT和MRI表现。结果:骨迷路破坏8耳,HRCT诊断7耳,表现为骨迷路破坏,中耳内病变与迷路腔相通。迷路腔淋巴液受侵14耳,HRCT显示骨迷路破坏9耳,骨迷路完好5耳。MRI示8耳迷路腔淋巴液于T1WI上信号升高,T2WI信号无变化,其中7耳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1耳轻度强化;5耳迷路腔淋巴液于T1WI信号升高,T2WI信号减低,其中4耳明显强化,1耳轻度强化;1耳迷路腔淋巴液于T1WI和T2WI信号无变化,增强后明显强化。迷路增生、硬化1耳,HRCT显示耳蜗骨迷路骨质增厚、硬化,迷路腔变窄;MRI上表现为蜗腔变细。骨迷路广泛破坏1耳,位于耳蜗后部骨迷路内,HRCT显示骨迷路内大片软组织密度影,周围骨质破坏,内部可见形态不规则死骨;MRIT1WI和T2WI显示骨迷路内均呈混杂信号,增强后有不均匀强化。结论:HRCT和MRI可显示中耳炎侵犯迷路的程度,能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4.
王德全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11):1595-1597
目的:探讨蝶窦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真菌性蝶窦炎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CT与MRI表现为窦腔内结节样软组织密度影8例(73%);伴有沙粒状、小条片状、团块状的钙化6(45%)例;累及后组筛窦5例(45%),伴窦腔扩大7例(64%);局限性骨质增生和破坏4例(36%)。结论:真菌性蝶窦炎具有较特征性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要考虑一般性炎症、息肉、粘液囊肿和肿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三叉神经瘤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三叉神经瘤,分析其MRI、CT及DSA表现。结果:肿瘤表现①中颅窝6例,肿瘤瘤体小,多为实性无囊变。后颅窝4例,瘤体大有囊变、坏死。跨颅窝3例,典型的哑铃状;②MRI T1WI肿瘤呈稍低信号或低、等混杂信号,T2WI呈高信号及高、等混合信号,CT平扫为低或混合密度。增强呈均匀性或环状、结节状强化。DSA示肿瘤多血供,斑点状染色;③三叉神经根增粗及功能异常,常伴岩骨、颅底骨质吸收、破坏。结论:MRI、CT是三叉神经瘤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MRI优于CT,定性困难者,结合DSA易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6.
内耳,又称迷路,位于颞骨岩部,位置深在,结构细小复杂,可分为耳蜗、前庭、前庭导水管、半规管、内耳道。过去内耳一直是影像学检查的盲区,X线平片无法显示其详细结构。高分辨率CT(HRCT)颞骨薄层扫描,能够清晰显示内耳的细微骨结构,螺旋CT三维重建还可将轴位的二维原始图像转换成三维立体图像,对内耳结构的显示更为直观,但只限于骨结构。  相似文献   

7.
脑膜瘤的CT和MRI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发生在大脑各区脑膜瘤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提高定性诊断的准确率。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搜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分布于颅内各区的脑膜瘤共136例。结果脑膜瘤具有许多CT和MRI的自身影像学特征和邻近组织间接影像学特征如脑膜尾征、瘤周环形或半环形征、皮质塌陷征、鞍结节骑跨征、肿瘤强化明显征和CT图像上的颅骨增生征、蝶骨平台隆起征等。结论根据脑膜瘤自身和邻近组织的CT和MRI特征,结合发生部位和临床表现,可明显提高对脑膜瘤定性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颞骨内段面神经的影像学检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颞骨内段面神经的影像学检查及显示技术有了长足进展。笔者综述了传统X线检查、HRCT检查及MR成像显示面神经管(facial nerve canal,FNC)及面神经的各种技术,探讨各种方法的优势及缺陷。联合应用HRCT及MR成像技术可更好地显示面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9.
输尿管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输尿管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选择过去5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例输尿管恶性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静脉尿路造影、US、CT和MRI表现,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CT与MRI准确地检出了所有12例肿瘤,对其向周围组织的浸润范围和腹腔淋巴结肿大也作了正确的判断。静脉尿路造影仅显示3例输尿管狭窄或梗阻,6例患侧尿路未见显影或显影不佳。尽管US检出了所有12例肿瘤所致的尿路积水,但仅2例诊断为输尿管肿瘤,4例提示输尿管狭窄。结论:CT和MRI对诊断输尿管恶性肿瘤有很高的敏感性,并能对其准确分期。尿路造影和US对肿瘤所致的输尿管狭窄和梗阻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通常不能直接显示肿瘤及其向周围组织的浸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并总结颅底肿瘤的常见病变及其MR、CT表现。方法:对121例MR检查颅底肿瘤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所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底肿瘤的发病率如下:①垂体瘤最多见(27/121);②鼻咽、副鼻窦恶性肿瘤浸润(16/121)。三叉神经瘤(15/121)和脑膜瘤(14/121)为次好发肿瘤;③转移性肿瘤(7/121)。神经纤维瘤(7/121)。骨纤维异常增殖(6/121)和脊索瘤(6/121)为第三位好发肿瘤;④其它少见病例有颈静脉球瘤。软骨瘤。鼻咽纤维血管瘤和鼻咽纤维肉瘤。他们分别有其相应的CT、MR表现。结论:CT、MR不仅对颅底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而且在临床决定手术或放疗前对肿瘤的局部和进展范围及其周围关系的正确判定中CT、MR检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诊断与病理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评价影像学诊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淋巴管瘤,其中行CT检查22例,MRI检查8例,3例经CT增强扫描,2例行MRI增强。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囊性淋巴管瘤19例,表现为单房或多房囊性薄壁肿块,密度均匀;海绵状淋巴管瘤5例,表现为蜂窝状结构,边缘不规则;血管淋巴管瘤3例.可有不均匀强化及“液-液”平面表现。单纯淋巴管瘤1例。结论影像学检查对淋巴管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血管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36例;回顾性分析CT和MRI表现。结果病变位于后颅凹27例,大脑半球3例,脊髓8例;其中2例为小脑内多发病变,2例为小脑及颈髓并存病变。CT表现为囊性病变边缘有软组织密度结节,MRI表现为囊性信号伴边缘灰色信号结节,可见周围流空的血管信号影,结节明显强化;脊髓病变以血管信号影为主。结论CT和MRI对向管母细朐瘤均有串付串件诊断价值.MRI优于CT扫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软骨母细胞瘤的X线、CT、MRI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软骨母细胞瘤的3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征象及差异性.结果 22例中17例行X线检查,15例行CT检查,11例行MRI扫描;X线、CT和MRI对钙化的检出率分别为47%、66.7%和54.5%;对硬化边的检出率分别为82.3%、80%、90%;骨膜反应检出率分别为17.6%、13.3%和18.2%;MRI骨髓水肿的检出率为72.7%.结论 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联合运用不同的检查手段能更全面地显示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及MRI对少见部位骨软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少见部位骨软骨瘤的X线平片、CT及MRI表现。其中7例行X线平片检查,6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结果顶骨、颞骨、颧骨、鞍底、锁骨及跟骨各1例,耻骨2例,颈椎4例,距骨5例。X线平片及CT像上均可见软骨帽,9例可见肿瘤中心松质骨与母骨髓腔相互移行,1例肿瘤周缘软组织出现肿胀。在MRI上,肿瘤在T1WI上呈等、低信号,T2WI上以等低信号为主,其间夹杂斑点状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同程度的不均匀强化。结论综合运用多种影像检查方法可准确诊断少见部位的骨软骨瘤,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判定肿瘤是否发生恶变。  相似文献   

15.
脑膜瘤影像诊断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影像表现不典型的脑膜瘤MRI与CT表现,分析其误诊原因,以提高脑膜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术前第一诊断误诊的35例脑膜瘤相关病例,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21例同时行CT扫描,MRI与CT表现与手术病理相对照.结果:脑膜瘤误诊为其他肿瘤27例;其他病例误诊为脑膜瘤8例.结论:因组织学结构复杂及一些特殊部位构成了对脑膜瘤误诊的不可避免性;而注重典型MRI特征结合CT征象、仔细阅片及结合病史等,是提高诊断符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髋臼病变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髋臼病变的影像特点和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分析38例(以累及髋臼为主的病变)的临床资料,详细观察各种疾病的影像所见,比较不同疾病的影像差异。结果38例中良性16例,包括嗜酸细胞肉芽肿3例,骨巨细胞瘤3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例,骨囊肿2例,软骨黏液样纤维瘤、骨韧带样纤维瘤、骨样骨瘤、软骨瘤、结核、良性未分类各1例;恶性22例,包括转移瘤12例,骨肉瘤3例,软骨肉瘤、淋巴瘤各2例,骨髓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恶性未分类各1例。结论几乎所有良、恶性病变均可累及髋臼,典型的病变形态与发生于其他骨骼的同种病变相一致;不典型者诊断困难,有时连良、恶性的鉴别也很困难。  相似文献   

17.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特征及其病理基础,以减少对该病的误诊。材料与方法 3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均经B超和CT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加做MRI检查,3例经B超及CT检查显示5个病灶。 2例3个病灶经病理诊断,其中2个病灶术前误诊为肝癌和肝血管瘤;另1例肝脏含脂肪的肿块伴有肾脏多发病变及结节硬化。结果 在影像上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具有特征性的表现:(1)瘤内脂肪,在B超上,表现为强回声区;CT上,呈明显低密度;MR T1WI上呈高信号。(2)肿瘤在肝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中度强化。结论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易误诊为其他肝病,但实际上,一些影像学表现能反映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组织成分,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成软骨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2例成软骨细胞瘤的平片、CT和MRI表现。结果:12例中肿瘤位于胫骨近端4例,股骨头3例,股骨远端1例,肱骨头3例.胸椎(Th_3)附件1例。11例长骨病变者发生于骨骺和干骺端8例。骨端3例。主要X线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骨质破坏区,边界清晰,8例可见硬化边,3例可见病灶内有点状钙化。7例行CT扫描,显示骨质破坏区边界锐利、硬化,病灶内斑点状或云絮状钙化6例。4例行MRI扫描,病灶于T_1WI上表现为等或稍低信号。T_2WI均呈低信号,其内可见点状高信号,STIR上呈均匀高信号;硬化边呈线样低信号,2例病灶周围骨质内有水肿.3例可见相邻关节囊积液。结论:成软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多数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内节细胞胶质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节细胞胶质瘤的影像学表现。5例均进行CT平扫及MRI平扫和增强。结果 5例肿瘤均位于幕上,3例位于右侧颞叶,1例位于左侧颞叶,1例同时位于右侧额颞叶;5例中3例表现为囊实性肿块,1例为实性肿块,增强后实性成分强化;4例见到钙化;5例肿瘤中仅1例于肿瘤周围可见轻度水肿。结论颅内节细胞胶质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提示其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