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DFSP的临床及MRI表现。结果 17例患者共21个病灶,位置表浅(20个)或深在(1个),边缘清楚(10个)或不清楚(11个),呈单结节(16个)或多结节状(5个);9个病灶突出于皮肤外呈"悬挂征",8个侵犯邻近皮肤、脂肪或筋膜。病灶T1信号类似肌肉(20个),T2信号均高于肌肉(10个)或与脂肪类似(4个),DWI呈高信号(12个),ADC图为略低信号(9个)。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不均匀明显强化(4个),动态曲线呈流入型(3个)或平台型(1个),延迟期呈不均匀高信号(8个)。结论 MRI能反映DFSP的组织学成分,结合临床表现,可以比较准确地诊断DFSP。  相似文献   

2.
许孟君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10):1541-1541,1544
患者男.44岁。发现左手背进行性生长的肿物43年余.曾分别于26年、14年前在外院行手术治疗.行病理检查考虑为良性肿瘤(具体性质不详).术后1年左右肿物再次生长.呈进行性增大。近4年来肿物生长迅速.肿物肉芽外露.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MRI表现,探讨MRI对DFSP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DFSP患者的影像资料,男7例、女5例,总结其影像特点.结果 12例病变位置均较表浅,3例与皮肤分界不清,9例分界清,其中8例与皮肤间距离<3 mm,1例>5 mm.病变大小3.2 ~15.6 cm,平均8cm.病变形态呈扁丘状、卵圆形、分叶状,3例呈多结节聚合状,1例见子结节外突.与肌肉相比,在T1WI上3例呈稍低信号,5例呈等信号,4例呈稍高信号;在T2WI上11例呈高信号,1例为稍高信号.6例行增强检查,5例明显强化,1例呈中度强化.结论 DFSP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检查可帮助其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超声、CT和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DFSP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病理结果,其中5例行超声检查,5例行CT扫描(增强3例),6例行MRI平扫+增强检查.结果 13 例病灶均位于皮下浅表,超声表现为欠均匀低回声肿块,彩色多普勒示病灶内部血流信号丰富;CT平扫均呈等密度;T1WI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CT或MRI增强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内见条片状弱或不强化区;病理镜下见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呈席纹状密集排列,胶原纤维呈旋涡状排列,3例瘤体内见黏液样变区,2例伴纤维肉瘤样变区,免疫组织化学CD34均呈阳性.MRI上瘤体直径>5 cm的8例中,5例见“周围卫星灶”(4例术后复发).结论 DFSP影像表现多呈均匀等密度/信号、明显不均匀强化,不强化区域与旋涡状排列的胶原纤维有关,密度不均匀的病理基础是黏液样变或肉瘤样变,当发现肿瘤体积增大、瘤周“周围卫星灶”时,术后易复发,适当扩大切除范围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软组织肿瘤 ,虽然局部切除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 ,但预后良好 ,极少出现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肿块局部扩大切除 ,术后辅助放疗可有效地降低局部复发率 ,提高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首次治疗的正确与规范 ,是减少其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声像图表现,探讨超声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诊断为DFSP的超声表现,结合文献资料,分析该病的声像图特点。结果:19例术前超声表现为位于皮下的单发结节,最大径1.7~6.0 cm,18例(94.7%)呈椭圆形,1例(5.3%)呈类圆形;2例(10.5%)可见小分叶,余病灶形态规则;所有病灶边界清楚,内部呈不均匀低回声,后方回声增强;病灶周边及内部均可见血流信号,1例(5.3%)为Ⅰ级血流,3例(15.8%)为Ⅱ级血流,15例(78.9%)为Ⅲ级血流,可测及低阻力动脉频谱,RI为0.46~0.68。术后病理表现为皮下单发结节,最大径2.2~8.0 cm,组织学表现倾向为DFSP。19例均未发现转移病灶。结论:DFSP的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患者男,56岁。因左肩部无痛性肿块2年余收治入院。询问病史,否认肩部有外伤、昆虫叮咬史,家族无类似疾病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一般状况良好。左肩部锁骨中线处可见直径约7cm呈半球形隆起的包块,表面皮肤可见迂曲的小血管,无溃烂及发热,质韧,无压痛,活动度可,与皮下组织无粘连,未触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影像学表现及CT、MRI对DFS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DFSP患者的CT、MRI及超声表现,总结DFSP的影像特征。结果:10例病例中9例单发,1例多发。发生于躯干者6例,足底及后枕部各1例,乳腺2例,病变均位于皮肤及皮肤下层。肿瘤直径<5cm者8例,>5cm者2例;2例为术后原位复发,8例为原发。CT表现为边界尚清晰、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稍低密度或等低混杂密度肿块。与肌肉信号相比,MRI表现为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T2WI脂肪抑脂序列呈高信号,信号较均匀,边界较清晰,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1例行MRI动态增强扫描的时间-信号曲线呈速升缓降型。超声表现为均匀低回声或混合回声肿块,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病灶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丰富。结论:DFSP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特征可作出较准确的诊断;CT及MRI对DFSP特别是术后复发患者的术前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孙春锋  陈莹  杨明慧  朱纪吾  顾春燕   《放射学实践》2010,25(9):1056-1057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在临床上虽常见.但其应用医学影像学检查少见,MRI具有高度的软组织分辨力。对于软组织病变显示极佳,笔者对1例复发DFSP进行MRI检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48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根据组织学特点将该肿瘤分为普通型、粘液型和纤维肉瘤三个亚型,并对各亚型的组织特征、增殖能力、侵袭转移能力和复发率进行了比较。认为普通型DFSP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纤维肉瘤变DFSP的恶性较高,粘液型DFSP的恶性度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11.
Sin FN  Wong KW 《Clinical imaging》2011,35(5):398-400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DFSP) is an uncommon mesenchymal tumour of the dermis and subcutis, which most commonly appears on the body and the extremities. Its occurrence in the breast is rare, and when it does, it can mimic a primary, benign breast lesion. We present a case of DFSP over the breast of a patient together with the associated imaging findings that can potentially help us differentiate this tumour from a primary breast lesion. The awareness of this entity allows a prompt diagnosis to be made and the disease to be properly managed.  相似文献   

12.
颅内原发胶质肉瘤的MRI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颅内胶质肉瘤的MRI影像特征,以及这些影像特征在与颅内其他常见原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4月至2011年4月9例经病理证实的胶质肉瘤患者的MRI影像表现、病理结果及临床表现。患者年龄30~66岁,平均48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9例患者均行常规T1WI、T2WI及增强扫描,部分患者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及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扫描。结果本组9例胶质肉瘤均发生在幕上。MRI平扫,肿瘤表现为边界清楚、均匀性或囊实性占位,伴有中重度水肿。T1WI上多呈低信号,T2WI上多呈高信号,FLAIR图像上,4例表现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多为明显环形强化。结论胶质肉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MRI能清晰显示病变,但与颅内其他原发肿瘤鉴别较困难,多序列成像有助于其鉴别诊断及预后的估计,确诊仍需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鞍内脑膜瘤的MRI的影像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鞍内脑膜瘤的MRI表现。结果5例均位于鞍内,其中起源于鞍结节4例,鞍隔1例。5例均呈均匀明显强化。3例垂体可见.2例未见垂体。脑膜尾征4例,尾征不明显1例。5例颈内动脉均受推压移位。结论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且垂体可见,并出现脑膜尾征以及颈内动脉受推压为鞍内脑膜瘤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诊断胆管系统结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在胆管系统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00例胆管系统结石的患者进行了MRCP检查,采用不屏气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重T2加权成像,并用呼吸触发、脂肪抑制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的三维重建方法。对MRCP的诊断结果与手术或临床作了对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了诊断质量的MRCP图像;100例胆道结石的患者共有158处结石:肝内胆管结石26例次,胆囊结石56例次,总胆管结石73例次和总肝管结石3例次。胆管系统结石的主要MRCP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信号缺失(充盈缺损);倒杯口征;靶征;铸型样结石。MRCP结合原始图像对胆管系统结石诊断总检出率为90%,而MRCP对胆管系统结石诊断部检出率为82%两者比较(P〈0.05)。结论:MRCP结合原始图像对胆管系统结石的诊断有较高的准  相似文献   

15.
线粒体脑肌病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线粒体脑肌病的脑部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13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头部MRI检查均显示异常,对病变的检出率为100%,主要MRI表现为3类:(1)大脑半球多发单侧或双侧病变(7例),4例呈对称性,病变呈片状等长T1、长T2信号,以一侧或两侧颞顶枕时皮层和皮层下白质最常受累。(2)大脑半球皮层和深部灰质核团同时出现片状等长T1、长T2信号2例。上述两类脑内病变有5例合并脑萎缩。(3)脑实质信号正常,但有脑萎缩4例,其中桥脑、延髓及小脑萎缩3例,大脑半球、脑干、小脑萎缩1例。结论 MRI对线粒体脑肌病的脑内病变显示敏感且准确,对其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判断疗效和提示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患者的16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图像.结果 12例病灶发生于胸壁5例,肩部3例,腰部2例,上臂及颅顶部各1例.均为皮下脂肪层内的软组织肿块,明显突出于体表,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密度均匀,增强后明显强化.结论 螺旋CT增强扫描对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硬化的磁共振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阐述多发性硬化 (MS)的磁共振影像特征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2例临床诊断为MS的患者进行MRI检查 ,检查序列包括T1WI、T2 WI、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fastfluid attenuatedinversionrecovery ,FLAIR)。其中 8例行Gd DTPA增强检查。结果 :①病灶分布 :幕上组织单独受侵者最多 ,占 63 .6% ,幕上幕下组织同时受侵者占 2 7.3 % ,幕下组织单独受累者仅占 9.1%。其中病灶以分布于侧脑室周围者最多 ,占 47.7%。②病灶形态以卵圆形或圆形为主 ,占 92 % ,其余 8%为不规则形。③病灶大小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