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影响X线照片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散射线是较为重要的因素。在拍摄一张X线片时会产生大量散射线,通常把一切离开原发射线方向的辐射称为散射线。这些散射线到达胶片后,不能产生与人体解剖形态有关的影像密度,而仅仅是增加一层无意义的灰雾,导致影像对比度降低,影像模糊,严重影响X线照片的诊断价值。在X线摄影的常规工作中,散射光子经常占到达胶片光子总数的一半以上。在通过人体后的X线求中含有大量有害的散射光子,从X线管发出的原发射线求,任通过人体时有大约99%的光子被吸收和散射,仅有1%的原发射线的光子带有X线影像信息到达胶片成影像。因此,在进行X线摄影及其他X线诊断时,如何抑制和排除散射线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学科学的X线检查,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人体的各个部位,但X线穿透人体将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若接触的X线量过多,超过容许曝射量,就可能产生放射反应,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放射损害。但是,如X线曝射量在容许范围内,一般影响极小。人们不必因为辐射而拒绝必要的X线和CT检查,更不必为此连医院的放射科的区域都不敢进。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ediography,CR)是将X线摄影记录在成像板上,然后再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图像处理的一种新型的医学成像系统,CR与传统的X线摄影相比.除可降低X线对人体的照射、获得丰富的诊断信息以外,最有优势的地方还在于CR具有强大的图像信息后处理功能。本文从临床需要出发,探讨CR系统后处理技术对影像质量的影响,以便合理的利用再处理功能,获得高对比度、高分辨率、高信噪比的CR图像.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最佳帮助。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技术,简称X线CT技术,于1972年引入临床实践,获得人体解剖学横断面影像,在X线成像领域引发了一场革命。X线CT技术对低对比的软组织影像可视度有了明显提高,扩大了X线的应用范围,但同时也带来了相对较高的X线辐射剂量。X线CT技术的研究人员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以最大潜力地提高成像设备性能,比如改善X线的性能、缩短扫描时间、增加探测器的数量等,减少被检者辐射剂量,使X线CT技术得以持续性地发展。X线CT技术的发展确实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X线认识的加深以及临床对X线CT技术依赖度的提高,特别是国家对部分大型医疗检查项目实行大幅降价以来,X线CT检查人数大幅增加,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一个关节,其常规X线投照技术大家都已熟悉。这里介绍一种特殊的膝关节X线投照技术,对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的间接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翃舟  景茹  仲锡铜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11):1123-1123,1133
本文介绍了用番泻叶与生大黄及果导合并使用做泻下剂清洁腹部肠内杂物,能使X线影像更加清晰,并且对使用单一泻下剂产生的腹痛、清理肠内杂物不彻底、产生肠内气体过多等弊病得到了有效的改善。1 X线穿透人体的成像原理医学影像学是借助于X线穿透能力来穿透人体,其中一部分X线被人体吸收,另一部分X线穿透人体,这部分穿透人体的X线利用人体对X线的吸收差异形成射线对比,它照射到荧光屏上,可以激发荧光,从而显示人体内部组织结构影像。影像显示了人体组织的密度对比,组织密度越高形成图像就越高,组织密度低图像就黑。而正常人眼能分辨影像深…  相似文献   

7.
人体各组织器官对X线有不同的吸收系数,当均匀的X线透过人体时,产生了吸收差异,在照片上形成自然对比的影像,为诊断提供正常的X线解剖图像或异常的疾病信息。这就是影像检查。根据影像显示即可以提出疾病的性质大小、数量或疾病所处的位置的意见。一般根据临床所表现的症状和痛疼所处的部位,首先提出该疾病的性质、大小、数量的诊断要求,如胸部疾病的诊断,先要求胸部后前位片的检查。  相似文献   

8.
意义:X线通过人体组织时,根据通过X线量多少,对人体产生反应也不同,这些反应能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和功能反应但不明显,但长时间积累反应会逐渐加重。急性反应可引起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全身不适,其他器官及腺体也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9.
关静 《西南军医》2007,9(4):110-110
自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后不久,X线就被广泛用于对人体进行检查,作为对疾病诊断的依据。到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又相继出现了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x-ray CT或CT),它是近代飞跃发展计算机技术和X线检查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动物脊髓损伤的模型有多种,笔者采用动脉瘤夹建立压迫型脊髓损伤动物模型,该法能保持硬脊膜的完整性,且脊髓损伤后的解剖结构与神经功能的变化与挫伤型非常相似,接近于日常生活中人体脊髓损伤的类型。近年来国外学者发现,一定剂量的X线照射脊髓损伤区对脊髓损伤后的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他们的研究多限于脊髓切割损伤动物模型。笔者采用更接近人体损伤类型的大鼠钳夹型脊髓损伤模型,探讨X线照射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组织结构恢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概念 多层螺旋CT(MSCT)是指CT扫描过程中X线球管旋转360度时,能同时获得4个层面以上的成像系统。 二、扫描原理 多层螺旋CT扫描原理是X线球管探测器围绕人体旋转,同时配合检查床的匀速运动,探测器接收穿过人体的X线,并将其变成电信号,经数据采集系统(DAS)进行图像重建处理。  相似文献   

12.
X线成像技术经历了100多年的漫长过程,其中作为影像信息的载体从增感屏(感蓝、感绿)到影豫增强器加电荷耦合器件(CCD)到CD的IP板获取X线穿过的人体的信息,但其中部存在X线透过人体的有用信息.今天最先进的非定型硒平板探测器数字成像系统,有效地克服了这一缺陷,直接接收带有人体信息的X线,它具有图像分辨率高、放射剂量低、成像速度快等诸多优点:可用于全身数字摄影。本文通过它与屏一片系统性能对比分析、探讨DDR在摄影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X线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移动X线机、移动X线C型臂机正在临床医生的需求下逐步应用到手术中去,特别是介入科、骨科应用更为突出,给医生带来了极大方便,有效地提高了手术质量,同时由于X线会对人体产生损害,因此医护人员的防护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几年的实践经验,对C型臂X线机的使用和防护做了一定的尝试,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NAX1000RF/A数字遥控X线机是沈阳东软数字医疗公司生产的一款1000mA数字化X线机,采用9时东芝生产的影像增强器,CCD为100万象素,数字化方式为直接数字化。影像系统通过X线球管发出的X线,经人体后形成一幅X线图像,经过影像增强器的转换,在其输出屏上产生一幅荧光图像,再由CCD摄取,传送到计算机的图象采集卡,然后送到显示器显示为肉眼能识别的图像,为了控制通过不同厚度或者不同密度的物质时X线量能随之变化而不影响诊断,在CCD摄取图像前增加了ABS和AEC电路。  相似文献   

15.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又称“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v,CT)是一种特殊的X线检查方法之一,它是利用人体内各种组织对X线吸收的差异,用探测器收集X线从不同角度穿过欲检人体层面后衰减而产生的大量信息,经过计算机图象重建处理,得出该层面内的各种组织密度数据,并转换成图象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6.
人体头颈部的结构复杂,在进行常规X线摄影时,通常一次曝光后骨与软组织难以同时显示,往往需要分别拍摄骨像与软组织像,这样既不利于诊断也给病人带来不便:而计算机X线摄影技术(CR)由于其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致使一次性X线曝光即可通过各组窗宽、窗位对兴趣区进行调整得到骨与软组织之间关系的清晰显示,从而使X线诊断更趋于全面、完整,本文就CR系统在头颈部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在X线摄影中,穿过人体的X线直接引起的胶片感光只占5%-10%,胶片感光效应的90%-95%都由X线增感屏所起的作用。因此增感屏能够达到增加感光度的作用,从而极大的减少了X线的投照剂量。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影像学检查的广泛应用,受检群体有效剂量及人均剂量也随之增加,存在着滥用X线的现象。在影像教学过程中,加强医学生对医源性辐射剂量的控制和防护意识,对控制医源性电离辐射意义深远。1放射线类设备在诊疗过程中的潜在风险目前临床常用的射线类设备有放射诊断用普通X射线机、牙科X射线机、乳腺X射线机、CT、DSA等。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健康影响是多方面的:短期影响主要有脱发、白内  相似文献   

19.
医学影像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医学影像技术是利用专门成像机制的设备,以无创性方式获取人体内部结构信息的学科。包括X线成像技术(含X线透视、摄影,DSA和CT)、MRI技术、超声成像技术、核医学技术等。  相似文献   

20.
《民航医学》1992,2(1):36-36
人体为三维的立体结构,而传统的X线检查只能将其显示为二维的平面图像,致使各层面结构的影象相互重叠,如果相邻的器官或组织间对X线的吸收差别小,则不能形成对比而构成图像。断层摄影可以解决影象的重叠问题,造影检查可使普通X线检查不能显影的结构成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