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4300 m海拔条件下美托洛尔对大鼠心肌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30只,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高原对照组)及C组(高原美托洛尔组)3组。在各处标准饲养3日后眼眶采静脉血测定肌酸激酶(CK);麻醉取动脉血测定血气;取心脏,用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用细胞化学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左心室病理结构的改变。结果血气显示:B组较A组PCO2、PO2、BE均降低(P〈0.05),除PCO2的C组较B组并无显著差异,PO2、BE均明显增加(P〈0.05)。MDA、CK值显示:B组较A组明显增加(P〈0.05),C组较B组明显减少(P〈0.05),SOD值显示:B组较A组明显增加(P〈0.05),C组较B组明显降低(P〈0.05)。病理切片结果显示A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整齐,心肌纤维完整,B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肌纤维溶解断裂,C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较整齐。结论在4300m海拔缺氧条件下,大鼠心肌形成氧化损伤,给予美托洛尔后能显著改善损伤,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急性缺氧会导致机体器官的损伤,造成不同程度的高原病,因此研究药物对于机体的保护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西地那非是一种主要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近年来开始用于高原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但将其用作心肌保护药物的研究还较少。本文旨在探讨在海拔4300m高原条件下西地那非对大鼠心肌的影响。作者选取Wista雄性大鼠30只,分为A组(空自对照组),B组(高原对照组)及C组(高原西地那非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2 500m以内)条件下对大鼠心肌的损伤作用及NO、MDA与HIF-1α的关系.方法:实验Wistar雄性大鼠18只,分为A组(海拔55m),B组(海拔1 520m)及C组(海拔2 260m)三组.在各海拔处标准饲养3日后处死取心脏,试剂盒测定低氧诱导因子(HIF-1α),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结果:C组与A组相比,HIF-1α、MDA明显增加(P<0.01),而NO明显降低(P<0.05);B组与A组相比,HIF-1α、MDA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海拔对大鼠心肌的影响不同,在2 260m海拔缺氧条件下,大鼠心肌确实能形成一定程度的氧化损伤,同时自由基的增加及NO的减少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HIF-1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银杏内酯B对大鼠急性低压低氧所致大脑空间记忆形成与保持能力的影响。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平原组(对照组,n=16)、急进海拔6000m组(6000m组,n=16)、急进海拔6000In不同剂量银杏内酯B给药组(6000m+3、6、12mg·kg^-1组,每组n=16)。实验分为两部分,实验Ⅰ:大鼠急进高原损伤在Morris水迷宫定位导航实验与空间探索实验之间,实验Ⅱ:大鼠急进高原损伤之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定位导航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两部分实验使用不同的大鼠,统计分析各实验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游泳总路程、60S内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滞留时间。结果实验Ⅰ中,预先给予6、12mg·kg^-1银杏内酯B组大鼠较6000m组60s内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多(P〈0.05),目标象限滞留时间显著增长(P〈0.05、P〈0.01),而给予3mg·kg^-1剂量组较6000m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Ⅱ中,预先给予6、12mg·kg^-1银杏内酯B组大鼠较6000m组第7天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P〈0.01),平均游泳总路程显著缩短(P〈0.05、P〈0.01),60s内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多(P〈0.05、P〈0.01),目标象限滞留时间显著增长(P〈0.05),而给予3mg·kg^-1剂量组较6000m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杏内酯B可有效改善急进高原大鼠空间记忆的形成与保持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长期驻防不同海拔高原环境对官兵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特定蛋白分析仪,对驻防1年在海拔4000-5000m官兵74例(中海拔组)、5000m以上官兵74例(高海拔组)和1300m官兵76例(对照组)进行C3、C4、IgA、IgM和IgG5项体液免疫指标的测定。结果:中海拔组和高海拔组的C3、IgA和IgG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中海拔组和高海拔组的C3、IgA、IgM和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海拔组的IgM和IgG水平显著高于高海拔组(P〈0.01)。结论:不同海拔环境对长期驻防官兵体液免疫功能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6.
观察了13名健康被试者(男8名,女5名)从海拔2260m移居4300m后14天,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浓度及血气参数的变化,并与世居4300m的24名藏民进行比较,以探讨2,3-DPG在急进高原适应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13名被试者于2260m时红细胞2,3-DPG为4.30±0.81mmol/L,移居4300m后14天为5.05±0.83mmol/L,增加了172%(t=4.29,P<0.01);比当地藏民(4.49±0.06mol/L)高12.4%(t=2.33,P<0.05)。移居4300m后血液pH增加、PaCO2和PaO2降低(P<0.01),红细胞压积也明显增加(P<0.05);但与当地藏民比较,血气备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进入高原后,红细胞2,3-DPG的适当增加是机体对低氧环境适应的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原去势大鼠骨代谢变化。方法:选用纯种Wistar雌性大白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或正常组)、B组(切除卵巢组)、C组(切除卵巢+尼尔雌醇组)。术后在海拔3100m青海海北州高原饲养。3个月后,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测定实验大鼠血清IL-6和TNF-α的含量和尿DPD排泄浓度。并与平原(海拔1500m)作对照。结果:高原A、B和C组血清IL-6、TNF-α和尿DPD值与平原相应组比较均显著高于平原组(P〈0.01)。高原B组与A、C组比较:IL-6、TNF-α血清含量和尿DPD排泄浓度值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高原缺氧和因缺氧对机体巢功能的影响均可引起血清IL-6、TNF-α含量升高和尿DPD排泄浓度增加。提示高原缺氧和缺氧对卵巢的影响均可引起骨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平原Wistar大鼠急进海拔4300 m高原后,给予红景天药物干预,观察大鼠生理和病理状态变化情况。方法将21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高原缺氧组(空白组)、高原缺氧+乙酰唑胺组(对照组)、高原缺氧+红景天组(给药组),急进高原后连续给药5 d后,取眼眶静脉丛血分析其主要生化指标,同时解剖大鼠,取腹主动脉血分析其主要血气指标,完整摘取肝脏和肺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HB、Hct、CCl-、CCa2+均显著性升高(P〈0.05),ALT、ALP、pH、CHCO3-、BB、BE均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给药组ALT、ALP、ALB、UREA均显著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pH、CHCO3-、BB、BE均显著性上升(P〈0.05),ALP、Urea、HB、Hct、CCa2+均显著性下降(P〈0.05)。病理结果显示,高原缺氧对大鼠肝、肺损伤严重,红景天和乙酰唑胺给药组损伤均比空白组小。结论红景天具有一定的抗缺氧反应作用,能够减轻急进高原大鼠的病理损伤,但不能完全避免损伤,说明红景天治疗高原反应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预处理对高原人体血气和血乳酸的影响。方法:对海拔3700m的10名已习服男青年,于HBO预处理前(A组)、预处理后(B组)3h分别检测血气和血乳酸(BLA)。结果:B组较A组PaO2、PaCO2、SaO2增高,AaDO2、BLA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别(P〈0.01),pH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预处理可改善高原缺氧人体气体交换,增强氧合功能,加速体内堆集乳酸的清除。  相似文献   

10.
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鼠血浆抗利尿激素水平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鼠血浆抗利尿激素(PAVP)水平变化,探讨其与急性高原病的关系。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24h、48h、72h、1w及1个月(A、B、C、D、E)组,同时设立对照组(西宁地区,海拔2260m),将5个实验组由西宁地区带至青海大学可可西里高原医学研究基地(海拔4600m),在不同时间点处死取材,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PAVP的浓度,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PAVP浓度在初入高原后呈下降趋势,在48h达到最低,后逐渐回升,至1w时已经接近对照组水平,1个月时达到最高水平。结论:高原慢性低氧环境下,PAVP的浓度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变化,此可能与机体缺氧程度及高原低氧习服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SM/FP)预防急性高原病(AMS)的效果。方法34名男性官兵随机分为SM/FP组(n=18)和对照组(n=16),均自海拔1400m历时5d进入海拔5200m高原。从进驻5200m当天开始,SM/FP组每天早晚吸入SM/FP(沙美特罗100μg,丙酸氟替卡松200μg),对照组喷人生理盐水,连续5d。按国军标GJB1098-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标准,观察第1、3、5d急性高原反应的严重程度、SaO2和心率;进驻海拔5200m第5d采血,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乳酸(BLA)、一氧化氮(NO)及其合酶(NOS)。结果进入海拔5200m第1、3、5d时,SM/FP组急性高原反应分值较对照组降低(P〈0.01),SaO:增高(P〈0.05),HR无显著差异(P〉0.05);SM/FP组较对照组SOD、NO、NOS增高,MDA、BLA降低(P〈0.01或P〈0.05)。结论吸入SM/FP可改善高原低氧血症,降低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增强机体抗氧化酶活性和乳酸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原肠内营养剂对急进高原战士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11我院体检新兵20名空运至玉树(海拔4 200m),随机分为口服强化组(10例)和普通摄食组(10例),在普通饮食的基础上,两组分别给予高原肠内营养制剂及经口摄食,比较进入高原第1、3、7天两组血气分析、营养指标、心率等。结果:口服强化组研究对象在进入高原后第7天PaO2值较普通摄食组显著改善(P〈0.01);2周后血清总蛋白较普通摄食组高(P〈0.05)。两组研究对象进入高原后心率均加快,后随时间推移逐渐减慢,两组间数据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普通饮食的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较普通饮食,能有效改善急进高原者的呼吸功能及营养状况,提高抗缺氧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血常规、血气及血生化改变在高原肺水肿(HAPE)早期诊断中的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应用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评分表,对24200例急进高原人员进行评分,筛选出高度疑似HAPE患者作为重点观察及随访对象,并给予卧床休息及吸氧。对所有重点观察及随访对象的血常规、血气及血生化(含电解质、肝功、肾功)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重点观察对象中,确诊HAPE组进入高原第1、2、3d的血白细胞总数(WBC)及中性粒细胞比率(N)均显著高于非HAPE组(P〈0.01);两组血气结果比较,HAPE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氧合指数(FiO2/PaO2)在进入高原第1、2d均显著低于非HAPE组(P〈0.01),HAPE组pH值显著高于非HAPE组(P〈0.01);两组血生化比较,HAPE组除钾(K^+)第2d显著低于非HAPE组外,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白细胞计数增加及低氧血症持续性进行性加重与HAPE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疑似HAPE患者早期血常规及动脉血气的监测,有利于HAPE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压氧、山莨菪碱和地塞米松对高原冲击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SD大鼠清醒状态下置于高原冲击伤实验平台内,减压至海拔3500m维持6h,然后用BST-Ⅰ型生物激波管致伤,冲击波超压峰值为(343.5±4.176)kPa,伤后按下述分组处理:A组为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B、C、D为处理组,分别于伤后0.5h和3h给予高压氧(2个标准大气压)、山莨菪碱(1mg/kg)和地塞米松(1mg/kg)、高压氧与山莨菪碱和地塞米松联合应用处理。观察大鼠伤后6h的死亡率、动脉血气变化和肺形态学改变。结果 A、B、C、D组的死亡率分别为40.7%、17.4%、24.0%和14.3%,D组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aO2分别平均为(65.250±11.311)、(82.286±5.908)、(72.625±11.783)和(85.125±7.322)mmHg,B组、D组与A组比较P<0.01;SaO2分别平均为(90.5±4.840)%、(95.429±1.339)%、(93.625±2.925)%和(95.750±0.661)%,B组、D组与A组比较P<0.01,C组与A组比较P<0.05;肺出血和肺水肿程度,B组、D组与A组比较有所减轻,C组与A组比较有所加重。结论高压氧、山莨菪碱和地塞米松及高压氧与山莨菪碱和地塞米松联合应用对高原冲击伤大鼠的治疗有效,其中以高压氧与山莨菪碱和地塞米松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高海拔(3700m)短期暴露人群返回低海拔(海拔1570m)区后脱适应期的心、肝、肾功能。方法对参加高原抗震救灾116天的923名官兵(设为观察组)和未参加救灾的149名官兵(设为对照组)在返回后的第1天和第15天分别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速率法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SLDH)、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ea)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AT)浓度。结果返回低海拔区后第1天检测,观察组α-HBDH、CK、肌酸激酶同功酶显著低于平原对照组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返回低海拔区后第15天检测,观察组SLDH、α-HBD、CK、肌酸激酶同功酶、AST和AAT仍显著低于平原对照组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Crea接近对照组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原短期暴露可引起心肌和肝肾功血清学指标的显著改变,返回平原后有所改善,但存在矫枉过正现象,需高度关注和加强防护,防止高原脱适应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初入高海拔地区青年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为预防和治疗急性高原病提供新的措施。方法:将34名受试者随机分为沙美特罗组(n=18)和对照组(n=16),自海拔1400m历时5天进入5200m,从进入海拔5200m当天开始,沙美特罗组每天早晚各2次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1个剂量(沙美特罗50μg,丙酸氟替卡松100μg),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吸入喷完的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的空准纳器。第5天清晨空腹采肘静脉血检测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指标。结果:沙美特罗组较对照组NO增高,差异显著(P〈0.05),NOS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可提高进驻高原者的抗氧化活力,改善高原低氧环境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之间的平衡紊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原胸部火器伤早期血浆及肺组织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18只体重相近(10~15 kg)的健康杂种犬,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平原伤前组、平原对照组和高原移居组,另外6只高原杂种犬作为高原世居组。平原对照组实验海拔高度为500 m,高原组实验海拔高度为3700 m。实验动物用3%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30 mg/kg)后,用0.44 g钢珠以400 m/s的初速度从右第6肋间射入,造成右胸贯通伤,伤后立即封闭伤口,安放胸腔闭式引流。各组分别在伤后2、4、6、8、12 h通过中心静脉插管抽取血标本,伤后12 h取双侧肺组织,检测血和肺组织内的TXB2和6-keto-PGF1α含量。结果各组伤后血浆6-keto-PGF1α和TXB2均明显升高,而TXB2和6-keto-PGF1α的比值仅高原移居组在伤后6 h开始有明显升高。各组伤侧肺组织的TXB2/6-keto-PGF1α比值都比平原伤前组明显增高,尤以高原移居组最为明显;但是,健侧肺组织TXB2/6-keto-PGF1α的比值仅高原移居组显著升高,其他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高原世居组和平原对照组在胸部火器伤后,肺组织水肿主要局限在伤侧;而高原移居组在胸部火器伤后早期,不论是伤侧还是健侧肺,均存在发生水肿的风险,在伤后应积极预防肺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