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型细胞癌(MTSCC)的CT及MRI表现。方法分析8例MTSCC的CT及MRI表现,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假包膜,边界,肿瘤内部成分。结果 8例MTSCC均为单发,左肾5例,右肾3例。7例呈类圆形,1例呈不规则形,突入肾盂,见膀胱转移灶。4例见假包膜。CT平扫示3例密度不均匀(2例囊变、1例钙化),5例密度均匀。CT平扫、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平均CT值分别为(39.4±7.9)、(47.3±9.8)、(60.8±10.6)和(70. 5±9. 2) HU。MRI上T1WI以等信号或稍高信号为主,T2WI等信号或等、高、低混杂信号,MR、CT增强后均表现为渐进性强化。结论 MTSCC表现为单发、界清,平扫呈等密度,可见假包膜、囊变等,增强后为轻度、渐进性强化,且明显低于肾皮质,罕见淋巴结转移,偶见膀胱种植转移。  相似文献   

2.
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Ca)是2004年WHO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中新命名的罕见病理类型[1],为一种独立的区分于肾脏其他肿瘤的肾上皮肿瘤.笔者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09年期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及南京鼓楼医院资料完整的5例MTSCCa资料,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其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3.
<正>病例资料患者,女,67岁,因反复腰痛6月余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未见明显减轻,无脓尿,无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查体无阳性体征。影像检查如下(图1~3):CT检查示左肾下极见软组织结节伴钙化影,边界尚清楚,局部突出肾轮廓以外,大小约2.3cm×2.0cm,增强扫描见轻度强化,排泄期邻近输尿管起始处见轻度受压。肾脏MRI示:左肾下极见一类圆形等T1稍长T2信号影,大小约1.8cm×2.2cm×1.7cm(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边界清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黏液样小管状及梭形细胞肾癌(MTSRCC)的 CT 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MTSRCC 的 CT 表现,8例均行 MSCT 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分析病灶大小、位置、形态、平扫密度、强化方式和程度、有无周边侵犯、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等征象。结果:8例 MTSRCC 均为单发病灶,CT 上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最大直径平均为4.53 cm(1.8~7.6 cm),平扫7例呈等或稍高密度,1例呈低密度,1例伴同侧肾结石,均未见出血和钙化。增强扫描肿瘤呈渐进性轻度强化,6例呈均匀强化,2例呈不均匀强化,其强化程度明显低于正常肾脏皮质,8例皮髓质期和延迟期平均 CT 值分别增加26.2 HU 和33.6 HU,肿瘤与肾皮质的强化比值皮髓质期和延迟期分别为21.54%和33.28%。结论:MTSRCC 为好发于成年女性的较罕见低度恶性肿瘤,在 CT 上表现为边界清晰、出血坏死及钙化少见的规则肿块,可伴有同侧肾结石,具有平扫以等密度为主,渐进性轻度强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乳头状细胞癌(PRCC)与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C)的MSCT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PRCC及6例MTSCC的MSCT多期增强扫描征象,结合其病理特点分析两者的影像表现及鉴别。结果20例PRCC中Ⅰ型3例,Ⅱ型5例,Ⅰ+Ⅱ型2例,未分亚型10例。主体位于肾皮质17例,3例主体位于肾实质内;20例中有18例平扫密度高于肾实质,增强扫描PRCC强化峰值位于皮质期1例,位于皮髓质期17例,位于排泄期2例;6例MTSCC主体均位于肾实质内;平扫密度均低于肾实质,增强扫描呈逐渐轻度强化,强化峰值均位于肾排泄期。结论PRCC与MTSCC在解剖位置、密度及强化方式上均有一定的特点,MSCT多期增强扫描对两者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目的探讨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CT及超声影像特征,并与病理对照分析,以加深对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认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分析2例经病理确诊的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CT、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2例肿瘤表现为类圆形,其密度均匀一致,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影,CT值分别约32HU、34HU,增强后1例皮质期强化均匀,CT值增幅约7HU,1例肿瘤内散在条絮状异常强化区,CT值增幅约9HU,邻近动脉及肾盏受压呈弧形压迹,肿瘤与邻近肾实质分界清晰,未见明显血管癌栓及淋巴结转移;常规超声检查提示肿瘤呈低回声,形态规则且边界清晰,周边点状彩色血流信号,超声造影表现为15s后肿瘤内见造影剂进入,肿瘤显影高峰在24s,呈不均匀低增强,显影强度低于周围肾实质,造影剂灌注均匀。结论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充分认识这些特征有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特征,提高其CT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CT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性分析。结果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均为单发病灶,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肿瘤直径1.5~6.4 cm,8例CT平扫为均匀或欠均匀类圆形低密度影,1例肿瘤内见点状钙化灶,所有病例为囊实性肿瘤,边界清楚,肿瘤质地较软。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肿瘤包膜清晰,内可见出血及部分囊变及钙化,肿瘤平扫密度较低,增强后可见轻度强化及强化,少数呈渐进性强化。  相似文献   

12.
请您诊断     
  相似文献   

13.
14.
15.
我国唐代大医家孙思邈曾经说:“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医未病”的目的及原则就是为了保证健康,延长个体生命时限,提高生活质量。所谓“未病”,或为“无病”(机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的健康状态),或为有病而未发(即从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状态)。那么,如何才能“知未病”、“医未病”呢?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实乃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 TLRs)为一种跨膜转导蛋白,主要表达于淋巴细胞及某些上皮细胞表面,通过识别体内、外特异性配体而激活机体免疫应答。由此可见,TLRs信号激活本是机体防御的第一道防线,但如果其信号过度活化则可打破机体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本文综述了TLRs的种类、配体及相应的信号通路,主要探讨了TLRs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及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