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部良性脂肪病变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搜集51例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颈部良性病变(Madelung病26例,向心性肥胖6例,颈部良性脂肪瘤19例)的CT和MRI资料。结果:26例Madelung病表现为颈部浅层皮下脂肪及颈深层间隙脂肪增多,弥漫分布于颈部,增强扫描无强化,颈部肌肉和血管受压移位,肌肉变细、拉长。6例向心性肥胖表现为颈部皮下脂肪增多、增厚,呈均匀低密度,无包膜,内无纤维分隔,以颈前部和项部为著。19例颈部良性脂肪瘤表现为颈部单发的脂肪密度包块,包膜完整,增强扫描时包膜可强化,相邻颈部组织结构呈受压推挤改变。结论:颈部良性脂肪病变各有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2.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颈部淋巴结核的CT表现,探讨CT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2例颈部肿块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15例为颈部淋巴结结核,女9例,男6例,年龄20~38岁。4例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瘤;3例为颈部淋巴瘤。结果:颈部淋巴结结核病变好发部位为颈静脉链下、中组及颈后三角淋巴结与淋巴性肿瘤有区别。根据颈部淋巴结核CT扫描的形态,密度及周围脂肪间隙的情况,可反映颈部淋巴结结核的病理改变。结论:CT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不仅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特征及周围情况,尚可以反映其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超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51例经头部CT或MRI及临床确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进行了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和颈部血管超声(CVUS)检查,以CTA为对照,评价颈部血管彩超的诊断价值。结果 CTA和CVUS发现颈动脉狭窄及闭塞分别为20例、17例,椎动脉狭窄或发育异常分别为29例、15例。结论对于颈动脉狭窄的评价,颈部血管彩超和CTA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但颈部血管彩超对椎动脉病变的评价不足,联合使用CVUS和CTA可以更全面地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部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4.
520名歼(强)击机飞行员的颈部损伤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空军歼(强)击机飞行员颈部损伤的状况及导致损伤的因素。方法 对520名歼强击机飞行员作问卷调查及统计。结果 73.9%的飞行员曾经历过颈部损伤,47.1%的飞行员认为颈部损伤影响飞行训练。导致飞行员颈部损伤的主要因素为飞行中的加速度、头盔重量和一个飞行日累计的留空时间。在统计的12个月里,有22.3%的飞行员颈部不适超过30天。结论 应高度重视飞行员的颈部损伤,并需就此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单兵防护装备在现代战争中普遍使用,头盔、防弹衣的保护,减少了头部、胸腹部战创伤的发生率。颈部需要灵活转动而易于暴露,使得颈部损伤更突出,故颈部战伤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颈部含有众多大血管,其损伤发生率也随之增加。现代战争中爆炸伤成为战斗减员的主要因素,爆炸所致颈部血管伤的致伤因素主要有破片、冲击波和钝性撞击等。如何提高颈部大血管战创伤的存活率是创伤救治中面临的一个挑战。本文综述了颈部爆炸伤亡流行病学特征和血管致伤机制,为加强对这类创伤的认识和提高救治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颈部焦痂切开减压在面颈部深度烧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例面颈部深度烧伤及轻度吸人性损伤的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采用双颈部焦痂切开减压处理,观察颈部感觉变化,气道梗阻发生情况及颈部切开创面愈合情况。结果:6例患者中3例在面颈部出现紧缩感时行双颈部焦痂切开减压,切开后颈部紧缩感全部缓解,3例在未出现紧缩感时即进行预防性切开;6例患者在随后的治疗中未出现气道梗阻,未进行气管切开,均成功救治,4例颈部切开创面换药后自行愈合,2例植皮修复,未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早期行双颈部焦痂切开减压,可有效防止面颈部深度烧伤患者早期发生气道梗阻,避免气管切开,该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7.
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多采用调强放射治疗,照射范围主要包括鼻咽部肿瘤区和咽后淋巴结,以及下颈部和锁骨上区域[1-5].由于鼻咽部肿瘤区和左右侧颈部预防区分别给予不同的照射剂量[6],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和锁骨上区调强放射治疗时照射次数相同,而下颈部和锁骨上区单次量低,放射生物效应差.本研究采用子野直接优化逆向调强技术,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靶区分别独立设计子野,整个治疗计划分时段照射的方法实现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靶区相同分次剂量不同照射剂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飞行员右侧颈内静脉、头臂干静脉血栓形成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8岁,强-5飞行员,飞行时间700 h.因右颈部肿胀11 d入院.病人于11 d前打篮球时撞击右侧颈部,而后出现右颈部肿胀,伴憋气,休息后憋气好转,但仍有颈部肿胀,晨起明显.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多采用调强放射治疗,照射范围主要包括鼻咽部肿瘤区和咽后淋巴结,以及下颈部和锁骨上区域[1-5].由于鼻咽部肿瘤区和左右侧颈部预防区分别给予不同的照射剂量[6],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和锁骨上区调强放射治疗时照射次数相同,而下颈部和锁骨上区单次量低,放射生物效应差.本研究采用子野直接优化逆向调强技术,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靶区分别独立设计子野,整个治疗计划分时段照射的方法实现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靶区相同分次剂量不同照射剂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多采用调强放射治疗,照射范围主要包括鼻咽部肿瘤区和咽后淋巴结,以及下颈部和锁骨上区域[1-5].由于鼻咽部肿瘤区和左右侧颈部预防区分别给予不同的照射剂量[6],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和锁骨上区调强放射治疗时照射次数相同,而下颈部和锁骨上区单次量低,放射生物效应差.本研究采用子野直接优化逆向调强技术,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靶区分别独立设计子野,整个治疗计划分时段照射的方法实现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靶区相同分次剂量不同照射剂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多采用调强放射治疗,照射范围主要包括鼻咽部肿瘤区和咽后淋巴结,以及下颈部和锁骨上区域[1-5].由于鼻咽部肿瘤区和左右侧颈部预防区分别给予不同的照射剂量[6],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和锁骨上区调强放射治疗时照射次数相同,而下颈部和锁骨上区单次量低,放射生物效应差.本研究采用子野直接优化逆向调强技术,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靶区分别独立设计子野,整个治疗计划分时段照射的方法实现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靶区相同分次剂量不同照射剂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多采用调强放射治疗,照射范围主要包括鼻咽部肿瘤区和咽后淋巴结,以及下颈部和锁骨上区域[1-5].由于鼻咽部肿瘤区和左右侧颈部预防区分别给予不同的照射剂量[6],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和锁骨上区调强放射治疗时照射次数相同,而下颈部和锁骨上区单次量低,放射生物效应差.本研究采用子野直接优化逆向调强技术,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靶区分别独立设计子野,整个治疗计划分时段照射的方法实现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靶区相同分次剂量不同照射剂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多采用调强放射治疗,照射范围主要包括鼻咽部肿瘤区和咽后淋巴结,以及下颈部和锁骨上区域[1-5].由于鼻咽部肿瘤区和左右侧颈部预防区分别给予不同的照射剂量[6],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和锁骨上区调强放射治疗时照射次数相同,而下颈部和锁骨上区单次量低,放射生物效应差.本研究采用子野直接优化逆向调强技术,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靶区分别独立设计子野,整个治疗计划分时段照射的方法实现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靶区相同分次剂量不同照射剂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多采用调强放射治疗,照射范围主要包括鼻咽部肿瘤区和咽后淋巴结,以及下颈部和锁骨上区域[1-5].由于鼻咽部肿瘤区和左右侧颈部预防区分别给予不同的照射剂量[6],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和锁骨上区调强放射治疗时照射次数相同,而下颈部和锁骨上区单次量低,放射生物效应差.本研究采用子野直接优化逆向调强技术,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靶区分别独立设计子野,整个治疗计划分时段照射的方法实现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靶区相同分次剂量不同照射剂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多采用调强放射治疗,照射范围主要包括鼻咽部肿瘤区和咽后淋巴结,以及下颈部和锁骨上区域[1-5].由于鼻咽部肿瘤区和左右侧颈部预防区分别给予不同的照射剂量[6],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和锁骨上区调强放射治疗时照射次数相同,而下颈部和锁骨上区单次量低,放射生物效应差.本研究采用子野直接优化逆向调强技术,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靶区分别独立设计子野,整个治疗计划分时段照射的方法实现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靶区相同分次剂量不同照射剂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多采用调强放射治疗,照射范围主要包括鼻咽部肿瘤区和咽后淋巴结,以及下颈部和锁骨上区域[1-5].由于鼻咽部肿瘤区和左右侧颈部预防区分别给予不同的照射剂量[6],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和锁骨上区调强放射治疗时照射次数相同,而下颈部和锁骨上区单次量低,放射生物效应差.本研究采用子野直接优化逆向调强技术,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靶区分别独立设计子野,整个治疗计划分时段照射的方法实现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靶区相同分次剂量不同照射剂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多采用调强放射治疗,照射范围主要包括鼻咽部肿瘤区和咽后淋巴结,以及下颈部和锁骨上区域[1-5].由于鼻咽部肿瘤区和左右侧颈部预防区分别给予不同的照射剂量[6],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和锁骨上区调强放射治疗时照射次数相同,而下颈部和锁骨上区单次量低,放射生物效应差.本研究采用子野直接优化逆向调强技术,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靶区分别独立设计子野,整个治疗计划分时段照射的方法实现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靶区相同分次剂量不同照射剂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多采用调强放射治疗,照射范围主要包括鼻咽部肿瘤区和咽后淋巴结,以及下颈部和锁骨上区域[1-5].由于鼻咽部肿瘤区和左右侧颈部预防区分别给予不同的照射剂量[6],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和锁骨上区调强放射治疗时照射次数相同,而下颈部和锁骨上区单次量低,放射生物效应差.本研究采用子野直接优化逆向调强技术,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靶区分别独立设计子野,整个治疗计划分时段照射的方法实现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靶区相同分次剂量不同照射剂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造影参数构建列线图模型评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效能。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收治的210例行甲状腺切除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组(n=62)与非颈部淋巴结转移组(n=148)。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采用R 4.1.2建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列线图模型。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岁、男性、糖尿病、血流丰富、包膜受侵、多个病灶、肿瘤直径≥7 mm及钙化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列线图模型的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841(95%可信区间:0.811~0.872),校正曲线和理想曲线基本一致,列线图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24。决策曲线显示阈值概率在2%~77%时,采用本列线图模型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净获益值。结论年龄<45岁、男性、糖尿病、血流丰富、包膜受侵、多个病灶、肿瘤直径≥7 mm及钙化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所建立的列线图模型有助于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头戴式设备虽能够提升作战效能,但会导致头盔质心偏移和颈部关节力矩增加,增加飞行员颈部损伤的风险。为了保障飞行员健康,有必要开展飞行员颈部损伤评估。方法:开展了穿戴头盔的颈部肌肉疲劳实验,获取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和头夹肌的sEMG。利用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将sEMG分解为若干模态分量,提取模态分量的多尺度熵,并将其作为特征向量,利用Fisher判别进行颈部损伤分类。结果:头盔质量特性的变化会导致肌肉信号模态分量的多尺度熵和中心频率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可以作为颈部肌肉的疲劳损伤分类评价的依据。结论:利用变分模态分解后的模态分量的多尺度熵,能较为合理地进行颈部肌肉疲劳损伤分类,可为飞行员颈部损伤的评估提供一定的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