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住院创伤患者致伤原因分布规律,为提高重庆地区创伤的防治水平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陆军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研制的“创伤数据库系统3. 0”录入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的创伤病例资料,建立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创伤数据库。从此数据库中提取2005年1月—2014年1月住院创伤病例9 981例,其中病例信息完整的创伤病例共计8 003例,对不同年龄、性别、损伤部位、损伤类型、损伤严重度(AIS和ISS评分)、救治结局的住院创伤患者致伤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8 003例中男性5 581例,女性2 422例,年龄4~101岁(平均46. 0岁);其中男性(43. 3±16. 2)岁,女性(52. 0±19. 6)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3 973例(49. 6%),跌倒/坠落伤2 414例(30. 2%),锐器伤702例(8. 8%),钝器伤429例(5. 4%),挤压/掩埋伤150例(1. 9%),爆炸/火器伤11例(0. 1%),其他伤324例(4. 0%)。锐器伤患者中,18~44岁构成比最高(75. 6%)。18岁及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受伤人数呈下降趋势。跌倒/坠落伤构成比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增,在75岁以上患者中达到高峰(56. 7%)。女性道路交通伤、跌倒/坠落伤构成比高于男性,男性锐器伤构成比明显高于女性。道路交通伤、跌倒/坠落伤是导致各部位损伤和多发伤的主要原因。挤压/掩埋伤病死率最高(5. 3%),跌倒/坠落伤、道路交通伤次之(3. 9%、3. 5%)。结论 重庆地区道路交通伤、跌倒/坠落伤为主要致伤原因,且以多发伤为主,中青年为受伤主体。  相似文献   

2.
交通事故与高处坠落致骨伤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交通事故与高处坠落致骨伤的特点及其差异。方法 对669例交通事故与308例高处坠落致骨伤病例进行比较分析,全部病人用创伤改良评分法(RISS)评估损伤程度,所得数据运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交通事故所致骨伤的损伤部位及伤情程度与车辆撞击方式、车辆类型、车速等因素有关;高处坠落伤的损伤部位和伤情程度取决于坠落高度、着地姿势、地面性质、年龄及体重等因素。本组交通事故以开放性损伤居多,锁骨、肋骨骨折所占比率较大,四肢骨折以左侧肢体更为常见。高处坠落以多发性损伤更为突出,常伴有其它部位的连锁性损伤,脊柱、肱骨、尺桡骨骨折所占比例较大,并易发生颅脑及胸腹腔内脏器损伤。RISS评估损伤程度,交通事故平均RISS 13.41,高处坠落平均RISS 17.50。高处坠落比交通事故损伤程度严重,伤后遗留功能障碍者较多。结论 致伤原因不一,其损伤类型、程度各异。交通事故与高处坠落导致的各类骨折及合并伤的发生情况、创伤严重度、伤残及死亡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庞有旺  郑季南  李达  陈敏葵 《武警医学》2012,23(10):889-890
随着城市现代化向高空扩展,高处坠落伤已成为继交通事故导致严重创伤和致死的常见原因[1]。高处坠落伤属于高能量损伤,以开放骨折、内脏器官损伤的多发伤为其特点,病情复杂严重[2]。就医时,较多高处坠落伤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坠落高度和落地姿势往往成为急救快速推断伤情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很有必要就高处坠落伤的落地姿势与伤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我院2000-2011年共收治高处坠落者530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严重胸部创伤11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97至2004年收治严重胸部创伤116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8l例,女35例;年龄4~8l岁,平均34.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55例,锐器刺伤28例,高处坠落伤16例,其他伤17例。  相似文献   

5.
解答:依据致伤是否导致胸膜腔穿透,将胸部创伤分为钝性(非穿透性)胸部创伤与穿透性胸部创伤,不同致伤机制存在其特有的创伤模式。(1)钝性(或非穿透性)胸部创伤(bluntchesttrauma/non—penetratingchesttrauma)。定义:由钝性物体或工具等机械性暴力作用于机体,或机体与墙壁或地面碰撞所导致的胸部创伤,是由钝性暴力碰撞所致,体表不一定破裂。主要原因:交通事故、坠落伤、斗殴(钝器击伤)或胸壁遭受其他暴力撞击,占胸部创伤的70%-80%。(2)穿透性胸部创伤(pene—tratingchesttrauma)。定义:锐器等致伤物穿透胸壁进入胸膜腔或纵隔的损伤,体表有开放伤口。主要原因:锐器伤或枪弹伤,占胸部创伤的20%~30%。  相似文献   

6.
严重创伤急救程序-时间控制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在医院内建立严重创伤的急救程序-时间控制模式对严重创伤的救治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严重创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6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37.8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58例,工程事故及高处坠落伤12例,意外伤害10例。2012年类似创伤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8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36.5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46例,工程事故及高处坠落10例,意外伤害8例。记录两组患者在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检查检验时间、就诊至手术时间。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致伤机制及院前指数(PHI)等指标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程序-时间控制组死亡4例,死亡率为5%;对照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9.37%(P0.05)。急救程序-时间控制组在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检查检验时间、就诊至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建立严重创伤急救程序-时间控制模式可提高严重创伤的院内救治水平,规范院内救治中伤情评估、紧急手术和损害控制各环节流程,建立操作性强、效率较高的严重创伤院内救治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21年重庆市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救治结局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创伤发生及提高院前创伤救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重庆市120调度指挥中心数据库中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数据,分析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运用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2021年重庆市院前急救创伤患者66560例,以男性为主,占59.86%;高发年龄段为41~65岁,占39.27%;平均年龄为(48.8±21.2)岁。道路交通伤是65岁以下人群的首要致伤原因(52.95%),摔跌伤是65岁以上人群首要致伤原因(51.82%)。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病死率为1.22%,主要致死原因为:高处坠落伤(37.04%)、道路交通伤(28.40%)和自杀(12.96%)。高处坠落伤(OR=17.537,95%CI:14.598~21.068)、自杀(OR=176.745,95%CI:126.816~246.331)、凌晨时间段受伤(OR=1.672,95%CI:1.280~2.185)和0~6岁组(OR=9.89...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胸部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328例胸部外伤患者的致伤原因、损伤类型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致伤原因以交通事故、锐器伤及高处坠落伤为主(86.6%);损伤类型主要表现肋骨骨折(69.2%),合并肺挫伤及血气胸;全组以非手术及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为主(79.3%),治愈319例(97.3%),死亡9例(2.7%)。结论大部分胸部外伤经非手术及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可治愈;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创伤小并可及时明确诊断,应早期选用;及早有效治疗多脏器复合伤、连枷胸、肺挫伤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能提高严重胸部外伤患者的生存几率。  相似文献   

9.
339例严重创伤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现阶段严重创伤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5年8月~2006年7月收治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严重创伤病人339例,前3位的伤因依次是: 道路交通伤、坠落伤、斗殴致伤.20~49岁是严重创伤的高危人群.平均院前时间(38.19±15.92)分钟,不同转运方式的院前急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施院前急救与否患者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头、胸、骨盆、四肢是创伤的高发部位,其中以颅脑为首发损伤部位,亦是首位死亡原因.结论 应加强对严重创伤的预防和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建设,提高公众现场急救意识和能力.强调严重创伤救治的连续性、整体性、时效性,重视严重创伤临床救治的研究和培训是减少创伤造成的病死率和伤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脊柱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以提高脊柱骨折的预防及救治水平.方法 总结2001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1393例脊柱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955例,女438例;年龄4~89岁,平均45.5岁,并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1393例患者中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0~49岁,占49.7%(692/1393).59岁以下5个年龄组段男性人数均较女性多,而60岁以上2个年龄组段则呈现女性损伤人数多于男性的趋势.高处坠落伤、交通伤是主要致伤原因,占59.4%(827/1393).1963个损伤节段中颈椎、胸椎、腰椎及骶尾椎损伤所占比例依次为23.8%(468/1963)、31.9%(627/1963)、43.9%(861/1963)、0.4%(7/1963).脊柱骨折多发部位为胸腰段(T10~L2),占55.4%(1087/1963),其中L1、T12、L2分别占22.5%(441/1963)、5.4%(303/1963)、11.1%(218/1963).颈椎多发骨折部位为C2、C5、C6,分别占6.4%(123/1 963)、5.3%(105/1963)和4.0%(78/1963).在多节段骨折患者中,高处坠落伤与交通伤分别占35.9%(78/217)和17.1%(37/217).合并伤患者中,高处坠落伤与交通伤分别占48.1%(176/366)和25.1%(92/366).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主要以E、D、A级为主,分别占52.6%(733/1393)、21.0%(293/1 393)和15.3%(213/1393).其中1038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前脊髓功能分级主要以E、D、A级为主,分别占48.0%(498/1038)、22.2%(231/1038)和17.1%(177/1038),术后3周E级患者占56.6%(588/1038).结论 从脊柱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可以看出,高处坠落伤及交通伤是主要致伤因素,同时易引起脊柱多节段骨折和全身合并伤,应根据其特点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