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方法 :收集30例CD患者的双对比X线钡剂肠道造影、CT表现与手术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病变累及部位、形态、范围等特点及临床相关并发症表现。结果:30例中,回盲部病变13例,末端回肠8例,空肠1例,结肠7例,乙状结肠+直肠1例。14例小肠+结肠气钡双重造影中,多节段性病变8例,多发性、纵行裂隙状溃疡6例,"卵石征"10例。10例腹部窦道造影中,肠瘘6例,腹腔脓肿形成5例,窦道形成3例。25例行全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肠壁增厚(4 mm)23例,强化较明显21例,肠管周围蜂窝织炎14例,腹腔内脓肿7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直径5 mm)8例,肠系膜区血管增多、增粗6例,不全性肠梗阻10例,腹腔积液6例。21例肠镜检查中,纵行裂隙状溃疡11例,"铺路石样卵石征"13例,肠腔不规则狭窄14例。30例病理切片均可见有裂隙,非干酪性结节病样肉芽肿生成。结论:CD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生理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能为临床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X线、CT及消化内镜对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及其限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肠镜、手术证实的66例克罗恩病患者X线、CT及消化内镜表现,其中X线小肠+结肠气钡双造影36例,窦道造影28例,全腹部CT平扫+增强54例,消化内镜检查46例,同时行X线小肠+结肠气钡造影和腹部窦道造影18例,行X线小肠+结肠气钡造影和CT检查24例,行 X线小肠+结肠气钡造影和消化内镜检查22例,行CT和消化内镜检36例.结果 36例小肠+结肠气钡双造影中,多节段性病变24例(66.7%),多发性、纵行裂隙状溃疡17例(47.2%),卵石征16例(44.4%),肠瘘4例(11.1%),X线气钡双造影未显示肠壁增厚及腹腔脓肿、炎性包块等肠外并发症,对肠瘘的显示率亦不高.28例腹部窦道造影中,肠瘘20例(71.4%),腹腔脓肿形成16例(57.1%),窦道形成12例(42.8%).54例CT检查,表现为肠壁增厚(>4 mm)46 例( 85.2%),强化增加(>20~30 HU) 42例(77.8%),多节段性病变 39例(72.2%),肠腔不规则狭窄38例(70.4%),系膜区淋巴结肿大(>5 mm)18例( 33.3%),系膜区血管束增多、增粗14例(25.9%),肠管周围蜂窝织炎21例(38.9%),腹腔内脓肿16例(29.6%),炎性包块14例(25.9% ),不全性肠梗阻22例(40.7%),腹腔积液36例(66.7%),瘘管形成8例(14.8% ),CT未显示肠壁线形溃疡和卵石征,对肠瘘的显示率不高.46例消化内镜检查中,纵行裂隙状溃疡26例(56.5%),铺路石样卵石征28例(60.8%),肠腔不规则狭窄36例(78.3%),多节段性病变34例(73.9%),消化内镜未显示肠壁及肠外并发症等病症.结论 X线小肠+结肠气钡造影,腹部窦道造影及CT 3种检查方法相互结合,对于克罗恩病的临床诊断及综合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CT,MSCT)及电子肠镜对结肠Crohn病诊断价值及其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临床证实的结肠Crohn病的MSCT及电子肠镜的表现,重点评价两种方法对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 17例MSCT检查,多节段病变17例(100%),病变仅累及结肠8例(47.1%),同时累及结肠和小肠9例(52.9%),共累及57个结肠段,表现为肠壁增厚(4mm)17例(100%),强化增加(20HU)17例(100%),肠腔不规则狭窄6例(35.3%),系膜区淋巴结肿大(5mm)13例(76.5%),肠系膜血管增多(梳征)16例(94.1%),肠管周围蜂窝织炎7例(41.2%),腹腔内脓肿1例(5.9%),腹腔积液5例(29.4%),瘘管1例(5.9%)。16例电子肠镜检查,表现为裂隙状溃7例(43.8%),铺路石征10例(62.5%),肠腔狭窄7例(43.8%),多节段性病变15例(93.8%)。结论结肠Crohn病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可多方位观察肠壁、肠周病变,但难以显示肠内裂隙状溃疡和铺路石征。电子肠镜易于显示黏膜纵行裂隙状溃疡和铺路石征等特征性改变,但不能显示肠壁病变及肠周并发症。两种检查方法相互结合,可提高结肠Crohn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毛明香  朱希松   《放射学实践》2012,27(4):436-439
目的:探讨MSCT对结肠Crohn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9例结肠Crohn病患者的MSCT影像学表现。结果:39例中多节段病变30例(76.9%),单独大肠受累4例(10.3%)、大肠伴小肠受累35例(89.7%)。大肠病变累及盲肠31例(79.5%)、升结肠26例(66.7%)、横结肠17例(43.6%)、降结肠10例(25.6%)、乙状结肠16例(41.0%)、直肠6例(15.4%)。MSCT征象:肠壁增厚、强化增加、肠壁分层、肠腔狭窄、肠壁脓肿、肠系膜血管增多("梳征")、病变肠管周围纤维脂肪增多、蜂窝织炎、腹腔脓肿和炎性肿块、肛周病变、瘘管/窦道、系膜淋巴结肿等。肠管增厚、肠壁分层、强化增加、肠壁内脓肿、病变肠管周围蜂窝织炎、"梳征"等可提示病变处在活动期。结论:结肠Crohn病易累及盲、升结肠,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SCT在显示肠壁病变及肠腔外并发症以及判断病变是否在活动期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SCT对结肠Crohn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9例结肠Crohn病患者的MSCT影像学表现.结果:39例中多节段病变30例(76.9%),单独大肠受累4例(10.3%)、大肠伴小肠受累35例(89.7%).大肠病变累及盲肠31例(79.5%)、升结肠26例(66.7%)、横结肠17例(43.6%)、降结肠10例(25.6%)、乙状结肠16例(41.0%)、直肠6例(15.4%).MSCT征象:肠壁增厚、强化增加、肠壁分层、肠腔狭窄、肠壁脓肿、肠系膜血管增多(“梳征”)、病变肠管周围纤维脂肪增多、蜂窝织炎、腹腔脓肿和炎性肿块、肛周病变、瘘管/窦道、系膜淋巴结肿等.肠管增厚、肠壁分层、强化增加、肠壁内脓肿、病变肠管周围蜂窝织炎、“梳征”等可提示病变处在活动期.结论:结肠Crohn病易累及盲、升结肠,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SCT在显示肠壁病变及肠腔外并发症以及判断病变是否在活动期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X线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小肠Crohn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对照经内镜、手术、病理证实,且在间隔1个月内(1~30 d,平均8 d)同时行X线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23例小肠Crohn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23例小肠Crohn病的X线表现为:多节段病变18例(78%)、黏膜增粗22例(96%)、线形溃疡17例(74%)、卵石征16例(70%)、肠腔狭窄14例(61%)、假憩室样改变6例(26%)、瘘管/窦道6例(26%)、肿块/脓肿2例(9%).CT小肠造影表现为:多节段病变19例(83%)、肠壁增厚23例(100%)、强化增加22例(96%)、肠壁分层14例(61%)、蜂窝织炎16例(70%)、肠系膜血管增多("梳征")12例(52%)、肠腔狭窄9例(39%)、窦道/瘘管7例(30%)、病变肠管周围纤维脂肪增多7例(30%)、脓肿和炎性肿块5例(22%)、假憩室4例(17%)、多发淋巴结肿17例(74%).X线显示黏膜病变22例,CT小肠造影显示肠壁病变23例,CT较X线显示了更多的Crohn病相关的肠腔外病变.结论 X线和CT小肠造影两者结合有利于对小肠Crohn病的正确诊断,及时发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回肠末端良性溃疡的X线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结肠和小肠双对比造影X线检查对回肠末端溃疡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22例经 结肠镜证实的回肠末端溃疡患者,其中18例结肠造影,16例小肠造影。将造影对病变的显示分为显示满意、显示较差和 未显示三组。结果结肠和小肠造影对病变的显示率分别为94.4%和93.8%。病变显示满意率分别为67%和50%。多 发溃疡占54.5%。54.5%的溃疡小于1cm。40.9%为纵行溃疡,31.8%为类圆形溃疡。36.4%的溃疡伴有肠管狭窄, 22.7%伴有假憩室形成。结论当临床怀疑回肠末端病变时,应首先选择结肠造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的诊断价值及其限度,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肠镜、手术证实的42例克罗恩病患者的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影像资料,在工作站上采用容积再现技术(VRT)、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技术,分析病变肠管的数量、肠壁厚度和强化、系膜区淋巴结、血管束及并发症等表现。结果 42例中,表现为肠壁增厚(>4mm)36例(85.7%),强化增加(>20~30 HU)33例(78.5%),多节段性病变31例(73.8%),肠腔不规则狭窄34例(80.9%)。系膜区淋巴结肿大(>5 mm)16例(38.1%),系膜区血管束增多、增粗13例(30.9%),肠管周围蜂窝织炎18例(42.8%),腹腔内脓肿10例(23.8%),炎性包块8例(19.1%),不全性肠梗阻14例(33.3%),腹腔积液21例(50%),瘘管形成8例(19.1%),消化道穿孔6例(14.3%)。CT未显示肠壁线形溃疡和卵石征,对肠瘘的显示率不高。结论 MSCT可明确显示病变肠壁及其周围并发症,对全面评价克罗恩病的范围、并发症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Crohn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Crohn病的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影像学表现。结果:60例中多节段病变43例(72%),单独小肠受累21例(35%)、小肠和大肠同时受累35例(58%)、单独大肠受累4例(7%)。小肠累及的56例(93%)中,累及回肠末端39例(70%)。MSCTE所见包括:肠壁增厚60例(100%)、强化增加58例(97%)、肠壁分层39例(65%)、肠腔狭窄32例(53%)、肠壁脓肿5例(8%)、肠系膜血管增多("梳征")39例(65%)、病变肠管周围纤维脂肪增多19例(32%)、蜂窝织炎40例(67%)、腹腔脓肿和炎性肿块13例(22%)、窦道/瘘管15例(25%)、假憩室12例(20%)、多发淋巴结肿42例(70%)、肛周病变4例(7%)。肠管增厚、肠管分层、强化增加、肠壁内脓肿、病变肠管周围蜂窝织炎、血管增多(梳征)等可反应病变的活动性。动脉期与静脉期比较,未提供肠壁、肠管外病变的更多信息。结论:CT小肠造影可同时显示Crohn病的小肠和结肠病变,对肠壁病变及肠腔外并发症的显示以及在判断病变活动性方面有独特的优越性,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气钡双对比造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有完整临床资料的4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结肠镜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表现为病变自直肠逆行向上呈连续性发展.早期:结肠边缘见针刺状突出或棘状突起及溃疡轴位像的“靶样征”;急性期:散在多发的斑点状及不规则形龛影,出现“锯齿征”及“纽扣征”;慢性期:局部肠管呈铅管样狭窄及假息肉形成.结论 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一种简便而可靠的方法.其特异的影像学表现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