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76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下肢动脉进行检查,观察血管内径、内膜、有无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76例糖尿病患者中有71例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硬化,发生率为93.4%;糖尿病组下肢动脉内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以足背动脉最明显,腘动脉次之;糖尿病组下肢血管管腔内膜增厚、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股动脉斑块发生率最高,足背动脉狭窄发生率最高,闭塞仅见于足背动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下肢动脉病变部位、范围、程度,对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DM)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非DM患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下肢动脉检查,测量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部位、管腔闭塞部位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DM患者下肢动脉管腔的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硬化斑块发生在股动脉最常见,而管腔狭窄、闭塞发生在腘动脉远侧动脉多见,胫前动脉受累最为明显。结论:CDFI对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进行检查,并与20例正常组对照,测量血管内一中膜厚度(IMT)、斑块大小、血管内径、血管的内径狭窄率、狭窄口的峰值流速增加率,并观察频谱形态。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率高于临床表现,并可通过以上指标的测定,对病变程度作出判断,为临床提供定量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6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92条下肢进行MSCTA检查,所有血管分为552个节段,重点对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进行分析,46例中9例与血管造影对照,14例与手术对照,25例与超声检查对照研究.结果 MSCTA与血管造影符合率91.26%,与手术符合率92.13%,与超声符合率93.09%.结论 MSCTA能准确直观地显示下肢动脉的立体解剖特点,清楚显示下肢动脉狭窄、闭塞,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是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下肢动脉形态学改变情况,分析其与糖尿病肾病不同进展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多有利信息。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115例(230例下肢动脉),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糖尿病肾病各组患者双侧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动脉硬化斑块发生情况,并计算动脉狭窄度。结果:糖尿病肾病正常白蛋白尿组的胫前动脉及胫后动脉斑块发生率与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肾病组及肾功能不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正常白蛋白尿组的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狭窄发生率与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肾病组及肾功能不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正常白蛋白尿组的膝以下动脉斑块发生情况及狭窄发生情况与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肾病组及肾功能不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相关性研究可以为糖尿病肾病正常白蛋白尿组的临床诊断提供更多信息,从而辅助临床通过超声观察糖尿病肾病下肢动脉形态结构改变,了解其肾病临床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老年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4例老年T2DM患者为观察组对象,以同期本院体检正常的64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对象。两组研究对象均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老年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为50. 00%,且病程10~20年者发生率显著高于病程10年者,病程 20年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病程10~20年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病程10~20年及病程 20年的老年T2DM患者各动脉管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且随病情发展各动脉管径变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另观察组足背动脉狭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彩超检查在老年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可较好的评价血管内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功能超声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78例下肢动脉硬化性栓塞病例的二维超声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改变。结果:二维超声图像上表现为病变血管内中膜呈不规则增厚,局部呈强回声斑显示,并向血管腔内突起,血管腔内径呈不规则狭窄,病变段血管腔内可见实性光团充填,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血管腔内未见血流信号显示。结论:双功能超声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老年患者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50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老年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50名健康体检老年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 ①血管内径:观察组股总动脉(8.71±0.51)mm、股浅动脉(6.7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动脉硬化的诊断意义.并总结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特点。方法选取80例糖尿病患者和75名健康体检者做对照研究,所有病例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锁骨下动脉(sa)、无名动脉(IA)、股总动脉(FA)、股浅动脉(SFA)、胴动脉(PA)、足背动脉(DA),测量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收缩期最大流速、阻力指数、有无斑块形成及斑块的性质。结果糖尿病组CCA内径、CCA内中膜厚度、ICA内径、ICA内中膜厚度、ICA血流阻力指数、sA内径、FA内径、PA内中膜厚度等参数较健康组明显增大,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CCA、SA、FA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组(P〈O.05);动脉管壁斑块的性质,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组血管硬化的发病率明显较高,其血管病变范围更广泛,中、小动脉也明显受累,尤以近端动脉为著;各大血管病变以后壁及血管分支处多见.较前壁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超声诊断分析(附8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89例下肢动脉硬化性栓塞病例的二维超声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改变。结果:二维超声图像上表现为病变血管内中膜呈不规则增厚,局部呈强回声斑显示,并向血管腔内突起,血管腔内径呈不规则狭窄,病变段血管腔内可见实性光团充填,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血管腔内未见血流信号显示。结论:双功能超声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何翠玲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2):1826-1828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五年来不同血浆脂蛋白(α)水平〔Lp(α)〕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按五年前的Lp(α)水平分为两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不同Lp(α)水平的患者IMT的差别。结果:①统计分析表明,虽然两组患者IMT无显著差异(P>0.05),但五年后,IMT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较高Lp(α)水平的糖尿病患者的IMT比较低Lp(α)水平患者的IMT增长速度快;②糖尿病颈动脉超声检查能显示颈动脉血管内膜增厚、粗糙、管壁的回声不均匀、管腔内单发或多发斑块的形成及管腔不同程度的狭窄与闭塞。结论:糖尿病患者的Lp(α)水平是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其与IMT相关性强,Lp(α)的检测与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建  刘娜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2):148-149
目的:研究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76例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组)和73健康者(对照组)。用稳态模型法评估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用酶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用彩色超声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2型糖尿病组HOMA-IR、LDL和颈动脉IMT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极大地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使相关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2DM)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形成情况与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64例T2DM患者与40例正常对照组IMT及斑块。并采用无机磷定量法提取全部受试者血浆LPA。结果T2DM患者较正常对照组IMT明显增厚,正常对照组无颈动脉狭窄,T2DM组12.5%有颈动脉狭窄。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两组IMT与血浆LPA含量呈正相关。结论T2DM患者IMT、斑块形成与血浆LPA含量呈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应用超声多种检测技术,全面评估2型糖尿病(T2DM)血瘀证患者的动脉功能状态,初步探讨T2DM血瘀证患者早期动脉功能改变的特点及超声在糖尿病血瘀证早期动脉病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颈动脉内-中膜无增厚、无斑块的T2DM血瘀证患者30例,非血瘀证患者30例。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动脉硬化检测技术(PWV/ABI)及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检测(FMD)等技术,检测入选病例的各项指标,分析糖尿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动脉功能改变的特点及超声在评价T2DM血瘀证早期动脉功能减退中的价值。结果:①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的年龄、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组的病程长于非血瘀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血瘀证组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绝对值、内径扩张百分率均较非血瘀证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瘀证组的应变弹性指数(EP)、硬化参数(β)、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值大于非血瘀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应性(AC)值小于非血瘀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增大指数(A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血瘀证组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值大于非血瘀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踝臂血压指数(ABI)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①T2DM血瘀证组的病程明显长于非血瘀证组,提示糖尿病病程越长越容易发生血瘀证。②T2DM血瘀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弹性功能均有损害,血管功能低于非血瘀证患者,提示血瘀证患者更易发生血管病变。③超声可用于评价T2DM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动脉功能状态,可以为T2DM的中医分型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隐匿性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隐匿性糖尿病肾病72例(观察组)、临床蛋白尿组63例、肾衰组47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与正常对照组30例对比双肾主动脉、叶间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舒张期流速(Vmin)、阻力指数(RI)及双肾大小。结果:观察组、临床蛋白尿组及肾衰组的肾主动脉、叶间动脉的阻力指数均较对照组有较大差异(P<0.05,P<0.01),观察组的肾主动脉及叶间动脉的舒张期流速明显降低(P<0.01),临床蛋白尿组的肾主动脉舒张期流速、叶间动脉的收缩期及舒张期流速均降低(P<0.01),肾衰组的肾主动脉、叶间动脉的收缩期及舒张期流速均降低(P<0.01);观察组、临床蛋白尿组双肾大小较对照组测值略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衰组与各组之间比较均有较大差异(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肾血管血流参数的变化对早期诊断隐匿性糖尿病肾病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2型糖尿病(病程≤5年)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特点,为糖尿病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5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接受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检查,根据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非糖尿病组(NDM组),观察两组动脉狭窄发生率、动脉狭窄病变分布及动脉狭窄程度等内容。结果:DM组动脉狭窄发生率为76.71%,而NDM组动脉狭窄发生率为58.82%,差异显著。两组动脉病变均以多支狭窄为主,DM组多支动脉狭窄率占79.25%,而NDM组占49.00%,差异显著。两组动脉狭窄程度差异不显著。结论: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脑动脉狭窄,且狭窄范围更广泛、多发。病程5年之内的糖尿病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程度以中度狭窄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空腹血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T2DM)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8-01~2010-01收治的T2DM患者54例按空腹血糖浓度分为1组28例(FPG〈10.0mmol/L)、2组12例(10.0mmol/L≤FPG〈13.0mmol/L),3组14例(FPG≥13.0mmol/L)。结果:FINS、2h-INS均为1组〉2组〉3组。其中FINS除1组与2组差异有显著性外(P〈0.01),其余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h-INS3组组差异显著(P〈0.01)。HBCI在T2DM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空腹血糖浓度低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和释放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不同空腹血糖浓度的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随空腹血糖升高而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评价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弹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增加组(T2DM-1组)30例和IMT正常组(T2DM-2组)30例;另选取健康对照组30例。常规二维超声观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CCA内径、IMT及斑块情况;采用VVI技术对受检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并记录右侧CCA管壁短轴方向二维图像前壁、前内侧壁、后内侧壁、后壁、后外侧壁、前外侧壁6个节段的径向最大速度(Vs)、切向最大应变(Smax)及切向最大应变率(SRmax),对各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2DM-1组IMT厚度显著高于T2DM-2组和对照组(P0.05);T2DM-2组IMT厚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1组、T2DM-2组及对照组CCA内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1组患者CCA 6个节段的Vs、Smax和SRmax显著低于T2DM-2组和对照组(P0.05);T2DM-2组患者CCA 6个节段的Vs、Smax和SRmax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CCA二维形态未改变以前CCA弹性已经降低,VVI技术可用于评价CCA的弹性状态,能够早期发现初诊T2DM患者的CCA弹性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共103例(T2DM组),非糖尿病患者41例为对照组(NDM组)。测定两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P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胆固醇(LDL—C),并对T2DM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2DM组患者的IMT、AASI、FPG、HCY及hs—CRP与NMD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bAlc有显著性差异(P〈0.05)。2型糖尿病患者ASSI与IMT、糖尿病病程、FPG、HbAlc、SBP、PP、TC、LDL-C、HCY、hs—CRP等呈正相关关系。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ASSI与IMT、HbAlc、PP、HCY、hs—CRP等有独立的相关关系(偏回归系数r分别为0.413、0.362、0.279、0.301、0.322,均为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ASSI与IMT、HbAlc、PP、HCY、hs—CRP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