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原发性肺癌淋巴结转移的CT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供了肺癌新分期中胸内淋巴结各区的横断面定义,并对CT、PET等无创性分期方法及肺癌淋巴结分区系统的最新演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超声内镜下肺癌纵隔淋巴结的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超声内镜 (EUS)下肺癌纵隔淋巴结的影像学特征 ,以便为EUS在肺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对 2 1例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 10 3枚纵隔淋巴结的EUS声像图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良、恶性淋巴结均为低回声 ;恶性淋巴结的影像学特征为短径≥ 1.0cm ,边界清楚或圆形 ;而良性淋巴结大多短径 1.0cm ,边界不清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淋巴结的长径及长、短径的比值良、恶性淋巴结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提示超声内镜对肺癌纵隔淋巴结的良恶性鉴别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CT预测肺癌手术可行性的意义。材料与方法:对47例肺癌患者术前的CT预测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作为不可根治的CT阳性表现如下:(1)肿瘤周围的大血管受侵,(2)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3)肿瘤侵及胸壁、胸膜、心包、横膈等组织。结果:正确预测不可根治13例,错误预测不可根治5例,正确预测可根治28例,错误预测可根治1例。结论:当CT仅提示一种阳性征象。并不能作为手术的禁忌征,反之,同时出现一种以上阳性表现,则应充分认识其不可根治性。  相似文献   

5.
病人,女,24岁。20d前,单位体检行胸透检查发现右肺阴影,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于当地医院给予静点洛美沙星注射液100ml,2次/d,连用7d后来我院复查,胸部CT检查见右肺内圆形高密度影,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患者病后无发冷、发热,无胸闷、胸痛,无咳嗽、咳痰及气短,无低热、乏力及盗汗,无恶心、呕吐,既往体健。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内淋巴结(IPLNs)和肺癌的CT特征,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的IPLNs 28例,肺癌37例,术前均行HRCT薄层扫描,记录肺小结节的位置、最大径、密度、形态、边界、边缘、内部结构、与邻近血管组织的关系及胸膜间距等,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肺结节密度、边界、边缘(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线状密度影(<2条,2~4条,>4条)、肋胸膜间距(<10 mm,>20 mm)、吸烟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HRCT薄层扫描观察肺小结节相关影像学特征(密度、边界、边缘、内部结构、邻近血管、组织的改变等),并结合病史,可对IPLNs和肺癌进行鉴别诊断,提高对肺小结节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供了肺癌新分期中胸内淋巴结各区的横断面定义,并对CT、PET等无创性分期方法及肺癌淋巴结分区系统的最新演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经阴道广泛或次广泛子宫切除联合腹腔镜下淋巴结清扫(LARVH)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006年10月-2010年4月收治的38例子宫颈癌6、例子宫内膜癌行经阴道广泛或次广泛子宫切除,并联合LARVH,分析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 44例患者均完成阴道手术及腹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10(146~46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00(100~800)ml,平均手术清除淋巴结13(2~29)枚。术中发生副损伤3例,均为泌尿系损伤。术后排气时间2(1~2)d,膀胱恢复时间12(8~38)d,术后住院时间14(9~32)d。术后随访4~49个月,2例复发。结论经阴道广泛子宫切除联合腹腔镜下淋巴结清扫治疗子宫恶性肿瘤切除范围满意,疗效可靠,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的转移规律。方法:回顾分析100例胸段食管癌淋巴结手术标本及淋巴结清扫标本和临床资料,作淋巴结转移癌与癌长度、深度及临床分期的相关分析。结果:食管癌长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上胸段食管癌同样需要清扫胃左血管旁和贲门旁淋巴结。胸段食管癌需作胸腹甚至颈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核素99mTc标记抗癌胚抗原 (CEA)单抗C5 0对肺癌模型的放射免疫导向手术 (RIGS)进行初步的探讨。根据有无肺转移 ,40只荷肺腺癌小鼠被随机配对分成两组 ,并经尾静脉注入 2 0 0 μCi/ 40 μg99mTc C5 0。注药后进行体外放免显像、手持型γ探测仪 (GDP)体内探测及井型探测仪分析。结果显示注药后 6h ,肿瘤显像最清晰。井型探测仪探测的肾脏与肿瘤的 %ID/ g高于其它脏器。GDP探测的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比值 (T/NT)范围为 2 .2 39.73。肺转移癌的T/NT值为 2 .0 9± 0 .31。实验表明 ,99mTc C5 0对肺癌原发病灶及转移灶有较高的特异性和亲和力 ,利用GDP可准确区分肿瘤及正常组织并探测出微小转移病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总结胸内Castleman病(CD)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1982-2005年收治的14例胸内CD患者,男女各7例,局限型11例(HV型9例,PC型1例,Mix型1例),多中心型3例(PC型1例,Mix型2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均生存,其中11例局限型和2例多中心型CD术后无复发。1例多中心Mix型患者于术后第4年、第9年各复发一次,均再次手术治疗。结论 CD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胸内局限型CD和部分多中心型CD经彻底手术可获治愈;部分胸内多中心型CD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应辅助放射或其他综合治疗手段,但预后仍较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胸骨L形微创切口切除前纵隔肿瘤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24例前纵隔肿瘤患者,采用全麻单腔气管捅管,胸部正中6~10cm切口,根据肿瘤的大小及部位,选取第2或第3肋间向左或右横断胸骨,直视下切除肿瘤。结果所有患者均经此切口完成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其中8例侵犯邻近肺组织,予以肺部分切除,6例侵把心包,予以心包部分切除,平均手术时间106min(80-125min),术后均恢复顺利,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天,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4个月(3-24个月),无一例死亡。结论经胸骨L形微创切口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在直视下完整解剖切除前纵隔肿瘤,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式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8例中低位直肠癌行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式经腹肛门根治性切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208例中男131例,女77例,年龄21~99岁,平均53.7岁。肿瘤下缘距齿状线6~8cm。Dukes分期A期76例,B期122例,C期10例。病理诊断直肠腺癌201例,其中高分化者86例,中分化者100例,低分化者8例,黏液腺癌7例。腺瘤癌变7例。结果 208例术后随访率为87.5%(182/208),中位随访时间5.9年。术后发生吻合口瘘8例(3.8%),吻合口狭窄3例(1.4%),排便功能在术后12~24周时基本恢复到正常,每日1~3次。术后局部复发率为4.9%(9/182),肝转移率为14.2%(26/182),5年生存率为72.5%。结论 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式既能保持良好的肛门排便控制功能,又能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局部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与Miles手术相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在可切除食管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CENTRAL(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trials)、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间质磁共振(MR)淋巴管造影与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相结合检测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30例前哨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并招募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阴性组,给予MR间质淋巴造影检查,观察乳腺癌患者淋巴管及前哨淋巴结情况,对比分析2组淋巴管走行、管径情况和前哨淋巴结数目、大小、边缘、形态及弥散系数(ADC)值的指标。结果阳性组淋巴管走行、管径与阴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及阴性组前哨淋巴结平均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前哨淋巴结大小、边缘、形态及ADC值的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MR间质淋巴管造影与DWI序列相结合可以高分辨率的显示淋巴管和淋巴结的形态和功能,提高了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基于低放射剂量CT灌注影像提取CT灌注参数以及影像组学参数联合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转移的效能.方法:纳入2017年3月-2020年5月经病理证实为纵隔淋巴转移的NSCLC患者以及非纵隔淋巴转移的NSCLC患者,所有患者于术前行低剂量CT灌注扫描.术中系统性清扫患者N1及N2站淋巴结,并取肿瘤...  相似文献   

17.
川崎病巨大冠状动脉瘤的外科治疗(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终末期川崎病(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合并冠状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外科干预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07年10月经手术治疗的5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57岁,冠状动脉瘤体直径1·5~2·5cm,其中右冠状动脉多发冠状动脉瘤1例,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前降支冠状动脉瘤2例,左、右冠状动脉瘤2例。术前心电图显示ST改变5例。心脏超声EF值明显减低4例,心衰急诊入院1例。冠状动脉造影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心室壁运动幅度减低1例。手术方法包括体外循环直视下冠状动脉内膜剥脱、血栓清除、瘤体成形4例,其中1例同期行冠状动脉切口远端支架置入。另1例直接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无手术死亡,心脏全部自动复跳。术后ICU病程平稳,4例心电图ST段缺血改善、心脏超声EF值明显提高,1例ST段及EF值改善不显著。结论临床Ⅲ期以上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有明显临床症状者应外科干预,采用内膜剥脱、血栓清除、瘤体成形及冠脉搭桥等综合方法,结合术后抗凝及免疫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及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8.
肺癌切除裁剪式支气管成形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袖状支气管切除成形术改进后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疗效。方法  2 1例肺癌患者 ,肿瘤在支气管内侵犯范围均超出一叶支气管口 ,排除了叶切除的可能。术中根据肿瘤在支气管内的范围裁剪切除 ,用保留的健康支气管壁成形。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 :鳞癌 15例 ,腺癌 4例 ,小细胞癌和类癌各 1例。分期 :Ⅰ期 3例 ,Ⅱ期 12例 ,Ⅲa期 6例。 19例术后恢复顺利 ,2例因急性肺栓塞和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大出血围手术期死亡。无呼吸衰竭发生。 16例术毕和 12例在术后 6~36个月随访中做了支气管镜检查 ,成形的支气管部位黏膜光滑 ,未发现支气管狭窄及肿瘤复发。随访 4~72个月 ,中位生存期 4 2个月 ,5例死于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肺癌裁剪式支气管成形术近、远期疗效良好 ,提供了肺癌切除支气管成形个性化和灵活的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不同CT扫描时相图像鉴别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纵隔淋巴结的影像组学模型,并探讨不同模型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NSCLC患者的术前CT图像,所有患者均行平扫期、动脉期和静脉期CT扫描。选取231枚纵隔淋巴结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入组的163枚淋巴结作为训练组,2017年7月—2018年6月入组的68枚淋巴结作为验证组。分别在三时相图像上勾画感兴趣区域(regions of interest,ROI),每个ROI提取841个影像特征,使用LASSO算法筛选特征,基于各时相CT影像组学特征和两不同时相CT影像组学特征的差值建立模型。比较不同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下面积(AUC值)、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的差异。结果共建立6个模型,其AUC值均>0.800。平扫期CT模型具有最优的鉴别效能,其训练组的AUC值、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926、0.860、0.871、0.906,验证组的AUC值、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925、0.769、0.882、0.870,均高于其他模型。平扫和静脉期CT图像联合动脉期CT图像之后,训练组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从0.879、0.821和0.919、0.789提高到0.949、0.878和0.979、0.900。结论CT各时相影像组学模型均可用于辅助临床诊断淋巴结。平扫CT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值最高,而联合动脉期CT图像可提高模型的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20.
胸膜肺切除治疗肺癌胸膜转移伴癌性胸水病人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对肺癌胸膜转移伴癌性胸水病人治疗的新途径。方法:应用胸膜全肺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对55例符合手术标准的肺癌胸膜转移伴癌性胸水的病人进行治疗,并随访。结果:55例病人中2例因手术后并发症死亡,其余53例术后病情缓解,症状明显改善。经1~25年随访,48例病人生存期为5~4。个月,中位生存期14个月,5例病人仍健在。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尽可能切除彻底,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