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癌不同病理亚型的CT表现,为临床判断预后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35例病理证实的肾癌CT平扫及动态扫描图像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肾癌不同病理亚型的CT特征.结果:本组透明细胞癌29例,乳头状癌3例,嫌色细胞癌3例,透明细胞癌的囊变坏死率(25/29)及强化幅度明显高于其他两个亚型,属富血供肿瘤,具快进快出强化方式,而乳头状癌及嫌色细胞癌为相对乏血供肿瘤,呈轻中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肾癌的螺旋CT表现和病理分型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形态学特点、基因改变以及肿瘤起源,肾癌分为10种组织病理亚型.其中较常见的有透明细胞癌、多房性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集合管癌及未归类肾癌.各亚型肾癌的预后明显不同,在CT上也有不同的表现.CT作为诊断肾癌的一种主要影像学手段,若术前能诊断肾癌的亚型,将有助于判断预后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肾癌组织病理亚型的CT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形态学特点、基因改变以及肿瘤起源,肾癌分为10种组织病理亚型.其中较常见的有透明细胞癌、多房性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集合管癌及未归类肾癌.各亚型肾癌的预后明显不同,在CT上也有不同的表现.CT作为诊断肾癌的一种主要影像学手段,若术前能诊断肾癌的亚型,将有助于判断预后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乏血供肾癌的CT表现,提高对不同亚型乏血供肾癌的术前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6个(45例)经病理证实的乏血供肾癌病灶的CT表现特征并与其病理结构对比分析,其中透明细胞肾癌(CCRCC)27个(26例),乳头状肾癌(PRCC)17个,肾嫌色细胞癌(CRCC)2个,对前两个亚型的CT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肾癌的CT表现与病理结构相关。透明细胞肾癌中形态不规则或边界不清楚、直径≤3cm及伴肾实质外侵犯者分别为17、11和15个,而乳头状肾癌中分别为5、2和4个,这3个征象在两种病变类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CT表现在两亚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在不同亚型乏血供肾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肾癌少见亚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经病理证实的除透明细胞癌外的所有肾癌资料,包括嫌色细胞癌(ChRCC)14例,乳头状癌(PRCC)Ⅰ型10例,PRCCⅡ型15例,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C)7例,对比分析所有CT征象和强化特点.结果 4种肾癌亚型在强化均匀度、边界、有无侵犯肾盂、肿瘤内血管影等指标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RCC在三期增强扫描的CT值均高于其他3种肾癌亚型,分别与PRCCⅠ型、PRCCⅡ型和MTSC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MTSCC在增强各期的强化程度都低于肾髓质,其余亚型在皮质期的强化程度均高于肾髓质.结论 MSCT结合增强扫描在上述4种肾癌亚型的鉴别诊断中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16层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对肾癌亚型的诊断价值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肾癌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肾癌患者的三期动态CT扫描资料,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3种肾癌亚型图像进行双盲法对比分析,比较肿瘤的大小、强化程度与模式(均匀、不均匀及主要周边强化)、有无钙化、出血、坏死与囊变、肿瘤扩散及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同时结合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分析3种亚型肾癌之间的影像学差异。结果透明细胞癌与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在强化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头状癌与嫌色细胞癌强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细胞癌的坏死、囊变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亚型,3种亚型肾癌观察到血管成分的比例分别为21.6%、10%、0%。80%的嫌色细胞癌显示均匀强化,而乳头状癌占40%,透明细胞癌占2.7%,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内的钙化成分所占比例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的强化程度是区别肾癌的亚型最有价值的参数,而肿瘤有无钙化、出血、坏死及囊性、血管状况及强化模式对区别肾癌亚型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螺旋CT对肾细胞癌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肾细胞癌病理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8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患者,包括50例透明细胞癌、17例乳头状癌、8例嫌色细胞癌和2例集合管癌,术前行CT平扫和双期动态增强扫描(肾皮髓期和肾实质期),测量肿瘤、腹主动脉及邻近正常肾实质的CT值,并计算肿瘤与主动脉、肾实质的强化比值,同时评价肿瘤的强化方式,对不同病理亚型肿瘤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透明细胞癌在皮髓期和实质期增强扫描时肿瘤与主动脉、肾实质的强化比值均高于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P<0.01),而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均匀强化常见于透明细胞癌(92%)、乳头状癌(82.4%)和集合管癌(100%);而均匀强化常见于嫌色细胞癌(62.5%),其与透明细胞癌(P=0.010)和乳头状癌(P=0.017)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CT增强扫描时分析肿瘤与主动脉和肾实质的强化比值及强化的均匀度对肾癌病理亚型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癌亚型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其中透明细胞癌28例,乳头状癌12例,嫌色细胞癌8例,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检查,比较平扫、皮髓质期、实质期和排泄期各肾癌亚型坏死、囊变发生率及肿瘤的强化形式及强化幅度。结果透明细胞癌与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在强化幅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头状癌与嫌色细胞癌强化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细胞癌的坏死、囊变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亚型。动态增强各期透明细胞癌强化程度最高,强化形式呈"快进快出"表现,乳头状癌轻至中度强化,嫌色细胞癌强化最轻,两者均呈渐进性延迟强化;85%透明细胞癌显示不均匀强化或主要周边强化,而41%乳头状癌、87%嫌色细胞癌显示较均匀的强化,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肾癌亚型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Xp11.2易位性肾癌以及同期的71例其他亚型肾癌的临床资料及CT资料,分析并比较其人口学资料以及肿瘤的CT表现。结果 16例Xp11.2易位性肾癌平均年龄31.2岁,右肾12例,左肾4例。各亚型肾癌的发生部位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别(P均0.05)。Xp11.2易位性肾癌最大径大于乳头状细胞肾癌(P=0.003),而其他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Xp11.2易位性肾癌较其他亚型细胞肾癌更容易出血(P均0.05),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透明细胞肾癌(P=0.015),而与其他亚型肾癌无统计学差异(P=0.183,P=0.723)。钙化发生率明显高于透明细胞肾癌(P0.001)和乳头状细胞肾癌(P=0.001),与嫌色细胞肾癌无统计学差别(P=0.154)。转移发生率与透明细胞肾癌无统计学差别(P=0.108),高于乳头状细胞肾癌(P=0.050)和嫌色细胞肾癌(P=0.043)。Xp11.2易位性肾癌主要为持续强化型,与其他亚型肾细胞癌强化特征明显不同。结论 Xp11.2易位性肾癌临床及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CT表现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4年制定了新的肾癌分类[1],其中乳头状癌是较为常见的病理类型,其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不同于透明细胞癌、多房囊性透明细胞癌、髓质癌及未分类癌等亚型[1-3],所以术前正确区分乳头状癌对指导手术有意义.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能更多地反映肿瘤的特征,对肾癌的定性、分型及分期有价值.笔者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4月至2008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乳头状癌19例,对其动态增强CT表现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其影像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癌囊性改变的CT表现特点,并与病理对照分析,以提高对此类肾癌的鉴别能力。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4例囊性改变肾癌,包括多房囊性肾癌10例、透明细胞癌21例、乳头状细胞癌13例,比较3组病例的CT征象。结果10例多房囊性肾癌均呈多房性改变,囊液平均CT值为(15.8±5.6) HU,囊壁及分隔较薄,4例壁结节直径>5 mm,8例囊壁及间隔呈早期中度强化。21例透明细胞癌中,9例呈多房性改变,囊液平均CT值为(32.5±6.7)HU,囊壁及间隔较厚,19例壁结节直径>5 mm,20例呈“快进快出”明显强化。13例乳头状细胞癌中,4例呈多房性改变,囊液平均CT值为(26.1±5.6)HU,囊壁及间隔较厚,12例壁结节直径>5 mm,12例呈轻至中度延迟强化。结论肾癌囊性改变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肿瘤有无假包膜、囊液CT值、囊壁及分隔厚度、附壁结节大小、边界及强化方式均有利于其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亚型肾细胞癌的MSCT征象,提高各亚型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经穿刺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的影像资料,其中透明细胞癌93例,乳头状癌18例,嫌色细胞癌36例,集合管癌12例。测量瘤体相同ROI平扫及增强扫描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CT值,同时测量邻近正常肾皮质CT值,瘤体增强扫描各期与平扫CT值差值为强化幅度,增强扫描各期瘤体CT值与邻近肾皮质CT值比值为强化指数,将多期强化指数生成强化指数曲线,对不同病理亚型肾细胞癌的CT征象及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嫌色细胞癌与集合管癌平均直径均明显大于透明细胞癌与乳头状癌(均P0.05);透明细胞癌与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与集合管癌平均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三者瘤体形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集合管癌与其他3种病理亚型瘤体形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透明细胞癌皮质期、实质期的强化幅度及强化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病理亚型(均P0.05),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和集合管癌增强扫描各期强化幅度及强化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嫌色细胞癌和集合管癌强化指数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病理亚型间强化指数曲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分析瘤体强化幅度、强化指数及强化指数曲线,结合临床特征、形态学分析,可对肾细胞癌的病理亚型作出较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联合病理分型对肾细胞癌的CT影像特征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肾细胞癌患者,术前均做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CT影像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34例透明细胞癌,5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3例乳头状癌,4例嫌色细胞癌,1例集合管癌。最新病理分型将颗粒细胞癌和多房囊性肾细胞癌均归到透明细胞癌,此类型肾癌血供丰富,增强扫描后动脉期明显强化;而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血供相对较少,强化程度明显低于透明细胞癌。结论各型肾细胞癌的CT表现的特异性并不强,最终分型仍依靠病理,仔细分析肾癌的CT影像特征与病理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WHO病理分类中不同亚型肾细胞癌(renal cee carcinoma,RCC)的CT特征,旨在加深对RCC的认识,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9月72例经病理证实的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检查结果,其中透明细胞癌58例,乳头状细胞癌7例,嫌色细胞癌4例,多房囊性肾癌3例.结果 透明细胞癌平扫病灶呈等或低密度,增强扫描皮质期肿瘤多呈不均性明显强化,实质期、分泌期强化减退.乳头状细胞癌多呈等密度或囊实性,增强扫描皮质期实性部分轻度强化,实质期、分泌期延迟强化.嫌色细胞癌多位于肾髓质内,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强化均匀,坏死、囊变少见.多房囊性肾癌位于肾皮质区,由多个囊腔和分隔构成,囊壁及间隔菲薄,无附壁结节,平扫病灶呈低密度,增强扫描囊壁、间隔延迟强化.结论 不同病理亚型肾细胞癌CT特征、手术方案、预后均不同,术前影像学检查准确诊断能够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手术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巨大肾癌类肿瘤的CT表现特点。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巨大肾癌类肿瘤(肾癌6例、肉瘤样癌5例和癌肉瘤2例)的CT表现。结果:13例巨大肾癌类肿瘤的CT表现为肿瘤以实性破坏为主,伴有出血坏死及钙化6例,肿瘤以囊性破坏为主4例和整个肾呈多囊及单囊样破坏伴有壁结节3例。结论:巨大肾癌类肿瘤因肿瘤巨大,多数侵犯邻近脏器,瘤内多发大的坏死、囊变区,是巨大肾癌类肿瘤的诊断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的CT表现,提高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1例肾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实性肾癌18例,增强扫描皮质期13例呈明显增强,5例呈轻中度增强,囊性肾癌3例,增强后皮质期囊壁、壁结节、囊内分隔明显增强。实质期及肾盂期增强迅速减退,呈快进快退改变。术前正确诊断率和分期正确率分别为90.5%和80.9%。结论:肾细胞癌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大多数能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肾嫌色细胞癌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肾嫌色细胞癌(chromophobe cell renal carcinoma,CCRC)是一种少见的肾癌亚型,5年生存率在所有的肾癌亚型中最高,因而备受临床、病理学家关注。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有关CCRC的临床病理学文献,但多局限于临床和病理特点的描述,而有关CCRC的影像学表现,迄今为止笔者仅见国外2篇报道。为此,笔者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CRC6例,并结合文献探讨其CT表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小肾癌(肿块直径≤3cm)亚型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T2WI序列的影像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患者的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72例小肾癌中,透明细胞癌61例(84.7%),乳头状肾细胞癌5例(6.9%),嫌色细胞癌4例(5.6%),囊性肾细胞癌2例(2.8%).61例透明细胞癌中56例(91.8%)T2WI表现为混杂高信号,54例(88.5%) DWI序列表现为高或稍高信号,5例(8.2%)表现为等信号,2例(3.3%) DWI及T2WI均表现为稍低信号;5例乳头状癌中4例T2WI表现为低信号,DWI表现为高或明显高信号;1例DWI与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4例嫌色细胞癌中T2WI均呈低信号,DWI均呈高或明显高信号.结论 小肾癌亚型中肾透明细胞癌T2WI一般为混杂高信号,DWI为稍高信号或等信号;而非透明细胞癌则多为T2WI低信号,DWI为高或明显高信号,有助于提高小肾癌亚型的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肾细胞癌(RCC)非透明细胞亚型的CT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2例RCC非透明细胞亚型的CT影像资料,其中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9例,嫌色细胞癌(CHRCC)16例,低度恶性潜能的多房囊性肾肿瘤(MCRNLMP)2例,黏液性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C)3例,Xp11.2易位/TFE3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利于术前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Xp11.2/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探讨其临床表现、好发年龄、CT及MRI特点并与15例肾透明细胞癌、15例乳头状肾细胞癌CT强化特点对照分析。结果病灶最大径线6.54cm(5.03~10.9cm),10例出血,8例钙化(点状、结节状、4例蛋壳样特征性钙化),8例伴肾周侵犯,2例伴淋巴结转移,1例伴腹水,平扫时12例呈稍高密度,2例呈等密度,1例呈稍低密度;增强扫描Xp11.2易位肾癌皮质期CT值明显低于肾透明细胞癌,但Xp11.2易位肾癌与乳头状肾细胞癌各期CT值未见显著差异。3例Xp11.2/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T_1WI呈等高信号,T_2WI呈等低信号,增强呈轻-中度强化。结论 Xp11.2/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CT及MR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定量测定CT值,结合好发于儿童及年轻人、伴出血、钙化、多发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可有助于术前对Xp11.2/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