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心电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超声心动诊断的88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均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ST-T改变、异常Q波、心室肥厚等)发生率为93.2%。Ⅳ型ST—T改变多见于前侧壁导联(V1~V3)、高侧壁导联(I~avL),具有特殊性。其他3型患者ST-T改变、异常Q波的发生率及部位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但除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外,其他各型心电图改变没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1.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7岁。因反复晕厥和阿-斯综合征发作半年,于2004年12月25日入院。患者于2004年6月和10月有2次晕厥发作,当时心电图证实为持续性室速,患者有大汗、低血压和抽搐,很快室速演变成室颤,经胸200J电击除颤抢救成功。既往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10/80mmHg,双肺无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92次/min,心尖区Ⅱ/6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UCG):左室大(61mm),室壁弥漫性运动减弱,EF38%。冠状动脉造影(CAG):冠状动脉未见明显异常。入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同意植入埋藏式心内除颤器(ICD),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4例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患者入院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等资料。结果: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患者冠状动脉造影主要表现为前降支近段的严重狭窄。早期可出现猝死。结论:对于伴有高龄、女性、左心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的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患者应特别注意急性期的生命体征的监护。  相似文献   

4.
分析经尸检证实的心肌梗塞后心脏室壁瘤30例,对本病早期诊断提出几点意见:有多次、大面积心肌梗塞史或急性心肌梗塞范围大、病程凶险者;梗塞后有频繁心绞痛、进行性心衰、伴或不伴严重心律失常者;有心界进行性扩大、异常心前区搏动、奔马律及第四心音者;以下检查2种或以上呈阳性者:心电图有多导联异常Q波及ST段持续抬高,心脏X线平片、荧光透视、计波摄影、二维B型超声及局限性搏动消失或逆向搏动,同时还有各种促发因素存在。  相似文献   

5.
1病例简介患者,男性,39岁。因"间断气短不能平卧2个月"入院。2个月前患者活动后出现气短、双下肢水肿、夜间不能平卧。外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给予对症治疗,疗效不佳。患者为进一步诊治到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既往饮酒  相似文献   

6.
目的认识心电图非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的发病、就医和心电图演变规律. 方法收集我院自1985~2000年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心电图特征和心肌酶谱分析,诊断按WHO标准.结果收集到13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历,资料较完整者120例,心电图不典型者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46-80岁,66岁以上者26例.前壁心梗18例,下壁心梗6例,高侧壁心梗 7例.心内膜下心梗4例(未合并束支阻滞).急性期心电图呈单纯QRS波变小并呈锯齿样钝挫5例,ST-T加QRS波复合改变29例,住院期间3-7D内演变为典型Q波梗死17例.合并右束支阻滞2例,左束支阻滞2例,室内阻滞1例.肺氯肿极度顺钟转位6例.起病至就诊<24h 19 例,,1-2周9例,起病症状为不稳定心绞痛者15例,起病为急性工进行性心悸,呼吸困难10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合并高血压8例,糖尿病4例,肺心病6例,住院1周内发生泵衰歆12例,诊断延误至入院3-7d 6例:完右合并前壁急性心梗2例,肺心病合并下壁,前壁心梗各1例,脑梗死合并心梗1例,有稳定心绞痛转为广泛前壁急性无Q波心梗1例(检证实),死亡9例,其中猝死3例.心肌酶谱高于2倍政党值伴动态演变18例.讨论本组心电图不典型者占急性心肌梗死29.2%.早期不典型Q波即等位性Q波者29例,演变为典型Q波17例,影响图形的临床因素为:发病就座至记录心电图的时间过早或过迟,尤其是部分不稳定心绞痛进展为早期心肌梗死过程中易延误诊断心梗早期范围小随后延展,肥胖横位心及或合并肺气肿顺钟转位影响,使下壁或前壁QRS波图型疑似梗死图形而与真正的心梗图形混淆;易掩盖前壁心梗ST-T演变的因素:高血压心脏病伴胸前导联ST压低,心室内传导阻滞继发ST-T异常.本组传统心肌酶谱指标敏感性51.4%,与检测时间及方法所限有关.有助于早期诊断的处理程序:可疑缺血笥胸痛者留院观察至少3D检测血液心肌标记物,及时记录18导心电图,特别注意等位性Q波与典型Q波诊断心梗有同样意义.肺气肿顺钟转位肥胖横位心患者加做右胸,胸前下移一肋间及或吸气时心电图记录.不稳定心绞痛及泵衰入院者及时查血清心肌标记物至少连续3d.  相似文献   

7.
目的认识心电图非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的发病、就医和心电图演变规律. 方法收集我院自1985~2000年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心电图特征和心肌酶谱分析,诊断按WHO标准.结果收集到13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历,资料较完整者120例,心电图不典型者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46-80岁,66岁以上者26例.前壁心梗18例,下壁心梗6例,高侧壁心梗 7例.心内膜下心梗4例(未合并束支阻滞).急性期心电图呈单纯QRS波变小并呈锯齿样钝挫5例,ST-T加QRS波复合改变29例,住院期间3-7D内演变为典型Q波梗死17例.合并右束支阻滞2例,左束支阻滞2例,室内阻滞1例.肺氯肿极度顺钟转位6例.起病至就诊<24h 19 例,,1-2周9例,起病症状为不稳定心绞痛者15例,起病为急性工进行性心悸,呼吸困难10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合并高血压8例,糖尿病4例,肺心病6例,住院1周内发生泵衰歆12例,诊断延误至入院3-7d 6例完右合并前壁急性心梗2例,肺心病合并下壁,前壁心梗各1例,脑梗死合并心梗1例,有稳定心绞痛转为广泛前壁急性无Q波心梗1例(检证实),死亡9例,其中猝死3例.心肌酶谱高于2倍政党值伴动态演变18例.讨论本组心电图不典型者占急性心肌梗死29.2%.早期不典型Q波即等位性Q波者29例,演变为典型Q波17例,影响图形的临床因素为发病就座至记录心电图的时间过早或过迟,尤其是部分不稳定心绞痛进展为早期心肌梗死过程中易延误诊断心梗早期范围小随后延展,肥胖横位心及或合并肺气肿顺钟转位影响,使下壁或前壁QRS波图型疑似梗死图形而与真正的心梗图形混淆;易掩盖前壁心梗ST-T演变的因素高血压心脏病伴胸前导联ST压低,心室内传导阻滞继发ST-T异常.本组传统心肌酶谱指标敏感性51.4%,与检测时间及方法所限有关.有助于早期诊断的处理程序可疑缺血笥胸痛者留院观察至少3D检测血液心肌标记物,及时记录18导心电图,特别注意等位性Q波与典型Q波诊断心梗有同样意义.肺气肿顺钟转位肥胖横位心患者加做右胸,胸前下移一肋间及或吸气时心电图记录.不稳定心绞痛及泵衰入院者及时查血清心肌标记物至少连续3d.  相似文献   

8.
1993年6月~1997年7月,我科共收治疗养干部疾病误诊、漏诊8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8例均为男性,年龄42~71岁。离退休干部4例,在职干部4例。入院前诊断:冠心病、慢性胃炎、上呼吸道感染、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颈椎病、双下肢浮肿及发热原因待查各1例,健康1例。1.2 检诊情况 入院后有2例在物理诊断时发现甲状腺肿物,后经B超检查和手术证实为左侧甲状腺囊肿1例和右侧甲状腺腺瘤1例。4例胸透发现肺部阴影,X线片示中心型肺癌1例,周围型肺癌2例,双肺浸润型肺结核1例。中心型肺癌患者4个月后病故。周围型肺癌2例经手术证实,另1例经专科…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 患者男,68岁,既往健康,于1979年1月始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5月初出现声音嘶哑,痰中带血,10月15日入院。查体:平卧血压96/60,脉搏120次,体温38.9℃,呼吸24次,心界向左扩大,心律整,未闻及杂音,肝脾不大。谷草酶、乳酸脱氢酶正常。X线胸片:左肺中心型肺癌,心脏扩大,心胸比值0.65。入院首次描记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急性下壁与前间壁心肌梗塞,左侧壁心肌受累。临床诊断:左肺中心型肺癌;急性下壁与前间壁心肌梗塞。连续观察一系列心电图,未见急性心肌梗塞演变过程(附图)。入院第四天,死于心肺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0.
胺碘酮近年被广泛用于治疗心律失常 ,且疗效显著[1,2 ] 。我们对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律失常 18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 ,加服胺碘酮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1995年 9月~ 1997年 11月 ,按WHO制定的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标准 ,超声多普勒检测左室舒张末内径≥ 55mm及左室心缩功能减弱的扩张型心肌病 4 5例 ,其中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有快速心律失常 18例 ,男 11例 ,女 7例 ;年龄 4 5~ 6 7岁 ,平均 55 3岁。有房颤或房扑 6例 ,室上性早搏 2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例 ,室性早搏 3例 ,短暂室性心动过速 6例。按纽约…  相似文献   

11.
1例植入心脏三腔起搏器治疗扩张性心肌病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部位心脏起搏器具有恢复心房电机械同步的作用 ,因而可用于治疗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扩张型心肌病等难治心脏病。我科于 1 999-1 1 -0 8成功地为 1例扩张型心肌病伴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植入了心脏三腔起搏器 ,现将手术方法及术后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男性 ,50岁 ,间断性胸闷气短 3年 ,心电图示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 ,超声心动图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 ,伴二尖瓣返流 (中度 ) ,左室射血分数 3 2 % ,冠脉造影正常。除药物治疗外 ,行三腔起搏器植入。目的在于使双室收缩同步减少二尖瓣返流 ,提高心脏功能延长生存时间。图 1 三腔起搏…  相似文献   

12.
室壁瘤是穿壁性心肌梗塞重要并发症之一,分真性及假性两类,假性室壁瘤极少见,我院遇到1例报告如下。男,54岁。因胸闷气短6个月于1986年4月15日入院。患者于6个月前睡眠中无明显诱因出现胸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心脏磁共振在心血管病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15年5月~2016年2月成功进行的72例心脏磁共振检查,常规扫描序列包括基于自旋回波的HASTE黑血序列、基于梯度回波的True FISP亮血序列、基于梯度回波的多时相电影序列(True FISP Cine)、心肌首过灌注扫描(Turbo FLASH)、对比剂延迟增强扫描(PSIR Turb FLASH)等。结果心脏磁共振扫描阳性病例66例,阳性率91.7%。阳性病例中包括缺血性心脏病23例,其中单纯心肌缺血,活性心肌尚存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无存活心肌14例,其中合并室壁瘤4例,存在无复流心肌2例,存在附壁血栓6例。扩张型心肌病7例。肥厚型心肌病5例,其中,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1例,伴左室流出道梗阻的肥厚型心肌病(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2例,无流出道梗阻的肥厚型心肌病(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1例,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失代偿期8例,代偿期3例。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3例。限制型心肌病1例。瓣膜性心脏病6例。心包炎1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心脏肿瘤4例。主动脉瘤1例。心脏扫描过程中间接发现肺肿瘤(病理证实为腺癌)1例。结论心脏磁共振的"一站式"扫描为心血管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1986年2月48岁时曾因劳累后心慌胸闷2月余,心电图诊断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塞而收住甲院。患者有烟酒嗜好,20年前即发现有高血压。该次住院证实有隐性糖尿病。出院后不久患者逐渐出现劳力型心绞痛。1987年7月住入乙院。心血管造影发现右冠脉阻塞80%,左前降支阻塞50%。9月8日施行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植入血管旁路2支,术  相似文献   

15.
酷似假性室壁瘤的心脏淋巴管瘤一例田月琴史蓉芳刘蕴忠周宝贵王道宇刘秀杰患者男,42岁,因心电图异常3年余、间断心悸半年,于1996年3月1日第二次入院。患者于1992年9月体检时发现心电图有异常Q波,当地医院X线胸片示“靴型心”,因无症状故未予治疗。1...  相似文献   

16.
B超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并血栓一例陈乃丽★关键词B型超声技术诊断心肌病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542.2患者,女,24岁。20d前受凉后咳嗽、咯痰,继而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双下肢及眼睑浮肿入院。查体:心脏各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肋缘下触及3...  相似文献   

17.
患并男,55岁,2个月前曾因外伤在外院诊断为腰椎压缩性骨折、双侧胸腔积液、心功能不全、扩张型心肌病。入院前1周出现无明显诱因胸闷、气喘,活动后加重,无明显咳嗽、咳痰,无畏寒发热,无胸痛。  相似文献   

18.
超声心动图与体表心电图诊断心尖室壁瘤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和体表心电图对诊断心尖室壁瘤的价值。方法:以17例急、慢性心肌梗死并心尖室壁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超声心动图和体表心电图在诊断心尖室壁瘤的敏感性进行比较。结果:①17例心尖室壁瘤病人在超声心动图上最多见的异常室壁节段为前壁及间隔心尖段,敏感性为100%(17/17),其次为侧壁心尖段、下壁心尖段,敏感性分别为41%(7/17);35%(6/17)。②心电图以病理性Q波和V1-5多个导联ST段抬高(V1-3≥0.2mv;V4-6≥0.1mv)诊断心尖室壁瘤的敏感性为71%(12/17)。各胸导联ST段抬高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V271%(12/17),V347%(8/17),V135%(6/17),V429%(5/17),V56%(1/17)。下壁、侧壁导联的ST段无改变。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心尖室壁瘤的诊断应是首选诊断方法。而心电图以病理性Q波和ST段抬高V1-3≥0.2mv,V4-6≥0.1mv对心尖室壁瘤的初步诊断亦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临床心电图 (ECG)出现异常Q波而核素心肌显像正常的原因。方法  6 9例患者分别行ECG和2 0 1 Tl心肌显像。其中男 5 2例 ,女 17例 ,4 5岁以下 2 8例。结果  2 5例ECG表现为前间壁心肌梗死 ,33例表现为下壁心肌梗死 ,5例表现为前间壁 下壁心肌梗死 ,4例表现为侧壁心肌梗死 ,2例表现为正后壁心肌梗死 ;误诊为前间壁或下壁心肌梗死共 6 0例 ,占 87%。经心脏超声、ECG等检查 ,6 9例中 9例为心室内传导障碍 ,7例为扩张型心肌病 ,5例为肥厚型心肌病 ,2例为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共 2 3例 ,占 33 3% ,其余各种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依靠ECG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应慎重 ;核素心肌断层显像应为诊断心肌梗死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冠脉起源异常伴心肌梗塞1例姚依群李京雨冯艳萍熊存峰李行中冠脉畸形合并心肌梗塞在临床上非常少见,现将我院1例分析总结如下。1病历简介患者,男,58岁,既往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史。自诉数年前即有劳累后胸闷胸痛,休息后缓解。平时心电图正常,入院前3小时因情绪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