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面积烧伤液体复苏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的液体复苏方法。 方法  将156例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为3组,1组BMI<24,2组BMI为24~27,3组BMI>27,分别用中国烧伤液体复苏公式和体表面积液体复苏公式计算第一个24h的晶、 胶体溶液补液量,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体表面积液体复苏公式估算量平均为6620.79 ml±610.90 ml,稍多于中国烧伤液体复苏公式平均估算量6287.02 ml±1149.79 ml(P<0.01)。进一步分析, 体重指数为24~27时,两公式计算量无差异;BMI<24时中国烧伤液体复苏公式估算量偏少;BMI>27时中国烧伤液体复苏公式估算量偏多。 结论 传统公式估算补液量受体重影响,新公式去除了体重参数,避免了对估算量的影响,并引入体表面积参数矫正烧伤面积,扩大了公式的适用范围,可用于各类人群和各类烧伤的复苏补液量估算。  相似文献   

2.
儿童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方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儿童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的方法。方法计算170例烧伤患儿的体表面积中间值,以烧伤面积均为60%TBSA作为伤情指标,分别采用传统儿童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公式与体表面积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公式计算患儿第1个24 h的液体输入量,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以患儿体重18.14 kg(170例患儿体重中位数)、体表面积0.71 m~2(170例烧伤患儿平均体表面积)为基数,传统儿童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公式计算出的第1个24 h液体输入量为2177.29 mL,比体表面积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公式计算量(2582.42 mL)少405.13 mL。结论体表面积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公式第1个24 h计算量略多于传统儿童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公式计算量,克服了以体重和烧伤面积作为参数估算补液量所存在的某些偏差,强调计量总量在24 h内均匀输入,简化了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3.
烧伤休克期能否平稳度过是影响烧伤患者全程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键,而液体复苏则是防治烧伤休克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回顾了烧伤休克期外科切痂植皮疗法液体复苏的发展历史,综述了液体复苏的方法及影响因素,展望了液体复苏的未来研究方向,以求为烧伤休克期外科切痂植皮疗法液体复苏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建国70年以来,中国烧伤休克液体复苏从最初的引用美国补液公式逐步发展到创立国内通用烧伤液体复苏公式、现代烧伤液体复苏公式与烧伤延迟复苏补液公式等液体复苏公式,并经历了"机械遵循补液公式""个性化补液"与"目标复苏"三个阶段,显著提高了烧伤休克液体复苏的成功率。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部分研究学者发现了烧伤休克液体复苏的发展规律不明确、复苏监测指标不完善等新的问题,遂笔者于本研究中对建国70年来国内烧伤休克液体复苏公式与治疗方案的发展、晶胶体液与水分的应用以及烧伤休克复苏监测指标的变迁等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烧伤休克液体复苏新问题、新方法与新指标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与帮助,从而有效提高烧伤休克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供理想的休克期液体复苏方案,使烧伤患者减轻水肿,平稳度过休克期。 方法 根据经湿性医疗技术治疗的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和蛋白质平衡的数学模型,利用系统控制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实验组的31例烧伤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并与采用传统经验补液公式复苏的对照组29例患者复苏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采用新方案进行治疗的患者,补液总量比传统方案治疗者减少约15%~20%,患者尿量满意,水肿(净体重增加)较轻,更易平稳度过休克期,且平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感染并发症也较少(P<0.05)。 结论计算机模拟设计的湿性医疗技术休克期液体复苏方案能更好地满足采用湿性医疗技术治疗的患者休克期复苏需要,比传统经验公式更科学、 合理, 既能使烧伤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又可减轻水肿,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传统公式计算量与实际补液量,总结高海拔地区84例小儿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补液复苏经验。方法:收集84例小儿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补液临床资料,分为两组,A组:1990年—2000年45例,按照传统烧伤公式计算量补液;B组:2000年—2008年39例,在传统烧伤公式计算量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实际需要进行补液。通过观察两组休克期补液量及尿量,分析总结休克期补液疗效。结果:第一个24小时,B组患者液体总入量(4 550±520)mL明显多于A组(3 740±48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每小时尿量比较,A组(37±11)mL少于B组(41±1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个24小时,B组患者液体总入量(3 853±326)mL多于A组(2 980±30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每小时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海地处高海拔地区,气候干燥,烧伤患儿不论面积大小其不显性失水均增多,气管切开插管患者丢失量更大,抗休克治疗应增加液体的补充才能平稳度过休克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的创面治疗方法对烧伤休克期体液变化及液体复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烧伤面积为30%TBSA~90%TBSA的严重烧伤患者,分别采用烧伤再生医疗技术(A组,30例)和传统的磺胺嘧啶银霜抗炎疗法(B组,30例)治疗,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两组患者休克期体液变化及液体复苏情况,比较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休克期补液量、净体重增加量(水肿)、平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情况和全身感染性脓毒血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A组患者尿量多于B组、休克征象发生率低于B组,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度烧伤治疗中,不同的创面治疗方法对烧伤休克期患者体液变化、复苏及预后均有影响,烧伤再生医疗技术比磺胺嘧啶银霜抗炎疗法更有利于减轻烧伤对患者体液的影响以及液体复苏、稳定有效血容量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中国烧伤湿性医疗学概论   总被引:34,自引:23,他引:11  
概念(一)烧伤烧伤是一切热损伤(包括烫伤、电击伤、化学灼伤)的总称。烧伤是由局部热损伤引起的局部及全身各系统创伤发病的疾病,其发病特点是一切创伤发病的综合。(二)中国烧伤湿性医疗学是用保持烧伤局部生理湿润环境的方法,治疗局部组织;根据局部治疗方法对全身各系统的影响制定全身治疗方案的烧伤系统医疗学术。局部治疗技术为烧伤湿润暴露疗法(简称MEBT)及美宝湿润烧伤膏(简称MEBO)。(三)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是一种让烧伤组织立体式暴露在生理湿润环境内排泄、再生、修复的局部医疗方法。(四)美宝湿润烧伤膏是一种配…  相似文献   

9.
烧伤休克期复苏补液的计算机仿真设计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建立一种新的科学的烧伤休克期复苏补液方法 ,使烧伤病人平稳渡过休克期 ,并使水肿较轻。方法 :根据烧伤病人休克期液体和蛋白质平衡的数学模型 ,利用系统控制的计算机仿真技术 ,对 36例病人进行液体复苏治疗 (实验组 ) ,并与采用经验公式复苏的 32例病人进行比较 (对照组 )。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病人更加平稳渡过休克期 ,而水肿 (净体重增加 )较轻 ,且平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并发症也少 (P <0 0 5 )。结论 :计算机仿真设计的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方案比经验公式科学、合理 ,既能使烧伤病人平稳渡过休克期 ,又可减轻水肿 ,且具有个体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液体复苏是治疗烧伤休克的重要手段,能否科学有效地补液,使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目前,虽然液体复苏方案已较成熟,个性化补液方案的实施、血流动力学及腹腔压力监测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但由于烧伤休克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致使严重烧伤休克患者的治疗难度仍较大。因此,笔者于本研究中将国内外烧伤休克液体复苏补液公式、复苏溶液类型、补液方式及指标监测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探寻更有效的烧伤休克液体复苏模式、提高烧伤休克的防治效果提供思路与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重度和特重度)急性渗出期,采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防治早期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5年来,我院对56例严重烧伤急性渗出期,采用MEBT/MEBO治疗的病历资料,分析他们的休克发生率和液体实际输入量,推导出他们的补液计算参数.结果 56例患者均平稳度过休克期,未发现休克病例,心、肾功能正常;第1个24 h每1%烧伤面积计算补液参数为0.9~1.25,第2个24 h为0.5 ~0.65.结论 严重烧伤急性渗出期采用MEBT/MEBO治疗,可有效防治早期休克,减少输液量.  相似文献   

12.
烧伤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是我国学者徐荣祥教授发明的一项新的烧伤治疗技术.该项技术的核心之一是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为创面营造生理的湿润环境,唤醒潜能再生细胞,并增殖分化使体细胞转化为干细胞,再原位再生皮肤器官,最终实现皮肤原位再生修复;核心之二是在正确处理创面的同时,强调系统治疗.为了更好的发挥系统疗法在烧伤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方面的治疗作用,作者复习了有关资料,对烧伤早期休克复苏,抗感染治疗,心、肾、肺等脏器的功能维护治疗要点进行了归纳、分析,供广大读者参照实施.  相似文献   

13.
10年来应用MEBT/MEBO治疗大面积烧伤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10年来采用MEBT/MEBO治疗不同类型的大面积烧伤的临床经验. 方法:对300例(成人大于50%TBSA,小儿大于30%TBSA)病人全程采用MEBT/MEBO正规抗休克治疗及创面处理.结果:30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治愈274例,治愈率91.33%;死亡26例,死亡率8.67%.结论:MEBT/MEBO治疗大面积烧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小儿烧伤休克期的观察护理(附80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总结小儿烧伤休克期的观察护理指标。方法:综合有关文献和临床体会,分别从神志、尿量、生命体征、呕吐物及大便、饮食等五个方面进行观察,并结合临床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治疗措施。结果:80例病例病人的烧伤创面全部采用MEBT/MEBO治疗,治愈率100%。结论:采用MEBT/MEBO治疗小儿中度以上烧伤,细心观察护理是有效防治早期休克和全程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MEBT/ MEBO 再生愈合创疡的临床操作技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MEBT/ MEBO 虽已在各国糖尿病溃疡及创伤创面感染的临床治疗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疗效,但还需要从临床实践的角度进一步精益求精地提高治疗水平,作者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将临床操作技巧报告给大家.以糖尿病足溃疡为例,介绍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治疗创疡创面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尽早行足底隔室减压和彻底清创引流; 术后立即使用湿润烧伤膏药纱条填塞、覆盖创面,为创面再生修复提供生理湿润环境及再生营养物质;在此基础上可采取暴露或包扎疗法治疗,根据创面修复情况及时、规范换药.只要及时规范地应用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进行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即可治愈,免去患者截肢痛苦.  相似文献   

16.
再论焦痂薄化术再生烧伤再生疗法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烧伤再生疗法”的前身是“烧伤湿性医疗技术( MEBT/MEBO)”,它由烧伤湿润暴露疗法(MEBT)和湿润烧伤膏(MEBO)组成,1991年被列入国家“十年百项”成果首批十项推广技术之一.为了加速创面坏死组织早期液化过程,附加了“耕耘疗法”等项技术,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烧伤医疗体系.因为这种疗法能够激活自身成体细胞,使创面实现生理性愈合,又被称为“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目前已成为我国治疗烧伤的主体技术.为了总结“烧伤再生疗法”治疗深度烧伤的临床经验,探讨加速创面坏死组织液化和缩短再生修复过程的有效方法,作者复习了与之有关的文献.结果发现,耕耘疗法能促进深Ⅱ度深型创面坏死组织液化,使这些创面实现原位再生修复;用其处理Ⅲ度创面,焦痂液化期偏长,从而也延长了烧伤皮肤再生愈合过程.Ⅲ度创面若附以“焦痂薄化术”处理,可有效地缩短液化期,在MEBT/MEBO培植的肉芽组织上移植自体皮肤很容易成活.同时观察到愈合后的皮肤形态近似于正常,组织病理学检查到具有类似于真皮组织的结构.据此认为,“焦痂薄化术”在“烧伤再生疗法”中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作者多年来在烧伤,包括烧伤湿性医疗技术的科研、临床及教学中的体会,结合文献论述思考,从烧伤的伤情判断标准、烧伤的预防与治疗、烧伤湿性医疗技术学科建设及烧伤湿性医疗技术的多学科推广应用等方面提出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加以思考.赞同应该从多个角度,多个目的 综合考虑,以制订涉及并适应多个层面的烧伤伤情的判断标准,以满足烧伤临床诊疗之需的观点.认为烧伤湿性医疗技术已经在降低烧伤发生率、死亡率、残废率三大任务上发挥着重要和独特的作用,但仍需进一步规范化和不断发展,这就需要与其他学和学的交融.提出了加快烧伤湿性医疗技术进入院校医院的步伐,并促进其规范化建设;以逐级辐射的医疗技术网络形式推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的基层规范化推广及科普宣教;提高科研水平以保证学科可持续性发展;加强教学培训工作、对外宣传和国际交流的烧伤湿性医疗技术学科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原位再生复原技术治疗糖尿病皮肤溃疡机制分析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以人体再生复原科学理论为应用研究基础,总结各类糖尿病皮肤溃疡在规范应用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和相应处置方法,验证保留肢(趾) 体,复原功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糖尿病皮肤溃疡规范采用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治疗后的创面变化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糖尿病皮肤溃疡的治疗经验,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 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为糖尿病皮肤溃疡创面的原位再生修复创造了生理修复的条件,达到了保留肢(趾)体、溃疡创面原位再生修复的效果.结论 规范应用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为糖尿病皮肤溃疡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方法,糖尿病的系统治疗具有可靠的疗效以及较强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9.
保留焦痂湿润皮簇内植治疗深Ⅲ度烧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保留焦痂湿润皮簇内植培养技术对深Ⅲ度烧伤创面愈合与功能康复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选取有深Ⅲ度烧伤创面的患者120例,以深Ⅲ度烧伤创面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56例,91个创面,深Ⅲ度烧伤面积为(10.3±6.2)%TBSA,应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 MEBO)常规治疗;实验组64例,127个创面,深Ⅲ度烧伤(11.5±8.2)%TBSA,用保留焦痂湿润皮簇内植术(自体皮簇+MEBT/MEBO)治疗;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局部红肿范围、疼痛程度、焦痂溶脱、发热、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创面pH变化,每3天观察并记录一次,6天为1疗程,每疗程结束后进行初评;两个疗程后,每6天观察记录一次,7个疗程后积分评定疗效。结果:实验组平均疗程为36.85±2.81天,对照组41.95±3.19天,经t检验(P<0.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经t检验P<0.005,组间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提示湿润皮簇内植术疗效明显优于单纯MEBT/MEBO的疗效;实验组127个深Ⅲ度创面皮簇内植术后创面甲级愈合119个(93.7%),乙级愈合8个(6.3%);无丙级与丁级愈合创面;两组病人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湿润皮簇内植术治疗深Ⅲ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缩短、瘢痕形成较轻、功能康复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