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64层CT血管成像对门静脉癌栓和血栓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门静脉系统癌栓与血栓的64层CT血管成像的表现及其鉴别诊断,进一步评价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 57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门静脉栓塞的患者(癌栓47例、血栓10例),分别以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容积成像法(VR)和多平面重建(MPR) 技术进行MSCTA 成像检查,分析门脉癌栓与血栓的不同特点.结果:CT血管重建技术MIP及VR能清楚显示门脉的栓子形态、周围组织病变对门静脉侵犯和侧支血管;MPR能直观多角度显示门静脉栓塞整体形态、范围及管腔变窄程度.结论:64层CT血管成像可以立体地显示血管走行及分布情况,有助于癌栓和血栓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64层SCT胆囊动脉成像的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64层SCT血管成像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胆囊动脉的显示能力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64层SCT扫描机对经超声检查确诊并拟行腹腔内窥镜胆囊切除术的30例患者行胆囊动脉CTA检查,将原始数据导入EBW工作站利用MPR、MIP、VR血管重建技术进行胆囊动脉成像,仔细观察胆囊动脉的起源及变异、主干管径、支数及走行情况,对重建图像进行比较,评价各种后处理方法对胆囊动脉的显示能力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64层SCT胆囊动脉血管成像的后处理重建技术中,MIP及VR重建图像能够准确显示胆囊动脉起源.MIP重建图像在胆囊动脉的管径、支数、走行的显示方面较VR图像精细.MPR重建图像对胆囊三角区位置关系显示较好,定位较MIP及VR图像准确. 结论:64层SCT胆囊动脉血管成像的MPR、MIP及VR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准确的显示胆囊动脉的起源及变异、管径、分支及走行情况,对于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及胆管、血管误损伤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MPR及3D成像在骨关节外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智中 《放射学实践》2004,19(9):668-670
目的 :探讨多平面重建及三维CT成像在骨关节外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 5 0例骨关节外伤病例 ,均进行多平面重建 (MPR)和三维 ( 3D)重建 ,并与轴位成像 ( 2DCT)进行比较。结果 :MPR和 3D重建图像能很好地显示骨折线、骨折片移位及关节脱位 ,3D重建可立体显示骨折的空间关系。结论 :MPR和 3D图像是轴位图像的重要补充 ,为骨关节外伤的术前分型、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入路提供了客观依据 ,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上气道的螺旋CT三维(3D)重建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10例正常和36例上气道病变的患者进行轴位螺旋CT扫描,层厚3.0mm,正常组采用不同重建间隔、阈值作气道表面遮盖法(SSD)重建,病变组分别作气道SSD、Ray-Sum(表面透视法)重建和叠加成像。结果 采用1.0mm重建间隔、上层阈值为-500HU能获得最佳的气道SSD图像;SSD图像能清楚显示上气道的正常形态,多方位观察可全景地反映气道表面受压的情况,RaySum能更好地显示狭窄内缘的情况,9例(25%)病变组气道SSD显示正常;SSD图像上显示的肿瘤侵犯范围明显小于轴位和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叠加成像能清楚显示肿瘤与邻近结构尤其是血管、气道的关系。结论 3D重建能立体地显示上气道病变,是轴位和MPR图像的很好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5.
肝移植术前MSCT血管造影检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肝移植术前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MSCTA)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5 7例拟行肝移植术患者行多层螺旋CT(MSCT)肝脏多期扫描。分别于肝动脉期和门脉期进行血管 3D成像 ,重建方法包括MPR、SSD、VR系列图像显示。统计肝动脉期和门脉期各主要相关血管及其分支的显示率 ,并比较各 3D重建方法的优劣。结果 :肝动脉期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扫描范围内的腹主动脉、腹腔干及其分支 ,SSD和VR对胃十二指肠动脉 ,肝固有动脉 ,肝左、右动脉的显示率分别为 85 .9%和 64 .9%。门静脉期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门静脉系统情况 ,VR优于SSD。利用MPR能准确测量有门脉高压影像表现患者与对照组患者门静脉系统管径 ,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肝脏MSCTA双期血管成像是了解肝脏供血动脉和门静脉系统情况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以VR血管成像最佳 ,MPR可提供必要的数据补充 ,联合应用可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有关肝动脉和门静脉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3D)重建技术在上气道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36例上气道病变的患者进行轴位螺旋CT扫描,层厚3.0mm,螺距1.0~1.2,分别做气道表面遮盖法(SSD)、表面透视法(RaySum)重建和叠加成像。 结果 SSD图像能清楚显示上气道的正常形态、多方位观察可全景地反映气道表面受压的情况,RaySum能更好地显示狭窄内缘的情况,9例(25%)气道SSD显示正常;SSD图像上显示的肿瘤侵犯范围明显小于轴位和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叠加成像清楚显示肿瘤与邻近结构尤其是血管、气道的关系。 结论 3D重建能立体地显示上气道病变,是轴位和MPR图像的很好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7.
16层螺旋CT诊断输尿管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及后处理多种成像技术诊断输尿管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0例输尿管病变患者行螺旋CT泌尿系检查,图像传至ADW4.2工作站,获得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等三维重建后处理图像.结果:30例患者中,输尿管结石16例、肿瘤6例、肾及输尿管重复畸形2例、先天性狭窄4例、迷走血管压迫1例和炎症1例.VR、MPR及CPR图像能清晰显示输尿管走行、腔内改变、梗阻部位及原因,还可以同时显示双侧肾及输尿管情况.结论:16层螺旋CT对输尿管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CT三维重建技术在DeBakeyⅠ、Ⅱ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DeBakeyⅠ、Ⅱ型主动脉夹层方面的应用价值,并对各种处理技术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回顾性总结36例DeBakeyⅠ、Ⅱ型主动脉夹层的三维重建技术,应用多层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重建(VR),表面重建(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及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VE)等对主动脉夹层进行图像重建。结果:MPR和CPR能较好显示病变范围、大小及病变细节,而MIP、VR和SSD能良好地显示管壁钙化情况和病变空间关系,VE可显示主动脉夹层的内膜破口情况、内膜片与血管关系。结论:CT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对临床及时诊断和指导手术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髋关节外伤螺旋CT重建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SE))及容积再现(VR)在髋臼骨折及股骨头脱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髋关节外伤的患者进行螺旋CT容积扫描,然后在工作站上进行MPR、SSD、VR成像,结合轴位扫描图像,观察这三种重建图像在显示骨折线、骨碎片以及股骨头脱位方向和程度的效果。结果:MPR对判断股骨头的脱位方向和程度有帮助;SSD显示髋臼骨折和股骨头脱位的立体效果较好;VR虽然立体效果稍逊于SSD.但能显示骨折的细微结构。结论:MPR、SSD、VR三种重建方法可互为补充,能够立体直观、整体地显示髋臼骨折和股骨头脱位.为决定治疗方案和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64层VCT后处理重建对手足关节疾病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VCT(MS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手足关节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手、足关节病变行MSCT扫描.并进行后处理重建,重建技术有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分析病变情况.结果 骨折33例,X线共发现骨折40处,MPR、VR共发现51处.7例涉及关节面的骨折,VR和MPR显示最佳,清晰显示骨折全貌.SSD很好显示骨折脱位周围软组织、皮肤表面血管.4例石膏外固定的病人运用MIP成像,对比平片得到更为清晰的骨的三维图像.结论 64层V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手足关节疾病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脊柱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诊断脊柱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脊柱创伤患者进行螺旋CT容积扫描,将原始图像进行软组织算法及骨算法薄层重建,然后将薄层重建图像导入Syngo3D软件工作站,进行MPR,MIP,SSD和VR成像。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清晰直观显示了脊柱骨折的部位、类型、脱位、稳定性情况及三维空间关系;对内固定术后脊柱,能清楚显示内固定物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固定物立体形态。结论MSCT三维重建成像可全面、清楚、直观、立体、多方位地观察骨折伞貌及术后改变,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制定手术路径及随访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肋软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茂铸  应琦  蔡卫东  周建 《放射学实践》2006,21(12):1257-126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组在肋软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0例正常对照组和19例胸部外伤临床拟诊肋软骨骨折患者组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和薄层重建,于工作站上进行VR、MIP、MPR三维图像重组,由2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后处理图像进行观察。结果:所有受检者均获得较满意的重组图像,19例胸部外伤患者,CT共发现肋软骨骨折23处,肋骨骨折8处。螺旋CT三维重组图像能清晰显示骨折部位、数目及断端移位情况;肋软骨骨折三维重组图像表现特征包括肋软骨钙化中断伴断端错位和肋软骨条状略高密度影的不连续。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能清晰显示肋软骨骨折的部位、形态,为肋软骨骨折的诊断开创了一条全新途径,可望成为检测肋软骨骨折的最佳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上颈椎外伤的多层CT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上颈椎外伤的多层CT扫描技术及其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上颈椎外伤,其中外伤在1个月内者共18例,1个月以上者9例。采用4层螺旋CT扫描仪,1.0mm准直(1.3mm有效层厚),50%重叠重建,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三维表面遮盖显示(3D-SSD)和容积显示(VR)成像,分别评价骨折、关节脱位以及韧带损伤等。结果CT清楚显示上颈椎外伤的骨折情况,以原始横断面图像和MPR图像结合显示最佳,并可检出齿状突水平骨折和齿状突先天变异,但陈旧性(1个月以上)外伤单纯横断面显示常不完善,至少需要MPR的补充显示;关节脱位的显示以VR或SSD为佳,寰椎横韧带损伤表现为横断面上齿状突两侧韧带结构不对称,VR横断面薄层块显示更好。结论1.0mm准直扫描结合MPR和VR图像是目前4层CT机作上颈椎外伤检查的上佳技术组合,可以充分显示上颈椎外伤的各种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3例,48个椎体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MSCT扫描后,将原始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法(VRT)成像等后处理,分析各图像显示骨折情况的能力,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MSCT各种后处理技术联合应用能够准确显示...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后处理重组技术在输尿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重组技术在输尿管病变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输尿管病变患者,包括20例良性病变和1例恶性病变,术前均行全腹MSCT轴位容积扫描,并经后处理技术进行尿路重组成像。结果尿路重组成像不仅能清晰地显示输尿管走行、腔内改变、梗阻部位及原因,还可以同时显示管壁及腔外情况。本组1例输尿管移行细胞癌误诊为输尿管结核。定性诊断正确率95.28%,特异性100%。结论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后处理重组技术是诊断输尿管病变极好的影像检查方法,可在临床上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MSCT后处理成像对胆系阳性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89例胆系高密度结石检查结果,采用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后处理技术进行图像重组,以明确结石位置、大小、数量及形状,为临床提供精准的影像信息.结果 89例患者共检出396颗胆系结石,后处理技术重组图像能准确展示结石的位置、大小、数量及形状,结果与术中所见一致.结论 MSCT后处理技术能对胆系阳性结石提供精准的影像信息,提高了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在汶川大地震期间颅脑外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汶川大地震期间颅脑外伤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292例行MSCT检查的颅脑外伤患者,利用多平面重组(MPR) 及三维(3D)重组显示颅脑外伤病灶.结果 MSCT横断位结合MPR成像能清晰显示颅内损伤情况,3D图像能直观地显示骨折的位置、类型、范围、不规则骨折线走行及骨折块移位等空间关系.结论 MSCT检查速度快,MPR及3D能清晰显示颅脑外伤病灶,对地震期间大量伤病员的检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Purpose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16-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 using Multi-Planar Reformatting (MPR),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 and Volume Rendering (VR) reconstructions to study pulmonary metastases.

Materials and methods

CT studies of 32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metastases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Images were assessed for the following parameters: number, size, location, distribution of the nodules and the presence of the “mass-vessel sign”. These parameters were evaluated by two observers on axial-source images and on MPR, MIP and VR reconstructions. Sensitivity of each reconstruction and interobserver agreement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Two-dimensional (2D) axial images and MIP and VR reconstructions exhibited 100% sensitivity for lesions >10 mm. For nodules 6–10 mm, sensitivity was 49%–55% for the 2D images, 90% for MIP and 80%–85% for VR reconstructions. For metastasis ≤5 mm, sensitivity was 22% for 2D images, 87%–89% for MIP and 55%–58% for VR reconstructions. Coronal and sagittal MPR, MIP and VR did not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axial images. MIP and VR provided overlapping results in detecting the “mass-vessel sign”.

Conclusions

MIP are the most sensitive reconstructions for detecting small pulmonary nodules.  相似文献   

19.
MSCT后处理技术在脑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及后处理技术在脑血管成像中的应用。方法:对临床疑似颅内血管性病变的93例患者行MSCTA检查,所得扫描数据传输到工作站,利用容积重建(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进行处理,表面遮盖法(SSD)和仿真内镜(CTVE)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其中55例行DSA检查对照,38例与外科手术对照。结果:93例患者共检出脑动脉瘤63个(59例),其中〈3 mm的动脉瘤6个,血管畸形15例,烟雾病19例。所有病例经VR、MPR、MIP及CTVE重组处理后能够全面直观地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位置,血管与动脉瘤的内部结构,能多方位观察瘤体与载瘤动脉及AVM的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的解剖关系。结论:多种重组技术联合运用能为脑动脉瘤及血管畸形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充分显示动脉瘤和血管畸形的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20.
翼管的多层螺旋CT影像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正常翼管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重组图像上的影像解剖学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健康成年人和40例颌面部外伤病人(病变未波及翼管)进行MSCT颌面部轴位薄层螺旋扫描后,进行后处理重建,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和容积显示(VR),并对三维图像进行旋转、切割及测量。结果翼管的形态、走行及其周围毗邻结构可在MSCT轴位扫描图像、MPR及VR三维切割图像中得到全面、清晰、立体直观的显示。结论多层螺旋CT二维及三维重建图像相结合可清晰、立体直观的认识翼管及其周围邻近骨性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