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磁共振体层血管造影在面肌痉挛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磁共振体层血管造影成像技术(MRTA)在面肌痉挛病因研究中的价值,方法 面肌痉挛病人共121例,均行双侧面神经多平面成像MRTA检查,其中23侧面神经随后接受了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结果 242侧受检面神经有面肌痉挛症状者123侧,其中MRTA检查显示面神经出脑干段(RFZ)有血管压迫者116侧,敏感性94.3%,无症状者119侧,其中MRTA检查显示REZ无血管压迫者112侧,特异性94.1%,23侧面神经接受MVD手术,有21侧术中所见与术前MRTA所示相吻合。结论 多平面成像MRTA检查方法有助于明确面肌痉挛的病因,对MVD的术前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面神经炎是由于面神经发生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耳(Bell)麻痹。笔者从1999~2004年应用小功率氦氖激光穴位照射结合五官超短波治疗面神经炎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高分辨力(<0.6mm),薄层(1mm层厚)CT,采用30°横断面和105°冠状面扫描研究了50例国人正常颧骨的高分辨CT解剖.作者认为高分辨CT不仅能够清楚地显示面神经管的(1)迷路段;(2)鼓室段;(3)乳突段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而且能够了解病变与面神经管的关系和面神经管有无解剖变异,从而能为临床提供有肯定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恩再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8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恩再适联合糖皮质激素40例为治疗组,同期其他治疗相同而未用恩再适的面神经炎4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予恩再适注射液7.2U/次,静脉滴注,1次/日,连用2周,2周后改为肌注3.6U/次,1次/日,连续2周。共同的治疗为静脉用地塞米松5d,继而口服泼尼松30mg,每日1次,连续10天后逐渐减量。辅以抗病毒、B族维生素、活血化淤中成药。以面神经功能指数(facial nerve function index,FNFI)作为评判疗效指标,FNFI≥0.9为面神经功能基本恢复。结果治疗1周末治疗组FNFI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尚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末治疗组中有30例(56%)面神经基本恢复(FNFI≥0.9),对照组为12例(2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而治疗4周后评价,治疗组38例(78%)和对照组28例(63%)面神经基本恢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恩再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面神经炎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疗程缩短,疗效比单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R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FIESTA)序列在面肌痉挛(HF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3例临床怀疑HFS的患者行3D-FIESTA序列成像并多平面重建,以临床表现为诊断标准,同时检查每一例的每一侧面神经与邻近血管关系.结果 面神经血管接触分别为真阳性20侧,假阴性3侧,假阳性11侧;真阴性12侧,3D-FIESTA诊断有无HF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 3D-FIESTA序列可以清晰显示面神经与邻近血管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罗宇  王者晋  刘思扬 《武警医学》1998,9(10):573-574
瞬目反射(Blinkreflex,BR)检查是用电刺激三叉神经眶上支,诱发双侧眼轮匝肌收缩产生瞬目动作,用肌电图仪描记眼轮匝肌电位变化的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多用于了解三叉神经、面神经和脑干的机能。为探讨BR检查在面神经炎中的应用价值,我们对36例面神...  相似文献   

7.
孙安  王锦玲 《武警医学》1998,9(3):134-136
应用放射免疫技术,观察豚鼠面神经损伤后1~10d,60d,其远,近端神经纤维内EGF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面神经损伤后,EGF含量从损伤后第1d开始增高,第5d天达以高峰,然后徐缓下降,第10d仍较高,第60d基本恢复正常,面神经损伤后其远端在第1~10d,其近端在第3~7d,与正常面神经颊支EGF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第60d与正常面神经颊支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相似文献   

8.
通过5具10侧成人尸体耳前区应用解剖学研究发现,面后静脉与面神经颞面干解剖关系恒定,以面后静脉为标志,解剖、分离并保护面神经,对颞下颌关节区及颧面部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面神经管迷路段先天变异和伴发的中耳、内耳畸形的 HRCT。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面神经管迷路段先天变异患者的颞骨 HRCT 图像,在观察常规横轴面 CT 图像的基础上,进行双侧听骨链、内耳结构及面神经管的多平面重组(MPR)和曲面重组(CPR),从面神经管迷路段的起始部位、管壁情况、管腔长度、第一膝角度及伴发中耳或内耳畸形等5个方面,分析面神经管迷路段先天变异的 HRCT 表现。结果:16例患者共发现30侧、5种类型的面神经管迷路段先天变异,其中膝状神经窝裂缺17侧;起始部向前内移位18侧,伴 Bill 嵴增大5侧;第一膝的角度增大21侧,此角度的平均值为107.2°(96.0°~126.0°);长度增加21侧,长度的平均值为6.8 mm(5.2~8.3 mm);分叉畸形1侧。与同侧中耳畸形伴发4侧,与同侧内耳畸形伴发25侧。结论:面神经管迷路段可发生多种先天变异,且常伴有中耳尤其是内耳畸形。颞骨 HRCT 结合 MPR、CPR 图像重组可清晰显示面神经管迷路段的先天变异及伴发的中耳、内耳畸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红外偏振光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面神经炎患者268例,男性146例,女性122例;年龄16-76岁,平均38岁。病程2-7 d。其中左侧面瘫138例,右侧面瘫130例。随机分为红外偏振光并超短波组(治疗组)和超短波组(对照组),每组各134例。  相似文献   

11.
面肌痉挛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肌痉挛是指一侧的面神经所支配的肌群不自主的、阵发性的、无痛性抽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无其它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同时脑电图正常 ,肌电图上显示肌纤维震颤和肌束震颤波。本病多发生于一侧 ,双侧者少见 ,以往认为女性多于男性 ,近几年统计表明 ,发病与性别无关 ,且好发于中年以后 ,有的继发于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病因不明 ,但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1] 认为原发性面肌痉挛主要是由于面神经在出脑干区受到血管轻微持续的压迫导致髓鞘变薄 ,从而发生神经轴突间动作电流的短路。另外[2 ] 由于面神经根处纤维损伤变性 ,可引起面神经运动神经元…  相似文献   

12.
面神经管的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研究应用多层螺旋CT在同一幅图像上显示双侧面神经管全貌的方法。方法用多层螺旋CT对 6 0个病人的颞骨行高分辨率CT轴面扫描。扫描参数 :12 0kV ,2 0 0~ 2 5 0mAs ,准直0 .5mm ,螺距 0 .875 ,扫描时间 0 .75s/周 ,矩阵 5 12× 5 12。重建间隔 0 .1~ 0 .2mm ,重建矩阵 10 2 4×10 2 4。用PhilipsMx80 0 0工作站 ,分别在轴面及多平面重建 (MPR)的冠状面、矢状面图像上行面神经管的曲面重建 (CPR)。轴面上的面神经管重建时 ,使用曲面重建功能绘制 1条沿一侧面神经管走行的CPR参考线 ;自内耳道起始部开始 ,沿着面神经管的走行 ,参照矢状面和冠状面面神经管的位置 ,在各层面上不断校正CPR参考线 ,使之位于面神经管的中央 ,直至茎乳孔 ,即可获得一侧面神经管全貌的曲面重建图 ;并将CPR参考线自内耳道起始端延伸至对侧 ,依上述步骤校正此线 ,即可在同一幅图像上获得双侧面神经管的全貌。在MPR的冠状面及矢状面上行单侧或双侧面神经管的CPR ,方法与轴面上的CPR相似。结果  6 0例中的 5 6例轴面及MPR冠状面上CPR图像能清晰显示单侧或双侧面神经管的全貌 ;MPR的矢状面上同时行双侧面神经管的曲面重建 ,结果不满意 ,往往一侧显示清晰 ,另一侧只能显示部分面神经管 ,因此 ,只能左右侧分别重建显示。 4例面  相似文献   

13.
正常颞骨斜矢状面CT扫描的解剖学表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听骨,内耳骨迷路及面神经骨管等结构在CT斜矢状面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利用自制木架固定器对63只正常耳行直接斜矢状面扫描,所得影像与尸体颞骨解剖相对照。结果 显示外耳道,上鼓室,乳突窦,听小骨,面神经管乳突段及内耳骨迷路63只耳(100%),面神经管鼓室段42只耳(66.7%),面神经管膝部55只耳(87.3%),前庭导水管58只耳(92.1%),结论 直接斜矢状面扫描是继横,冠状面扫描之后的一个重要扫描方法 对耳疾病的诊断和临床手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放射状扫描技术在鼓乳段面神经MRI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比较放射状扫描、斜矢状面扫描和3D扫描技术在鼓乳段面神经MRI扫描中的优劣势。方法:使用3.0T磁共振机,对无任何颅内疾病的10例健康成人自愿者(20耳)行鼓乳段面神经MRI扫描,分别采用放射状T2wI、斜矢状面T2wI和3D-FIESTA序列,选取以上3组序列显示该段面神经最完整的层面进行长度测量,同时测量面神经鼓室段、乳突段的信噪比,采用盲法对以上3组序列图像进行综合评分。结果:三组序列图像上面神经长度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4);三组序列图像上面神经鼓室段、乳突段的信噪比采用Friedman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6和0.257);三组序列面神经综合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D-FIESTA序列评分最高。结论:放射状扫描技术在回避扫描倾斜角度问题的同时能够完整显示鼓乳段面神经,放射状序列、斜矢状面序列可作为3D扫描序列的补充,对鼓乳段段面神经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术及预后判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面肌痉挛的3.0T 3D-TOF-MRA表现及病因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面肌痉挛患者术前3D-TOF-MRA图像,观察血管与面神经的毗邻关系,判明责任血管,并与术中所见血管与面神经的毗邻关系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术中均找到责任血管:术前3D-TOF-MRA判明责任血管46例(95.8%),与术中所见相一致;2例(4.2%)责任血管来源不明;面神经受压位置在神经根出脑干处(REZ)44例(91.7%),在面神经中1/3段1例(2%),在外1/3段3例(6.3%);患侧与健侧均有血管压迫者31例,邻近血管的粗细和血管是否成袢是引起面肌痉挛的主要因素,对是否产生症状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RA发现有血管与面神经毗邻未必一定产生面肌痉挛的症状,只有将MRA所见责任血管与面神经的毗邻关系同临床症状相结合,才能对显微外科血管解压术(MVD)的成功实施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颞骨内面神经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面神经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跟踪随访证实的面神经病变的CT和MRI表现,31例行MR扫描,其中28例行平扫和增强扫描,3例仅行平扫;19例行CT扫描。结果(1)面神经损伤13例,8例行CT扫描,6例显示面神经管骨折,2例表现正常;13例MRI扫描均表现为面神经增粗,其中10例增强扫描显示面神经明显强化。(2)面神经炎14例,7例行CT扫描,1例因岩尖胆脂瘤致面神经管迷路段、前膝部、鼓室段前部骨质破坏,6例面神经管未见异常;14例MRI增强扫描显示面神经节段性异常强化。(3)面神经鞘瘤4例,CT表现为受累面神经管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MRI表现为面神经节段性增粗,呈长T1、长T2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后不均匀强化。经统计学处理,MRI显示颞骨内面神经病变明显优于CT(P<0.01)。结论HRCT可显示面神经管的异常,MRI尤其是MR增强扫描可显示面神经病变的形态、部位、范围及强化表现,有助于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面神经损伤是中耳乳突手术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现将我科1975~1995年间进行中耳乳突手术发生面神经损伤的病例分析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年间进行中耳乳突手术289例,发生面神经损伤17例,占5.88%。损伤部位,水平段6例, 占35.29%;垂直段11例,占64.70%。损伤原因:面神经骨管鼓室段先天性缺裂11例,占64 .70%,其中3例面神经走向有异常,术中损伤面神经骨管5例,占24.41%,牵拉鼓索神经致 伤1例,占5.88%。17例中面神经均为刺激、牵拉伤。16例当即进行面神经骨管部分减压术 ,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理想,1例未行减压术,面神经功能未恢复,面神经损伤的治愈率达 到94.11%。   面神经部分减压术的具体方法:继续在局麻下用6倍手术显微镜将面神经损伤部位探查清楚 ,用切削钻头将受损部位及两端骨管骨质切削磨薄,再用小剥离器将已磨薄之骨片向外挑起 取出,范围为骨管两端各约5 mm,彻底开放面神经受损两端骨管,达到充分减压目的,一般 不切开面神经鞘膜。  相似文献   

18.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又称面肌阵挛,表现为面神经支配的肌肉发作性、反复性不受意识支配地收缩,多数为小脑桥脑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处面神经根部受压产生,在除外习惯性眼肌痉挛、面部痛性抽搐、局限性运动性癫痫所存在的面部抽动后,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  相似文献   

19.
中耳乳突手术致面神经损伤1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神经损伤是中耳乳突手术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 ,现将我科 1975~ 1995年间进行中耳乳突手术发生面神经损伤的病例分析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 0年间进行中耳乳突手术 2 89例 ,发生面神经损伤 17例 ,占 5 .88%。损伤部位 ,水平段 6例 ,占 35 .2 9% ;垂直段 11例 ,占 6 4.70 %。损伤原因 :面神经骨管鼓室段先天性缺裂 11例 ,占 6 4.70 % ,其中 3例面神经走向有异常 ,术中损伤面神经骨管 5例 ,占 2 4.41% ,牵拉鼓索神经致伤 1例 ,占 5 .88%。17例中面神经均为刺激、牵拉伤。 16例当即进行面神经骨管部分减压术 ,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理想 ,1例…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面神经管曲面重建图像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 (CPR)图像对面神经管的显示能力及其在面神经管解剖研究与面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 30例正常人及 11例面瘫患者的多层螺旋CT面神经管CPR图像 ,对 30例正常人 (6 0耳 )各段进行测量。结果  30例正常人均可在一幅图像上清晰显示双侧面神经管结构 ,显示率10 0 % ,11例面瘫患者中 9例能良好显示病变段面神经管 ,显示率 81.8%。CPR图像上测得面神经管解剖数据与文献基本一致 (P >0 .5 )。CPR图像能确定面瘫病因 ,面神经管受累部位、程度。结论 多层螺旋CT面神经管CPR图像是目前研究面神经管影像解剖的良好方法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面神经管的解剖变异、先天畸形、外伤、胆脂瘤累及面神经管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