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肝、脾触诊与B超检查结果的对比分析 ,为修订招飞内科相关体检条件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总结1999~ 2 0 0 3年南京军区空军招飞体检资料 ,对 2 0 0 3年招飞内科肝脾触诊超标者与B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效度检验。 结果 ①肝脾触诊超标占内科总淘汰率的 4 7.7%~ 4 9.6 % ;②在 12 9例肝脏触诊超标者中 ,经B超测量径线超标者 33例 ,符合率为 2 5 .6 % ;在 14 1例脾脏触诊超标者中 ,经B超测量径线超标者 76例 ,符合率为 5 3.9%。 结论 招飞体检肝脾触诊淘汰率高而效度低 ,与B超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差。建议在招飞体检肝、脾超标的医学鉴定中 ,以B超检测结果为准。  相似文献   

2.
例 1 男 ,5 3岁。有高血压史。右腹胀痛 3月余 ,入院检查发现右肋缘下扪及一直径 10cm大小肿块 ,AFP(- )。腹部CT检查发现 :①肝内弥漫分布囊性占位 ,边缘锐利 ,大小不等 ,增强后无强化 ;②肝脏左叶内见一低密度肿块影 ,大小约为 8.4cm× 12 3cm ,突出于肝轮廓 ,压迫胆囊、胰腺及门静脉。增强后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 ,延迟期呈低密度 ;③双肾内可见弥漫性分布大小不等的囊性占位 ,左肾明显增大。CT诊断 :多囊肝、多囊肾 ,左叶巨块型外生性肝癌 ,肝硬化 ,脾大(图 1)。例 2 男 ,4 7岁。腹胀乏力半年 ,加重 2月入院诊疗 ,B超检查发现右…  相似文献   

3.
1.产后正常的母牛,下述时间首次出现卵泡活动:①3—6天;②7—10天;③11—14天;④15—18天。 2.产后正常的母牛,平均下述时间发生首次排卵:①7—12天;②15—21天;③23—30天;④30—40天。 3.正常产犊后,子宫恢复至孕前大小和位置的时间:①15天;②25天;③35天;④45天。 4.产后40天时,母牛恢复周期排卵活动的百分数为:①30%;②50%;③70%;④90%。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海拔3719m的高原牧区综合性医院就诊,住院患者中肝包虫病的B超检出率及其特点。总检出率为2.89%,藏族牧民检出率为4.27%,移居者中检出率为0.81%,差异极为显著(P<0.001)。经手术证实的87例肝包虫囊肿有如下特点:①累及右叶的多为81.61%;②1000ml以上的巨大囊肿多,为55.17%;③类型中以子囊孙囊型的多,为57.47%;④囊肿合并感染的多,为37.93%;⑤伴有其它脏器的包虫病者多,为30.11%。B超是检出和诊断肝包虫病首选的检出方法,诊断准确率为98.85%。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瘦体质量(lean body mass,LBM)是否较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更适用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的校正。方法:①将239例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第1组)、轻度受损组(第2组)、中度受损组(第3组)和重度受损组(第4组),比较全部患者及每组患者的Gate’s法GFR(gGFR)与血浆法GFR(pGFR)的相关性,并分析线性回归方程意义。②将239例患者按照体质量指数分为超重组、正常组和过轻组,对比超重组和正常组、过轻组和正常组的pGFRlbm,分析体质量因素是否对LBM校正后的pGFR有影响。结果:①LBM校正后pGFR和gGFR的相关系数最高(P0.05);②全部患者、第1组~第4组LBM校正后较BSA校正后和未经校正后的截距更接近0,斜率更接近1,R2值最高;③pGFRlbm超重组和pGFRlbm正常组;pGFRlbm过轻组和pGFRlbm正常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故尚不能认为体质量会影响pGFRlbm,造成对pGFRlbm的高估或低估。结论:LBM较BSA能更好地校正GFR,是提高gGFR及pGFR相关性的很好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模拟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中应用双扇区重建时心率变化可能导致的时相错位,评价双扇区重建中时相一致性对冠状动脉显示的影响。资料与方法30例患者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对右冠状动脉垂直走行段行图像重建,包括:①75%单扇区重建;②75%双扇区重建;③前一个心动周期以R-R间期75%为中心,后一个心动周期分别以69%、72%、78%、81%为中心进行双扇区重建。选择各次重建均包含的3个轴面,从血管中心密度、面积、形态(横、纵径比值)、边缘锐利度评价冠状动脉显示情况。结果①75%双扇区重建与75%单扇区重建比较,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其余各次双扇区重建分别与75%单扇区重建比较,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差异随时相间隔增大而增大。结论双扇区重建中时相一致性是保证重建图像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心率变化导致的时相差可以改变所显示冠状动脉的形态和特征,并进而可能造成对冠状动脉狭窄评价的偏差。  相似文献   

7.
作者收集了42例疑有肝占位的病例,血管造影之后即行动态CT扫描。造影剂为26%的Utrovist(优维显),注射速度1 ml/sec,注入途径有三:①腹腔动脉(25例);②选择性肝动脉(11例);③替代肝右动脉(6例)。造影剂注射30sec 后开始扫描。作者发现:①腹腔动脉注射组可见明显的脾及门/肝静脉强化,多血管的病灶边缘显示为增强环;②肝动脉增强组可致良好的门/肝静脉增强,肝动脉供血为主的多血管病灶边缘有明显增强;③选择性注入替代右肝动脉时可见良好的肝右叶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能谱CT单能量成像对小肝癌(≤3cm)的显示能力及诊断准确率。方法对27例病人的31个HCC病灶行动脉晚期(LAP)和门静脉期(PVP)能谱CT扫描,采用两种扫描方案,A组采用常规140kV混合能量成像(A组),B组采用40~140keV单能量成像。比较两组肿瘤-肝脏信噪比(CNR)及平均影像噪声,并进行t检验。记录动脉晚期影像对病灶显示能力、阅片者信心及对病灶的主观评价。结果 B组中最高CNR分布在40、50和70keV。B组CNR值和病变醒目分数(lesionconspicuityscores,LCS)高于A组[两组CNR值:LAP,(3.36±2.07):(1.47±0.89);PVP,(2.29±2.26):(1.58±1.75);40~70keV的LCS为2.82、2.84、2.63、2.53,分别对应140keV的LCS为1.95;P<0.001]。B组在70keV水平获得最低影像噪声,B组影像质量高于A组(4.70:4.07,P<0.001)。结论能谱CT40~70keV单能量成像能提高小肝癌的检出能力,不会降低影像质量。要点①能谱CT扫描有助于提高小肝癌检出能力。②40~70keV单能量水平成像能够提高检测灵敏度。③前瞻性研究表明,单能量成像能提高诊断信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超早期栓塞治疗对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根据栓塞时间将270例患者分成2组:A组(动脉瘤破裂后24 h内行栓塞治疗)135例和B组(动脉瘤破裂24 h后行栓塞治疗)13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观察超早期栓塞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A、B两组患者入院时具有相似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术后6个月临床结果显示,A组患者中预后良好(mRS 0~2分)122例(90.4%),而B组患者中预后良好110例(8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早期栓塞治疗(P=0.021;OR,2.536;95%CI:1.637~5.116)为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后24 h内进行栓塞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MRCP结合薄层扫描对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与B超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通过与B超比较评价MRCP结合薄层扫描(简称MR)图像对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87例经手术或ERCP证实为胆管结石的患者,分别按结石部位和大小分组,对术前MR与B超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R诊断胆管结石总准确率为93.1%(81/87),B超诊断总准确率为78.2%(68/87),前者明显高于后者,χ2=7.89,P>0.05;按部位比较,MR与B超对左、右肝管结石诊断准确率无明显差异(P<0.05),对胆总管结石,MR准确率明显高于B超(分别为95.2%和77.4%,χ2=6.82,P<0.05);按结石大小分组,≥2cm组,MR与B超诊断率均为100%,P>0.05;1~2cm(含1cm)组,两种方法诊断率分别为100%和93.1%,P<0.05;<1cm组46例,MR明确诊断40例(87.0%),B超仅明确诊断29例(69.0%),MR检出率明显高于B超(χ2=7.01,P<0.05)。结论:MRCP结合薄层扫描无创、安全,对胆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高,尤其对胆总管结石及<1cm结石的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评价不同QRS波时限的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其同步性上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27例正常对照组(A组)及35例病例组(B组)均进行二维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依据QRS宽度将B组分为B1组、B2组。获取各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应用Qlab软件描绘左室容量一时间曲线,计算左室16节段、12节段收缩期容积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msv—SD)、最大差异(Tmsv—Dif)及其标准化值(Tmsv—SD%、Tmsv—Di物);常规体表心电图记录QRS时限。结果①Bl、B2两组LVEF、LVEDV、LVESV及收缩同步性参数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左室收缩均呈同步性,B1组中33%的患者收缩不同步,B2组中78%的患者收缩不同步。结论①无论心力衰竭患者的QRS波时限增宽与否,均有一定比例患者存在心脏运动不同步现象。②RT-3DE能够准确评价不同宽度QRS时限心衰患者的心肌收缩同步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灌注术联合支撑术治疗塌陷前期及塌陷早期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6年5月收治的早期ONFH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13例18髋;B组20例25髋;C组10例15髋。术后3、6、12、18个月随访,进行三组的临床及影像学疗效对比评价。结果(1)临床评价结果:①经单因素方差分析,A组与B组临床疗效均优于C组,P<0.05,A组临床疗效稍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Ridit分析,A组疼痛缓解率优于B组和C组(P<0.05)。(2)影像学疗效评价结果:经Ridit分析,A、B组影像学优良率均优于C组(P<0.05),但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灌注术联合支撑术在缓解疼痛症状方面优于单一治疗,并在预防与纠正塌陷方面有肯定的初步临床效果,适用于疼痛症状明显的塌陷前及塌陷早期ONFH。该方法是否较单纯支撑术有更好的预防或减缓塌陷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在中西医联合治疗Graves病疗效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并治疗3个月的Graves病39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A组18例和B组21例,A组口服西药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收集2组治疗前、治疗1、3个月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FT3、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超声图像上甲状腺大小(左右叶的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峡部前后径),以及甲状腺上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与RI。比较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与超声测值之间的关系。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治疗总有效率与TRAb明显改善(均P<0.05),但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TRAb改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A组治疗总有效率和TRAb改善率,与治疗1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B组均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3个月后,B组治疗总有效率及TRAb改善率均高于A组(均P<0.05)。治疗1个月超声检查与治疗前比较,2组甲状腺大小、PSV、EDV均明显减小(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1个月比较,B组甲状腺大小测值明显减小(P<0.05);治疗3个月后B组甲状腺大小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西药治疗和中西医联合治疗Graves病1个月疗效均较好,中西医联合治疗3个月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超声可直观显示甲状腺大小的变化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可作为Graves病疗效评价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CT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小肾癌(直径< 3.0 cm )的B超和CT资料。结果:11 例小肾癌病人中B超诊断肾囊肿2例、肾良性肿瘤1 例、肾实性占位8例;CT诊断畸胎瘤1例、肾脏恶性肿瘤10例。CT表现:①CT平扫为软组织密度结节、无钙化及脂肪组织10例;②增强扫描显著强化10例(△CT值> 40 HU);③肿瘤—肾实质界面模糊不清6例、清晰而不锐利4例。结论:CT检出小肾癌优于B超,根据小病灶的密度、边缘及强化程度等特征性CT表现术前能诊断为小肾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在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假性囊肿)治疗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将82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随机分为B超引导下囊肿穿刺引流治疗组(n=35)和手术治疗组(n=47)两组,又将手术治疗组47例随机分为外引流组(n=8)和内引流组(囊肿-胃吻合术或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n=39),比较B超引导下囊肿穿刺引流治疗组分别与外引流组和内引流组疗效及治愈率的差异。结果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术后均无并发症;治愈率比较:①B超引导下囊肿穿刺引流治疗组(62.9)高于外引流组(62.5),但与外引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超引导下囊肿穿刺引流治疗组(62.9)低于内引流组(76.9),与内引流组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引流术值得临床推广,是胰腺假性囊肿外引流术的有效替代治疗方法;在某些情况下也可替代内引流术。但仍有一定比例的胰腺假性囊肿患者需手术治疗,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仍是比较合理的内引流术式。  相似文献   

16.
肝癌化疗栓塞后联合经皮无水酒精注射术(附3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肝癌动脉化疗栓塞(TAE)后联合经皮无水酒精注射术(PEI)的效果。方法32例肝癌患TAE1月后又经PEI2-12次。依据病灶中碘化油充盈状况,将全部病人分为A、B两组,并观察了TAE PEI对患生存率与肿块大小的影响。结果CT示整个病灶或其边缘被碘化油充盈归类于A组(13例)而病灶边缘与中心区均有碘化油充盈缺损归类于B组(19例)。TAE后1、2、3年时生存率A组为100%、84%、61%,B组为90%、63%、44%。A组全部病人的肿块缩小,边缘清晰,而B组有11例的肿块缩小,3例未变,5例增大。结论TAE PEI对肝癌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延迟复苏时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变化。方法:8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即时复苏组(B组)和延迟复苏组(C组),B组和C组造成20%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并测定伤后1h,3h,6h,24h,48h线粒体呼吸Ⅲ、Ⅳ态及呼吸控制率(RCR);测定线粒体呼吸链NADH-CoQ还原酶、琥珀酸脱氢酶活力。结果:①烧伤后B、C组心肌细胞线粒体RCR和NADH-CoQ还原酶显著低于A组(P<0.05);C组显著低于B组(P<0.05);②B组心肌细胞线粒体RCR和NADH-CoQ还原酶活力复苏3小时代偿性增高,但后期进一步降低;③伤后3小时内,B、C组心肌细胞线粒体内琥珀酸脱氢酶活力无显著降低(P >0.05);复苏后期显著低于A组(P<0.05),C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严重烧伤大鼠延迟复苏时会加重心肌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联合^125I粒子术中植入治疗进展期中下段直肠癌的效果。方法67例中下段直肠癌TME手术根治患者(均为Dukes’B、C期),分成3组:①组:TME手术根治加化疗组24例;②组:TME手术根治加放疗组18例;③组:TME手术根治联合^125I粒子植入组19例。跟踪随访2年内复发率;同时比较②与③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1.5年内复发率分别为46%、11%和5%;②、⑧组复发率低于①组(x^2=4.291、6.771,P〈0.05),③组复发率与②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0%)比②组(44%)明显降低(确切概率计算法,P=0.029)。结论TME联合^125II粒子术中植入有助于预防直肠癌术后复发,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陈瑶  陈文辉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12):1118-1118
患者女 ,3 2岁。腹胀、腹部增大 1个月入院。无腹痛、腹泻、呕吐。无经期改变及阴道出血。体检 :腹软 ,有柔韧感。肝脾触诊无明显增大。子宫正常大小 ,但境界不清。其右后方触及一直径 12cm左右大小包块 ,活动差 ,表面不平 ,质中 ,无触痛。双附件触诊未触及。宫颈刮片 :正常。B超检查 :子宫、双侧卵巢正常大小。右侧卵巢上方可探及一 9 8cm× 8 5cm× 7 5cm大小的不规则偏强回声块 ,界清 ,内部回声欠均匀。腹腔内可探及大量液性暗区。诊断 :右卵巢上方强回声团块 ,考虑来源于右附件 (性质待定 ) ;腹水 (中大量 ) ;宫内环。CT检查…  相似文献   

20.
门静脉海绵样变的CT、MR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的CT、MR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6例)或经肠系膜上动脉行间接门静脉造影(9例)证实的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①3例患者行脾切除,余1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脾脏体积增大;②7例原发性肝癌中5例可见明显门脉癌栓;③15例患者CT及MR平扫可见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失去正常形态,边缘呈波浪状;④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影像学变化较平扫未见明显变化,2例患者可于肝脏实质边缘区见到异常带状密度增高影,而肝门区密度相对较低(肝脏异常灌注);⑤增强扫描门静脉期显示肝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走行区域内可见数个扭曲扩张的静脉血管影像。结论:CT、MR具有无创、快速、可重复的优点,对诊断CTPV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