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2.
高原缺氧与肠道微生态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态系统包括正常微生态区系的全部微生物系统,消化道作为开放式腔道其内部寄居着多种微生物,各菌群间按一定比例组合,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形成生态平衡。高原环境对微生态的改变是一个复杂的、且相互关联的过程。肠道微生态改变的研究是目前医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高原环境下肠道微生态改变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健康飞行员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健康飞行员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分布曹晋桂马复先苏宏何晓峰【关键词】(Keywords)健康状况(Healthstatus)胃肠疾病(Gastrointestinaldiseases)【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851.3肠道是人体正常微生物群最集中的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对不同年龄人群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及恢复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20年5月1日至12月30日在解放军医学院门诊体检的不同年龄健康官兵及退休军人128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受试者年龄分为青年组(Y组,18~35岁, n=37)、中年组(M组,36~59岁, n=44)和老年组(E组,6...  相似文献   

5.
刘敏  李娜  张云  马骢 《海军总医院学报》2010,23(1):16-18,32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不同血清学模式前S1抗原(pre-S1-Ag)、HBV~DNA和乙型肝炎抗原、抗体含量,结合血清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分析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病情判断和预后。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94例HBV感染者血清中pre-S1-Ag和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用荧光定量一聚合酶联反应(FQ-PCR)方法检测HBV-DNA含量,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I,T和AST指标。结果HBsAg(+)、HBeAg(+)、HBcAb(+)模式的pre-S1-Ag检出率为79.4%,HBV—DNA检出率为97.1%,肝功能异常的为94.1%;HBsAg(+)、HBeAb(+)、HBcAb(+)模式的Pre-S1Ag检出率为52.4%,HBV—DNA检出率为83.3%,肝功能异常的为88.1%;在HBsAg(+)和HBcAb(+)模式中pre-S1-Ag检出率为33.3%,HBV—DNA检出率为66.7%,肝功能异常的为33.3%。结论HBV-DNA检测在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情况的检出率明显高于HBVpre—S1-Ag,但是HBVpre-S1-Ag检测成本低廉,与HBV—DNA的符合度较高,是对乙型肝炎“两对半”和HBV—DNA测定的重要补充和加强。乙型肝炎抗原、抗体及HBV-DNA联合pre-S1-Ag检测可以提高HBV的检出率,更能真实地反映出HBV在体内的复制情况,为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应激是机体受到内外环境刺激时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参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胃肠病、焦虑及抑郁等诸多身心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非战斗减员的主要原因.肠道微生态可通过肠道菌群-肠-脑轴调节机体代谢、免疫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功能,影响机体健康及行为,其构成及功能与应激相关疾病的相互作用正逐渐被揭示.肠道微生态的干预及调节或可成为预防...  相似文献   

7.
8.
近年,肥胖发病率显著增加,成年期慢性病及代谢综合征随之增加,据统计每年有2 800万人死于超重或肥胖的并发症。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逐渐被揭示,肠道菌群紊乱可能是导致肥胖及相关代谢紊乱的原因。益生元能够为肠道益生菌发酵利用,增加原籍益生菌、遏制有害菌,减低机体炎症状态,改善糖脂代谢,调节肠道激素变化,从而改善肥胖及肥胖相关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HBV-DNA载量与外周血CD4+CD25+、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肝组织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HBV-DNA载量将患者分为高载量组(HBV-DNA载量>1.0×105 IU/ml,n=71)与低载量组(1.0×103 IU/ml5 IU/ml,n=33)。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IL-33水平与肝组织病理。采用Spearman法检验CD4+CD25+、IL-33与HBV-DNA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检测HBV-DNA载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高载量组患者CD4+CD25+、IL-33均高于低载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纤维化分期、肝炎症活动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D4+CD25+、I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在无创性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26 ~ 77岁,平均年龄42.29岁.以11例无肝病病史的正常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3例,女8例,年龄34~ 71岁,平均年龄45.5岁.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弥散加权成像中肝实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HBV-DNA载量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AL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141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载量,免疫透射比浊法及酶速率法分别测定血清hs-CRP和ALT的水平。结果 CHB患者hs-CRP及AL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且随肝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1或P<0.05);不同HBV载量组间ALT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及ALT水平变化与HBV-DNA载量均无相关性(r=0.137,r=0.211,P>0.05)。结论多数CHB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炎症反应,但其炎症程度与乙肝病毒复制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招飞学生HBV血清标志物模式及分布特点,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荧光探针法与酶联免疫吸咐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在招飞体检HBV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象为参加本区招飞体检的学生(包括应届高中生、大学生)3843名.按出生年分为1992年前和1992年后(包括1992年)两个年龄组;根据户籍种类分为农村和城市学生.乙肝血清标志物采用ELISA法进行HBsAg、HBsAb、HBeAg、HBeAb及HBcAb共5项定性检测,按随机数字法随机抽取不同模式(除单项HBsAb阳性外)标本365例,采用PCR荧光探针法进行HBV-DNA定量检测. 结果 ①共检出13种HBV血清标志物模式,主要为HBsAb(+)模式;其次为5项全阴模式,HBsAb(+)、HBcAb(+)模式,HBsAb(+)、HBeAb(+)、HBcAb(+)模式,HBcAb(+)模式;HBsAg阳性以HBsAg(+)、HBeAg(+)、HBcAb(+)及HBsAg(+)、HBeAb(+)、HBcAb(+)模式为主,分别占HBsAg阳性总数的38.75%和46.25%.②两个年龄组HBsAb(+)模式,HBsAb(+)、HBeAb(+)模式和HBcAb(+)模式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350、8.563,P<0.01);其他模式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农村与城市学生相比,除HBsAb(+)、HBeAb(+)、HBcAb(+)模式和HBcAb(+)模式外,其他5种常见模式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92~34.838,P<0.01或P<0.05).④HBV-DNA定量检测病毒载量>1000 copies/ml者62例,其中HBsAg阳性者占77.42%,其他模式占22.58%.HBsAg(+)、HBeAg(+)、HBcAb(+)者HBV-DNA检出率为95.45%(21/22),病毒载量为9.16×106~9.81×107copies/ml.HBsAg(+)、HBeAb(+)、HBcAb(+)者HBV-DNA检出率为45.71%(16/35),病毒载量为1.24×104~7.95×105 copies/ml.HBsAg(+)、HBeAg(+)者均检出HBV-DNA,病毒载量为(2.39~5.34)×107 copies/ml. 结论 ELISA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与PCR定量检测HBV-DNA相结合,有助于解决招飞体检HBV携带者误诊和漏检问题.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体外实验模型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研究拟在原有体外模型,如体外鸭原代肝细胞培养模型、大鼠原代肝细胞培养和HBV基因转染人肝癌细胞系-2215细胞培养模型的基础上,对相关实验方法和内容进行改进,以便为防治乙肝药物的应用研究提供比较理想的实验方法.方法 根据乙型肝炎的病症和乙肝病毒感染的特点,分别以嗜肝DNA病毒感染鸭的原代肝细胞、HBV基因转染人肝癌细胞系-2215细胞和CCl4熏染大鼠原代肝细胞体外培养试验,观察肝原代细胞培养后的存活状态、DHBV-DNA和ALT的水平.结果 受染后的鸭、2215细胞和鼠原代肝细胞存活时间较未染细胞明显缩短,DHBV-DNA和ALT的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改进后的乙肝鸭原代肝细胞培养、CCl4熏染大鼠原代肝细胞培养和人肝癌2215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稳定,重复性好,适用于防治乙型肝炎有效药物的筛选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前S1抗原(Pre-S1)、前S2抗原(Pre-S2)与其病毒DNA(HBVDNA)的关系。方法 收集268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标本,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HBeAg,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re-S1、Pre-S2。结果 HBVDNA阳性组HBeAg、Pre-S1、Pre-S2阳性率分别为48.2%、76.4%、100%,HBVDNA阴性组分别为1.6%、36.3%、32.3%,两组间每指标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 HBeAg、Pre-S1、Pre-S2与HBVDNA关系密切,以HBVDNA阳性为参照标准,反映病毒复制的敏感性Pre-S2最高,其次为Pre-S1,HBeAg较低;Pre-S1、Pre-S2可作为HBVDNA的补充指标。  相似文献   

16.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评价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正常志愿者及30例慢性肝病病人行肝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测量并比较正常组与病例组间肝实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分析ADC值与肝功能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ADC值较正常组降低(P<0.01),b=800 s/mm2时,ADC值与MELD评分有显著性负相关,r=-0.68,P<0.01.结论 肝实质ADC值与MELD评分显著性负相关,对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的评估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脂肪性肝疾病的临床特点,研究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与血脂、血糖检测结果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脂肪肝患者生化结果中发病的危险因素,以及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与血脂、血糖检测结果异常的联系。结果:140例中共检出脂肪肝患者29例,脂肪肝患者与非脂肪肝患者在性别比、TG、GLU、HDLI、CGR15上存在统计学差异,TG、GLU、HDL均为该疾病的危险因素。ICGR15与GLU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脂肪性肝疾病是常见的肝脏疾病,积极控制血糖对于保护肝脏功能可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病理和临床血清学指标的关系。方法对187例HBeAg阴性CHB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与同期血清HBV DNA水平、血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87例HBeAg阴性CHB患者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与血清HBV DNA水平相关(χ2=30.26,P<0.01);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期与血清HBV DN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χ2=10.94,P>0.05)。血清TBIL、ALT、AST、GGT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ALB、PTA与之呈负相关。结论 HBeAg阴性CHB患者病毒复制活跃和血清TBIL、ALT、AST、GGT能反映肝组织炎症活动。  相似文献   

19.
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期间的肝代谢功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抗结核药物引起肺结核患的肝损害。方法 用RP-HPLC检测68例正常人,6例尚未使用、52例已使用抗结核药物肺结核患的唾液咖啡因清除率(SCL)。结果 68例正常人和6例未用抗结核药物肺结核患的SCL在正常值范围,52例已使用抗结核药物肺结核患的SCL在异常范围。结论 用药时间延长,肝代谢功能越低,肝损害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