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外科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适用于外科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模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2004年12月外科重症监护科233例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情况。均采用PN EEN→EN 口服→口服的营养支持模式。肠内营养均采用鼻饲泵24h持续泵入的方法,持续、小剂量、逐渐加量。结果 233例危重患者给予营养支持期间,死亡26人,病死率11.16%。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可显著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各种肠内营养途径中,空肠造瘘管、螺旋胃肠管的并发症最少。结论 对危重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是可行的,并可能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80例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在给予抗感染、抗休克、清创换药等综合治疗的同时,观察组患者入院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患者入院早期行肠外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清总蛋白(STP)、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正氮平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感染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第7天,观察组患者STP及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3.453、2.354、3.336,P=0.001、0.021、0.001);观察组患者正氮平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6.321、5.056,P均<0.001);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创面感染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χ2=2.813,P=0.094),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050,P=0.014)。结论 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可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促进创面愈合,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癫痫发作致重度烧伤患者的救治经验,以进一步提高治愈率和减少致残率。方法回顾分析1990~2006年我科收治的因癫痫发作致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30%或Ⅲ°烧伤面积〉10%)患者57例,以1998年1月1日为界分为两组,两组病情具有可比性,1998年后广泛应用新的综合治疗措施,主要为有效充分液体复苏、早期胃肠道营养、早期积极行切削痂植皮和转移皮瓣封闭创面。结果1998年后患者(B组)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1998年以前患者(A组);B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A组;B组住院期间癫痫再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创面愈合后残疾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早期充分有效液体复苏、胃肠道营养、积极切削痂植皮和转移皮瓣封闭创面能降低重度癫痫烧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程,减少死亡率、致残率和住院期间癫痫再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超早期胃肠外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负氮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超早期胃肠外营养对重型脑损伤患者负氮平衡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检测氮平衡、血生化指标,肝、肾功能,血糖,血电解质。同时观察各组在治疗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时进行统计和预后判断。结果:治疗组的营养指标、氮平衡、并发症及预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超早期胃肠外营养可以使严重脑外伤患者获得较多的热能和蛋白质。改善氮平衡,加快血清蛋白质的合成,促进创伤组织的修复和神经功能恢复,达到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特重度烧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92年—2008年收治的276例特重度烧伤患儿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6例中,治愈243例(88%);死亡21例(7.6%);自动出院12例;并发休克116例,因休克导致早期死亡6例,出现与休克有关的严重并发症48例;发生创面脓毒症47例,血培养阳性29例,因感染死亡12例;有吸入性损伤26例中,死亡11例,死亡率57.9%。结论由于小儿特殊的生理和病理特点,特重度烧伤后往往病情变化快,并发吸入性损伤者治疗难度更大,休克、感染、脓毒症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高,由此造成的死亡率也较高。因此,在休克防治、吸入性损伤的处理、烧伤感染的治疗、烧伤创面处理、加强营养、积极处理并发症等方面,应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治疗和干预,有效地减少并发症,提高小儿特重度烧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胡丽燕  叶世伟 《武警医学》2010,21(8):656-658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加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度脑损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术后第2天开始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同时每天联合应用GH,连用2周。对照组术后第2天开始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支持,测定手术当天和第14、21天的多项营养指标,并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治疗组血清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清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和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人住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激素联合早期肠内营养,不但可迅速改善重度脑损伤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而且可缩短入住ICU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于改善急性脑卒中预后、营养状况,降低高代谢反应和维护胃肠道功能等方面的作用;为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启动肠内营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急性脑卒中病例(含出血性脑卒中及缺血性脑卒中)66例。病人均于入院后48h内给予营养支持,EEN组经营养管胃肠要素膳食;TPN组经深静脉置管滴注全胃肠外营养。并分别于入院后第1、7、14d,第28d监测患者体重、血清白蛋白和血糖、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皮质醇、24h尿总氮和尿肌酐等指标。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可降低TPN高血糖等代谢并发症,降低高分解代谢与应激反应的发生,更可以保护胃肠道结构和功能,防止茵群移位、二重感染的发生。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对早期肠内营养有良好的耐受性,且可以显著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贲门癌术后的实施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对157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在术中行鼻肠管留置或行空肠造瘘留置营养管,术后经鼻肠管或空肠造瘘管给予瑞素营养治疗。结果所有食管、贲门癌术中均顺利留置鼻肠管或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患者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胸腔感染、切口感染、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常规补液组明显减少,无1例死亡发生。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明显缩短。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肠内营养支持简便、经济、无严重并发症,是临床手术后简便、安全、有效地营养补给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研究组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4 d时,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水平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4.787、3.964、3.589,P均<0.001);治疗14 d时,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2.784、3.325、2.676,P=0.007、0.002、0.009);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0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8.13%(χ2=5.626,P=0.018)。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能够显著增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和免疫功能,同时可有效降低腹泻、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贲门癌术后的实施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对378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在术中留置鼻肠管或行空肠造瘘留置营养管,术后经鼻肠管或空肠造瘘管给予瑞素营养治疗。结果所有食管、贲门癌术中均顺利留置鼻肠管或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患者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胸腔感染、切口感染、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常规补液组明显减少,无一例死亡发生。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明显缩短。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肠内营养支持简便、经济、无严重并发症,是临床手术后简便、安全、有效地营养补给方法。  相似文献   

11.
烧伤休克口服液体复苏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建立一个烧伤休克早期口服补液复苏的动物模型,为战争、事故或灾害现场烧伤休克口服补液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成年雄性Beagle犬(11~13 ks),实施动静脉和小肠造口置管术.术后24 h犬苏醒且各项指标稳定后,用凝固汽油燃烧法造成颈背部35%TBSAⅢ度烧伤.伤后第1个24 h依据是否补液分为不补液组和口服补液组,每组8只.不补液组烧伤后不治疗,口服补液组依据Parkland公式向胃内输注葡萄糖-电解质溶液.第2个24 h起两组犬均给予延迟静脉补液,从伤后72 h起实施静脉营养支持.在犬清醒状态下监测血流动力学和胃肠组织灌流指标,测定胃排空率、肠吸收率和循环血浆容量(PV),并记录伤后5 d的病死率.结果 烧伤后两组犬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和血浆容量均显著降低(P<0.05),胃肠组织灌流显著减少,但口服补液组心输出量和PV在伤后4,8和24 h均显著高于不补液组(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口服补液组于伤后48 h恢复至伤前水平,不补液组伤后72 h才恢复至伤前水平;口服补液组胃肠组织灌流指标伤后72 h恢复至伤前水平,而不补液组伤后120 h仍显著低于伤前(P<0.05).伤后口服液的胃排空率和肠吸收速率显著下降,伤后4 h最低,仅为伤前的42%和37%,直至伤后8 h仍低于伤前(P<0.05).不补液组伤后5 d的病死率为25%(2/8),口服补液组犬全部存活.结论 本模型模拟了战场、事故或灾害现场烧伤休克口服液复苏的实际情况,为研究休克口服补液时血流动力学、组织灌流及胃肠功能的监测提供了实用和可靠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在严重烧伤病人肠内营养支持中的作用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2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32例严重烧伤病人于伤后即刻口服Gln,同时投以肠内营养,并与常规治疗组对照。结果:①治疗组供皮区、深浅Ⅱ度创面及全身创面愈合时间较常规组缩短(P〈0.05或P〈0.01);②治疗组脓毒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③常规组的淋巴细胞数、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较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或P〈0.01)。结论:Gln可提高严重烧伤病人肠内营养的利用率,提高严重烧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胃肠道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早期胃肠道营养护理的实用方法。方法:5年来对32例严重烧伤病人实行了早期营养液消化道管饲方法,同时加用促胃动力药物。营养液喂养方法本着尽早开始,少量多餐、全面、平衡、循序渐近的原则。结果:32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均有较好的耐受性,在提供足量营养成份的同时,也减少了血浆及全血的输入量,保持了水、电解质的平衡,有利于休克复苏。结论:烧伤面积在50%以上的大面积烧伤病人,伤后早期恢复肠道营养方法实用,疗效可靠,有利于休克复苏和全病程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及高压氧治疗期间调整管饲液配方预防上消化道出血、肠胀气的效果.方法 中重型颅脑损伤伴昏迷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应用适宜营养制剂行早期肠内营养,在高压氧治疗期间应用自制管饲液行肠内喂养;对照组早期行静脉营养,高压氧治疗期间选用市售能全力制剂.观察上消化道出血、肠胀气发生率.结果 高压氧治疗前观察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2例(6.5%),对照组8例(25.8%);高压氧治疗时观察组发生肠胀气3例(9.7%),对照组10例(33.0%).2组比较,上消化道出血与肠胀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宜营养制剂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可以减少颅脑损伤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利于患者进行早期高压氧治疗;在高压氧治疗期间自制管饲液可以减少高压氧治疗时的肠胀气发生率,减轻胃肠不适,利于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儿烧伤后早期误吸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 1 993年月 1月— 2 0 0 2年 1 1月小儿烧伤 3 891例中发生误吸患儿 1 3例的发病原因 ,临床特点 ,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小儿误吸多为婴幼儿年龄段幼儿 ,多发生伤后 2 4h以内 ,早期给予镇静剂 ,未及时输液 ,大量饮水或母乳是其主要诱因 ,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梗阻。结论 小儿烧伤后早期 ,应避免大量饮水和母乳 ,避免给予镇静剂。及时发现 ,及早诊断 ,保持呼吸道通畅 ,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对于误吸时间长 ,严重低氧血症 ,伴有心、肺、脑损害者 ,应及时行气管切开 ,PEEP正压通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烧伤小鼠早期肝组织JNK1磷酸化及核转位、AP—1 DNA结合活性时相变化特点,初步探讨创伤应激早期糖皮质激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将3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背部Ⅲ度15%-20%烧伤。分别于伤后2h、4h、6h、12h、24h用vestem blot测定肝组织JNK1磷酸化及核转位,用EMSAs测定AP—1的DNA结合活性。结果:烧伤后2h JNK1磷酸化程度和核内JNK1的含量显著增加,4h达到高峰,6h时仍显著高于正常对对照组水平,以后逐渐恢复正常。烧伤后2h AP—1的DNA结合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此后AP—1的DNA结合能力逐渐升高,12h达到最大值,以后逐渐恢复,至24h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烧伤早期不仅引起小鼠肝组织JNK1的磷酸化程度显著增强,由孢浆向胞核的转位显著增加,而且引起AP—1的DNA结合活性显著增强。揭示创伤应激早期糖皮质激素抵抗可能与JNK1、AP—1活性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皮肤原位再生疗法对各种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患者全程采用皮肤原位再生疗法治疗,重症患者配合全身综合治疗、防治并发症、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结果:56例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烧伤刨面全部治愈,且无明显功能障碍,1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结论:皮肤原位再生疗法止痛效果好,创面愈合快,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瘢痕的形成,疗效显著,是治疗烧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问题的临床讨论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吸入性损伤病人的气管切开时机与指征。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了1981~1998年173例吸入性损伤的处理方法。他们中轻、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分别为94.53和27例,行气管切开57例。结果:全组死亡56例,病死率与烧伤情有一定关系,但主要死罪仍为吸入性损伤程度,24小时之内行气管切开病死率偏低。结论: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宜尽早衽气管切开治疗,并有预防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大面积烧伤感染期的诊治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在大面积特重度烧伤患者感染期的救治特点,提高烧伤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在大面积烧伤中的救治水平。方法:作者9年来分别在全国23个省市会诊抢救烧伤面积在90%以上的烧伤患者62例,均采用烧伤皮肤再生疗法救治,抢救成功最大烧伤面积100%+口腔黏膜、食道黏膜烫伤。结果:62例严重烧伤患者,治愈60例,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入院48h内暴发脓毒性休克,1例死于重度吸入性损伤继发肺部感染。结论:总结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在严重烧伤感染期的救治特点,包括感染期观察的三个“3”阶段规律和四项观测指标,强调了预防烧伤感染的原则是早期应用抗生素,在确诊感染后应及时、高效、足量的联合应用敏感抗生素,同时加强清除创面液化物等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的规范化创面处理。  相似文献   

20.
MEBO治疗口腔、消化道化学烧伤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利用MEBO治疗口腔,消化道烧伤8例,其中单纯口腔烧伤6例,口腔烧伤并伴食道胃粘膜煤伤2例,酸性剂烧伤5例,碱性剂烧伤2例,强氧化剂烧伤1例,伤后就诊时间多在2小时之内(6例)4小时1例,4天后1例。在局部治疗方面主要采用口服吸湿润烧伤膏(MEBO),口腔烧伤每次服5克,每2小时1次,食道胃烧伤患者服用药量为每次20克,每2小时1次,口腔化学烧伤早期,先用大量清水漱口,一般持续为10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