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子影像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其使用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在肿瘤、心脏和神经系统不同疾病中的PET/CT显像能早期发现疾病。而回旋加速器对临床制备各种正电子放射性药物有重要作用,其生产的^13F、^11C、13N等放射性核素可用于化学合成模块合成最终的放射性药物。以下重点介绍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关键技术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PET/CT扫描使用的显像剂属于超高能正电子发射型核素,工作人员为患者注射操作时会受到不同程度外照射。如何有效做好防护并合理降低PET显像剂注射和转运过程中的职业照射剂量,与核医学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密切相关。目前临床使用的PET显像剂注射防护器材的防护功能尚不完善,防护效果差。本文根据PET放射性药物注射的辐射防护学原理及长期临床防护经验,参考相关防护资料,通过设计和制作新型PET放射性药物封闭注射防护装置(以下简称封闭注射防护装置)并进行防护效果评价,以尽可能合理降低工作人员注射PET放射性药物过程中的职业照射水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PET-CT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ET/CT是将采用正电子放射性示踪剂成像的PET功能与利用成像的CT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使用同一检查和同一图象处理工作站进行全身检查的一体化设备。该设备正成为肿瘤、脑部疾病和心肌活力等检查和指导治疗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肿瘤的诊断、复发、转移判断及治疗方式的选择上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拟对此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截止 2 0 0 2年 ,在ApplRadiatIsot、JNuclMed、NuclMedBiol及JLabelledCompRadiopharm杂志上发表的PET药物有90 0多种 ,其中北美临床研究和使用的PET类放射性药物约有 46类 13 0种。正电子药物可分为 4类 :灌注类、代谢类、受体类和其他等。笔者将 2 5版美国药典收录的正电子药物和有一定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药物在此作一介绍。一、灌注类PET放射性药物正电子灌注类药物主要用于心肌和脑血流显像 ,除 2 5版美国药典收录 4种灌注类正电子放射性药物 [13 N NH3、(82 Rb)Rb+ 、15 O H2 O、11CO2 ]外 ,临床还有一些正在研究中。1.1…  相似文献   

5.
随着正电子发射断层 ( PET)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日益推广 ,PET放射性药物研制、开发的质量控制已引起关注。为此 ,编译了美国药典第 2 3版 ( USP )收载的“放射化学自动合成仪”及其第八增补本增订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用放射性药物——合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PET/CT的基本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介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克  杨勤  向燕 《西南军医》2005,7(1):58-58
自从1998年8月第1台PET/CT安装于匹兹堡大学并在1998~2000年间原型机完成300例临床PET/CT显像后,2001年第1台商业性PET/CT问世,2001~2004年,全球PET/CT销售占PET市场的80%,全球PET/CT装机量已大于450台。PET/CT的临床应用加速了临床检查项目之间的整合,并为临床医师提供了全新的诊断理念,能让临床医师在解剖结构的基础上观察组织、  相似文献   

7.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CT、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ET)的影像学以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鼻咽癌(NPC)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71例患者的临床、CT、MRI、PET以及手术病理学资料。结果 病变位于颞叶、脑干或小脑,其CT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密度,位于颞叶者,呈“指状”低密度。23例患者(29个病灶)行CT增强扫描,86.2%(25/29)的病灶无强化。MRI示损伤脑组织的T1、T2弛豫时间延长,可呈不均匀信号改变。20例患者(29个病灶)行MR增强扫描,65.5%(19/29)的病灶呈“花环状”强化。2例病人行PET扫描,1例与CT及MRI所示病变相符合。3例患者颞叶手术切除术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均为放射性脑坏死。结论 (1)MR平扫或增强扫描发现病变的敏感度均高于CT和PET。(2)T1WI和T2WI显示的不均匀信号提示为坏死,且均位于照射野内。(3)增强MRI所示的“花环状”强化,是放射性脑坏死的特征。(4)PET在放射性脑损伤诊断中可作为CT或MRI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第二届全国高能正电子成像研讨会于2003年7月18~20日在上海举行。3年来,PET显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临床应用更广泛,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符合线路探测仪应用于临床。新安装调试的PET/CT其临床工作在此次会议中也有反映。正电子药物除^18F-FDG,^11C、^13N等也有研究和临床报道。参与正电子显像研讨的单位更广泛,除了北京、上海、广州、山东以外,陕西、江苏、浙江、天津、重庆等省市也积极参与。会议还吸引了非核医学科的医生参加,包括外科、生物医学工程学者等,表明正电子显像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摘要】随着PET/CT显像在分子影像学中的广泛应用,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尤其是18F标记的放射性分子探针的研发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一种基于18F-19F同位素交换原理下的正电子药物合成方法,因其无需干燥步骤、可以实现一步法标记、分离纯化简单、可实现多功能标记等优势,成为一种新的放射性药物标记的策略。本文介绍一种基于同位素交换原理,利用放射合成子AMBF3标记分子影像探针的策略,并就目前其基本方法和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PET药物及其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ET的发展离不开放射性药物 ,PET所采用的放射性药物是用“有机的”正电子发射体 11C、13N、15O及 18F(类氢 )等标记的药物 ,目前已被研究与开发的有代谢型显像剂、结合型显像剂及血流和血容量显像剂等类型 ,用低原子序数或更高原子序数正电子发射体标记大分子物质的研究亦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