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鼻咽癌患者放疗对中耳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 (NPC)首选方法。照射野包括耳前野、鼻前野、颈前野、颈侧野等。鼻咽部原发病灶主要用双侧耳前野及鼻前野 ,他们包括了中耳、耳蜗及部分听觉传导径路。为了研究鼻咽癌患者放疗对中耳功能的影响 ,我们研究了 60例NPC常规放疗患者在放疗前、放疗结束时纯音听力和鼓室压的变化。一、材料和方法1 患者 :首次病理诊断为鼻咽癌其放疗前语频区(0 2 5~ 2kHz)纯音测听正常 (<30db)和鼓室压图为A型曲线患者。男 38例 ,女 2 2例 ,年龄 1 8岁~ 69岁 ,平均年龄 42岁。单耳 30例、双耳 30例共 60例 ,90耳。鼻咽部低分化…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总的5年生存率达50%左右,早期患者可达到80%左右,大量患者获得了长期生存时间。因此对放射治疗造成的遗传学损害应给予高度重视。笔者通过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和口腔黏膜上皮脱落细胞(BMC)微核率、染色体畸变和hprt基因突变等,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遗传学指标损伤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4.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CT、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ET)的影像学以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鼻咽癌(NPC)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71例患者的临床、CT、MRI、PET以及手术病理学资料。结果 病变位于颞叶、脑干或小脑,其CT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密度,位于颞叶者,呈“指状”低密度。23例患者(29个病灶)行CT增强扫描,86.2%(25/29)的病灶无强化。MRI示损伤脑组织的T1、T2弛豫时间延长,可呈不均匀信号改变。20例患者(29个病灶)行MR增强扫描,65.5%(19/29)的病灶呈“花环状”强化。2例病人行PET扫描,1例与CT及MRI所示病变相符合。3例患者颞叶手术切除术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均为放射性脑坏死。结论 (1)MR平扫或增强扫描发现病变的敏感度均高于CT和PET。(2)T1WI和T2WI显示的不均匀信号提示为坏死,且均位于照射野内。(3)增强MRI所示的“花环状”强化,是放射性脑坏死的特征。(4)PET在放射性脑损伤诊断中可作为CT或MRI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诱发恶性肿瘤1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院自 1 989年至今共收治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诱发恶性肿瘤 1 6例 ,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患者 1 6例 ,男 1 1例 ,女 5例。原发肿瘤均经病理确诊 ,病理观察均为低分化鳞癌。放射治疗时年龄 33~ 35岁 ,中位年龄 45 5岁。 1 2例行单纯放疗 ,4例行放疗加化疗。放射源为60 Co或 8MVX射线 ,常规分割照射 ,照射剂量为 70~ 86Gy。诱发肿瘤的潜伏期为 3~ 1 9年 ,中位潜伏期 1 1年。 1 6例均在原照射部位出现恶性肿瘤 ,其中牙龈鳞癌 3例 ,外耳道鳞癌 3例 ,硬腭癌 2例 ,舌鳞癌 2例 ,皮肤癌 2例 ,鼻咽肉瘤3例 ,上颌窦骨肉瘤 1例。诱发肿瘤 1…  相似文献   

6.
目的:根据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分析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乳突炎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4例(408耳)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放疗后3、12、24个月时的MRI影像资料,根据MRI影像特征分析放疗后乳突炎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规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放疗后乳突炎发生的...  相似文献   

7.
8.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迟发性脑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院自1991年1月至2002年4月共发现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恼损伤患者45例,其中本院治疗29例,外院治疗16例,笔者对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了解鼻咽癌外照射及外放疗俣并近距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2年1月-1997年1月,我科对首程收治的83例鼻咽癌患者,先采用常规外照射治疗,这根治剂量60-70Gy后,45例鼻咽腔内基本无病灶残存,结束放疗;对鼻咽腔内有残存病灶者38例采用后装近距离放射治疗方法补充照射剂量,近距离治疗总剂量一般为距施源器中轴8-12mm处12-20Gy/2-5次/周,每次4-6Gy。随诊为3年以上,随访率95.2%,失访4例,按死亡计算。结果:外照射治疗后病灶残存合并近距离组和单纯外放疗组的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1.1%和56.5%,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59.1%。随访期内未见严重放射性并发发症。结论:(1)外照射治疗后,对鼻咽腔内有灶残存者合并近距离治疗,可提高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2)外放疗和近距离放射治疗的合理配合,不会增加严重放射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颅神经受损的症状,放射治疗结束之后也会出现颅神经受损的症状。对这些颅神经进行电检查,对判断颅神经受损害的程度,对推断鼻咽癌的发展情况是有帮助的。放射治疗多年以后出现的颅神经症状的病因,是由于肿瘤复发转移?还是由于放疗的组织反应所致?做颅神经电检查可以提供做出正确判断的根据,我院自1980年至1989年共检查病人30例,对部分病人进行了电刺激治疗,报道如下。 仪器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急诊栓塞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急症栓塞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口鼻腔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5例鼻咽癌放疗后口鼻腔大出血患者,经后鼻腔填塞、药物治疗等措施无效,在出血1~4 h后行颈内、颈外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 ,选用明胶海绵、不锈钢圈栓塞出血责任动脉.结果 15例患者均在1.5 h内完成栓塞治疗,成功率100%(15/15),栓塞后出血停止,有效率100%(15/15).术后发生轻度面瘫2例,患侧面部疼痛1例,均在术后1周左右自行缓解、消失,无严重的栓塞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导管动脉急症栓塞是救治鼻咽癌放疗后口鼻腔大出血的一种有效、安全、简便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的放疗方式及预后。方法对130例NP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放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放疗(CRT)组100例、伽玛刀(GKS)+CRT组30例,分析不同放疗方法的并发症、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结果 CRT组与GKS+CRT组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3年生存率分别为99%、90%与96.7%、92%,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8%、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GKS+CRT治疗鼻咽癌,不增加患者并发症、可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病人放疗前后多种诱发电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鼻咽癌(NPC)病人放疗,放疗后射线是否会引起多种诱发电位的改变。方法:对48例初次放疗的NPC病人在放疗前与放疗后各阶段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VEP)追踪研究。结果:与放疗前对比,本组病人放疗后不同的阶段BAEP、SLSEP、PRVEP某些波的伏期与波间潜伏期均值和放疗前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NPC病人接受放射治疗后,早期即可引起神经系统传导功能障碍,诱发电位技术可以反映这种传导功能障碍的存在,而BAEP、SLSEP、PRVEP3种诱发电位协同应用,可及时发现射线对听感觉、体感觉、视觉传导通路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血清蛋白质谱的测定,观察放疗前后血清蛋白质图谱变化。方法 应用CM-10弱阳离子交换芯片和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分析50例鼻咽癌放疗前组、40例健康对照组和25例经放疗后完全缓解组(鼻咽癌患者自身配对)3组的血清标本。结果 对鼻咽癌放疗前组与正常对照组蛋白质谱分析发现共有20个蛋白质表达量有差异。获得相对分子质量为2931、4098、5343和13766的4个蛋白质峰组合建立的分类树模型,判别鼻咽癌的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90.0%。观察20个差异蛋白质的表达量在放疗后的变化,显示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放疗前组高表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31、4182、4688、13766的4个蛋白质表达量在完全缓解组降低,接近正常水平;相对分子质量为4098和5343的蛋白质表达量在CR组升高,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应用SELDI-TOF-MS分析,可在放疗前后筛选出鼻咽癌患者血清蛋白质标志物,有可能对微小病灶的监测及疗效的判定等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调强放疗中实施同一计划对剂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过程中实施同一治疗计划的可行性。方法 选10例采用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用Pinnacle3制定IMRT计划。在患者放疗中期重新行CT定位扫描,把基于初次定位CT图像所做的IMRT计划复制到重新定位CT图像上,使得照射野参数保持一致,测得基于两套图像计划中的肿瘤靶区、脊髓、脑干和腮腺的受量。统计在整个放疗过程中如果实施同一计划,患者靶区及各器官的剂量变化率。结果 两组计划相比,等中心层面外轮廓左右和前后长度平均缩小8%、3%。靶区PTV1(D95)减少0.6%~5.3%;放疗中期和放疗前相比右侧和左侧腮腺体积分别缩小13.1%~41.4%、12.0%~49.0%;右侧和左侧腮腺平均剂量增加5.6%~45.1%、3.3%~32.2%;脊髓最大剂量变化为-4.1%~13.9%;脑干剂量变化为-3.9%~9.3%。结论 对于采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患者,在不考虑摆位误差的影响因素下,由于靶区及正常组织显著变化等因素影响有重新定位修改计划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静息态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 -fMRI)对于鼻咽癌放疗后早期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4组放疗前(G0)、放疗后0~3个月(G1)组、放疗后3~6个月(G2)组及放疗后6~9个月(G3)组鼻咽癌患者进行静息态扫描,通过基于Matlab软件的DPARSF工具进行G1与G0、G2与G0、G3与G0,、G2与G1、G3与G2、G3与G1整理分析及后处理.结果 G1组与G0组相比两侧海马及颞叶的活动降低,一致性减少,而G2组与G0组相比两侧海马及颞叶的活动也降低,但幅度小,较G1组相比有回升,G3组也有回升,但没有恢复到放疗前水平.结论 静息态BOLD-fMRI的异常改变对于早期诊断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性脑损伤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记忆功能及脑磁共振影像学的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于浙江省肿瘤医院就诊的14例鼻咽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剂量学资料,其中T2 1例,T3 7例,T4 6例,均接受2~3疗程PF/TP方案诱导化疗,及单药铂类同步调强放疗或TOMO治疗。比较放疗前及放疗后3个月数字广度测试及脑磁共振影像学的改变。结果 剂量学可分析资料患者9例,均采用调强放疗,海马Vmean(15.17±2.17)cm3,颞叶Vmean(95.07±12.26)cm3,海马Dmean(1 154.06±771.63)cGy,颞叶Dmean(1 306.61±603.69)cGy,海马Dmax(3 797.61±1 450.98)cGy,颞叶Dmax(5 394.17±982.28)cGy。海马生物等效均衡剂量(equivalent uniform dose,EUD)(2 233.28±872.73)cGy,颞叶EUD(3 113.11±603.69)cGy。10例患者放疗前、后正背均值分别为8.8±1.8和8.1±1.59(P>0.05),放疗前、后倒背均值分别为6.2±1.04和5.3±2.36(t=3.25,P<0.05)。9例患者在放疗前及放疗后3个月进行脑磁共振结构像扫描,双侧颞叶可观察到灰质体积萎缩(t=4.57,P<0.05)。结论 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接受放疗,海马及颞叶均不可避免受到照射,放疗后,记忆功能部分受损,双侧颞叶灰质体积萎缩,两者间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1HMRS)对鼻咽癌(NPC)放射性脑损伤的诊断价值,通过线性拟合模型(LCModel)绝对值定量鼻咽癌放疗后颞叶细胞代谢变化规律,推测细胞代谢变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1HMRS扫描59例NPC放疗患者颞叶照射野和24例对照组健康志愿者颢叶,获取波谱图像并计算N-乙酰天冬门氨酸(NAA)/胆碱(Cho)、Cho/肌酸(Cr)值,LCModel定量NAA、Cho和Cr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按放疗后行1 HMRS检查的时间将患者和对照组健康志愿者分为4组:组1(放疗结束1周内,n=16),组2(放疗后1周~6个月,n=22),组3(放疗后6~1 2个月,n=21),组4(对照组,n=24).所有试验组及对照组成员常规磁共振图像均无异常影像学改变.结果 放疗结束1周内(组1)3项绝对值均最低并低于对照组,其中NAA绝对值、Cho绝对值和其余2组试验组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Cr绝对值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0.05<P<0.10);放疗结束后1周~6个月的Cho绝对值最高,与对照组P值<0.05.放疗结束后1周内NAA/Cr值最低,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放疗结束后1周~6个月Cho/Cr值最高且和其余3组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HMRS能监测NPC放射性脑损伤的细胞代谢物浓度变化,LCModel定量的绝对值较传统比值更早发现NPC放射性脑损伤细胞代谢变化,提供放射性脑损伤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9.
鼻咽癌调强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初步探讨鼻咽癌根治性调强放疗(IMRT)后放射性脑损伤(REP)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病理确诊、无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870例接受根治性IMRT.治疗完成后第3个月进行第1次鼻咽部+颈部MRI复查,3年内每6个月复查1次MRI,3年以后每年复查1次MRI.中位随访时间为40个月(6~104个月).分析MRI诊断发生REP患者的临床特征.将首次诊断为REP的鼻咽+颅脑MRI图像与原IMRT计划的CT模拟扫描图像进行MRI-CT融合.结果 经MRI检测出REP发生率为4.83% (42/870).单纯颞叶病变39例(双侧6例),单纯脑干病变2例;脑干+单侧颞叶病变1例.颞叶REP的潜伏期为6~56个月(中位时间30个月;单纯例脑干REP的潜伏期均为14个月;脑干+单侧颞叶病变的潜伏期为18个月.22例诊断REP后进行了复查,其中,14例REP患者药物治疗后,7例稳定,6例好转,1例进展;1例手术治疗后病情稳定;7例进行观察,5例稳定,2例进展.T1-2期患者未观察到REP发生,T3、T4发生率分别为3.09%和14.35%.对29例患者共计32侧发生REP的颞叶进行剂量学分析,发现27侧颞叶的最大剂量点出现在增强扫描的强化区域,5侧颞叶的最大剂量点出现在强化灶周围的水肿区域;同一患者健侧颞叶的最大剂量均小于患侧颞叶.结论 鼻咽癌IMRT后REP发生率较高,尤其是T晚期患者,积极处理可以使多数病情稳定或好转,REP的发生与脑组织较高剂量照射有关.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Purpose: Radioresistanc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unsatisfactory prognosis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patients. Ubiquitous mitochondrial creatine kinase (CKMT1) is always associated with malignancy in a variety of cancers. However, its significance in NPC progression and radiosensitivity remains unclear.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d on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CKMT1 on NPC cell radiosensitivity.

Material and methods: CKMT1 was overexpressed in NPC cell line CNE-1 or knocked out in CNE-2. Biological changes were detected after cells exposing to different doses of X-ray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CKMT1 on NPC cell radiosensitivity.

Results: CKMT1 promotes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in NPC cell lines CNE-1 and CNE-2. Overexpression of CKMT1 in CNE-1 cells enhanced colony formation rates, reduced G2/M phase cell cycle arrest, lowered apoptosis rate and c-PARP level, and elevated STAT3 phosphorylation level after radiation treatment. While knocking out CKMT1 using the CRISPR/Cas9 system in CNE-2 cells lowered colony formation rates, increased G2/M phase cell cycle arrest, apoptosis rates, and c-PARP levels, and decreased STAT3 phosphorylation in response to radiation treatment.

Conclusions: NPC cells with higher CKMT1 exhibited lower radiosensitivity through promoting phosphorylation of STAT3.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CKMT1 may be an alternative radiotherapeutic target in NPC therap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