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妇科手术吸入七氟烷与异氟烷对患者入睡时间、HR、平均动脉压(MAP)和苏醒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80例择期妇科手术ASAⅠ~Ⅱ的患者分为七氟烷组(40例)和异氟烷组(40例)。诱导:七氟烷组给予丙泊酚1.0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mg/kg,同时给予5%七氟烷吸入。异氟烷组给予丙泊酚1.0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mg/kg,同时给予2%异氟烷吸入。维持:七氟烷组用1.5%~2.5%七氟烷维持;异氟烷组用1.0%~2.5%异氟烷维持至手术结束。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意识消失时间、MAP、HR、血氧饱和度(SpO2)和苏醒时间。结果七氟烷组诱导后和术中MAP、HR明显高于异氟烷组,意识消失时间和苏醒时间七氟烷组明显早于异氟烷组。结论妇科手术吸入麻醉中,七氟烷诱导舒适,控制精确,可减少术中HR和MAP的波动,麻醉更加平稳,可缩短患者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七氟烷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45例老年高血压非心脏手术患者按照麻醉方式分为七氟烷组22例与丙泊酚组23例,分别观察其手术前后心电图ST段变化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等心肌坏死标志物变化情况.结果 麻醉诱导后24h,所有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心肌损伤;与七氟烷组相比,丙泊酚组麻醉诱导后24h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及肌钙蛋白水平显著升高(t=2.771、0.681、0.557,均P<0.05),心电图ST段显著压低[分别为(-1.96±0.06)mV、(-1.45±0.04)mV](P <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伴有心肌损伤,与丙泊酚相比,吸入麻醉剂七氟烷对心肌损伤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在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麻醉药物选择中,丙泊酚与七氟烷的不同使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08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掷硬币法将其均匀分作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七氟烷麻醉,而研究组对象则需接受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药物麻醉前后的认知功能情况与血清指标,麻醉后的相关临床指标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麻醉后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更少,两组患者的主要数据进行分析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老年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让其接受丙泊酚进行麻醉的效果更好,该方案可在临床中进行大范围应用。  相似文献   

4.
丙泊酚与七氟烷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丙泊酚和七氟烷应用于老年患者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两种麻醉药物的优劣势以寻求最适用于老年患者的麻醉方式.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其中七氟烷组预充七氟烷诱导麻醉和复合泵注瑞芬太尼,丙泊酚组则是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并复合输注丙泊酚,对比两组在手术前(Tn)、手术开始10 min(T1)、手术开始30 min(T2)、手术结束前30 min(T3)、手术结束前10min(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气分析中(pH、P02、PCO2)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的苏醒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T2、T3两个时间段的HR和MAP的两项指标和手术前10 min相比有明显的下降,七氟烷组T2时HR和MAP为(73.89±7.13)次/min、(80.69±9.43) mmHg,T3时为(72.11±6.25)次/min、(80.14±8.91) mmHg,丙泊酚组T2时HR和MAP为(66.24±7.24)次/min、(68.71±10.18)mmHg,T3时为(63.47±6.45)次/min、(67.13±11.35) 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T2、T3两个时间段丙泊酚组相较于七氟烷组HR和MAP下降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七氟烷组PO2T2时为(247.51±71.47) mmHg、T3为(268.15±68.46)mmHg,丙泊酚组T2时为(189.17±73.32) mmHg,T3为(183.14±67.17) mmHg,两组患者在T2、T3时间段PO2水平也较T1时间段均有明显的升高(P<0.05),并且以七氟烷组患者升高的趋势更明显(P<0.05);丙泊酚组术后吞咽反射恢复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10.4±2.5) min、(20.5±7.2)min、(35.8±8.6)min,七氟烷组上述指标分别为(6.2±1.9) min、(12.8±3.8) min、(24.6±6.1) min,七氟烷组患者术后吞咽反射恢复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丙泊酚组(P<0.05);苏醒时警觉与镇静评分(OAA/S)丙泊酚组为(4.2±0.4),七氟烷组为(4.1±0.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手术患者,七氟烷复合麻醉方式相比丙泊酚更具优势,不仅在手术过程中提供更稳定的生命体征,同时能够显著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七氟烷喉罩吸入麻醉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上腹部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吸入七氟烷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下实施手术,观察组采用喉罩吸入七氟烷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下实施手术。观察两组患者不同麻醉时刻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插管(置入喉罩)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分别低于对照组同期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取出喉罩)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分别低于对照组同期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喉罩吸入麻醉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性影响较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七氟烷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方法:观察组行七氟烷吸入麻醉,对照组给予静脉麻醉,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插管后1h及术毕时,观察组心率稳定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七氟烷在小儿手术麻醉中,其麻醉诱导及清醒速度更为迅速,血流动力学稳定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或异氟烷用于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苏醒期质量。方法拟行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两组麻醉诱导相同,麻醉维持分别采用七氟烷复合靶控输注瑞芬太尼(SR组,n=30)和异氟烷复合靶控输注瑞芬太尼(IR组,n=30),术中监测BIS并通过调整吸入药的浓度维持其波动于40~50,比较比较两组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术毕麻醉恢复情况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次数,评估麻醉效果及苏醒质量。结果两组术中不同时点SBP、DBP、HR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T1、T2时点两组患者的SBP、DBP均较T0时有所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BIS值变化趋势相同,在T1、T2时点两组患者BIS值低于基础值,P<0.05。SR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IR组,P<0.05。两组发生躁动的患者例数、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次数无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或异氟烷用于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确切,苏醒平稳,可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8.
张琦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5):71-72
目的观察一种灌注医师可自主操作的,经氧合器吸入七氟烷用于治疗体外循环期间高血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体外循环期间高血压的患者,通过氧合器吸入七氟烷,观察其降压效果,评价其临床使用价值。结果60例患者中,53例单凭通过氧合器吸入七氟烷达到满意降压效果,另外7例需加用其他药物才能达到要求的降压效果。结论经氧合器吸入七氟烷用于治疗体外循环期间高血压,降压迅速,效果确切,可控性强,并可维持一定时间,很少导致低血压。  相似文献   

9.
朱民新 《海峡药学》2012,(10):140-141
目的探讨丙泊酚和七氟烷对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96例普通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每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质量和MMSE评分。结果①丙泊酚组术后1、3h和七氟烷组术后1、3、6h的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丙泊酚组术后1、3、6h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七氟烷组(P<0.05);②丙泊酚组患者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快于七氟烷组(P<0.05),且苏醒期丙泊酚组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七氟烷组(4.17%VS16.67%,P<0.05)。结论丙泊酚和七氟烷均可引起老年胸外科手术后短期内认知功能障碍,但丙泊酚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且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七氟烷喉罩吸入麻醉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对下腹部手术患者内环境指标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汉川市人民医院接受下腹部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吸入七氟烷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则给予气管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比较2组患者不同麻醉时间点心率及动脉压的变化,评估七氟烷喉罩吸入麻醉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对下腹部手术患者内环境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喉罩)后、腹腔镜探查前、腹腔镜探查后、拔管(喉罩)后的动脉压分别是(87.5±11.7)、(78.3±13.4)、(84.5±11.1)、(96.2±14.2)mm Hg(1 mm Hg=0.133 k Pa),对照组分别为(95.4±11.1)、(72.2±11.5)、(78.3±13.3)、(109.4±14.6)mm Hg,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插管(喉罩)后、切皮前、拔管(喉罩后)的心率分别为(71.4±12.4)、(66.3±11.1)、(79.3±14.2)次/min,对照组分别为(85.3±11.1)、(73.4±10.3)、(87.6±15.2)次/min,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七氟烷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对下腹部手术患者内环境指标稳定性无明显影响,麻醉过程中患者心率、动脉压变化小,稳定性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潘巍 《北方药学》2013,(12):33-33
目的:探讨七氟烷与异氟烷低流量麻醉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22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异氟烷低流量麻醉,给予观察组患者七氟烷低流量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气腹前、气腹10min、苏醒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平稳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自主恢复时间、拔管时间、Aldrete评分至9分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应指标(P〈0.05)。结论:七氟烷低流量麻醉较异氟烷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术后患者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更短,麻醉深度更易控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丙泊酚和七氟烷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分别采用丙泊酚(A组)与七氟烷(B组)进行麻醉,分别记录麻醉诱导时(t1)、麻醉诱导后(t2)、手术开始后30min(h)以及手术结束时(t4)4个时间节点,经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加以比较.结果:与t1相比,两组患者血清IL-6、IL-8、IL-10和TNF-α水平在t2~t4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七氟烷麻醉组的患者相比,丙泊酚麻醉组患者IL-10水平在t2~t4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丙泊酚麻醉组患者相比,七氟烷麻醉组患者IL-6、IL-8及TNF-α水平在t广t4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临床应用中,使用丙泊酚麻醉相比使用七氟烷麻醉更利于维持体内炎性因子平衡.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七氟烷吸入麻醉应用于小儿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以90例3~12岁需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凭BIS数值对ETsevo进行调控,使BIS值维持在40~60范围内,在手术结束前5min内要使BIS值保持在60~75范围内。对照组则完全凭借医师的临床经验来进行麻醉、行气管插管。待患儿手术结束后便停止七氟烷的吸入,使用普通氧气机械通气8L/min,不采取其他刺激方式,直至患儿自然苏醒。结果采取BIS监测的患儿插管条件更佳,术中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均保持平稳状态。结论 BIS用于七氟烷临床麻醉,在减少药物用量,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以及缩短苏醒与拔管时间,增强麻醉安全程度等多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应用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择期非心脏手术且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P组)和七氟烷(I组)麻醉组和对照组,根据需要输血·麻醉诱导:两组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1.5~2.0ml/kg,芬太尼3-4μg/kg,维库溴铵0.1mg/kg行麻醉诱导。结果患者术后1h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4hP组MMSE评分较术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4hP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4h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24h及48h两组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接受丙泊酚或七氟烷麻醉的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POCD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5,(32):4540-4542
目的:比较地氟烷和七氟烷用于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120例拟行麻醉的老年患者按计算机随机序列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用药及处理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试验组患者采用地氟烷吸入麻醉。于麻醉前,插管后2、10 min,手术开始后2、30 min以及手术完成时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同时记录患者的术后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插管后10 min时的心率明显较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后拔管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主要表现为低血压、高血压、支气管痉挛、恶心呕吐和烦躁不安,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和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氟烷用于老年患者外科手术麻醉的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对行心脏手术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脏病患儿54例,对所有患儿行心脏手术术前麻醉,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静脉麻醉诱导,观察组给予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比较两组麻醉诱导情况、从进入手术室到完成深静脉穿刺时间、麻醉前与气管插管前后及采集桡动脉血进行分析血压及心率、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磷酸激酶(CK)变化。结果两组患儿均插管成功,对照组与观察组体动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深静脉穿刺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诱导麻醉期血压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气管插管前心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cTnI、CKMB及CK麻醉后表现为不同程度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可以保护心脏手术患儿心肌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上腹部手术患者呼气末七氟烷浓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设盲原则,将50例ASAⅠ-Ⅱ级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七氟烷组(A组,n=25),单纯七氟烷组(B组,n=25).麻醉诱导前,A组经皮穴位电刺激双侧内关、合谷、足三里穴30 min;B组在手术室静置30 min.插管后,A、B两组静脉连续输注瑞芬太尼,持续吸入七氟烷,维持BIS值在40~ 50,A组继续经皮穴位电刺激.分别在穴位刺激前(T0)、切皮时(T1)、开腹探查时(T2)、开腹探查后30 min(T3)、开腹探查后60 min(T4),采静脉血监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皮质醇浓度,手术开始后每10 min记录1次呼气末七氟烷浓度.结果 A组呼气末七氟烷浓度(1.4±0.2)%,明显低于B组的(1.9±0.4)%(t =3.147,P<0.01);两组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在T1、T2时间点较T0明显升高(F=2.256、2.432,2.132、2.334,均P<0.05),两组T1~T4时间点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59、2.232、2.453、2.602,均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降低了上腹部手术患者呼气末七氟烷浓度及应激反应,与七氟烷具有麻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高危病人,尤其合并高血压症病人的手术安全性及并发症的防治,我们对我院近几年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出最佳的麻醉方法及处理要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儿科手术中应用七氟烷与地氟烷麻醉维持在苏醒质量及术后认知方面的差异.方法:110例儿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组和地氟烷组各55例,两组分别在术中用七氟烷或地氟烷行麻醉维持.比较两组患儿术后苏醒质量、认知功能、药品不良反应等.结果:地氟烷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七氟烷组(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七氟烷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抽取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上级医院进修期间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按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实验组行七氟烷+瑞芬太尼麻醉,对比患者不同时间段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实验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8.73±2.15vs9.85±2.46min)、拔管时间(10.83±2.94vs12.03±3.36min)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显著,麻醉后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影响较小,麻醉后产生的应激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