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感染药学》2018,(2):279-281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其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78例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统计和分析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策。结果:78例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其中41例为胃管留置、28例为意识障碍、3例为呼吸机辅助呼吸和气管切开和6例为既有肺部疾病者;肺部感染多发生于脑梗死后14 d内。结论:脑梗死患者诱发肺部感染与患者胃管留置、意识障碍、呼吸机辅助呼吸和气管切开有关,临床上应尽早准确诊断,及时地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董红粉 《抗感染药学》2021,18(3):410-412
目的:分析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30例临床资料,分析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以及治疗措施.结果:130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有15例(占11.54%),其痰液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9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4株,为肺部感染主要病原菌);经单因素分析,患者的年龄、吸烟史、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等因素与术后肺部感染存在相关性(P<0.05);并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患者年龄≥60岁、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史、手术时间≥5h、呼吸机使用时间≥5 h是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部感染是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鲍曼不动杆菌是主要病原菌,而年龄≥60岁、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史、手术时间≥5h、呼吸机使用时间≥5 h是诱发肺部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为降低术后感染风险,临床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防控措施,积极治疗以改善其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对呼吸系统损伤的特点,探讨围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术后出现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患者16例的临床资料,对围术期呼吸系统损伤因素和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全组术式均为全腔镜下食管癌切除+食管-管状胃颈部吻合术,早期6例术中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余10例均在单腔气管插管+人工气胸下实施手术.结果 全组无中转开胸及开腹手术.双腔支气管插管有2例患者术中发生气管、支气管损伤,在腔镜下完成修补,术后正常康复.单腔气管插管的10例术中均未发现明显气管损伤.术后发生声音嘶哑并肺部感染3例,经喉镜检查,证实为左侧声带麻痹.3例出现乳糜胸,其中保守治疗1例、再次胸腔镜下结扎胸导管2例,均成功治愈.单纯肺部感染4例,4例出现严重肺部感染并呼吸功能衰竭,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其中合并吻合口瘘3例,最终并发气管-食管瘘死亡1例.结论 呼吸系统损伤是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重要围术期并发症,可通过围术期雾化、术中单腔气管插管+人工气胸、注意神经保护等措施来更好地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提高救治水平,改善预后。方法:术后出现肺部感染予痰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及时准确地查明细菌种类,早期足量使用有效抗生素,并联合雾化吸入、振动排痰,促进痰液排出。严重者予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并予俯卧位通气,加强病房空气消毒及手卫生管理。结果:术后7例肺部感染患者,6例通过有效治疗及护理,顺利出院,1例因并发肺部感染而死亡。结论: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超早期对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进行预见性风险评估,找出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尽早实施,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继发并发症,有效的降低伤残率,提高手术疗效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2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气管切开术后5d并发肺部感染率为83%,常见的致病菌有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双球菌、不动杆菌、肺炎克雷氏菌等,并发感染的相关因素有痰液排除困难、吸入含病原体的空气等。结论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气管切开后行及时的吸痰、有效的气道湿化、做好空气消毒、严格无菌操作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徐超仁 《抗感染药学》2021,18(3):413-415
目的:分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风险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及GCS评分值的关联性及其对策.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间ICU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5例病例资料,其中术后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28例作为感染组,术后气管切开肺部未感染患者47例作为未感染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与患者性别、年龄及其合并伤、入院时GCS评分值、术前体质量指数、昏迷时间、气管导管留置时间、胃管留置情况、激素使用史、抗菌药物使用史、白蛋白水平、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受伤原因等单因素的相关性;将P< 0.05的单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术后气管切开肺部感染风险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术前体质量指数高、合并伤、入院时GCS评分值低、昏迷时间长、气管导管留置时间长、白蛋白水平低均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具有关联性(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前体质量指数高、合并伤、GCS评分值低、昏迷时间长、气管导管留置时间长、白蛋白水平低均为术后气管切开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中可从以上几方面重点干预及预防,以减少术后肺部感染,提高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总结对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的经验。对58例高龄肺癌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加强心理护理,积极控制原发病及呼吸道训练;术后加强呼吸道护理及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痰液的观察及术后的早期活动,严防术后肺部并发症。术后30天内死亡3例,手术死亡率6.9%,其中1例死于术后心肌梗死,2例术后出现急性呼吸功能不全,行气管切开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但因继发严重肺内感染,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患者无肺部并发症,均痊愈出院。加强对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有效的预防呼吸道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保证了高龄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肺部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恶性肿瘤并发肺部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与恶性肿瘤并发医院感染有关的因素用1:1配对病例对照方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肺部医院感染率高于其他疾病患者(P<0.05),且以肺癌患者为主.常见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杆菌为主.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住院的时间、介入性操作、抗生素的应用、化疗、手术、合并糖尿病及肿瘤转移是肺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避免化疗导致的白细胞下降、减少不必要的介入性操作、严格控制原发病是控制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肺部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药实践》2017,(7):500-504
目的:探究老年非心脏开胸手术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感染的相关特征。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7月行非心脏开胸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200例,依据是否发生术后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非心脏开胸手术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收集感染组患者痰液进行病原学检测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老年非心脏开胸手术术后肺部感染率为36.00%。伴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吸烟史、术前肺功能中重度异常、夏季行手术、手术时间大于3 h、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大于8 h等将显著增加老年非心脏开胸手术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性。患者致病原主要为革兰阴性菌(62.35%)和革兰阳性菌(30.59%),且存在细菌交叉感染现象。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较为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和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较为敏感。结论:伴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吸烟史、术前肺功能中重度异常、夏季行手术、手术时间大于3 h、机械通气时间大于8 h是老年非心脏开胸手术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为耐药菌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56例70岁以上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资料,术前预防性控制呼吸道感染,术前3天以呼吸道雾化吸入,应用解痉化痰药物,加强呼吸功能锻炼,术中间断膨肺,加强吸痰,缩短手术时间,胸胃缝合成"管状胃"以减少对右肺的压迫,术后施行静脉自控镇痛,早期气管镜吸痰及下床活动,早期肠内营养。结果术后肺部感染9例,均治愈,其中合并真菌感染3例,肺不张10例,经气管镜吸痰配合理疗后复张,呼吸衰竭2例,分别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3d、6d;手术死亡1例,死于胸胃瘘。结论高龄食管癌患者多合并肺部疾患,心肺功能储备低下,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需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心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肺心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27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对肺部真菌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措施.结果 27例患者治愈20例,好转5例,死亡2例,死亡患者为肺心病导致多种脏器功能障碍所致.结论 长期的疾病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且侵人性操作以及广谱抗生素在肺心病治疗中的大量使用,导致肺部真菌感染的概率上升,因此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对真菌感染进行预防及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研究CT肺动脉造影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25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CT检查特征。结果 25例患者均确诊为肺动脉栓塞,25例患者均见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改变。6例出现中央性充盈缺损,呈双轨征和靶征;10例出现偏侧性充盈缺损;4例出现附壁性充盈缺损;5例出现完全性阻塞;部分患者可见肺梗死、支气管动脉扩张、胸腔积液和右室功能不全等肺动脉栓塞的间接征象。结论 CT检查对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断可提供较为客观的资料,可作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肺结核患者继发肺部感染时的常见病原体种类及其敏感药物,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住院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出致病菌者752例按G+球菌、G-杆菌和真菌分组分析,并按种类进行药敏试验,分析感染菌谱和耐药状况。结果分离出的病原体中,以G-杆菌为主,占50.0%,其次是真菌和G+球菌,分别占25.0%和21.7%;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占前3位;药敏结果显示,G-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G+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白色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最为敏感。结论明确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合理有效的抗菌药物,是及时治疗、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肺结核患者继发肺部感染时的常见病原体种类和药物敏感状况,为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提供参照与依据。方法对医院不同时间段住院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出的致病菌构成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不同时期感染菌谱和耐药状况变化情况。结果 2个时间段分离出的病原体均以G-杆菌为主,但近期G-杆菌所占百分比下降,真菌感染呈上升态势,菌种构成也有所变化。G-杆菌药敏结果显示,耐药谱也有很多变化。结论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出的致病菌构成和药敏试验结果在不同条件下会有很大变化、选择合理有效的抗生素,是及时治疗、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的肺循环血供和相应的治疗对策.方法 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8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患儿术前均接受多排螺旋CT检查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多排螺旋CT检查结果确定侧支血管起源及走形路径,计算McGoon比值及Nakata指数.结果 48例患儿中,肺循环血供主要来自于动脉导管16例(33.3%),粗大的体肺侧支动脉14例(29.1%),动脉导管与体肺侧支共存18例(37.5%);McGoon比值为(1.2±0.4),Nakata指数为(130±88) mm2/m2.术式包括侧支汇聚术2例,体肺分流术29例,双向格林术13例,体肺分流加腔肺分流术4例.术后早期死亡2例.结论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的肺动脉血供及解剖形态复杂多样化,多排螺旋CT结果结合经胸超声心动图结果综合评价肺血管情况及心内畸形可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余彩娥  薛梅 《云南医药》2010,(5):498-50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及其与气流受限的相关性。方法对82例稳定期的COPD患者及26例健康对照者进行静态肺功能、血气分析及超声心动图检测。COPD患者依据肺功能指标进一步分级;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测的肺动脉收缩压(PSAP)值,将COPD患者分为COPD并肺动脉高压组(PASP≥40mmHg)和单纯COPD组(PASP〈40mmHg)。结果 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为22%,进一步分层发现轻,中、重、极重度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发生率分别为5%、27%、29%和54%(χ2=9.04,P〈0.05),两两比较仅极重度COPD组与轻度COPD组肺动脉高压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PD并肺动脉高压组及单纯COPD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FEV1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1)。COPD并肺动脉高压组与单纯COPD组比较FEV1占预计值%、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占预计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P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并肺动脉高压组、单纯COPD组及健康对照组3组间年龄及性别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ASP与FEV1占预计值%、FEV1/FVC、DLCO占预计值%呈显著负相关(分别为:r=-0.42,r=-0.52,r=-0.38,均P〈0.01),PASP与PaO2相关性更强(r=-0.61,P〈0.01)。结论随着COPD病情的加重,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随之增加。气流受限在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中并非单一因素,部分COPD患者存在与气流受限"不成比例"的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7.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 is a progressive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vascular remodeling of pulmonary arteries (PAs) and increased vascular resistance in the lung. Monocrotaline (MCT), a toxic alkaloid, is widely used for developing rat models of PAH caused by injury to pulmonary endothelial cells; however, characteristics of vascular functions in MCT-induced PAH vary and are not fully understood. Here, we investigated 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 (HPV) responses and effects of various vasoconstrictors with isolated/perfused lungs of MCT-induced PAH (PAH-MCT) rats. Using 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 we confirmed vascular remodeling (i.e., medial thickening of PA) and right ventricle hypertrophy in PAH-MCT rats. The basal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PAP) and PAP increase by a raised flow rate (40 mL/min) were higher in the PAH-MCT than in the control rats. In addition, both high K+ (40 mM KCl)- and angiotensin II-induced PAP increases were higher in the PAH-MCT than in the control rats. Surprisingly, application of a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hibitor, L-NG-Nitroarginine methyl ester (L-NAME), induced a marked PAP increase in the PAH-MCT rats, suggesting that endothelial functions were recovered in the three-week PAH-MCT rats. In addition, the medial thickening of the PA was similar to that in chronic hypoxia-induced PAH (PAH-CH) rats. However, the HPV response (i.e., PAP increased by acute hypoxia) was not affected in the MCT rats, whereas HPV disappeared in the PAH-CH rats.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vascular contractility and HPV remain robust in the MCT-induced PAH rat model with vascular remodeling.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接受肺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肺功能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处理。方法从某医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接受肺部手术的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观察组,在术前做好准备,术中进行监测,术后给予相应的处理。另选择以往常规手术管理肺部手术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1例患者因放弃治疗出院而病情加重,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6.0%、98.0%,高于对照组的18.0%、9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高度重视对肺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肺功能评估,并根据评估做好相关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改变对胃食管反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否为胃食管反流(GER)加重的病因。方法对176例轻、中、重度COPD患者分三组进行肺功能、食管内24 h pH值、食管内、胃内压力和食管运动功能等检测。并研究其与COP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依COPD的严重程度,患者肺功能均逐步递减。(2)食管内24 h pH值,反流严重程度和COPD严重程度平行,总积分分别为(17.8±1.20)(、20.6±1.8)和(26.65±2.0)分(P<0.001)。(3)食管内和胃内测压,显示COPD三组的跨膈压分别为(11.25±1.37)(、13.65±2.52)和(16.72±1.87)mm Hg(P<0.001),与COPD的严重程度平行。(4)食管下扩约肌区(LES)的压力,依COPD严重程度直线下降,分别(19.67±3.5)(、10.72±1.5)和(4.54±2.5)mm Hg(P<0.001)。(5)食管的原发性蠕动的频率,依COPD的严重程度,逐步减少,传递速度也逐步下降。结论COPD患者的跨膈压增大、LES压力下降、食管运动功能障碍,均可导致GER。提示COPD可能是GER加重的病因。  相似文献   

20.
丁颖  孙微  刘洁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3):117-118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经胸超声心动图的超声表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5例经临床综合诊断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通过左心长轴、大动脉短轴等多个切面观察超声心动图特点。结果 15例患者中,超声心动图发现直接征像(即肺动脉主干近分叉处及右肺动脉栓子)2例,其余13例均出现右心系统增大,三尖瓣返流,肺动脉瓣口血流频谱"指拳征"等间接超声表现。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为肺动脉栓塞的诊断,鉴别诊断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