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总结森林脑炎昏迷患者的护理经验,保证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分析18例森林脑炎昏迷患者的护理。从急救护理、支持性护理、家属心理护理等几个方面对森林脑炎昏迷患者的护理进行了总结。结果 18例患者中15例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其中8例气管切开。11例好转出院,5例自动放弃治疗回家,3例死亡。结论对森林脑炎昏迷患者的护理要体现整体观,护理措施具体有针对性,病情观察细致认真,基础护理扎实到位,专科技术娴熟,才能保证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森林脑炎为春夏季林区工作人员的常见病,本病起病急、进展快,早期症状无特异性,但通过结合蜱叮咬史及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可以做出临床诊断,并通过早期给予相应的治疗,可改善疾病的预后.本研究对20例森林脑炎患者的临床转归进行了分析,以更好地指导治疗.方法 选自我科2010年6月至7月间住院并临床诊断为森林脑炎的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12:8,平均年龄为(43.6±12.9)岁,对他们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经过及疾病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①所有患者都居住在农村或林区,在发病前4 d到1个月有被蜱叮咬的病史.②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饮水呛咳、抬头困难、耸肩不能、肢体活动障碍,严重的患者出现抽搐、昏迷、呼吸衰竭.③大多数患者表现为血常规白细胞升高,血小板正常,肝功及肾功改变不明显,腰穿提示病毒性感染脑脊液,头部CT和MRI没有提示明显异常.④2例轻度、10例中度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后均恢复良好,8例重度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有5例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后有1例患者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2例患者放弃治疗,2例未愈出院.结论 死亡的患者是于发病后1周以上才来就诊的,所以该病的早期干预对疾病的预后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最重要的还在于注射森林脑炎疫苗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尚无特效疗法。我科对1994年收治的1例森林脑炎,3例乙型脑炎采用大剂量病毒唑治疗。效果满意。4例患者全部治愈,且无后遗症,与往年比疗效明显。 森林脑炎1例(该患者发病前曾在黑龙江省森  相似文献   

4.
记忆及智能障碍是脑外伤后和脑炎后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组精神症状 ,我院于 1998年 7月~ 2 0 0 3年 5月收治了脑外伤及脑炎后患者 4 3例 ,现就脑外伤和脑炎后患者记忆、智能障碍及影响因素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 3例 ,分为脑外伤组和脑炎组 ,脑外伤组 2 3例 ,男 19例 ,女 4例 ;年龄 17~ 5 5岁 ,平均(31 91± 9 6 8)岁 ;职业 :工人 7例 ,农民 5例 ,军人 4例 ,学生 4例 ,教师 3例。脑炎组 2 0例 ,男 11例 ,女 9例 ;年龄 17~ 37岁 ,平均 (2 4 4 5± 7 82 )岁 ;职业 :学生 8例 ,农民 6例 ,军人 2例 ,教师 2例 ,工人、…  相似文献   

5.
森林脑炎又名蜱伟脑炎,是由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蜱为传播媒介,野生动物为储存宿主,人类受蜱叮咬而致病,多发于春夏季。临床上以突发高热或过高热,并有恶心、呕吐、头痛、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因高热所致抽搐后进入昏迷,最终因延髓麻痹而死亡,因此森林脑炎病人高热护理尤为重要,我科自1996年以来收治本病100例,均以神经系统为主的中枢性高热或过高热,体温高达40℃以上为主要指征,临床上采用物理降温和适当药物降温是基本降温方法,但以物理降温为佳,现体会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00例中男72例,女28例,年龄17~60岁,病史10d…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80岁以上老年人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护理及预后。方法取2004-2006年收治的50例80岁以上脑梗死患者(其中最大者93岁),均用头颅MRI或CT证实。结果50例中多数为多病灶、大面积和伴有并发症,治疗后好转38例、死亡11例。结论80岁以上老年人患脑梗死后症状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80岁以上老年人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护理及预后。方法取2004年至2006年收治的50例80岁以上脑梗死患者(其中最大者93岁),均用头颅MRI或CT证实。结果50例中多数为多病灶、大面积和伴有并发症,治疗后好转38例、死亡11例。结论80岁以上老年人患脑梗死后症状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8.
记忆及智能障碍是脑外伤后和脑炎后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组精神症状,我院于1998年7月~2003年5月收治了脑外伤及脑炎后患者43例,现就脑外伤和脑炎后患者记忆、智能障碍及影响因素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森林脑炎患者肝损伤情况.方法 检测、分析森林脑炎患者血清ALT、AST及TBIL水平.结果 278例森林脑炎患者,其中93例并发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为33.5%.ALT异常93例(占100%),AST异常79例(占84.9%),TBIL异常68例(占73.2%).轻度肝损伤56例(占60%),中度肝损伤37例(占40%).结论 森林脑炎患者可并发肝损伤,程度较轻,且随着原发病的好转,肝功能可好转,无需应用保肝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早期发现重症患者。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0日我院儿科收住院的147例手足口病临床资料。结果该组病例最小7月,最大7.5岁,大部分为1~3岁幼儿。发病高峰为4~5月。普通病例107例,处理后均治愈。重症40例,其中37例并病毒性脑炎,1例治疗后仍有下肢肌力差,站立不稳,2例转院,其余治愈。1例脑炎基础上出现循环不良表现,转上级医院治疗后治愈。2例危重症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肺出血死亡。结论手足口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但其可发展为重症,并脑膜炎、脑干脑炎、脊髓灰质炎等神经系统损害及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心肌炎等死亡,需及时识别重症患者,早期治疗,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和临床特点,为手足口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010年3~7月本院收治的8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临床治疗的结果。结果:82例患者中,治愈74例,好转6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结论: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少数患者可进展为重症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受累,部分患者出现重症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多由EV71感染),多数重症患者预后良好,个别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脑炎的病理特征及其临床诊治途径,为治疗此类高发病提供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选取过去几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脑炎的有典型性的病例,将这些病例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根据这些病例的不同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具体治疗措施,分析临床诊治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脑炎的方法 .结果 针对轻症组与重症组患者发病情况的不同,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有所侧重,效果显著.结论 在临床实践应用中,遇到特殊的病理特征,应充分考虑到小儿患有支原体肺炎合并脑炎的可能性,及早发现病情,及早采取全面、有针对性的措施分别对轻症患者和重症患者进行治疗,才是保证治愈率的可行之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14例自身免疫性脑炎病例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4例患者中,男9例,女5例,发病年龄36~85岁,平均56岁,其中二缩氨酸相似蛋白-6脑炎(DPPX脑炎)4例,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mma aminobutyric acid type B receptor,GABABR)脑炎4例,抗富含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eucine-rich glioma-inactivated,LGI1)脑炎6例,治疗主要以甲泼尼龙冲击、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抗癫痫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物为主。3例患者在随访中死亡,2例死于肺癌,1例为心律失常猝死。其他患者预后良好。结论自身免疫性脑炎预后良好,早期激素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积极治疗合并的肿瘤,对于控制症状、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治要点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46例EV71感染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儿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年龄分布以小于3岁的婴幼儿为主,均有发热及皮疹,部分患儿有呼吸、循环系统异常体征,46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脑实质损伤表现,尽早治疗可改善危重症患儿症状,治愈或好转42例(91.3%),死亡4例(8.7%).结论 EV71感染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与脑实质受累部位有关,其中脑干损害致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病情最为凶险,及早发现危重病例并予积极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探讨流行性腮腺炎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2010年9月~2011年1月收治的42例流行性腮腺炎脑炎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未进行腮腺炎疫苗接种.有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接触史,发病年龄3~14岁;临床表现为发热、精神萎靡、呕吐、头痛、腹痛,全部病例均有脑电图异常,住院5~10d全部治愈,无遗留后遗症。结论对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应特别注意精神状况,有无头痛、呕吐、腹痛等,及时查脑电图,做到早诊断、早治疗,脑电图是较可靠的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依据、流行特点、治疗方法以及防控措施等。方法选择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120例,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并从公共卫生的角度出发,给出防控措施。结果患者经对症治疗后,治愈82例,好转20例,未愈出院9例,死亡9例。结论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杜绝传播途径和传染源,才是根治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上策。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对2002~2011年保山市乙脑疫苗接种后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及死亡率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保山市疾控中心2002~2011年的乙脑疫情资料和乙脑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保山市乙脑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从乙脑死亡率看,从2002年1月~2011年10月呈逐年下降趋势;从地域分布来看,隆阳区的发病例数占了总发病的84.6%:近5年来流行性乙型脑炎死亡率显著降低,同时发病率也明显减低。结论乙脑疫苗的接种以及诊疗水平的提高从根本上改善了保山市乙脑的发病率,经过系统调查分析,保山市乙脑的下步工作还是应着重于预防.提高各地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8.
潘开国  黄宇 《中国当代医药》2014,(1):158-159,162
目的研究胎传梅毒患儿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胎传梅毒患儿及其母亲的临床资料。结果6年间共发生152例胎传梅毒患儿,2012年发生率是2007年的11.8倍,呈显著上升趋势。152例患儿中,早产儿139例,低体重儿136例;148例患儿发病时间为0~1个月。在临床表现方面,以肝脏、骨骼、皮肤受累最为严重。大多数患儿母亲未检测或检测时间晚,且未接受正规治疗。文化程度偏低的孕妇极易感染梅毒。该疾病主要发生在产后3周左右,大约有89.47%的患儿集中在1个月内。平均发病天数为9d。结论胎传梅毒主要发生在农村流动人群中,孕妇未进行梅毒血清筛查以及青霉素正规治疗,是发生胎传梅毒的重要原因;加强梅毒筛查以及疾病的预防、治疗知识普及,对于降低该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胡丽娜 《淮海医药》2009,27(6):482-483
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HFMD)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二期合并病毒性脑炎22例患者,就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案、临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早期给予脱水、激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治疗,所有患儿均达到临床治愈,未遗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重症HFMD合并脑炎病例,病情进展迅速,早期临床表现较隐匿,如能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治疗,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3%氯化钠联合喜炎平治疗重症手足口病(HFMD)合并脑炎5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喜炎平,研究组给予3%氯化钠联合喜炎平,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2.0%(46/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40/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退热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氯化钠联合喜炎平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