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冰毒”)滥用人员的人格特征。方法:使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194例冰毒滥用人员进行测查。结果:被调查者男性居多,为134例(69.07%)。平均年龄34.1a±s7.5a。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共149例(76.80%)。职业以无业者居多,为178例(91.75%)。滥用的毒品以冰毒为主,但该群体中还有部分人员滥用其他毒品,如海洛因,氯胺酮(“K粉”)等。滥用冰毒人员在乐群性,聪慧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独立性和紧张性等均显著低于中国常模,而有恒性和实验性则显著高于常模。男性滥用者在乐群性,敏感性,独立性和自律性等均显著低于女性滥用者。结论:冰毒滥用人员有其特异的人格特征,其人格明显偏离正常,男女之间存在差异。在对该人群进行脱毒治疗,管理教育,心理康复时,应充分考虑到其特异的人格特征,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沟通和交流,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提高该群体对药物滥用的阈值,防止或减少吸毒行为的反复发生,降低复吸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静脉注射海洛因滥用者HIV感染情况及高危行为与HIV感染率的关系。方法:对北京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2006年10月-2007年10月收治的233例静脉注射海洛因滥用者进行HIV血清抗体检测,采用自行设计的“药物滥用情况调查问卷”和“高危性行为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男性居多(124例占61.7%),平均年龄32.9a±s8.7a(最小年龄19a,最大年龄51a),以无业者(占50.8%)和私营/个体劳动者(占15.6%)为主,有13例(占5.6%)抗-HIV阳性。该人群平均吸毒时间5.0a±s3.4a,平均吸食剂量0.37g±s0.49g,滥用场所主要集中在自己家中(87.6%)。使用的注射器主要来自药店/百货店(占79.4%),37.9%共用过注射器。有8-3%除配偶以外有4个以上性伴,有8.6%患有各种性病。结论:静脉注射海洛因滥用者是HIV感染的高危人群,静脉注射毒品、共用注射器、不安全性行为是感染HIV的主要途径,应对该人群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增强自觉规避HIV感染高危行为的意识,从而有利于遏制HIV/AIDS在该群体中的蔓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苯丙胺滥用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个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对苯丙胺滥用者(119例)与正常人群(109例)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质进行对比研究,应用多元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相对正常人群,苯丙胺滥用者的敌对和躯体化程度较高(敌对:F[1424]=16.32,P〈0.01;躯体化:F[1424]=6.72,P〈0.05),苯丙胺滥用者的个性特质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影响;苯丙胺滥用者的个性特质中的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和幻想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苯丙胺滥用者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苯丙胺滥用者的个性特征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海洛因滥用者HIV感染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5年、2006年两年收治的4481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HIV血清抗体检测,初筛阳性者填写HIV/AIDS感染个案调查登记及流行病学调查表并上报上级防疫部门进行复查确诊。结果:4481例海洛因滥用者中HIV抗体阳性者43例占0.96%,其中2005年10例占0.42%(10/2367),2006年33例占1.56%(33/2114),两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所有感染者均为静脉注射吸毒者,其中42例有共用注射器情况。43例HIV感染者均有性乱行为。结论:静脉注射特别是共用注射器是造成HIV在吸毒群体中迅速传播的危险因素,性乱行为加速了HIV从吸毒人群到普通人群的蔓延。因此,加强对吸毒人群特别是注射毒品者进行教育和行为干预,改变吸毒者的认知及行为方式,拒绝共用注射器,拒绝性乱行为,能有效地避免HIV/AIDS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的人格特征。方法:运用16PF及酒精戒断症状量表测查106例男性酒依赖住院的患者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16PF因子分中,敢为性、幻想性、忧虑性、紧张性分值高于常模(P<0.001),聪慧性、稳定性、有恒性、怀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分值低于常模(P<0.05,P<0.001);(2)嗜酒年龄以35a为界的两组患者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和内向与外向型次级人格因素方面有统计学差异;(3)有无精神症状的两组患者幻想性和独立性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酒依赖患者存在明显的人格异常,尤其低年龄组和有精神症状的酒依赖患者有明显人格偏离,临床干预时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对69名在我院精神卫生中心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的海洛因依赖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海洛因依赖者MMT治疗前SDS、SAS和SCL-90各因子分、阳性项目均分及总分均非常显著地高于常模(P〈0.01),MMT治疗后与治疗前上述各项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SDS、SAS、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阳性项目均分仍非常显著地高于常模(P〈0.01)。结论:海洛因依赖者MMT治疗具有一定效果,但海洛因依赖者的心理健康问题较正常人群明显严重,在MMT过程中,应加强社会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海洛因依赖者吸烟与吸毒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吸毒前后的吸烟情况,分析吸烟与吸毒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了576名海洛因依赖者的流行病学资料。结果:海洛因依赖人群吸毒前后的吸烟比例分别为83.54%和91.36%,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女性海洛因依赖者吸毒前后的吸烟率分别为47.89%和85.91%,有显著差异(P〈0.01);而男性海洛因依赖者吸毒前后的吸烟率分别为88.91%和92.29%,无显著差异(P〉0.05)。海洛因依赖人群的吸烟年限、吸烟量与每日吸毒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结论:吸烟情况可作为海洛因依赖程度的预测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8.
磷酸可待因依赖男性MMPI人格特征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磷酸可待因依赖男性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MMPI(中国版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对42例符合ICD-10阿片类药物依赖诊断标准的磷酸可待因依赖男性进行测试。结果:除防御和社会内向两个因子外,磷酸可待因依赖男性在其余各因子得分均与常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其中在谎言、支配性和责任感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常模(P〈0.01);年龄与精神病态有显著负相关(0.01〈P〈0.05)。结论:磷酸可待因依赖者具有明显的人格偏离,符合药物依赖性人格特征,且低年龄群体滥用磷酸可待因导致精神病态的可能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美沙酮门诊海洛因依赖人群HIV、HCV和梅毒感染状况,为相应的疾病控制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参加维持治疗的249名海洛因依赖者进行HIV、HC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HIV抗体阳性率1.2%(3/249);HCV抗体阳性率62.2%(155/249),其中静脉注射吸毒者HCV阳性率72.82%(142/195)明显高于非静脉吸毒者24.07%(13/54)(P〈0.001);梅毒抗体阳性率2.0%(5/249);3名HIV及5名梅毒阳性患者均合并感染HCV。结论:深圳市宝安区美沙酮门诊海洛因依赖人群中HCV感染率较高,尤其是静脉注射吸毒者。  相似文献   

10.
1325例海洛因依赖者HIV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海洛因依赖者HIV的易感行为,为控制和减少HIV在海洛因依赖者中的流行提供资料。方法:对1999年我院收治的1325例自愿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HIV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12例(0.91%)HIV感染的海洛因依赖者,其中男性11例(11/1134),女性1例(1/191),全部为静脉注射吸毒者,静脉注射者中均有共用和注射器具史。75.0%的HIV感染者同时具有性混乱史。结论:静脉注射吸毒和性混乱是海洛因依赖者HIV感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药物滥用者之人格特质,以及何种人格特质者较易发生药物滥用之行为。方法:以2010年12月在台湾澎湖烟毒犯专业监狱的男性受刑人为抽样对象,采随机抽样方式合计发放800份问卷,回收742份有效问卷,其有效回收率为93.4%,抽样误差为1.17%。结果:药物滥用者以 B 型人格特质者占多数,具此人格特质者通常性格外向又好动、社会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年纪愈轻者有较高的中枢神经兴奋剂(古柯碱、安非他命、摇头丸、MDMA 类)使用现象;六成以上的受测者有双重或多重用药的情形,又以混合使用海洛因及安非他命此二种药物者为最多,在多重用药方面则是混合使用海洛因、安非他命及大麻。结论:整体而言,药物使用者大都具有外向性格、情绪不稳定及心理不健康等心理特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强制隔离戒毒模式下不同性别海济吲依赖并的心理健康水平存成毒次数上的变化规律,为不同性别戒毒并的心理门磺提供依据。方法用自编一般情况凋查表、90项症状清单(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礼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386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测验。结果(1)海洛冈依赖者SCL-90各冈子分湿著高于常模(P〈0.001)。(2)男性首次戒毒者SCL-90各因子得分较低,然后随着戒毒次数呈现高低交替的波动性变化,而女性戒毒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埘平稳。(3)人格是影响男性戒毒者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而对于女性戒毒者,人格、应埘方式和年龄三种渊素影响差别不明显。结论戒毒者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对男性戒毒者,要加强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监测,尤其要关注其人格改变  相似文献   

13.
谢琴红  刘润  何静 《现代医药卫生》2014,(19):2928-2930
目的探讨成年男性吸毒劳教人员的人格、家庭环境特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了解成年男性吸毒原因、提高吸毒人员的心理健康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450名成年男性吸毒劳教人员进行调查,获得有效问卷445份。对成年男性吸毒劳教人员的EPQ、FES-CV得分进行分析;并将其FES-CV得分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分析影响得分的因素;对成年男性吸毒劳教人员的人格与家庭环境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中典型精神质(P)特质的发生率最高,为41.6%(185/445);成年男性吸毒劳教人员在FES-CV中家庭矛盾性和控制性上得分高于中国常模,在家庭亲密度、知识性、组织性、成功性和娱乐性上得分低于中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个体文化程度及父母文化程度的被试者在EPQ的P、神经质(N)、掩饰性(L)特质维度和FES-CV量表所有维度上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EPQ的内外向(E)特质维度上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年男性吸毒劳教人员的P特质与家庭环境亲密度、成功性、娱乐性、知识性、组织性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家庭环境矛盾性呈显著正相关;E特质与成功性、娱乐性、知识性、控制性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其他家庭环境维度相关不显著;N特质与家庭环境亲密度、娱乐性、组织性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家庭环境矛盾性呈显著正相关;L特质与家庭环境亲密度、成功性、组织性、控制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矛盾性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有关部门应根据成年男性吸毒劳教人员的特点,从实际出发,采取措施以提高吸毒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再社会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新型毒品滥用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人格特征。方法:对118例新型毒品滥用者进行临床问卷调查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验,EPQ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新型毒品滥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6.95± s3.42)年;初吸平均年龄为(22.16± s5.14)年。92.4%患者为多物质滥用,主要以 K 粉、冰毒、摇头丸及麻古为主。滥用新型毒品后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包括脑神经衰弱症状、躯体损害、性格改变及精神活动的影响。EPQ 结果显示,新型毒品滥用者的内外向倾向(E)、情绪稳定性(N)、精神质(P)及说谎(L)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型毒品滥用者的精神质及情绪稳定性维度均与滥用毒品年限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新型毒品滥用者受教育程度低、年轻、多物质滥用者居多,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存在明显的人格缺陷。治疗时应加强心理干预,重建其人格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骨质疏松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有32名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患者,用双能X光骨密度仪(HolgieQDR-2000)测定骨密度。结果:双能X光测得的骨密度结果显示,有78.1%(25/32)的受试者骨密度值低于正常值范围,其中有53.1%(17/32)的受试者T〈-2.5,25.O%(8/32)的受试者-1.0〉T〉-2.5。在测试前没有受试者被诊断为骨质疏松,没有受试者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相关性分析发现:女性发生骨密度值降低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5),体重与骨密度值成正相关(P〈0.05),海洛因使用时间与骨密度值成负相关(P〈0.05)。结论: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人群中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该结果提示,应该增强美沙酮维持治疗人群的骨质疏松筛查及治疗,以降低骨质疏松骨折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284例格雷夫斯病患者自我和谐及个性调查,探讨格雷夫斯病患者心理特征对发病的影响。方法对284例格雷夫斯病患者进行SCCS和EPQ调查,对个性、自我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灵活性及自我刻板性进行分析。结果SCCS:自我和谐高分值人数占总数22.9%,自我经验不和谐与常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灵活性及刻板性与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EPQ:男、女性患者中E量表分明显低于常模P<0.05,P和N量表分显著高于常模P<0.001和P<0.01。男、女性格雷夫斯病患者之间比较发现,E量表分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N量表分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5。与格雷夫斯病发病有关联的生活事件发生描述者为64.4%。结论在格雷夫斯病患者与正常人之间存在人格和自我和谐性的差异。因此,维持各种自我知觉的一致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做好自我和谐调试对格雷夫斯病的协同预防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