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头孢唑林钠与青霉素钠预防剖宫产围手术期感染的疗效。方法:100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病人被随机分为试验组(n=48)和对照组(n=52),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术中和术后第1天分别静脉滴注头孢唑林钠2 g和0.5%甲硝唑200 mL。对照组术中静脉滴注氨苄西林钠3 g和0.5%甲硝唑200 mL;术后静脉滴注0.5%甲硝唑200 mL,qd,1 d,氨苄西林钠3 g和青霉素钠400万单位,bid,3 d。比较两组病人的感染情况、用药天数和药费。结果:两组病人术后感染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试验组抗菌药物用药天数、抗菌药费用和住院总药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孢唑林钠联合甲硝唑预防剖宫产围手术期感染安全、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2.
王媚 《抗感染药学》2016,(4):874-875
目的:评价头孢唑啉与甲硝唑联用对盆腔炎产妇剖宫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盆腔炎产妇剖宫术患者110例,按进入医院诊疗的编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在接受剖宫术后,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给予长程头孢唑啉与甲硝唑(5 d)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给予短程头孢唑啉与甲硝唑(1 d);评价两组患者术后体温恢复正常状况、产褥病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和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产褥病发生率为16.36%稍低于对照组为20.00%(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盆腔炎产妇剖宫术感染比其他种类手术更易发生感染,采用短程头孢唑啉与甲硝唑联用控制感染的治疗与长程控制感染的治疗具有相同疗效,并且能够极大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剖宫产患者11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头孢唑林2.0 g进行预防治疗,其中观察组在断脐后开始使用;对照组在手术前30 min开始使用,术后停止用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发热症状、术后感染、产褥病及宫腔感染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采用断脐后立即使用头孢唑林2.0 g进行预防治疗,能够明显减少术后感染的概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抗感染药学》2017,(6):1224-1225
目的:比较头孢唑林与头孢呋辛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6月间收治的行剖宫产婴产妇120例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头孢唑林预防切口感染,观察组产妇则给予头孢呋辛预防切口感染,比较两组产妇用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用药后术前、术后2 d和术后4 d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血红蛋白(Hb)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用药后体温升高的发热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结论:采用头孢唑林预防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优于头孢呋辛。  相似文献   

5.
《抗感染药学》2017,(4):896-898
目的:评价头孢唑啉与甲硝唑不同程疗对盆腔炎产妇剖宫术感染的预防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盆腔炎产妇剖宫术感染患者90例,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头孢唑啉与甲硝唑联用长程(qd,连用5d)治疗,观察组产妇给予头孢唑啉与甲硝唑短程(q8h,用药3次,仅用药1 d)治疗,评价两组产妇用药后感染的发生率、产后新生儿Apger评分值和抗菌药物治疗费用。结果:两组产妇用药后子宫内膜炎症的发生率、产褥病的发生率、术后血象升高的发生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新生儿的Apgar评分值和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抗菌药物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腔炎产妇剖宫术感染采用头孢唑啉与甲硝唑短程(1 d)治疗与长程(5 d)治疗均具有相同的预防效果,短程治疗安全性高,降低了抗菌药物费用。  相似文献   

6.
冯乐文 《医药导报》2013,32(9):1164-1165
摘要目的评价剖宫产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上报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剖宫产手术患者352例,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从适应证、药物选择、单次剂量、溶媒、给药途径、更换药品、联合用药、手术前、手术中等方面对预防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存在问题:①无适应证用药,352例均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②用药时间偏长,预防用药均≥72 h;③每日给药次数不符合说明书规定;④溶媒不符合规定。结论剖宫产手术预防用药不符合《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才能更好地延缓或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陈金月  陈俊丞 《中南药学》2007,5(6):567-570
目的了解剖宫产手术患者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1所省级中医院和1所省级妇幼专科医院2003年1月~2006年9月出院的剖宫产病例共408例,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品种及频次、给药方式进行统计,分析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2所医院术前用药3例,占0.74%,术后用药408例,占100%;抗菌药物用药天数≤2、3、4、≥5 d的比例分别为0%、6.37%、22.06%、71.59%,平均用药6.4 d;单一用药350例(85.78%),二联用药55例(13.48%),三联用药3例(0.74%);药品费用占住院费用的25.60%。结论2所医院用药方法不同,但在用药时间、疗程、药物选择等方面都存在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7,(2):219-221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时机对剖宫产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剖宫产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择期行剖宫产术。对照组患者于胎儿断脐后立即给予注射用头孢硫脒2.0 g,静脉注射,术后6 h内再给予2.0 g,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切皮前0.5~2 h给予注射用头孢硫脒2.0 g,静脉注射,术后6 h内再给予2.0g,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时间及术后6、12、24、48 h体温,术后48 h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以及术后子宫内膜炎、切口感染、尿路感染、产褥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6、12、24、48 h体温,术后48 h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时间[(4.8±1.60)h]明显短于观察组[(5.5±1.6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子宫内膜炎(0 vs.2.00%)、伤口感染(0 vs.0)、尿路感染(2.00%vs.2.00%)、产褥病(4.00%vs.6.00%)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皮前和断脐后使用抗菌药物对剖宫产患者术后感染预防效果相当,但切皮前用药延长了抗菌药物预防时间。  相似文献   

9.
王丽  董雪  李林楷  杨富恒  李振东 《今日药学》2020,(3):194-196,208
目的调查干预前后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研究临床药师在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中的作用。方法通过HIS调取干预前3个月(2018年7~9月),第一级阶段干预组(2018年11月~2019年1月),第二阶段干预组(2019年2~4月)的剖宫产手术病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临床药师干预前后对抗菌药物品种选择、联合用药情况、给药时机、术后用药天数的影响。结果经过两轮干预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时机合理率由0%上升至80.56%(P<0.05),干预前头孢孟多和奥硝唑使用频率最高,干预后头孢唑林和头孢拉定使用比例从46.54%升至96.34%,二联用药比例由40.92%下降至19.71%。干预前后预防用药疗程超48 h患者比例由100%降至90.1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率由1.02%降至0.56%。结论通过临床药师的积极干预,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率改善显著,但术后用药天数过长,需要临床药师进一步干预。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是解决高危妊娠、难产、为挽救孕产妇和围生儿生命而采取的一项有效的分娩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头孢美唑作为一种半合成头霉素衍生物,虽在一定作用上优于头孢西丁,但结果 表明:头孢西丁更适合作为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体温恢复、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体温恢复、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实验组患者复发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抗生素对急性盆腔炎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对急性盆腔炎的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HIV/AIDS)孕妇剖宫产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疗程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22年9月53例HIV/AIDS剖宫术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将产妇分为2组,研究组(n=31)抗菌药物使用疗程>24 h且≤48 h,对照组(n=22)抗菌药物使用疗程≤24 h,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炎症指标、术后感染率、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术后住院时间、伤口愈合等级以及术后感染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HIV/AIDS患者剖宫产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疗程≤24 h即可能起到较好的预防术后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慢性盆腔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实验组在痊愈率(χ2=13.281,P<0.01)、总有效率(χ2=5.444,P<0.05)和半年复发率(χ2=5.659,P<0.05)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降低复发率,是值得临床考虑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2010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盆腔炎治疗指南》为依据,对某院妇科门诊盆腔炎治疗处方中用药方案进行合理性分析。方法:抽取某院妇科门诊2011年8月1—31日所有西药处方,选择其中包含有“盆腔炎”诊断的所有处方,采取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盆腔炎DDDs排序居前3位的抗茵药物种类分别为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治疗盆腔炎DDDs排序居前3位的抗菌药物单品分别为阿奇霉素片、克拉霉素片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DDDs排序居前5位的外用药物依次为保妇康栓、氯喹纳多普罗雌烯阴道片、硝酸咪康唑阴道胶囊、复方甲硝唑栓剂及硝呋拉太阴道片;治疗盆腔炎的1021张处方中,仅使用静脉或口服用药的处方有680张(占66.61%),仅使用外用药的处方有90张(占8.81%),联合用药的处方有251张(占24.58%)。不同用药方案的治疗疗程中,仅采用1种静脉/口服用药的比例最高,为39.47%(403/680),抗衣原体有效的疗程为6.4d;采用1种静脉/口服用药联合1种外用药的比例为14.99%(153/251),抗衣原体有效的治疗疗程为6d;采用2种静脉/口服用药的比例为14.69%(150/680),抗衣原体的有效疗程为5.8d。结论:通过对比分析,某院治疗盆腔炎的用药原则与《2010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盆腔炎治疗指南》相同,但选择的药物有所不同,某院治疗盆腔炎是以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为主,外用药为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