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闵行区院前急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缺乏科学的管理模式,造成了队伍稳定性差的难题,严重阻碍着闵行区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调查分析闵行区院前急救卫生专业人才现状,积极探索急救卫生人才队伍改革新思路,全面完善人才建设制度体系,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急救工作氛围,从而建立长效、科学、统一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2.
基层医院影响院前急救质量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影响基层医院院前急救质量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之间在金坛市人民医院急救的14645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随访,并结合急救患者及家属对急诊科投诉和纠纷处理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影响基层医院院前急救质量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医务人员急救能力、救护人员服务态度、院前急救设施缺陷、院前急救网络缺陷和院前急救管理缺陷等方面。结论建立健全院前急救管理制度,强化院前急救细节管理意识和提高急诊医务人员自身素质是保证院前急救成功和提高急救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急救主要分为院内急救和院前急救,通常说的急救指院前急救(现场急救),即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由医务人员或在场目击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救护,以维持患者基本生命特征或减轻其痛苦的医疗活动和行为[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大,各种突发事  相似文献   

4.
孙翠 《中国实用医药》2013,(34):265-266
目的探讨影响院前急救质量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本院2009年-2012年院前急救资料进行预测性分析。结果医护人员专业素质、风险意识、院前急救设施、院前急救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是影响医院院前急救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提高急诊医务人员自身素质,完善医院急救设施,规范院前急救管理制度是院前急救成功和提高急救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王超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6):255-257
产科各类突发危急情况决定了急救工作的高强度和高压力性,给急救医务人员带来一定的身心影响。护理在救护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以及我院产科业务的不断发展壮大,同时担负着全县产科院前急救的任务。由于产科院前急救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急救人群的高危性及特殊性,不仅使院前急救护士的生活紧张无规律,而且常暴露在诸多职业危险因素中,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120网络医院院前急救能力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急救医务人员、卫生行政机关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广州市120网络医院院前急救能力现状,从急救人员的业务能力、制度及运行状况、急救硬件配置、人员培训等方面对广州市院前急救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强院前急救能力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为院前急救事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为了改善投资环境 ,各级政府更加重视院前急救 ,而院前急救的社会作用也在不断的扩展给院前急救工作者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 ,西部地区较国内发达地区的院前急救水平相对落后 ,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西部地区院前急救的发展状况 ,对缩小西部与发达地区差距有重要意义。急救模式、平均呼救———到达现场间期、急救人次占急诊人次百分比、回车率、心跳骤停现场复苏成功率、突发灾害事件时的应急能力、平均经济收入是西部与发达地区院前急救水平差距的主要表现。因此 ,西部院前急救工作者应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院前急救单位应加强基础建设 ,提高院前急救的社会地位 ,要加强队伍建设 ,建成一支高素质的快速反应队伍 ,要积极争取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 ,增大国家财力的投入 ,使院前急救实行微机网络管理、装备先进的通讯设施、急救车辆、急救设备 ,逐渐与国际接轨。我们应看清形势找准差距 ,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 ,促进西部地区院前急救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前沿阵地,且院前急救具有情况紧急、患者疾病情况复杂、多样、病情危重,抢救条件差,急救仪器局限,家属及患者心情急躁,情绪紧张,对急救人员期望值过高,期望医务人员一到就有药到病除、解除痛苦等立竿见影的效果,加之院前急救时间短,患者情况紧急,对突发的病情变化不理解和难以接受,容易迁怒于医务人员,沟通不及时较易发生护患纠纷[1]。  相似文献   

9.
开展全员上岗培训 提高急救服务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院前急救医疗是城乡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提供优质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必须具备较高的急救服务能力。开展全员上岗培训,是院前急救机构提升急救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120急救指挥中心不仅是以公益性服务为主要宗旨的服务单位,更是卫生行政机构直属的承担院前急救任务的医疗机构,市政府为市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机构之一.急救指挥调度工作有不可预测性、时间紧迫性、相当复杂性、高度灵活性、必要果断性、一定整体性、无法补救性、高度风险性[1].120指挥中心调度员在院前急救中发挥着独特又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一个调度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能否及时、有效地完成院前急救调度指挥工作,以满足院前急救的需要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宗毅  刘风  洪波 《中国实用医药》2014,(19):275-276
目的分析研究在院前心肺复苏培训中,团队综合演练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心肺复苏(CPR)团队综合演练对本院紧急救援中心院前急救小组进行培训,培训前后对小组技术操作及团队素能水平就行考核评价,对比培训前后成绩变化。结果使用模拟人进行培训后,急救小组技术操作水平和团队素能得到明显提高,考核成绩远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院前急救小组业务能力的提高,团队综合演练有着重要意义,可有效提高急救小组的技术操作能力、心理素质以及团队配合能力,有利于其整体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患者,了解本地区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谱,寻找变化规律,指导急救实施。方法选取昌吉州2006年1月~2010年12月院前急救患者14806例,根据院前急救的季节、疾病种类、年龄、性别等要素进行分析。结果昌吉州院前呼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呼吸道消化道疾病上升最为明显。各年龄组意外伤害所占比例均较高,其中以车祸、高处坠落伤、自杀和中毒、溺水、电击等为主要病因。结论建立一个组织结构严密、行动迅速、高效的院前急救队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急诊医学发展步伐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院前急救的护理安全问题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人们对保健需求的增加,院前急救中的护理安全工作也越来越引起广大医护人员和医院管理层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对于出诊时间及时、地点准确、现场救护、转运过程以及出诊人员的业务素质、法律意识及责任心等,都对护理安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院前急救中常存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以提高院前急救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袁逊  薛峰  夏根玉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0):185-186,188
目的调查东莞市塘厦镇2009年1~12月完整年度的"120"院前急救资料,为"120"院前急救的组织管理提供客观资料。方法以东莞市塘厦医院急诊科2009年1~12月完整年度的院前急救病历为基础,采用回顾性分析,对年龄、性别、出车时间、出车量、病种分类等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本组出车共3 755次,空车数674次(17.9%),2辆以上同时出车390次(10.39%),男性患者1 965例,女性患者1 116例,男女性别比为1.76∶1。时间段分布上在20:00~24:00、00:00~04:00、10:00~14:00形成3个急救高峰。高发年龄为20~29岁、30~39岁2个年龄组,占全部院前急救总数的61.06%。院前死亡占3.51%,以非创伤死亡为主。结论 (1)创伤仍是院前急救的主要方向。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社会治安的综合管理以及安全生产教育可望大大降低创伤的发病率。(2)重视对院前急救的制度建设。管理与合理投入、加强急救中心的急救技术培训对提高院前急救反应速度,提高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现代网络院前急救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院前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成两组;现代网络院前急救模式(A组,162例)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急救队伍组成,能够进行基础、高级生命支持,配备先进急救设备和现代交通工具等,利用现代网络连接快捷的特点,在深圳市急救中心调度下开展院前现场急救工作;传统模式组(B组,124例)患者自行到达医院,无医务人员现场抢救及陪同。统计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回时间、总时间,同时对受伤类型、颅内损伤程度、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和B组的受伤类型、颅内损伤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预后伤残程度评级:良好72.22%,中残19.14%,重残1.85%,植物状态0.62%,死亡6.17%;B组预后伤残程度评级:良好47.58%,中残24.19%,重残12.10%,植物状态2.23%,死亡14.51%;A组预后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现代网络院前急救模式能提升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速度,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黄山景区院前急救中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转运特点,探讨山岳型景区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经验,提高山岳型景区医疗急救人员院前急救和转运外伤患者的能力。方法对2005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黄山风景区院前急救中的483例外伤患者的病情、急救应急反应、急诊诊断、转运情况、院前护理、死亡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院前急救外伤患者483例患者,其中头面部外伤216例,死亡5例;四肢伤155例;全身多处伤112例,死亡4例。按病情:一般362例,较重85例,危重27例,死亡9例;转运途中(共转运259例):平稳234例,加重23例,死亡2例。结论山岳型景区发生的外伤患者需要得到现场及时的急救和规范的院前急救护理,以及转运途中的良好护理,从而提高院前急救的整体水平和急救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致多发伤合并重型胸外伤患者的院前救治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5年2月~2011年2月院前出诊现场救治由于交通事故引发的多发伤患者48例。结果:本组48例患者中,现场紧急救治后有47例成功转运回院,现场死亡1例,转运途中出现病情变化,到达急诊室后抢救无效死亡3例,总抢救成功率为91.67%。结论:加强院前急救人员处置能力,根据现场多发伤患者创伤类型进行及时有效的院前紧急救治是提高多发伤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护理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66例发生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疾病预后与院前急救护理的关系。结果呼叫早并进行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和护理的患者预后比自行就诊未得到有效现场急救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结论积极地院前急救护理,可有效阻止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对提高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入院治疗后的有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引起急诊科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多发性损伤的院前急救的有效救治模式。方法129例因交通事故致严重多发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A组(65例)、B组(64例)。A组为观察组,采用“医疗与伤员同在”的院前急救新模式;B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急救模式。对不同院前急救模式的救治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生存率与死亡率分别为96.9%和3.1%,B组生存率与死亡率分别为84.4%和1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采用“医疗与伤员同在”的院前急救新模式,急救效果好。结论“医疗与伤员同在”的院前急救新模式,是交通事故多发性损伤院前急救的有效救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