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我院部分抗菌药物使用量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统计2008年-2009年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并对用药频度和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两年来除头孢吡肟DDDS显著下降外,其它抗菌药物DDDS都在增长。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他啶的DDDS排序稳居前2位。4种主要病原菌对其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除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较低外,头孢吡肟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大于50%,特别是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2009年上半年达到77.03%,其它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大于30%和40%。结论:抗菌药物的用量与细菌耐药性呈正相关,医院应多方面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监管,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我院抗菌药物使用量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统计2002年~2005年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并对用药频度和革兰阴性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4年来5类常用抗菌药物的总DDDs增长了13.6%,其中头孢菌素类与氟喹诺酮类分别处于前两位。4年间分离的主要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呋辛、头孢吡肟用药频度分别增长22%、18%、197%、283%,病原菌对其耐药率也明显增高。其余抗菌药物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值变化不一,但耐药性普遍升高。结论2002年~2005年本院分离的常见革兰阴性菌对各种常用药物的耐药性逐年增加,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的增长与其年用量增加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我院2009-2010年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懿珍 《中国药房》2012,(10):905-907
目的:了解我院近2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病原菌耐药性变化,探讨抗菌药物用量与细菌耐药性变迁间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收集、统计、对比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2010年临床各类标本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分布、构成和耐药性及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年共分离出197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7.98%,革兰阳性球菌占31.21%,真菌占0.81%;分离率位于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DDDs排名前20位的抗菌药物中有12种DDDs增长,尤以头孢西丁和头孢他啶的DDDs增长迅速;多重耐药菌株分离率及耐药率也以不同程度逐年上升。结论:随着第3代头孢菌素和头霉素类药的大量使用,我院细菌耐药率逐年上升,需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和细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4.
王治海  李梅  范惠霞  严虹霞 《中国药房》2008,19(35):2744-2747
目的:探讨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消耗的相应关系。方法:对山西省70家医院连续3年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作统计和排序;对同期部分致病菌进行年度耐药率统计,并进行相关结果比较。结果:销售排序前2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变化不明显。用药频度值高且排序列前的品种,正是细菌容易产生高度耐药的品种。细菌对某药耐药率超过50%以上时,耐药率至少4年内不会随其销量变化明显下降。第4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在销售增长的同时,细菌耐药率增长严重放大;万古霉素销售增长,但耐药率下降;抗菌药物复方制剂在销售明显增长的情况下,仍保持较好的抗菌活性。结论: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与细菌耐药性变化有直接关系,应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5.
梁汉钦 《中国药房》2012,(6):539-542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细菌分离和耐药性的变迁特点。方法:调取我院2008-2010年抗菌药物的出库数据,采用金额排序法、用药频度排序法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总金额逐年增长;同期临床分离的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3年均检出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菌株,但尚未见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菌株出现;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整体呈上升趋势。结论:我院细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呈正相关,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较严重,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可能减缓细菌耐药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及细菌耐药率的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用药频度(DDDs)分析方法计算出DDDs/平均每床日值,对某院2005-2009年抗菌药物消耗量进行计算,并对同期病原菌培养分离结果和药敏试验中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进行分析,针对用药不合理现象探讨临床用药对策。结果:药品的使用频度与细菌耐药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抗感染治疗应结合临床合理地选用抗菌药物,防止和减缓细菌耐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7.
胡宝荣  哈力  李丹露  杨丽杰 《中国药房》2011,(42):3978-3980
目的:了解我院2008-2010年抗菌药物使用及常见细菌耐药现状,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我院3年间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系统的药品管理记录,计算药品用药频度(DDDs);对3年间临床分离的常见病原菌,采用K-B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利用WHONET5.4软件和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间头孢匹胺的DDDs均排在首位;临床分离的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不动杆菌属2010年的分离率已位居第3位;常见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由2008年的近10%上升至2010年的70%。结论:随着第3代头孢菌素和硝基咪唑类药的大量使用,我院细菌耐药率逐年上升。建议临床医师限制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延缓细菌耐药的趋势,重点监控多重耐药菌株的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细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探讨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我院2005~2008年的相关数据资料,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细菌耐药性,分析用药频度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4年来DDDs一直处于第1位,临床用药选择倾向于价格更高、抗菌谱广的2线抗菌药物。DDDs排序前列的药物,耐药率普遍较高。临床分离的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第3代头孢菌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应引起临床注意。万古霉素对表葡菌和金葡菌的耐药率最低。氟康唑对白色念珠菌的耐药率多年来居高不下。部分抗菌药物的DDDs与细菌耐药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应多方并举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提高临床抗感染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院3673株临床分离菌与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应用与病原菌耐药现状,探讨抗菌药物用量与细菌耐药性变迁之间的关系,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统计对比分析2007-2008年住院部常用抗菌药物应用频度与病原菌的耐药率。结果 2a来,11种抗菌药物应用频度(DDDs)增长迅速,增长率〉20%。病原菌监测结果显示标本阳性率55.88%,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6.39%,革兰阳性球菌13.58%,真菌28.65%,主要分布于呼吸道、泌尿道、皮肤与组织。分离率排序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多药耐药菌株分离率及耐药率以不同程度逐年上升。结论需要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管理与细菌耐药谱的监测,延缓及防止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与传播。  相似文献   

10.
蒋媛  孙秀颖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12):2045-2051
目的 分析天津市人民医院2013—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病原菌耐药性,分析抗菌药物用量与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统计天津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病原菌的分布、耐药性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采用Pearson法对病原菌的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分离出病原菌25134株,以革兰阴性杆菌居多,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前5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葡菌属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偏高;粪肠球菌对绝大多数所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上升,对碳氢霉烯的耐药率增长迅速.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较好.应用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排名前5位集中在头霉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头孢菌素类,其中头霉素类药物头孢西丁、头孢米诺连续3年均居前5位.特殊级抗菌药物比阿培南、亚胺培南DDDs增长迅速.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与其DDDs显著相关(P<0.0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与其DDDs显著相关(P<0.05);其余病原菌耐药率与DDDs的相关性较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天津市人民医院2013—2015年住院抗菌药物监控指标均达标,部分病原菌耐药性呈持续下降趋势,但随着头霉素类和碳氢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细菌耐药形势依然严峻,需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和细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1.
蔡倩  刘蕾  艾效曼 《中国药房》2012,(42):3970-3974
目的:评价我院2007-2011年抗菌药物使用量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合理有效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用药频度(DDDs)排序对我院2007-2011年各类抗菌药物及常用品种的使用量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DDDs和细菌耐药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5年间,我院抗菌药物的总DDDs呈上升趋势,总增幅达5.22%;各年度总DDDs分别为192794.78、193274.70、210331.16、216185.73、203783.26;处于前5位的一直都是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及硝基咪唑类。5年间分离得到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耐药率随DDDs的升降而波动。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呈现较高的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与其DDDs间的相关系数r=0.936(P〈0.05)。结论:我院2007-2011年抗菌药物的DDDs与细菌耐药率的增加呈正相关,提示临床对抗菌药物的选用应更加规范合理,以期降低或避免细菌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抗菌药物的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生皆  卜春莲 《中国药房》2008,19(20):1557-1558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应用量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某医院2005~2006年1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计算相关系数,描述用药频度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及相关密切程度。结果:细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其用药频度的相关系数在0.6101~0.9730之间,相关均具显著性。结论: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呈正相关。应多方并举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提高临床抗感染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270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张丽华  于庆萍  严智昌 《中国药房》2005,16(21):1647-1648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1年-2004年从临床标本分离 出的27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为16.6%,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无耐药菌株 产生;对亚胺培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16.3%、22.6%;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为33.3%;对其它抗菌药物 均有较高的耐药率,以头孢菌素类尤甚。结论: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对保持敏感抗菌药物的抗 菌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5—2007年某院抗菌药使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院近3年来抗菌药使用情况和细菌耐药性变化趋势,探讨细菌耐药性变异与抗菌药使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抗菌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2005—2007年各类抗菌药及常用品种的DDDs作统计和排序,同时统计4种强势致病菌的年度耐药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抗菌药使用总的DDDs逐年上升,3年来总的增幅为19.16%;DDDs前3位一直都是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4种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细菌耐药率变化与抗菌药的用药频度密切相关。结论:抗菌药的用药频度对细菌耐药性变异有重要的影响,医院须加强抗菌药的管理,以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与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掌握细菌耐药规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及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2007年全年住院病历中随机抽取240份,按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实际用药天数、药物利用指数(DUI)和联合用药种数进行综合统计。收集2007年本院临床分离菌株,采用Kirby 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并以WHONET5.4软件进行菌株数据分析。结果:抗菌药物DDDs排序结果显示,头孢菌素类(5种)、喹诺酮类(1种)临床用药最为广泛,其中左氧氟沙星的用量最高。本院临床共分离病原菌1501株,其中,革兰阳性(G^+)菌412株(27.45%),革兰阴性(G^-)菌970株(64.62%),真菌119株(7.93%)。药敏试验结果中G^+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最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不佳;G^-菌对碳青霉烯类最敏感,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和阿米卡星敏感度次之。结论:对细菌的耐药监测,是掌握细菌耐药规律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控制ADR发生率,遏制细菌耐药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分别抽取医院某日内门诊普通处方100份和9个月内出院患者病历5862份,并调取住院药房抗菌药物的消耗数量,考察门诊患者合理用药的处方指标、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表现及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的排序情况。结果:医院门诊患者的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存在诸多问题;在DDDs排序中替硝唑用量较高,居前5位的药物以序为替硝唑注射液、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针、青霉素针、加替沙星针,基本处于动稳状态。结论: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要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减少抗菌药物滥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我院2004~2006年抗菌药物的使用与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趋势。方法:通过计算机程序调取住院药房15种抗菌药物的消耗数量,并计算用药频度(DDDs)。结果:3年中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庆大霉素用药频度最高;除头孢吡肟外,其它14种抗菌药物的DDDs均呈逐年下降趋势。碳青霉烯类仍是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抗菌活性最强的药物,但其对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正在增加;大肠埃希菌对用药频率高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较高。结论:抗菌药物管理与临床应用需进一步规范,对细菌耐药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刘玲玲 《中国药房》2011,(46):4371-4372
目的:了解6种抗菌药年用量变化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统计我院2004-2010年6种抗菌药的年用量(用药频度(DDDs))及产ESBLs大肠埃希菌平均耐药率。采用SPSS13.0软件Spearman相关分析法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与6种药物的DDD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阿米卡星的用量与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耐药率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21、0.821、0.857、0.893,P<0.05);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与大肠埃希菌对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耐药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86、0.946、0.929,P<0.05);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与大肠埃希菌对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929、0.857,P<0.05)。结论:抗菌药物用量增加会导致产ESBLs菌株增加,使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甚至是多重耐药。提示临床应注意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防止产生了ESBLs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菌耐药性变异与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从医院HIS服务器中提取2006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药房抗菌药物消耗情况,通过计算用药频度(DDDs)分析抗茵药物的使用趋势;对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监测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频度前10位的抗菌药物种类包括头孢菌素类(含酶抑剂)(3种)、氟喹诺酮类(3种)、青霉素+酶抑剂(1种)、碳青霉烯类(1种)等;两年分离革兰阴性菌占57.70%,肠杆菌科病原菌的产ESBLs酶的分离率平均为31.1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肠杆菌科抗菌活性较强。结论:广泛使用抗菌药物使细菌耐药性增加,合理使用抗茵药物是降低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的关键。同时对临床分离的耐药情况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