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璐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485-2486
目的探讨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其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段住院治疗的未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住院时间、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抗生素的使用、是否接受过侵人性操作、是否合并基础疾病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占46%(23/50),显著高于对照组(26%,13/50)(P〈0.05);两组均有半数以上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但观察组为84%(42/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长时间住院治疗(≥30d)、接受过侵入性操作及合并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比例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多种危险因素可以导致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并进行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2.
3.
随着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认识提高及诊断手段改进,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发现率日趋增多,我院呼吸内科自1994-01~1999-10确诊15例,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一般资料男8例,女7例,年龄16~70岁,平均43岁。15例诊断均符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会提出的标准。 1.2 临床表现15例病人均有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13例,其中干咳8例,余7例均有咳痰。此外,发热3例,体重下降5例,胸痛5例,咯血2例。查体有Velcros罗音12例,发绀10例,杵状指8例。急性起病2例,主要为进行性呼吸困难逐渐加重,缺氧明显,伴高热,咳黄痰,余均缓慢发…  相似文献   

4.
白丽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2):108-109
目的:了解肺间质纤维化继发真菌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通过78例肺间质纤维化继发感染现状的调查,发现36例(46.2%)发生不同程度的多种院内感染,其中真菌感染为23.6%,2例直接死于真菌感染,公认的病原谱除有真菌外,同时有细菌、病毒,但以真菌和细菌感染为主,侵犯的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结果:致病因素与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及住院时间长等密切相关。结论:加强肺间质纤维化继发感染的防治可以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例IPF住院患者在心理、生理、药物应用、通气功能改善等方面采取全面系统的护理措施.结果:12例患者住院期间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无各种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IPF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对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凝血指标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加重期(AE-IPF)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3月—2021年12月住院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预后分为好转组与死亡组,回顾性采集凝血四项、性别、有无基础疾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E%)等临床资料并进行CRUSADE评分,比较两组间有无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PT与年龄、WBC、NE%、PA、ALB及CRUSADE评分有无相关性;行二元logistic回归找出影响AE-IPF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了解其对评估预后的价值。结果 两组在PT、INR、%、年龄、WBC、NE%、PA、ALB、CRUSADE评分方面存在差异(P<0.05);PT与年龄(r=0.467,P=0.000)、NE%(r=0.353,P=0.007)、CRUSADE评分(r=0.407,P=0.002)呈正相关,与PA(r=-0.580,P=0.000)、ALB(r=-0.569,P=0.000)呈负相关;PT、INR、CRUSADE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及研究川芎嗪注射液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纤维化血清指标表达的影响状态。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于本院收治的42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肺间质纤维化指标)21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川芎嗪注射液组)21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及2个月检测与比较两组的纤维化血清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纤维化血清指标水平比较,P均>0.05,而治疗后1个月及2个月观察组的纤维化血清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可有效地改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纤维化血清指标表达状态,因此认为川芎嗪注射液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PIF)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4例COPD合并PIF患者的病程、症状、体征、肺功能和血气分析、胸部X线片、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单纯COPD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1与单纯COPD相比较,COPD合并PIF患者病程较长,临床多表现为混合型呼吸困难并进行性加重,肺部听诊可闻及Velcro啰音伴有杵状指(趾)(P〈0.01);2合并PIF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率及肺弥散功能降低显著大于单纯COPD组,单纯COPD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合并PIF组;3合并PIF组PaO2降低和PaCO2升高显著高于单纯COPD组;4影像学显示合并PIF组胸部X线片显示弥漫点状、结节状影、网格状、毛玻璃状和蜂窝状影较多,HRCT显示以支气管管壁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扭曲、变形、小叶间隔增厚为主。结论 COPD合并PIF患者由于双重的病理损害造成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严重障碍和严重低氧血症,并具有独特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影响患者预后,肺功能及HRCT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干燥综合征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护理方法计算要点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对38例干燥综合征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采取抗风湿、激素等药物治疗,在次基层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用药、饮食、氧疗、不适症状的缓解等护理。结果 38例病患全部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干燥综合征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在治疗过程中辅以合理的护理会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肺间质纤维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间质的炎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肺间质,也可累及肺泡上皮细胞及肺血管。肺间质纤维化也是引起各种慢性肺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呼吸衰竭的共同病理特征[1]。各型肺间质纤维化均以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细胞外基质(ECm)大量沉积为特征。尽管引起肺间质成纤维细胞的激活和 ECm 沉积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已有资料证明,多种细胞因子构成一个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系统,相互作用,引起一系列链式反应,在肺间质纤维化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参与了肺间质纤维化形成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进程。本文就对促进肺间质纤维化的形成研究热点的几种细胞因子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1.
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辨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间质纤维化又称为弥漫性肺间质疾病或肺间质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是一组具有呼吸困难、干咳等为主的肺间质改变的疾病。本病其病因有已查明者,有未查明者。未查明者可在名称前冠以"特发性"或"隐原性"。病因已查明的肺间质疾病多归属为"原发病",如职业吸入性疾病引起的尘肺、矽肺、石棉肺;药物所致的肺间质纤维化、放射性肺间质病等;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2例,按照是否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分成合并组和单纯组,而后对这两组的临床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合并组患者的男性所占比例、吸烟者比例、患者年龄、发病年龄、抗环瓜氨酸抗体、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骨破坏发生率均较单纯组高.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可能与诸多临床指标均存在较大的相关性,临床应给予关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根据老年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特点,开展健康教育,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信心,提高抗病能力,减轻呼吸困难症状,缓解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鲑鱼降钙素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24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鲑鱼降钙素肌肉注射及钙尔奇-D口服。对照组仅给予等剂量钙尔奇-D口服,治疗前后测定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腰椎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腰椎骨密度下降明显(P<0.05)。两组间比较各部位骨密度治疗前后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BGP观察组较对照组增高(P<0.05),TRAP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结论 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尔奇-D可显著改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3例IPF住院患者在心理、生活、药物应用等方面采取全面系统的护理措施。结果 12例患者住院期间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无各种护理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死于心肺功能衰竭。结论住院期间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精心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吉非替尼诱发肺间质纤维化及肝损害死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例65岁男性肺癌患者,因不能耐受多种化疗药物遂给予吉非替尼250 mg,1次/d.2 d后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双肺可闻及哮呜音.实验室检查:血SpO2 0.60,PO2 63 mm Hg,PCO2 45 mm Hg,ALT 445U/L,AST 383U/L,LDH 2 277U/L,HBDH968U/L.肺CT示双肺间质纤维化伴感染.停用吉非替尼,同时静脉推注甲泼尼龙、盐酸氨溴索及奥美拉唑,病情无改善,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2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诊疗,提供药学监护,在医生应用新型抗肺纤维化药物治疗时提出药学建议。结果临床药师利用药学专业特长参与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诊疗,有效协助临床诊疗。结论临床药师应参与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诊疗,为医生合理应用抗肺纤维化药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探讨肺间质纤维化合并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选择和药学监护。方法:结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分析药物治疗方案,为1例肺间质纤维化合并感染患者制订个体化药学监护计划并全程实施,同时根据治疗情况适时调整药学监护方案。结果:临床药师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作为切入点,制定、实施药学监护方案。结论:对肺间质纤维化合并感染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可优化治疗方案,避免出现药物治疗问题及不良后果,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气管和腹腔注射2种给药方式复制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大鼠模型的差异。方法240~260g雄性SD大鼠24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气管对照组(QC组)、气管给药组(Q组)、腹腔对照组(FC组)和腹腔给药组(F组),每组6只。分别经气管一次性注射生理盐水0.2mL或博莱霉素(BLM)5mg·kg~(-1)·d~(-1);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或博莱霉素15mg·kg~(-1)·d~(-1),连续10d。28d后处死。观察每组小鼠生存率、体质量、肺脏外观、病理改变及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Q组生存率为66.7%;F组生存率为83.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方法给药组大鼠体质量均减轻,F组动物体质量在1~7d内下降,第8天起开始恢复;Q组动物体质量在前15d内持续下降,第16d起开始恢复。2种方法给药组的肺脏外观基本相同,没有显著差别。病理检查证实,Q组的胶原纤维沉积主要分布在气管周围,而F组的胶原沉积则分布在胸膜和肺间质。2种方法复制的模型组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气管给药与腹腔给药对于复制大鼠IPF无明显差别,但气管给药法更方便、经济和可靠。  相似文献   

20.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普通间质性肺炎为改变的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疾病。因其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呈不可逆性进展,早期诊断困难,目前亦无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且预后极差,其发病机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主要从细胞、细胞因子等方面对近几年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予以综述,或可促进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及对精准治疗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