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选取2020年1-4月该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22例作为研究目标,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职业、流行病学史、入院前病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胸部C T影像表现等.结果 22例确诊患者中男性偏多(54.5%),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2-19-2020-03-23,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收治的1767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征与疾病分型间的关系.结果 1767例患者中,轻型25例(1.41%),普通型1435例(81.21%),重型241例(13.64%...  相似文献   

3.
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病例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死亡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提供经验。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73例新冠肺炎死亡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一般资料、基础性疾病、并发症、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资料以及治疗方法等,并分析与死亡有关的临床特点。结果 73例新冠肺炎死亡患者中发热常为首发症状,≥60岁者52例(71.2%);有基础疾病者47例(64.4%),糖尿病居首位,其次是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死亡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出现54例(74.0%)。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淋巴细胞和动脉氧分压持续下降,D-二聚体、C-反应蛋白、天冬氨酸转氨酶、尿素氮、肌酐等升高,新型冠状病毒对全身多个脏器均有损害。胸部CT呈多叶、多灶且迅速进展的肺部磨玻璃样改变是死亡患者的主要影像学特点。顽固性低氧血症患者机械通气效果不佳。结论 新冠肺炎死亡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肺部影像学特点有其特征性表现,充分认识其特点,有利于早期干预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特征及短期胸部影像学发生病灶进展的危险因素,早期识别可能发展为重型COVID-19患者。方法纳入2020年1月10日—2月8日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发热门诊治疗COVID-19患者312例,将首次复查胸部CT提示病灶进展者180例和非进展者132例进行对比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治疗及转归。结果 312例患者中位年龄52岁,男:女为0.9:1,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患者平均年龄均>50岁,在年龄、性别构成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患者合并糖尿病18例(10.0%),显著高于非进展组3例(2.3%)(P<0.01)。进展组患者因症就诊时间(3.5 d,IQR 1~6)、从出现症状到首次胸部CT检查时间(5 d,IQR 2~7)、从出现症状到首次复查胸部CT检查时间(9 d,IQR 6~11)及首次复查胸部CT与前次检查间隔时间(4 d,IQR 3~5)均明显短于非进展组(P<0.01)。症状表现为发热(84.6%),畏寒(53.2%)、咳嗽(48.4%)、乏力(37.5...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影像及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和远程会诊的2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临床分型对各组病例的基础情况、血液指标、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心肌功能指标及胸部CT图像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 与轻型组相比,普...  相似文献   

7.
8.
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1日—3月15日天津市海河医院收治的135例有完整病历资料的COVID-19患者的人口学、流行病学、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特征。根据病情分为轻症(轻型+普通型)组(n=74)和重症(重型+危重型)组(n=61),比较2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指标改变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135例COVID-19患者中合并基础疾病70例(51.9%),重症组合并心律失常者较多,发热、乏力、胸闷、厌食的发生率较高(P<0.05)。聚集性感染为主,共26起,涉及74例(54.8%),通过1次核酸检测确诊112例(83.0%)。135例中发病时有症状者126例(93.3%),核酸转阴平均14(10,20)d;无症状9例(6.7%),其核酸转阴平均7.0(5.5,13.0)d。外周血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下降40例(29.6%),C反应蛋白升高65例(48.1%)、白细胞介素6升高57例(42.2%),D-二聚体升高62例(45.9%),纤维蛋白原升高33例(24.4%),乳酸脱氢酶升高36例(26.7%),肌红蛋白升高9例(6.7%)。胸部CT示127例(94.1%)有异常表现,病变以胸膜下区分布为主122例(96.1%),其中磨玻璃密度影为主要表现106例(83.5%),重症组双肺受累、且3个肺叶以上分布、磨玻璃影和实变影更多见(均P<0.05),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可吸收,或遗留少许纤维条索。最终好转出院133例(98.5%),死亡2例(1.5%)。结论 天津地区COVID-19感染以家族聚集性为主,多数合并基础疾病,淋巴细胞计数降低较为明显,总体预后良好。早期胸部CT检查可以弥补胸部X线检查的局限性,尽早行胸部CT检查及多次呼吸道标本的核酸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9.
冯小鹏  石喆  张玲娟 《江苏医药》2020,46(5):442-444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荆州江陵地区经核酸检测确诊为COVID-19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COVID-19患者中位年龄46岁,男性33例(63.5%)。36例(69.2%)为江陵居民,13例(25.0%)为武汉居民。37例(71.2%)有确诊病例密切接触史,10例(19.2%)有可疑暴露史,5例(9.6%)无接触史。常见症状包括发热(82.7%)、咳嗽(44.2%)、乏力(28.8%)、呼吸困难(11.5%)和头痛(7.7%)。重症组患者9例(17.3%),普通组患者43例(82.7%)。普通组患者轻中症40例,其中非肺炎患者4例,无症状患者8例。与普通组患者相比,重症组患者年龄大,呼吸困难和死亡比例、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D-二聚体水平高,淋巴细胞计数低(P<0.05)。45例患者胸部CT有异常改变,其中24例呈双肺多发、斑片状、亚段或节段性磨玻璃密度影,15例呈双肺多发、斑片状或大片状实变,以中、下叶明显。结论 COVID-19患者以普通型为主,临床表现以发热和咳嗽为主,应早隔离、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5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和治疗及转归。结果 55例患者中,轻型1例,普通型51例,危重型3例。患者首发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2例患者入院时无明显症状。患者潜伏期(4.56±2.43) d,就诊时病程(4.55±1.56) d,住院时间(15.25±4.68) d。部分患者出现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白蛋白降低,CRP、D-D、ALT、AST、SCr升高。85.45%患者胸部CT表现为单肺或双肺多发磨玻璃样病灶。针对COVID-19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为阿比多尔+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干扰素吸入,部分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所有患者病情好转,52例患者治愈出院,3例转至其他医院继续治疗。结论 COVID-19以普通型为主,规范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可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地区两家定点医院2020-01-24-2020-04-01收治的1014例60岁及以上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临床资料.结果 1014例患者中男493例,平均年龄(71.12±8.11)岁;其中普通型553例,重型337例,危重型1...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人的早期临床特征,为临床早期识别该类病人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 2020年 1—2月 4例经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诊治的 COVID-19病人的早期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等资料。结果 4例病例中 2例男性, 2例女性,年龄范围为 26~64岁,中位数为 30岁。潜伏期在 1~6 d,均为输入性病例。 4例均有发热、咳嗽, 1例有头痛, 1例有全身酸痛、乏力, 3例脉搏增高, 3例血压增高。血常规中, 1例白细胞计数降低, 2例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 1例淋巴细胞计数降低; 3例 C反应蛋白( CRP)、超敏 CRP升高, 1例降钙素原升高; 3例白球比例降低。 2例胸部 CT为两肺多发片状磨玻璃样影,分布在肺外周及胸膜下, 2例为单肺、单发扇形磨玻璃样影, 1例伴有片状实变影。结论早期 COVID-19病人有明显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不具有典型性,多表现为发热、咳嗽,外周血常规可正常或轻度异常,超敏 CRP和 CRP可见升高,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为单肺、双肺多发或单发肺部磨玻璃影,部分伴有实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临床特征及重症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区收治的56例NCP患者,分为普通型(37例)与重型/危重型(19例)。回顾性分析其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肺部影像学等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NCP重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重型/危重型患者的年龄为(59.84±16.17)岁,高于普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史(42.11%比5.41%)、胸闷(42.11%比13.51%)的比例均高于普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计数低于普通型,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高于普通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各项指标对重型/危重型进行预测,选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8的4个指标(年龄、淋巴细胞计数、白介素-6、C反应蛋白)进行联合,所得联合模式曲线下面积为0.946,灵敏性为0.750,特异性为1.000。结论 年龄、高血压病史、胸闷、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对判定NCP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价值,年龄、淋巴细胞计数、白介素-6、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用于鉴别危重程度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合并基础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危险因素,为新冠肺炎的控制和救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于2019年12月30日—2020年3月8日收治306例新冠肺炎患者资料,以无基础疾病的患者为对照,分析112例合并有基础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础疾病组发热发生率78.57%,较无基础疾病组低(P=0.012),咳嗽发生率较高(P=0.025),胸闷、气促症状发生率较高(P=0.007),基础疾病组肺炎累及肺部影像学范围>75%的患者比例高(P=0.015)。与无基础疾病组比较,基础疾病组普通型患者比例较低(P<0.001);危重型患者比例高(P=0.013)。两组使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和抗真菌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无基础疾病组比较,基础疾病组出院肺功能恢复正常状态患者比例低(P<0.000 1),出院但肺功能未恢复正常状态比例高(P<0.000 1)。结论合并基础疾病的新冠肺炎患者,发热比例较无基础疾病的新冠肺炎患者低,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305例不同发病时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征,研究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的时间规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控制和患者救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2月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收治入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305例。按患者发病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A、B、C、D四组,A组:2019年12月31日前发病,共72例;B组:2020年1月1—14日间发病,共72例; C组:2020年1月15—28日间发病,共84例;D组2020年1月29日—2月11日间发病,共77例。比较分析四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到住院间隔时长、住院天数、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既往疾病史、接触史、入院后治疗情况和疾病转归。结果 A组到D组,患者平均年龄呈增长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62,P<0.000 1)。四组患者组间家庭接触史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51,P=0.007)。各组发热天数的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3.88,P<0.01)。四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抗真菌治疗和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不同,组间差异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儿童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2020年2月1-11日收治的3例2019-nCoV感染患儿(男2例,女1例)的基本情况、流行病学资料、现病史、辅助检查,并描述其治疗经过及结局。结果:3例患儿年龄分别为7个月、2岁5个月、5岁2个月;感染途径均为家庭内传播;临床症状相对较轻,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其中1例无明显症状;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淋巴细胞水平均无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正常,胸部影像学改变较轻;经隔离治疗后均好转,无新增其他临床症状。结论:家庭内传播是儿童感染的主要途径,且儿童2019-nCoV感染临床症状相对成人较轻,甚至为无症状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和疑似排除病例首次胸部高分辨率CT(HRCT)特征的差异,探讨HRCT在COVID-19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COVID-19确诊病例(COVID-19组,23例)和疑似排除病例(非COVID-19组,31例)的首次胸部HRCT特征,比较两组首次胸部HRCT特征的差异.结果 与非COVID-19组比较,COVID-19组病灶位于双肺者的比例高(82.6% vs.51.6%) (P<0.05),均显示磨玻璃影(100% vs.71.0%)(P<0.01),显示网格征者居多(91.3% vs.38.7%) (P<0.01),有支气管通气征的比例高(95.7% vs.61.3%)(P<0.01),但未见树芽征或腺泡结节(0 vs.35.5%)(P<0.01).结论 COVID-19早期胸部HR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病灶多半位于双侧肺,病灶构成以磨玻璃影为主,网格征和支气管通气征较为常见,但无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树芽征或腺泡结节.精准识别首次胸部HRCT特征对COVID-19疑似病例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检验,评估炎性指标的重要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0年3月我院1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检验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炎性指标以及抗体检测结果 .结果 16例患者均接受了6次炎性指标检查,检测结果 显示,患者炎性指标SAA、PCT、CRP以及IL-6呈现下降趋势;16例患者共...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眉山市仁寿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3月14日共8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8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29~63岁,中位年龄为50岁,3例有武汉地区旅居史及确诊患者接触史,4例为两起家庭聚集性发病,潜伏期为 7~20d,中位数14d,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7例(87.5%)、头痛、乏力、腹泻各3例(37.5%),口干、头昏、食欲减退各2例(25%),鼻塞流涕、膝关节疼痛各1例(12.5%),气促1例(12.5%)。2例患者有基础疾病(分别为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实验室检查方面,8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正常,3例淋巴细胞数减少,2例降钙素原轻度升高,所有患者甘油三脂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胸部CT主要以单侧肺及双肺斑片状、磨玻璃影、间质性改变为主,累及双肺6例、累及单侧肺2例,以右肺为主。所有患者均以干扰素-α及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抗病毒治疗,5例继发细菌感染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到目前为止,8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其中1例患者新冠病毒核酸持续阳性(33d/6次深部痰液呼吸道标本监测)。结论 本地区所有COVID-19患者均为普通型,大多具有明确流行病学史,以输入型为主,胸部影像大多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表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持续阳性的原因目前尚未明确,尚需对新冠病毒的致病特点进一步观察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