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测定孤立性房颤患者血浆心钠素(A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浓度,探讨这两种物质与房颤发生的关系。方法入选病例84例,通过使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入选病例外周静脉血浆ANP、ANGⅡ,包括32例孤立性阵发性房颤患者于房颤发作时、终止后7 d及32例孤立性持续性房颤患者,并与20例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孤立性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发作时及终止后7 d、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浆ANP、ANGⅡ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阵发性房颤发作时与终止后1周比较均明显升高,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浆ANP及ANGⅡ水平低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发作时(P<0.01)。结论孤立性房颤患者ANP及ANGⅡ水平与房颤发生和持续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2.
田新  单晓莉 《临床医药实践》2009,(1Z):1224-1226
<正>房颤是中老年患者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病因很多,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都是较常见的病因。除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可引起房颤外,50岁以上的中老年房颤患者,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心脏传导系统的特发性退化、心房肌的纤维化和退行性改变等因素引起,有的患者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特异性纤维化所致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甚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引起亦存在,这部分患者可诊断为特发性或孤立性房颤。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绝大多数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尤其是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和心外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少数为原因不明的孤立性房颤,且其发生率随年龄增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急诊就诊的心房纤颤患者的房颤类型,基础病因以及抗凝和抗血小板及原发病治疗情况,加强急诊心房颤动患者的规范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177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7例急诊就诊的房颤患者主要病因依次为;高血压病73例(41.24%),冠心病57例(32.20%),糖尿病28例(15.83%),风湿性心脏病9例(5.08%),心功能不全6例(3.39%),孤立性房颤4例(2.26%)。结论年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心力衰竭为心房颤动的常见病因和诱因,治疗中除控制心室率、转复房颤并维持窦律外,还应注重预防新发房颤或复发房颤的上游治疗,注重血栓事件的风险评估,合理选择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房颤)是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由此而引起的血栓栓塞并发症(尤其是脑卒中)是房颤致死及致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Framingham研究显示: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中,房颤组比非房颤组的脑卒中危险增加5.6倍[1].  相似文献   

6.
田峥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8):260-261
目的探讨性分析101例心房颤动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来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101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高血压性心脏病3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24例,风湿性心脏病13例,心肌病8例,肺源性心脏病9例,退行性瓣膜病6例。结论房颤病因中冠心病和高心病占主要地位,预防房颤应重点降低冠心病、高血压的患病人数。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绝大多数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尤其是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和心外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少数为原因不明的孤立性房颤,且其发生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及时转复为窦性心律可增加心搏量,改善心功能,防止心房内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使房颤患者明显获益.体外同步直流电转复操作简便,所需时间短,成功率高,医师可控制性强.因此,安全性大,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人心房颤动病因、临床表现及诊疗方法.方法 对90例60岁以上老年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冠心病居老年房颤病因之首.本组中:冠心病41例,高心病18例,肺心病7例,风心病4例,瓣膜病4例,扩张型心肌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1例,甲亢性心脏病3例,孤立性房颤2例;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心功能I级14例、II级42例Ⅲ级18倒、IV级16N.结论 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是老年房颤患者的重要原因,应根据老年房颤临床特点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房颤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进一步明确房颤病因及结构改变对心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老年房颤患者98例,非房颤患者(对照组)85例,测定房室腔径、左室射血分数(EF)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并重点观察房腔内径。结果 (1)98例老年房颤的病因构成依次为冠心病(41.7%)、高血压心脏病(30.6%)、风湿性心脏病(15.3%)、肺源性心脏病(4.1%)、房间隔缺损(2.1%)、心肌病(2.1%)。(2)房颤组左房(LA)、右房(RA)、右室(RV)内径较对照组明显扩大(P<0.00 1)。(3)房颤组EF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肺动脉收缩压(PASP)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1)。结论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是老年房颤的主要病因;各种不同病因的房颤多伴有房室增大,其中以左房扩大最为明显;心房增大导致心脏结构改变,进而引起心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孤立性房颤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患者分为对照组,房颤组(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永久性房颤组)。分析比较各组间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及超声心动图参数。对阵发性房颤组及持续性房颤组的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组间NT-proBNP与房颤转律后窦性心律维持之间的关系。结果房颤可导致血清NT-proBNP水平的升高。结论 NTproBNP水平及左房内径(LAD)大小对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