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药物动力学与代谢组学的深入发展,其对中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该文综述了国内外药物动力学与代谢组学在阐明中药作用机制、给药方案、质量控制、新药开发和剂型改进、安全性与毒性评价、整体疗效与物质基础的关系、以及中药在体内的代谢指纹图谱研究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概述了两学科目前在中药研究中面临的挑...  相似文献   

2.
代谢组学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在中药复方研究中,代谢组学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中药复方多靶点作用机制、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及安全性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代谢组学为中药复方的现代研究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将有助于系统、深刻地揭示中药复方的科学内涵,指导中药复方新药研发,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  相似文献   

3.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国珍 《天津药学》2009,21(1):56-58
代谢组学的出现,给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运用代谢组学方法在评价中药的疗效、安全性、筛选种质资源、药代动力学以及方证相关的机理研究等领域展示了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不可替代的优势地位,随着代谢组学的应用,必将大大加速中医药研究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生物系统的组学方法,它是关于生物体系内源代谢物质种类、数量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主要对生物整体、系统或器宫的内源代谢物质及其与内在和外在因素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1-2].其研究思路中的全局、动态观念与中药作用的多靶点和突出整体效应不谋而合.运用先进分析检测技术结合模式识别和专家系统等计算分析方法追踪中药体内代谢物组的组成和变化,可以探究中药药效物质及具有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整体性评价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阐明中药作用的机制[3],为中药药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5.
郑敏霞  沈洁 《中国药房》2011,(23):2201-2203
目的:用整体性思路的代谢组学技术与中医的整体观念进行有效组合,加快中医药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方法:概述代谢组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分析技术,从代谢组学与中医辨证论治、中医藏象理论、中药方剂整体疗效和中药现代化等方面论述代谢组学在中医药中的应用。结果与结论:将系统生物学方法"导入"中医药研究的各个领域,将有望探索出循证中医学研究的新方法与新途径,并在中医药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上有所创新,成为引领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之举。  相似文献   

6.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研究中药活性成分、组分、单味药和复方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ADME/Tox)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体内时-量、时-效关系,并用数学函数加以定量描述的一门新兴学科。开展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对阐明和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设计及优选中药给药  相似文献   

7.
中药复方作为中医临床用药最广泛的形式,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的科学阐释成为全面揭示中医药实用价值进而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代谢组学技术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旨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生物体系在受到刺激或干扰后,内源性代谢物组的变化或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代谢物组分析为基础,借助高通量检测和多元化数据处理手段,整合多维生物信息系统,阐明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综述了最新代谢组学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在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并对代谢组学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中药药动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药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中药药动学)是借助于动力学原理,研究中草药活性成分、组分、中药单方和复方在动物或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体内时量或时效关系,并用数学函数加以定量描述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中药药动学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内容涉及生物利用度、毒动学、透皮吸收药动学、群体药动学、时辰药动学、证治药动学、活性成分在肠道的代谢处置和在体液中浓度的测定等。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对阐明和揭示中草药作用机制及其科学内涵,设计及优选给药方案,促进中药新药开发和剂型改进及…  相似文献   

9.
浅谈中药成分体内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中药多为口服用药,这决定了中药成分在体内发挥药效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中药在体内发挥药效的物质可能是中药中的化学成分,还可能是中药成分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尽管中药化学成分研究在过去的30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中药成分的体内代谢研究一直进展缓慢。本文针对目前研究现状提出加快该领域研究的一些建议和想法,并通过一些研究实例揭示中药成分体内代谢研究在阐明中药药效物质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Xiang Z  Cai XJ  Zeng S 《药学学报》2012,47(5):558-564
药物研发模式的转变推动了药物评价技术体系的革新。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创新中药及现代中药复方研发具有重要意义。中药药代动力学理论近些年虽然取得了进步,但目前尚缺乏符合中药自身特征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与评价技术体系。本文扼要介绍了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现状、代谢组学及复杂网络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用代谢组学和复杂网络方法来研究多组分药代动力学(网络药动学)的设想,以期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技术,从内源代谢产物的角度探讨传统药材—血竭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将大鼠分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血瘀证模型组(血瘀证模型大鼠)和血竭给药组(血瘀证大鼠灌胃给予血竭),采集血浆并采用GC-MS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的内源代谢产物。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等数据分析方法寻找血瘀证大鼠的血浆的差异代谢物,分析大鼠给药后血浆内源代谢产物的变化趋势。结果:建立了基于GC-MS的大鼠血浆内源性代谢产物分析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的确证;采用该方法在大鼠血浆中分析得到约200个数据点,其中约有30个数据点在与NIST库的匹配中得到了初步的鉴定。通过多元数据分析发现了若干血瘀证大鼠差异代谢物,包括乳酸、D-3-羟基丁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等,这些差异性代谢物与血瘀证相关的代谢通路有密切的联系;血瘀证大鼠经过血竭给药之后,其血浆中的差异代谢物的浓度发生明显的变化,即各差异代谢物指标与血瘀证模型组相比都有一定的恢复作用,代谢组学研究结果与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实验结果相吻合。结论:建立了血瘀证大鼠的血浆内源代谢产物的研究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血竭活血化瘀作用的研究中,从代谢组学的角度证实了血竭对血瘀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从传染性疾病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转变,该类疾病的发生发展是由多因素所导致的。而中药有效组分能够通过对机体多途径、多靶点的调节作用,进而达到标本兼治、综合调理的目的,对这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着独特的治疗作用。然而,由于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代谢复杂、药效输出广泛的特点,是中药研究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本团队创建了中药多组分药代动力学研究过程中的诸多关键技术,包括"特征诊断离子延伸"策略,"质量亏损过滤"策略和"诊断离子桥联网络"策略等,这些关键技术的实施基本解决了中药体内外物质组测定难的问题,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在解决了中药多组分测定的基础上,围绕中药药动学研究的实际问题,通过药动学、药效学、代谢组学、化学信息学等多学科结合手段,自主创新,构建了中药体内外物质组关联分析技术、中药同系成分定量构代(QSMR)研究技术和中药药动学参数拓展分析技术三大中药药动学关键技术,形成了中药药动学研究的技术新体系,促进了中药药动学的研究。与此同时,由于中药成分群在生物体内代谢的广泛性,给中药体内药效物质基础解析带了极大挑战,传统的沿用化学药物经典代谢理论和技术并不适用于中药多组分代谢的研究,亟待突破。因此,本团队提出了中药"多向代谢"新理论,指出中药代谢途径包括:(1)Ⅰ/Ⅱ相代谢:经由经典的Ⅰ相和Ⅱ相代谢反应,产生新的物质;(2)量变代谢:中药同系成分群发生水解、降解等代谢反应,不产生新的物质,但改变了原中药同系成分群各成分的构成比;(3)内化代谢:经多步生物转化最终代谢成为人体内源性代谢中间体,整合到人体代谢过程中发挥药效作用。中药的这3类代谢反应,均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其整体药效作用产生显著影响,包括产生新的活性代谢产物、改变有效成分构成比和整合调控生物体内源代谢网络等3种方式。阐明中药这3类代谢与整体药效作用的关系,是突破中药体内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将上述新理论和新技术体系应用于名优中药及经典方剂等研究,对中药组分与药效关联研究以及中西药临床联合用药的机制研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在解释中医中药的科学性、推进中药国际化和现代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传统中药多为口服用药,其在体内发挥药效的物质可能是中药中的化学成分,还可能是中药成分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中药产生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原因也可能与中药成分的体内代谢产物有关。而迄今中药成分代谢产物的研究多局限在分析和结构推测鉴定水平,仅对少数可通过简单方法间接获取的代谢产物进行了较深入的生物学研究。因此,代谢产物的获取是深入研究其生物活性,进而明确中药药效和毒效的关键物质基础。本文结合本课题组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对目前中药活性成分体内代谢产物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总结和综述,希望能够为中药成分的体内代谢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药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等中药有效性相关问题的科学阐释是解决制约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的整体观、辨证论治特征相契合,以其高通量、整体性的研究特性高效解析中药整体药效作用过程。将中医药理论与代谢组学技术有机融合,可为深层次阐明中药的有效性、物质基础、作用机制等科学问题提供关键技术。综述了代谢组学方法解决中药药效评价与药效物质研究的具体实践,并对代谢组学策略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李震宇  韩利文 《药学学报》2023,(7):1723-1724
<正>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整体性的研究思路与中医药作用整体观相一致,强调了多成分、多靶点、多层次的整体调节。通过现代分析技术手段检测生物体系内代谢产物的变化,可以更准确、直接地反映生物体系的代谢和表型信息,揭示中医药治疗复杂疾病的作用机制。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取得了不少创新性研究成果。在研究方法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代谢组学在中医气虚体质及其治疗药物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近年来代谢组学在气虚研究中的运用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代谢组学的研究思路与中医学相似,在中医气虚治疗研究中通过分析代谢产物对相关疾病标志物进行筛选,可为新药的研究提供潜在治疗靶点。对气虚患者用药前后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可明确药物作用机制并科学地评价药效。在中医证候诊断研究中,代谢组学在认识虚证本质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人参对气虚证有显著的疗效,但人参对气虚体质的调节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结论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可寻找气虚体质人群经干预后特异代谢产物的变化,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通过调节体内代谢达到预防、治疗疾病以及相关药品的开发等目的。  相似文献   

17.
证候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多年来,诸多学者对证候实质及其标准化做了大量研究。代谢组学的在体观察、代谢产物检测及动态观测等方法与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维模式具有吻合性,是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的重要技术方法。以代谢组学为技术手段,以病证结合的方式对小儿病毒性肺炎相关证候进行比较研究,有望建立基于代谢成分表达差异的小儿病毒性肺炎及中医证候分型标准化"特征谱库",并为类似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白琳  王洋洋  白静怡  闻新丽 《中国药房》2023,(22):2810-2816
溃疡性结肠炎(UC)作为临床消化系统的常见病、难治病,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中医药在治疗UC方面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停药后不易反复等优势,但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代谢组学从整个机体内源性动态代谢角度出发,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途径,有助于评价药物治疗效果和探索相关作用机制。中药治疗UC的代谢组学研究显示,中药复方、单味中药以及中药单体可通过调控机体内源性代谢物,作用于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能量代谢等诸多相关通路,从而抑制免疫炎症反应、改善氧化应激、降低肠道敏感性、调节肠道菌群、修复肠道黏膜损伤,使机体恢复正常的代谢活动。但相关代谢标志物还需进一步筛选与验证。  相似文献   

19.
卢江  柳长凤  刘聿迪  祖金祥  刘树民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1-3,I0001,I0002
目的建立一套完善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方法以肺炎链球菌诱导的肺热证候模型为切入点,在常规模型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代谢物组学平台,通过对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尿液的代谢指纹数据及模型组不同时间段尿液的代谢物组进行分析,探讨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结果大鼠在经鼻给予肺炎链球菌后,模型组体温变化和白细胞计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病理改变明显;代谢组学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尿液的代谢轮廓发生改变并且在得分图中代谢物组发生明显偏移,代谢组学研究结果与肺热证候的宏观体征及病理生化指标结果相符。结论代谢组学可用于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代谢组学技术的整合运用及其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谢组学已经成为当今生物与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为系统生物学的核心组学,与其他组学进行的系统性研究为中药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质谱、核磁共振等现代分析技术作为代谢组学研究的技术平台,它们的整合运用加速了代谢组学的研究进程。本文就代谢组学技术的整合运用及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的概述,并对代谢组学在中药现代化过程中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