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2年5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327例,随机分为两组,16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164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4.1±2.9)d,明显小于对照组[(17.4±3.8)d],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舒适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情绪,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孔文 《中国处方药》2014,(12):143-14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救治的心血管患者15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治疗组采用舒适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3.7±3.6)d,患者护理满意度93.4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鲁娟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2):108+110-108,110
目的探讨舒适度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9月入住心血管内科不少于2d的患者2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5例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145例在一般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对舒适度的护理干预,两组均采用问卷调查法,将收集到的数据用EpiData3.0录入和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身体舒适满意度为47.6%,对照组为28.3%,观察组患者心理、身体、环境舒适满意度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度护理干预可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的舒适满意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4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优良率。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满意率为97.6%(41/42),对照组满意率为78.6%(33/4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给予心血管内科患者,可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对舒适度的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干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环境舒适满意度、心理舒适满意度及身体舒适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采用舒适度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谈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护理满意度及临床价值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护理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55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2%,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4%均高于对照组55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78.2%,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5.5%,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接收的96例心血管患者,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有48例患者,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9.1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08%。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韦红 《中国处方药》2014,(4):138-13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内科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试验组进行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感到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0%,医患纠纷发生率为10%;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度为92%,医患纠纷发生率为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方式相对于常规护理方式,得到了更多心血管患者的认同,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信息化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从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288例,随机分为两组,14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143例患者采用护理信息化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5.2%)明显高于对照组(8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信息化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情绪,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患者64例,将其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患者满意度及患者家属陪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因子与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观察组患者家属陪护率为25.71%,明显低于对照组(46.7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研究对象选择自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遵循随机原则设置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的SDS、SA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在同一水平,P>0.05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护理后的SDS、SA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低,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度为92.5%(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30/40),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32/40),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从而提升其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心血管介入治疗中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平均分配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舒适护理,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优良率为91.7%,对照组患者护理优良率为75%,观察组明显要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8%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87.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的60.4%,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患者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了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了治愈率和满意度,降低了并发症的产生,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应用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8月—2011年8月在我老年病房住院的828例分为两组。观察组416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412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护理。观察两组满意度。结果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 80例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积极性、依从性,统计两组SCL-90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疗积极性及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临床开展循证护理模式有利于增强老年患者治疗积极性以及依从性,从而有效改善其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双心护理模式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心血管内科8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双心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情况、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84.62%,观察组为98.12%,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采用双心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情况,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对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期间来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原则将10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焦虑和抑郁自评得分护理前后差异更大,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身心病痛,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减轻心理负担,缩短治疗周期,提升生存质量,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结果观察者患者满意率为88%,对照组的满意率为66%,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为6%,对照组12%,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心血管内科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面对紧急情况预先准备应急措施,能预防风险事故的发生,降低患者的安全隐患,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特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72例的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综合护理组(观察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比较两组临床护理的效果及其差异。结果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55.6%。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13.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评估与管理措施后,护理风险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积极配合治疗,临床疗效明显提高,生活质量也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某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1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98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2.04%(2/98)、护患纠纷投诉率1.02%(1/9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7.98±1.31)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以上指标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极大地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并增强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加强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应用效果。方法:将某院2012年3月~2013年8月间,通过手术治疗的160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80名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80名采用常规护理。通过对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而对照组的满意度为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的焦虑自评表(SAS)评分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调节患者的焦虑恐慌情绪有良好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通过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体满意度,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