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研究红药(Chirita longgangensis var.hongyao)茎的化学成分,运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从其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1,4-dihydroxy-2-naphthalene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4-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1),isotaxiresinol 4-O-methyl ether(2)和(R)-7-hydroxy-α-dunnione(3)。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β-萘甲酸双糖苷化合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且首次提供了化合物2的核磁波谱数据,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云南省西双版纳采集的土样中黑黏座孢霉(Myrothecium roridumTode ex Fr.)发酵液的活性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黑黏座孢霉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黏液霉素A(verrucarin A)和黏液霉素J(verrucarin J),并利用稻瘟霉(Pyricu-laria oryzae)菌丝体形态变化作为活性指标,测定了它们的活性。结论黏液霉素A和J为首次从该菌种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禾本科香茅属植物芸香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和理化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3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齐墩果酸(2)、尿囊素(3)。结论3个化合物都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蚊子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蚊子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 分别是槲皮素(1)、萹蓄苷(2)、槲皮苷(3)、金丝桃苷(4)和芦丁(5)。结论 化合物 1、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3、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附子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附子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法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次乌头碱(1)、10-羟基乌头碱(2)、新乌头碱(3)、乌头原碱(4)和β-谷甾醇(5).结论 之前没有对附子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的报道,本研究首次从中分离的到了化合物1~5.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海洋贝类紫色疣石磺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使用常压硅胶柱色谱法对紫色疣石磺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紫色疣石磺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2′-氧代双(1,4-二叔丁苯)(1)、胆甾醇(2)、α-棕榈精(3)、尿嘧啶(4)、胸腺嘧啶(5)。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以天然产物形式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种中分离得到。结论:该试验可为石磺科动物药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藏药甘青青兰脂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甘青青兰(Dracocephalum tanguticum Maxi 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化合物,运用波谱技术分析确定化学结构。结果与结论从甘青青兰的超临界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确定为:齐墩果酸(1)、熊果酸(2)、正三十三烷烃(3)、白桦酯醇(4)、3β,20α-二羟基乌苏烷-21(22)-烯-28-酸(5)。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海洋红树植物桐花树内生菌GT20021545发酵液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树脂、硅胶、凝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结合其理化性质分离海洋红树植物桐花树内生菌GT20021545发酵液的化学成分,并运用波谱分析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解析鉴定。结果与结论从内生菌GT20021545发酵液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4个吲哚类化合物,5个苯环类化合物,1个环二肽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辽东楤木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和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辽东楤木叶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glucocaulophyllogenin(1)、glycoside st-B(2)、silphioside E(3)、山萘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4)、槲皮素(5)。结论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4为首次从楤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辽东楤木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青风藤Sinomenium acutum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青风藤中分离鉴定了5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是羽扇豆醇(1)、羽扇豆酮(2)、赤杨醇(3)、赤杨酮(4)、乙酰齐墩果酸(5).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红树植物角果木内生真菌Penicilliumsp.J54产生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利用MTT法测定各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从角果木内生真菌Penicilliumsp.J54发酵液中分离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ervecdysteriod D(1)、citroside A(2)、3-methoxyepicoccone(3)、2,4-二羟基-3,5,6-三甲基苯甲醛(4)、mycosphine B(5)、mycosphine A(6)、5-羟甲基糠醛(7)、对羟基苯乙醇(8)。结论其中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角果木内生真菌分离得到,并首次报道了化合物4的核磁数据,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对肿瘤细胞株K-562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海南粗榧内生真菌S26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海南粗榧内生真菌S26发酵液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海南粗榧内生真菌S26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methylmellein(1)、(-)-3,5-dimethyl-8-methoxy-3,4-dihydroisocoumarin(2)、ergosterol peroxide(3)、(3β,5a,8a,22E,24R)-5,8-epidioxy-ergosta-6,9(11),22-trien-3-ol(4)、22E,24R—ergos—ta-7,22-diene-3β,5α,6β,9α-tetraol(5)、对羟基苯乙醇(6)。结论以上化学成分为从海南粗榧内生真菌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白木香内生真菌R7抗菌活性代谢产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白木香内生真菌Phaeoacremonium rubrigenum发酵液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发酵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用杯碟法和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见血封喉内生真菌Acremonium sp. J1发酵液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发酵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3-(2S,4S-dihydroxypentyl)-6,8-dihydroxyisocoumarin (1)、3-(2S-hydroxy-4-oxopentyl)-6,8-dihydroxy- isocoumarin (2)、(3β,22E)-麦角甾-5,7,22-三烯-3-醇 (3)、(3β,5α,6α,7α,22E)-5,6-环氧麦角甾-8(14),22-二烯-3,7-二醇 (4)、(3β ,5α,6β,22E)-麦角甾-7,22-二烯-3,5,6-三醇 (5)、腺苷 (6)、胸腺嘧啶脱氧核苷 (7)和2-(4-羟苯基)乙酸乙酯 (8)。结论 8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见血封喉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牛奶子内生真菌Colletotrichumsp.代谢产物。方法采用乙酸乙酯萃取、硅胶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制备分离纯化;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等谱学数据进行化学结构鉴定。结果从发酵液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3-吲哚乙酸乙酯(1)、乙酸-3-吲哚乙酯(2)、吲哚-3-乙酰胺(3)、nectriapyrone(4)、2-(2-羟基丙酰胺)苯甲酰(5)、3-甲色酮(6)和苯乙酸(7)。结论化合物4,5和6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海洋来源真菌Hypocrea virens发酵液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以及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bisdethiobis-(methylthio)glio-toxin(1)、胶霉毒素(gliotoxin,2)、5-羟基-3-羟甲基-2-甲基-7-甲氧基色原酮(5-hydroxy-3-hydroxymethyl-2-methyl-7-methoxychromone,3)、6-甲基苯-1,2,4-三醇(6-methyl-benzene-1,2,4-triol,4)、3β-羟基-胆甾-5-烯(3β-hydroxy-cholesta-5-ene,5)、3-异丁基-8-羟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3-isobutyl-8-hydroxypyrrolopiperazine-2,5-dione,6)、3-苄基哌嗪-2,5-二酮(3-benzylpiperazine-2,5-dione,7)、3-苄基-8-羟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3-benzyl-8-hydroxypyrrolopiper-azine-2,5-dione,8)、3S*,4R*-二羟基-3-甲基戊烷-2-酮(3S*,4R*-dihydroxy-3-methylpentan-2-one,9)、3R*,4R*-二羟基-3-甲基戊烷-2-酮(3R*,4R*-dihydroxy-3-methylpentan-2-one,10)。结论化合物1、3、4、8~10均为首次从Hypocrea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真菌Hypocrea virens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国南海红树植物卵叶海桑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氢谱、碳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0S,24R-环氧达玛烷-3β,25-二醇(ocotillol,1)、熊果酸(2)、白桦脂醇(3)、羽扇豆醇(4)、1β-羟基羽扇豆醇(5)、β-谷甾醇(6)、谷甾-4-烯-3-酮(7)。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5、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深海沉积物来源真菌Aspergillus insulicola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正反向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其大米发酵产物进行分离提纯;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等波谱学方法并结合文献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海洋真菌A. insulicola大米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aspermicrone C(1)、aspermicrone B(2)、epicolactone(3)、F14945-C(4)、6,7-dihydroxy-5-methoxy-4-methylisobenzofuran-1(3H)-one(5)、5,6-dihydroxy-7- methoxy-4-methylisobenzo- furan-1(3H)-one(6)、3-methoxyepicoccone(7)、3,4-d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 methyl ester(8)和glycerol-1- monooleate(9)。结论 化合物5为新的天然产物,其余化合物均为已知化合物。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和2对火龙果黑斑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海洋来源真菌Hypocrea virens发酵产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结构鉴定为异光黄素 (1)、1-乙酰基-&;#61538;-卡波林 (2)、苯并噻唑啉-2-硫酮 (3)、2,2&;#61602;-二硫化二苯并噻唑 (4)、吡咯并哌嗪-2,5-二酮 (5)、腺苷 (6)、2-乙酰胺基-2-去氧-&;#61537;-D-吡喃葡萄糖 (7)。结论 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 7为首次从该种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马齿苋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离、鉴定马齿苋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法、O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及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提取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反式-对香豆酸(E-p-coumatic acid,1)、金莲花碱(trollisine,2)、木栓酮(friedelin,3)、4α-甲基-3β-羟基-木栓烷(4α-methyl-3β-hydroxylfriedelan,4)、羽扇豆醇(lupeol,5)、β-谷甾醇(β-sitosterol,6)、胡萝卜苷(daucosterol,7)、芹菜素(apigenin,8)、山奈酚(kaempferol,9)。结论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