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予齐拉西酮治疗.结果:两组疾病治疗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血糖及血脂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糖及血脂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的疗效,但齐拉西酮对血糖、血脂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未经治疗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首发精神分裂症未经治疗住院患者95例纳入研究,其中男40例,女55例,平均年龄(33.85±10.80)岁,年龄< 40岁者72例,40~70岁者23例;病程≥5年者32例(33.68%),病程<5年者63例(66.32%).利培酮起始剂量为1 mg,1次/d口服,2周内逐渐增加剂量至2~6 mg,1次/d,连续服药3个月.服用利培酮低剂量(<4 mg/d)者32例,高剂量(≥4 mg/d)者63例.于服药前、服药后1、2、3个月测定患者心电图变化,观察性别、年龄、病程、给药剂量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结果:利培酮引起的心电图异常主要为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心律不齐),其次为ST-T改变.服药后1、2、3个月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分别为37例(38.95%)、28例(29.47%)和31例(32.63%).其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19例(47.5%)、14例(35.0%)、12例(30.0%)与18例(32.7%)、14例(25.5%)、19例(34.5%);年龄40~70岁与<40岁患者分别为5例(21.7%)、5例(21.7%)、6例(26.1%)与32例(44.4%)、23例(31.9%)、25例(34.7%);病程≥5年与<5年患者分别为12例(37.5%)、9例(28.1%)、6例(18.8%)与25例(39.7%)、19例(30.2%)、25例(39.7%),低剂量和高剂量患者分别为8例(25.0%)、7例(21.9%)、8例(25.0%)与29例(46.0%)、21例(33.3%)、23例(36.5%).不同性别、年龄、病程及给药剂量的患者在不同给药时间点的心电图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未经治疗患者心电图的影响较轻,是一种心脏毒性较小的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和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 入选2011年5月至2011年10月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单用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末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检测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比较分析自身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 利培酮治疗后,三酰甘油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3、FT3、FT4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上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时,可致血脂异常和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应加强血脂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监测,保证其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9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利培酮组、阿立哌唑组共3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12周检测空腹血搪和血脂.结果 奥氮平组血脂、血糖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利培酮组血脂升高,与治疗前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利培酮对血糖、血脂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6例进行研究,采用SPSS 16.0软件生成随机数字表分为利培酮组、阿立派唑组,每组58例.患者均为首次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及甲状腺激素的水平.结果 治疗后,利培酮组的IRI值、FPG、LDL-C、TC水平高于阿立派唑组(P<0.05),2组患者的平均FPG、FINS、IRI较治疗前均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TSH水平较治疗前均显升高,T3、FT3、FT4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利培酮组患者的平均PANSS总分(57.6±11.3)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81.5±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派唑组患者的平均PANSS总分(58.4±12.0)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82.2±1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与阿立派唑相当,但是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血糖、血脂及甲状腺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期使用利培酮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和脂代谢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精神科门诊或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氯氮平组,每组35例。利培酮组采用利培酮治疗,氯氮平组采用氯氮平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BMI、腰围、臀围、腰臀比,FBS、TC、TG、HDL-c、LDL-c、TG/HDL-c、TC/HDL-c、ApoA1、ApoB,以及治疗12个月后糖尿病发生率。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BMI、腰围、臀围、腰臀比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利培酮组BMI、腰围、腰臀比均明显低于氯氮平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BS、TC、TG、HDL-c、LDL-c、TG/HDL-c、TC/HDL-c、ApoB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ApoA1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利培酮组的FBS、TC、TG、HDL-c、LDL-c、TG/HDL-c、TC/HDL-c、ApoB低于氯氮平组,ApoA1高于氯氮平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利培酮组糖尿病发生率明显低于氯氮平组(P<0.05)。结论氯氮平、利培酮均会对患者血糖、体重、脂代谢产生不良影响,而氯氮平的影响更明显,这种不良影响有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认知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文选取了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8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采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后,对其体质量、血糖、血脂的影响。结果齐拉西酮组治疗前后体质量、血糖、血脂无统计学差异(P>0.05),利培酮治疗前后体质量、血脂、血糖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齐拉西酮相比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体质量、血脂、血糖的影响具有明显优势,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对259例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单一服用利培酮、奎硫平或奥兰扎平中的某一种,8周后症状缓解或痊愈。服药前及服药后的第8周末测定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三种药物治疗8周后,血糖升高明显(P〈0.001),有11.6%的患者血糖高于6.5mmol/L,血脂改变不明显。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会升高血糖,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查血糖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氮平治疗不同时间段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4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以单一氯氮平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0d和治疗90d测量体质量、血糖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30d和90d后患者体质量均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水平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H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682,P=0.000),治疗30d与90d后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HDL水平下降,治疗90d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LDL水平明显升高(P<0.01),30、90d后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30d与90d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可导致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程度的血脂、血糖和体重增加,其程度可能与氯氮平治疗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SCH)患者的效果及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某院确诊的60例首发SCH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各30例,阿立哌唑组采用阿立哌唑口服治疗,利培酮组采用利培酮口服治疗,均持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的PANSS评分、体重、血脂代谢相关指标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各项PANSS评分、体重、TC、TG、HDL和LDL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PAN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各项PAN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利培酮组体重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但两组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05),利培酮组TC和LDL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明显高于阿立哌唑组(P<0.05)。阿立哌唑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明显低于利培酮组(40.00%)(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首发SCH患者的效果良好,对患者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缓释片组(n=25)和利培酮组(n=25),均单药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威斯康星分类卡片测验(WCST)、连续作业测验(CPT)、数字划销测验(CT)及修订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评价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帕利哌酮缓释片组有效率为80%,利培酮组有效率为76%,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帕利哌酮缓释片组WCST,CPT,CT及WMS-R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利培酮组仅WCST及WMS-R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两组间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利培酮相当,对于认知功能的改善总体相似,但在执行功能和注意力方面帕利哌酮缓释片略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氯氮平、奎硫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氯氮平组30例,奎硫平组30例。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两组患者4、8、12周末的空腹血糖。结果氯氮平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奎硫平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氯氮平可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异常,应用时应定期监测血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氯氮平、氯丙嗪、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时脂类代谢状况。方法 :选择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 3组 ,所有患者均单一服用上述的某一种抗精神病药物 ,实验周期为 8周。服药前及服药后的第 4和 8周末分别测定患者的空腹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 C)、低密度脂蛋白 (LDL C)和肝、肾功能等。数据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结果 :氯氮平、氯丙嗪组治疗后TC ,TG和LDL C升高非常明显 (P <0 .0 1) ;利培酮组治疗后TC ,TG ,LDL C升高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氯氮平、氯丙嗪可导致脂类代谢异常。定期检查血脂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选择性评价并探讨近年来精神科临床应用较广的齐拉西酮、利培酮、喹硫平治疗首发和继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中铁二局职业病防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210例,分为齐拉西酮组、利培酮组及喹硫平组,每组70例,各组包含首发及复发性患者各35例。其中齐拉西酮组:20~80mg/d,2次/d;利培酮组:4~7mg/d,2次/d;喹硫平组:400~1 000mg/d,2次/d,疗程8周,分别采用PANSS量表评定疗效、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首发组各类药物使用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各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复发组中,齐拉西酮组疗效与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利培酮、喹硫组(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不良反应与利培酮及喹硫平相似;齐拉西酮治疗复发精神分裂症不良反应与利培酮和喹硫平相当,总体疗效优于利培酮和喹硫平,推荐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精神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抗精神病药物。长期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会引起患者葡萄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和血脂异常,使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关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诱导的糖脂代谢异常,阐明其发病机制,有助于早期疾病检测和药物个体化选择,对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提高临床疗效至关重要。综述了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糖脂代谢异常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提出药物干预对策,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压、血脂、血糖及肾功能不同水平对老年高血压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448例,以血压(收缩压SBP 140 mm Hg,舒张压DBP 80 mm Hg,脉压PP 60 mm Hg)、血脂(总胆固醇TC 5构.72 mmol/L)、血糖(空腹血糖FPG 7.0 mmol/L)及肾功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 60 ml·min-1·1.73-2)为界值分为低、高水平组.结果 2年随访期间统计冠心病事件52.90%(237/448),脑卒中事件24.11%(108/448),心血管死亡6.70%(30/448).高SBP、DBP、PP、TC、FPG组患者冠心病事件、脑卒中事件与心血管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低SBP、DBP、PP、TC、FPG组(P<0.05),低eGFR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高eGFR组(P<0.05).结论 血压、血脂、血糖及肾功能不同水平与老年高血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紧密关系,控制上述指标于正常范围在改善疾病预后状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立哌唑组(40例)为观察组和利培酮组(40例)为对照组,疗程8周.两组于治疗前、治疗后2、4、6、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分,并检测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77.5%,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率80.0%,有效率9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TC,TG,HDL,LDL和空腹血糖: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利培酮相当,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脂代谢几乎没有影响,而利培酮对患者的糖脂代谢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共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2%和76%,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点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立哌唑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厌食,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而锥体外系反应明显低于利培酮组。结论: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轻,均为疗效好的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更适合于锥体外系副作用不能耐受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