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高糖诱导的人足细胞nephrin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足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糖对照组(A组)、DMSO组(B组)、高糖组(C组)、氟伐他汀10-7、10-6、10-5 mmol/L处理组(分别为D1、D2、D3组)及高糖+氟伐他汀组(E组)。用Westernblot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足细胞nephrin和AngⅡ的表达水平。结果 B组、D1组、D2组nephrin表达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3组nephrin表达较A组明显减少(P<0.05)。与A组相比,C组人足细胞AngⅡ表达增加,nephrin表达减少,并呈时间依赖性(P<0.05);而E组能明显逆转C组上述指标的变化(P<0.05)。结论氟伐他汀能抑制高糖环境下足细胞AngⅡ表达,上调nephrin表达,起到保护足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飞蓟宾对高糖诱导人足细胞中VE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水飞蓟宾对高糖诱导的体外培养人足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足细胞分为7组:正常糖(NG,葡萄糖5.5 mmol/L)组、甘露醇对照(MN,甘露醇24.5mmol/L+葡萄糖5.5mmol/L)组、高糖(HG,葡萄糖30mmol/L)组、HG+低浓度水飞蓟宾(HG+LS,水飞蓟宾5 μg/ml)组、HG+中浓度水飞蓟宾(HG+MS,水飞蓟宾10μg/ml)组、HG+高浓度水飞蓟宾(HG+HS,水飞蓟宾20μg/ml)组、HG+二甲亚砜(HG+D,DMSO 1 mg/ml)组.各作用48 h后,RT-PCR半定量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足细胞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体外培养人足细胞表达基础水平的VEGF,HG刺激48 h后足细胞VEGF基冈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与HG组比较,加用5~20μg/ml水飞蓟宾均可抑制HG所诱导的VEGF基因和蛋白表达(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HG可使足细胞表达VEGF增加,水飞蓟宾可通过抑制HG诱导足细胞产生过多VEGF而具有潜在保护足细胞和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尼古丁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白介素(IL)-8表达的影响,及氟伐他汀对尼古丁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的干预作用,以及这一过程中核转录因子(NF)-κB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传代培养,细胞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无血清DMEM培养基代替干预因素;尼古丁组: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加入100 nmol/L尼古丁孵育内皮细胞24 h;氟伐他汀组:在培养基中10-5mol/L氟伐他汀孵育内皮细胞1 h后,100 nmol/L尼古丁孵育内皮细胞24 h;NF-κB抑制剂组:100μmol/L PDTC和100 nmol/L尼古丁孵育内皮细胞24 h,收集细胞标本及培养液。ELISA法检测内皮细胞培养液中IL-8的蛋白表达水平,Trans AM(tm)NF-κBp50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NF-κB的活性。结果尼古丁组NF-κB活性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氟伐他汀组NF-κB活性较尼古丁组显著下降(P<0.05)。NF-κB抑制剂组较尼古丁组IL-8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氟伐他汀组较尼古丁组IL-8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尼古丁可通过激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NF-κB的活性,从而诱导IL-8的表达;氟伐他汀可拮抗尼古丁诱发的NF-κB的活化,抑制尼古丁诱导的IL-8的表达,还可拮抗尼古丁引起的内皮功能紊乱,改善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4.
氟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聂国明  邹敏书  余健 《中国药师》2008,11(3):265-267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对照组、DN组、氟伐他汀治疗组,链脲菌素腹腔注射诱导DN大鼠模型,诱导成功后氟伐他汀治疗组给予氟伐他汀经胃管灌服。试验12周末检测大鼠体重、血糖、尿肌酐、24h尿白蛋白。采用RT—PCR检测VEGFmRNA及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质的表达。结果:DN组大鼠体重、血糖、尿白蛋白,VEGF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肾小球细胞数,细胞外基质(ECM)聚积均高于对照组(P〈0.01)。与DN组相比,氟伐他汀治疗组大鼠体重、血糖、尿白蛋白,肾脏VEGFmRNA及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质的表达,ECM聚积显著降低(P〈0.01或P〈0.05)。尿VEGF与尿白蛋白呈正相关(r=0.42,P=0.039),与尿肌酐亦呈正相关(r=0.35,P=0.043).结论:VEGF表达增加可能参与DN的发病机制。氟伐他汀可减轻DN大鼠体重、血糖,减少尿白蛋白的排泄,抑制肾小球系膜增殖及硬化,降低VEGF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体外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在高糖刺激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分为5组(每组设3个样本):正常对照组(完全培养液)、高糖对照组(2.5%葡萄糖)和高糖(2.5%葡萄糖)加辛伐他汀(浓度分别为2.5,5,10μmol/L)组。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细胞内VEGF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VEGF的蛋白质水平,用二喹啉甲酸蛋白检测法测定细胞中蛋白质含量,用以校正ELISA结果。结果高糖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VEGF表达增加,辛伐他汀各组与高糖组相比VEGF表达明显减少,两者在蛋白质和基因水平均呈量效关系。结论辛伐他汀可以减少高糖刺激下人腹膜间皮细胞VEGF的表达,可能延缓腹透相关性腹膜纤维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体外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在高糖刺激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分为5组(每组设3个样本):正常对照组(完全培养液)、高糖对照组(2.5%葡萄糖)和高糖(2.5%葡萄糖)加川芎嗪(浓度依次为10,20,40 mg/L)组。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细胞内VEGF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VEGF的蛋白质水平,用二喹啉甲酸蛋白检测法测定细胞中蛋白质含量,用以校正ELISA结果。结果川芎嗪能显著降低高糖所致的人腹膜间皮细胞VEGF的表达(P<0.01);两者在蛋白质和基因水平均呈量效关系。结论川芎嗪可以减少高糖刺激下人腹膜间皮细胞VEGF的表达,从而达到延缓腹透相关性腹膜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短期氟伐他汀治疗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35例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每日口服氟伐他汀 4 0mg共 8wk ,服药前后测量患者血清的TC、TG、LDL C和HDL C以及NO和NOS值 ,及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经氟伐他汀 8wk治疗后 ,血清的TC、TG、LDL C明显下降 ,血清的HDL C以及NO和NOS值明显增加 ,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扩张程度明显增加 ,这些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 氟伐他汀短期治疗能使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改变 ,NO和NOS值增加 ,血管内皮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高糖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以及氟伐他汀对其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BZY-1细胞,将其分成以下几组:正常组、高糖组、甘露醇对照组、3个浓度氟伐他汀组。24 h后进行细胞形态观察,MTT法测定并计算细胞存活率和抑制率。RT-PCR法测定各组TGF-β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各组TGF-β1蛋白表达及分布。结果与正常组相比,HBZY-1细胞在高糖刺激下,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高糖组相比,氟伐他汀组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高糖环境可促使HBZY-1细胞TGF-β1异常表达;而氟伐他汀可阻抑高糖对HBZY-1细胞TGF-β1的活化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瑞舒伐他汀钙对斑马鱼血管发育的影响,探讨瑞舒伐他汀钙抑制血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瑞舒伐他汀钙处理的斑马鱼胚胎作为实验组,以0.5%二甲亚砜处理的胚胎作为对照组。从受精卵形成后0.5h开始刺激,受精后24h观察药物对斑马鱼血管发育的影响。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新生血管状态,记录血管缺失数目,分别从受精后0、6、12和24h药物处理后的斑马鱼胚胎中提取总的RNAs,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的表达变化。结果:瑞舒伐他汀钙可明显抑制斑马鱼血管发育,且在0.01~0.08nmol/L浓度范围内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成正比。实验组较对照组VEGF-A表达量降低,在药物作用的24h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可通过减少VEGF-A的表达抑制斑马鱼血管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糖培养的人肾小球足细胞synaptopodin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全反式维甲酸对其表达的干预效应.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条件性永生人肾小球足细胞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正常糖(NG)组、高糖(HG)组、HG+5tmol/L全反式维甲酸干预组、HG+ 15 μmol/L全反式维甲酸干预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G组足细胞培养0、3、6、9d时和其他各组足细胞培养9 dsynaptopodin蛋白的表达.结果 HG组足细胞培养3、6、9d时synaptopodin蛋白表达灰度值与培养0d时比较明显降低[(1.15±0.04)%、(0.78±0.04)%、(0.41±0.05)%比(1.49±0.07)%,P<0.05].培养9d后,与NG组比较,HG组、HG+5μmol/L维甲酸干预组、HG+ 15 μmol/L维甲酸干预组足细胞synaptopodin蛋白表达灰度值均明显下降[(0.41±0.05)%、(0.86±0.04)%、(0.90±0.07)%比(1.47 ±0.08)%,均P<0.05].结论 高糖可以使体外培养的足细胞synaptopodin蛋白表达下降,全反式维甲酸具有潜在的保护足细胞和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周期性流体静压对大鼠骨膜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膜细胞,分为对照组(A组)、加压组(B组)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预处理后加压组(C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RT-PCR检测VEGF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JNK及磷酸化JNK(p-JNK)的表达.结果 B组、C组细胞增殖较A组少(P<0.05).B组VEGF基因及p-JNK表达水平高于A组(P<0.01);C组VEGF基因及p-JNK表达水平低于B组(P<0.01).结论 适当强度的周期性流体静压刺激可能通过激活JNK信号通路促进骨膜细胞VEGF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3和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9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大肠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C、VEGFR-3和P5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VEGF—C、VEGFRG和P5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大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癌组织:67.4%(60/89)、55.1%(49/89)和66.3%(59/89),癌旁组织:22.6%(12/53)、20.8%(11/53)、11.3%(6/53),正常组织:13.2%(7/53)、11.3%(6/53)、0,P〈0.05]。DukesB、C和D期的大肠癌P53阳性率[分别为:61.1%(11/18)、76.2%(16/21)、87.1%(27/31)]均高于DukesA期[26.3%(5/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ukesD期高于DukesB期(P〈0.05)。大肠高分化腺癌P53阳性率低于中分化和低分化腺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5.7%(16/35)比78.3%(18/23)、81.1%(25/31),P〈0.05],中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P53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9例大肠癌中60例有淋巴结转移,VEGF—C和VEGFR-3阳性率分别为76.7%(46例)和63.3%(38例);无淋巴结转移者29例,VEGF-C和VEGFRG阳性率分别为48.3%(14例)和37.9%(11例);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VEGF—C和VEGFR-3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VEGF—C在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的阳性率分别为50.0%(12/24)、67.6%(25/37)和82.1%(23/28),黏膜下层阳性率与浆膜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R-3的阳性率分别为29.2%(7/24)、54.1%(20/37)和78.6%(22/28),浆膜层阳性表达率高于黏膜下层和肌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肠低、中、高分化腺癌组织中VEGF—C阳性率分别为83.9%(26/31)、69.6%(16/23)、51.4%(18/35),VEGFR-3阳性率分别为77.4%(24/31)、56.5%(13/23)、34.3%(12/35),VEGF-C和VEGFR-3在低分化程度阳性表达率高于高分化程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癌组织中VEGF—C及VEGFR~、P53的表达可能是肿瘤发生、浸润、转移的重要因素,联合检测对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转移、预后、评价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种促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正常成人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成人皮肤组织VEGF、bFGF的表达及分布.结果正常成人皮肤组织中,VEGF、bFGF阳性细胞均主要位于基底层,呈弱阳性表达.结论正常成人皮肤组织中,基底层是表达VEGF、bFGF的主要细胞,在维持真皮微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特征及其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回顾性研究1995~2005年120例有临床随访资料的结肠癌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卡方检验分析结肠癌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生存分析计算结肠癌组织中VEGF不同表达组的总生存率。结果:VEGF在结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肿瘤黏膜细胞胞浆内。VEGF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Dukes分期、复发及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VEGF表达阳性及阴性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6.4%和76.5%,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GF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Dukes分期、复发及远处转移呈明显正相关,其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原发性食管癌手术切除的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定其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术后1、2、5年生存率。结果食管癌VEGF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69.0%,微血管密度(MVD值)26.69±21.68,术后1、2、5年生存率分别为69.0%、50.0%、16.0%。VEGF表达阴性、阳性者间比较,MVD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5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穴P<0.05雪。结论食管癌VEGF表达水平与肿瘤血管新生强度、外科治疗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过程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进一步了解雌激素对骨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80只20月龄的雌性大鼠,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只,麻醉下制作左股骨骨折模型,术后实验组每隔1d注射1次雌激素,分别于1、2、3、4周取骨痂,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利用骨矿分析仪测定骨痂的密度。结果 VEGF在骨折部位被多种细胞表达,且成骨细胞最明显,其表达强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3周左右达到高峰,实验组比对照组表达更明显,实验组骨痂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雌激素可促进成骨细胞VEGF的表达,VEGF是雌激素调节骨代谢的机制之一,可促进骨质疏松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8.
宫颈癌微血管计数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病理联系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和分析72例宫颈癌、24例正常宫颈组织中MVD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癌患者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宫颈浸润癌明显高于原位癌(P<0.01),浸润癌Ⅰ期与Ⅱ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MVD随着病理分级增高呈递增趋势,组织学分级Ⅰ级与Ⅱ级、Ⅲ级差异有显著性(P<0.05);MVD增高与患者的生存期有关,生存期<5年者MVD明显高于生存期>5年者(P<0.05);MVD与临床分型、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VEGF在宫颈原位癌呈低表达,原位癌强阳性率明显低于浸润癌(P<0.05);VEGF表达强弱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有关,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VEGF表达增强。VEGF表达阳性组的宫颈癌标本中MVD明显高于VEGF表达阴性组(P<0.05),且随着VEGF表达的增强,微血管密度随之增加,两者呈正相关。结论VEGF与宫颈癌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MVD和VEGF表达与宫颈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甲状腺癌组织中TGFβ1与VEGF表达及肿瘤微血管计数(MVC).结果 46例甲状腺癌组织中TGFβ1阳性表达率为63.04%(29/46),TGFβ1阳性表达者MVC值(26.18±4.05)显著大于阴性表达者(20.13±4.29),VEGF阳性表达者35例,阳性表达率为79.06%,VEGF阳性表达者MVC值(25.82±3.61)亦显著大于阴性表达者(19.65±6.32)(均P<0.05),TGFβ1、VEGF阳性表达率在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中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Ⅰ、Ⅱ、Ⅲ、Ⅳ期甲状腺癌中两两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与VEGF表达与甲状腺癌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无关,但参与甲状腺癌肿瘤血管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兔肾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亚  王晓东  刘新晖  王明海  张锡庆 《江苏医药》2006,32(8):740-742,i0001
目的 探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兔肾血管内皮细胞(MVECs)体外培养的影响。方法采用三步梯度筛网法,获得纯度较高的肾血管球,0.5%胶原酶Ⅳ37℃消化15~20min,离心沉淀获取血管内皮细胞,分加与不加VEGF培养。对培养的细胞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常规形态,用免疫组化法进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鉴定,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浆Weibel-Palade小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31、CD34及CD44的表达。结果加VEGF的MVECs原代3d铺满瓶底,3~4d传一代;不加VEGF的MVECs原代7~12d铺满瓶底,7~8d传一代。鉴定时两种培养的MVECs表达是一致的。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铺满瓶底时呈典型的铺路卵石样结构,免疫组化法第Ⅷ因子相关抗原阳性,透射电镜观察到细胞浆中的Weibel-Palade小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31、CD34表达阳性,CD44阴性。结论VEGF对MVECs体外培养的影响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