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我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急性颅脑损伤以及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对症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观察组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外科的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中,43例病情稳定出院,8例死亡;对照组患者中,36例病情稳定出院,15例死亡。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本次共选取8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有意识障碍并发的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与加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肾损害、肝脏损伤等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仅部分病例有呕吐、恶心症状。结论分析急性脑血管并发意识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临床救治效果,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曾波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2-203
目的探究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发病原因与治疗和预后之间的影响,研究其医学价值,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这两年内收治的急性脑血管并发意识障碍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心理、饮食指导这些特殊护理。然后收集其临床资料,研究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的发病情况和意识发生障碍时对大脑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意识障碍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预后情况也不容乐观,可以作为一项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有效依据。结论将意识障碍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可以帮助提高医师的诊断质量。特殊护理对有效治疗疾病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保障作用,降低了复发概率,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探究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的发病因素、治疗效果、变化情况以及预后结果,进一步完善临床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所收治的264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纳洛酮进行治疗,每组各有患者132例,对比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药物使用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药物使用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对比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治疗手段和治疗药物,纳洛酮对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患者具有积极的治疗影响,纳洛酮不仅治疗效果显著、预后结果理想,而且其药效稳定、起效快、药用持续时间长、药物不良反应少,应于临床做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甘露醇的不良反应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应用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0%)优于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264,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血管疾病应用甘露醇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综合护理,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同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药实践》2018,(4):314-316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联合微信延伸护理对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预后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46例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单独给予针对性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联合微信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联合微信延伸护理在改善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负性情绪方面具有积极的效果,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30例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65)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n=65)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认知能力以及疾病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93.85%vs84.62%对比差异明显,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7.69%vs24.62%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脑梗死患者不仅具有良好的效果,还能有效预防疾病复发,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患者焦虑症因素与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后满意情况,以及患者焦虑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4%,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现焦虑症主要与发病情况、家庭因素、经济因素、环境适应能力等有关。结论大部分急性脑血管患者入院后易出现焦虑症状,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针对患者出现焦虑症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治疗易出现,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哮喘患者并发器官功能衰竭治疗中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5例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0%,组间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胡小红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9):101-102,105
目的 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1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患者120例,按人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服务,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等4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护理前(P<0.05).结论 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血液病化疗后并发口腔溃疡应用紫外线治疗仪治疗及护理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68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治疗后并发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溃疡面涂造口护肤粉治疗,观察组给予紫外线局部照射后溃疡面涂造口护肤粉治疗,并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血液病化疗后并发口腔溃疡患者采用紫外线照射治疗,可促使溃疡面快速愈合,对患者病痛有较好缓解作用,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薛梅 《中国医药指南》2013,(12):715-716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观察组78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干预,两组患者SAS、SDS得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更为明显;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祛痰、消炎、平喘等治疗的同时给予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可以作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护理的常规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为3.13%,二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心绞痛发生率为9.38%,二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为15.6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满意度为81.2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及措施。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7.02%,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7.5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护理人员入院评估、血栓知识宣教、血管专项护理及防护技能指导等服务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陈岩 《中国医药指南》2014,(20):329+331-329
目的分析肛门直肠术后并发尿潴留的护理方法,探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76例肛门直肠术后并发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8例,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尿潴留的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尿潴留干预效果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6.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肛门直肠术后并发尿潴留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尿潴留的预防,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增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治疗的COPD患者80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给予一般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呼机功能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呼机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COPD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呼机功能效果评价,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静脉溶栓治疗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溶栓治疗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在此基础上再灌注心律失常、出血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治疗过程中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90.0%;出血发生率为12.5%;症状缓解占95.0%。对照组者溶栓治疗过程中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0.0%;出血发生率为40.0%;症状缓解占75.0%。观察组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以及预后,并总结相关的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而治疗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及饮食等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调查显示,在对治疗组进行综合护理后,患者的病情明显改善,相比于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把意识障碍看成早期诊断的依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诊断质量。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对于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的发病原因、预后及其动态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228例进行分析,其中并发意识障碍72例,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判断发病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 228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并发意识障碍72例,发病率为31.6%,主要表现为意识恍惚、昏睡、昏迷等;造成意识障碍的主要原因为脑栓塞(70.0%)、脑出血(68.4%)、蛛网膜下腔出血(59.4%);经过积极治疗,痊愈27例,好转24例,死亡21例,痊愈率为37.5%,病死率为29.2%。结论意识障碍可以作为急性脑血管疾病诊断和预后的依据,对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患者进行早期诊断能够有效改善脑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训练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训练,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吞咽障碍康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可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同时可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