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康复期劳教戒毒人员人格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分析康复期的劳教戒毒人员的人格特征,探讨不同性别和初次吸毒年龄不同者的心理状况,为该人群的心理康复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自编的《个人情况登记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对100例康复期的强制戒断的海洛因依赖者及当地100例正常人进行测评并对比,同时对男女海洛因依赖者测评结果进行对比,对初次吸毒年龄的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康复期劳教戒毒人员的P分和E分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01);女性吸毒者的N分显著高于男性(P<0.01);初次吸毒年龄与P分呈负相关(P<0.001),初吸年龄愈低其心理状况愈差。结论康复期的劳教戒毒人员,特别是女性和低年龄者存在严重的人格缺陷,必须予与重视;我国戒毒工作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和比较女性海洛因强戒人员与新型毒品强戒人员戒毒动机影响路径,为针对性提升和维持戒毒动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法在贵州某强戒所现场调查255名女性强戒人员,调查内容包括自编问卷、戒毒动机量表、非理性信念量表、社会支持问卷、人际反应指针量表、渴求度量表和事件影响量表。利用t检验比较上述各变量在两类戒毒者之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变量间的关系、探讨戒毒动机的影响路径。结果:海洛因强戒者渴求度得分高于新型毒品强戒者(t=5.49,P=0.000),其余变量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两类戒毒者共情能力对其戒毒动机均存在正向影响,而共情能力均受到创伤性经验的正向影响。同时,戒毒动机的影响路径在两类戒毒者间存在差异,其中海洛因强戒者的渴求度对其戒毒动机没有显著性影响,而新型毒品强戒者的渴求度对其戒毒动机存在负向影响(β=-0.324,P=0.000),且受到非理性信念的正向影响(β=0.657,P=0.000);社会支持对海洛因戒强戒者的创伤性体验存在负向影响(β=-0.197,P=0.02),但对新型毒品的戒毒动机不存在显著性影响(β=0.09,P=0.211)。结论:两类女性强戒者的戒毒动机均受到共情能力、创伤性体验的影响;但非理性信念、渴求度、社会支持对两类戒毒者戒毒动机的影响路径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海洛因依赖者的认知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P30 0 电位在评价海洛因依赖者的认知功能方面的作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 2 8例海洛因依赖者和 3 0例健康者进行了P30 0 测定和智商测定 ,并将两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海洛因依赖者的P30 0 电位中的N2、P3潜伏期延长 ,P3波幅降低 ,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韦氏智力量表中领悟、算术和数字广度等分量表得分海洛因依赖者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P30 0 电位能及早反应海洛因依赖者的认知状况 ,对其临床治疗的疗效判定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对吸食新型毒品问题的相关态度,并就相关管理和矫治提出对策。方法:采用自制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基本情况》、《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应不应该戒毒》、《戒毒信心》问卷,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200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吸食新型毒品人员占53%。吸食新型毒品人员中认识到毒品对躯体有害者占18%,对精神有害者占8%,认为必须戒断者占8%;在自信心方面,认为能够戒断和一定能够戒断者占73%。新型毒品和传统毒品吸食者在人口学特征、吸毒史、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和态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吸食新型毒品人数比例很高;与吸食传统毒品者比,新型毒品滥用者的年龄较低,对毒品危害认识不足。建议对吸食新型毒品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集中管理,矫治教育方式应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自愿住院戒毒的动机、住院时间、出院后复吸情况。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戒毒动机,住院时间、出院后复吸情况等,就有关问题进行调查。结果:海洛因依赖者以吸毒减量动机为多;住院时间以5~6天为主;出院后第1天复吸者占80%。结论:自愿戒毒所主要功能:维护吸毒人员身体健康,减少毒品对身体伤害。  相似文献   

6.
海洛因依赖者防御方式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海洛因依赖者的心理防御特点。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对127例强制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进行测评 ,并与6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海洛因依赖者的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均分高于正常人 ,而成熟型防御机制均分低于正常人 (P<0.05,P<0.01) ;女性海洛因依赖者的不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均分又高于男性海洛因依赖者 (P<0.05,P<0.01)。结论··:海洛因依赖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存在缺陷 ,且女性较男性更为明显 ,提示在戒毒的同时 ,应指导他们掌握并采用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以增强抵抗毒品 ,坚持操守的决心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的治疗动机情况,比较自愿与劳教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的治疗动机,分析高治疗动机者与低治疗动机者之间的差异,为海洛因依赖的有效康复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改变阶段及治疗迫切程度量表(SOCRATES)调查48例自愿戒毒者与47例劳教戒毒者的治疗动机。结果:海洛因依赖者的SOCRATES总分为76.7±s8.6;自愿戒毒者的动机总分、问题认识与行为改变因子分高于劳教戒毒者(分别为78.6±s7.4vs74.5±s9.4,P<0.05;30.2±s3.8vs27.4±s4.6,P<0.01;34.8±s3.2vs33.2±s5.2,P<0.05);海洛因依赖时间长者的治疗动机较高。结论:海洛因依赖者治疗动机总分低;劳教戒毒者比自愿戒毒者的治疗动机更低,提高海洛因依赖者的治疗动机应作为戒毒治疗的重要环节来抓;在劳戒毒工作中如何提高戒毒者的治疗动机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49例海洛因依赖者吸毒前对毒品认识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49例海洛因依赖者在吸毒前对毒品及吸毒行为的认知调查,发现他们对毒品的危害、快速成瘾和戒毒的难度严重认识不足。推测对毒品知识的缺乏可能是吸毒的重要原因之一。提议要预防吸毒应从中小学就开展药物依赖等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海洛因和苯丙胺类依赖者口腔健康状况,对不同毒品导致依赖者的口腔健康状况差异的相关性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强制戒毒所885名戒毒人员(分为海洛因组和苯丙胺类组)进行口腔健康问卷调查。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计量资料用t检验。.结果:出现口腔症状比较:苯丙胺类组和海洛因组在口干,感觉咀嚼东西,磨牙,牙齿疼痛,咬唇,嘴唇麻木,对食物冷热过敏,嘴巴打开困难等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牙齿感染,牙齿发出卡卡声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苯丙胺类依赖人群出现比例明显高于海洛因依赖人群,有显著性差异(p<0.01)(除牙齿感染,牙齿发出卡卡声,p>0.05)。口腔卫生习惯比较:苯丙胺类依赖人群口腔卫生习惯较海洛因依赖人群情况较好。结论:药物依赖人群口腔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苯丙胺类毒品对口腔的危害较海洛因更明显更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比较阿片类及苯丙胺类毒品依赖者的心理行为特点,为苯丙胺类毒品滥用者的心理康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90项症状清单、艾森克人格问卷对616例强制戒毒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及婚姻状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滥用史方面,两组的差异表现在戒毒次数及自感健康状况;SCL-90测试结果显示,阿片类毒品滥用者躯体化因子及阳性项目数均高于苯丙胺类毒品滥用者;EPQ结果显示,两者仅在内外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阿片类毒品依赖者相比苯丙胺类毒品依赖者呈现年轻、未婚、个性外倾及心理健康水平较好的特点,提示心理康复训练应区别对待两类吸毒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医学应对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86名自愿戒毒者,在脱毒治疗完成后5-15d进行调查。调查工具有自编基本项目调查表、医学应对问卷、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量表以及心理渴求程度Likert型分级法,将其医学应对因子得分与其他非吸毒患者进行比较,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海洛因依赖者医学应对的“面对”因子得分较低;“回避”、“屈服”因子得分较高(P<0·001);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的海洛因依赖者在医学应对方式上差异无显著性;“屈服”因子分与稽延性戒断症状及心理渴求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缺乏面对及过多的屈服、回避是海洛因依赖者医学应对的特点,提示提高康复信心、减少稽延性戒断症状是康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女性吸毒者对海洛因或苯丙胺类毒品选择的相关因素.方法:从我中心2003年8月-2004年8月收治的454例女性吸毒者中随机抽取海洛因和苯丙胺类滥用者各75例分为两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比较,吸毒前年龄、婚姻、职业、用药动机、交友、毒品来源、滥用场所、家庭结构、经济状况及成员关系、烟酒药物滥用及相关因素方面,均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二级预防中,家庭、社会、个人多方面的协调合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前后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的变化。方法··:采用瑞氏 -姬姆萨染色法 ,检测54例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前后外周血中大颗粒淋巴细胞所占的百分率。结果··: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前总大颗粒淋巴细胞低于对照组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女性略高于男性无显著性差异 (P>0.05) ;脱毒后总大颗粒淋巴细胞高于对照组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显著增高 ,这可作为初步评价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自然免疫力状态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4.
海洛因依赖者脱毒过程中并发精神障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发生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 ,以利于治疗和预防。方法··:通过对826例入所强制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进行调查 ,对符合CCMD -2 -R相应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分类研究。结果··:发现其中81例在脱毒过程中并发严重的精神障碍 ,患病率为9.79%。病种以癫痫样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分裂样精神病和严重病态人格为主(81.48%)。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并发的精神障碍有增多和呈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脱毒治疗中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5.
对贵阳市100例女性吸毒者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女性吸毒者对艾滋病的态度和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方法:对2000年在贵阳市公安局戒毒中心强制戒毒的100名女性海洛因依赖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该吸毒群体中以烫吸方式滥用毒品者占81.0%,静脉注射方式占7.0%,烫吸、静脉注射混用方式占12.0%;与他人合用过注射器的占静脉注射者的47.4%;知道艾滋病是传染病的占93.0%;知道共用注射器可以传播艾滋病的占83.0%;知道孕妇可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的占50.0%;知道艾滋病病毒主要侵害免疫系统的占31.0%;知道艾滋病是可预防的占63.0%;知道艾滋病是不可治愈的占49.0%;知道安全套可预防艾滋病感染的占34.0%,对预防艾滋病所采取的保护措施的应答中,肯定应答率最高的一项为35.0%。结论:本调查显示,贵阳地区女性吸毒者对艾滋病的传播方式仍缺乏全面了解,对预防知识的了解仍很贫乏,提示在该群体中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对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减少危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331例海洛因依赖者呼吸系统疾病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呼吸系统并发疾病的发生率及其与海洛因滥用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抽取1999年3月 -1999年10月在我院强制戒毒的331例海洛因依赖者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331例海洛因依赖者中有呼吸系统并发疾病的178例 ,占53.78 %;吸毒时间在1a以上的有呼吸系统并发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吸毒时间低于1a者 (χ2=24.66,P<0.01);注射方式吸毒的呼吸系统并发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单纯烫吸的 (χ2=6.35,P<0.05)。结论··:呼吸系统并发疾病是海洛因依赖人群中最常见的并发疾患。海洛因滥用方式、滥用时间与呼吸系统并发疾病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海洛因依赖者多药滥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人群多药滥用及参与吸食新型毒品的状况,关注毒品结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国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设计的《药物滥用监测表》对广东省惠州地区2005年6-9月新收容的戒毒劳教人员的一般情况和药物滥用情况进行调查,其数据作计数统计分析。结果:286例海洛因依赖者中有215例同时滥用其他药物,占本组总人数的75·17%。涉及被滥用的药物有17种。被滥用较多的药物品种是三唑仑、地西泮(安定)和曲马朵。被滥用较多的新型毒品是摇头丸。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同时滥用其他药物的情况比较普遍,部分个体滥用程度非常严重。滥用海洛因与滥用其他药物在原因上具有相关性。毒品结构严重化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175例海洛因依赖者诈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在强制脱毒过程中发生诈病的原因和临床特点,以利于鉴别预防,为药物滥用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临床观察、体检、辅助检查和有关实验室检查,对符合CCMD-2-R有关诈病诊断标准的海洛因依赖者进行研究。结果:175例诈病者中,除具有青年男性、未婚、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多数等特征外,且涉及有关违法犯罪问题的多。其动机依次是企图逃避法律惩罚(64.57%),企图提前解除强戒(16.00%),受同伙唆使胁迫(8.57%),骗取成瘾药物(7.43%)等。诈病方式主要有说谎编造、伪装表演、自伤自虐。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在强制脱毒过程中发生诈病多与违法犯罪问题有关,给脱毒治疗和办案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应予以高度重视。为减少诈病的发生,在提高脱毒治疗质量的同时,加强法律常识教育和心理治疗尤显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