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脂肪肝经过改善生活方式,减轻体重,控制血脂等干预措施,重度脂肪肝可以减轻,轻度脂肪肝可以治愈。方法对2006年3月至7月份太原理工大学教职工超声检查诊断为脂肪肝的210例,进行三年定期随访。结果脂肪肝治愈者92例,减轻者55例,脂肪肝无变化者63例。结论减轻体重,控制饮食,有效控制血脂,是防治脂肪肝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2011年和2012年体检结果,分析北京市昌平区建设银行职员心血管病及危险因素发生率。方法通过采取医师指导、饮食调控、电话热线、个体分析、药物控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等护理干预措施,分析2011和2012两年年龄20~39岁、40~59岁年龄阶段人群体重、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肝功能、心电图异常、脂肪肝及样本总体的发生率。结果通过采取护理干预2011年与2012年比较,样本总体人群血压偏高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体重指数、血脂、空腹血糖、心电图异常及脂肪肝发生率下降,两年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段体重超标、血脂异常、空腹血糖偏高、脂肪肝及20~39岁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年时间里对该人群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发现常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刘世华  叶青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6):2457-2458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筛查脂肪肝人群应用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对412例脂肪肝人群体检后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生活行为方式干预,血脂、体质量控制,健康管理。结果经过1年的健康管理与干预,脂肪肝、血脂、血压异常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健康管理1年前后行为、生活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脂肪肝人群实施健康管理,能有效减轻并控制脂肪肝、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发生。应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增强国民体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状态、生活质量及生存方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门诊及住院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给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生存质量量表(SAQ)进行评价,并观察其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均有一定的改善,干预组患者SAQ得分较对照组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对冠心病的综合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体检人群脂肪肝患者生活方式治疗及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士梅 《黑龙江医药》2010,23(5):842-845
目的:探讨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干预对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参加体检确诊为脂肪肝的268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给予饮食和运动指导共12个月,并定期随访。结果:通过12个月的干预,观察对象的体重、体重指数、血脂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显著性下降。B超检查:22%恢复正常,中、重度脂肪肝由原来的178人降至59人。结论: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干预是对脂肪肝患者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使脂肪肝患者治愈或好转。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脂肪肝(FL)患者的脂肪肝分度情况及其肝功能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方法使用超声仪器检查肝功能、血脂(血清TCH、TG、ALT、AST、ALP、GGT、HDL、LDL等)水平异常的社区居民(368例),肝功能、血脂水平正常的社区居民(160例),对社区居民脂肪肝B超诊断分度,并与肝功能、血脂的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FL组脂肪肝程度血ALT水平与脂肪肝分度成正相关,FL组ALT与TCH、LDL呈正相关。结论 B超诊断脂肪肝程度与肝功能、血脂的水平关系密切,呈正相关。ALT能够反应脂肪肝肝脏损伤的程度。采取降脂尤其是降甘油三脂、胆固醇、降酶及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减轻脂肪肝患者的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晚餐后快走对脂肪肝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体检确诊的新发脂肪肝患者18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和合理膳食指导;干预组在上述干预的基础上,社区医生指导患者进行晚餐后快走运动,干预时间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脂肪肝分级、血脂和体质指数的变化。结果:干预组血脂异常、超声诊断为脂肪肝的人数比干预前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超重肥胖人数减少不明显,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晚餐后快走可改善脂肪肝病变程度、有利于改善高血脂,是一种简便易行、适宜社区推广的脂肪肝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饮食控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 100例轻或中度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进行饮食控制,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两组均每6个月复查1次,随访24个月,记录相应肝功能、血脂等生化及肝脏彩色超声的影像学指标。比较两组病例干预前后生化及影像学变化,对饮食控制脂肪肝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实验组饮食控制后各生化指标降低(P <0.05),有统计学意义;饮食控制后各生化指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饮食控制后实验组脂肪肝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1)。结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饮食控制,可改善肝功能及血脂,降低脂肪肝发病率,提高脂肪肝逆转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活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采用生活方式综合问卷对辖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随机抽取156例,有针对性实施生活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结论生活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认知行为,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体重的影响.方法 2011年9月 ~2012年 5月,从本院门诊选取接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自愿接受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 2型糖尿病患者 50例.其中 2例失访,4例治疗过程中不能坚持执行,剩余 44例患者平均年龄(46±9)岁,糖尿病程为 2~7年,平均为 (4.6±2.1)年,平均体重指数 (25.2±2.4)kg/m 2,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A1c(8.2±1.1)%.治疗前未行严格生活方式干预.结果 治疗 24周后,HbA1c下降了(1.2±1.0)%.体重指数下降了 (0.8±0.5)kg/m 2.患者治疗后体重指数及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 P〈0.01).结论 在未严格生活方式干预的 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可明显改善血糖控制,同时显著降低体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诊治的符合入选标准2型糖尿病患者169例,为干预组89例、常规组80例,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对两组病例进行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进行检测并比较,干预组、常规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是控制高血糖首要内容,对食物进行控制及食物选择占重要位置。运动控制血糖及体重要求运动有一定强度,强度计算简单方法为运动中脉率达到170-年龄;也可以采取个体自我感觉法,即运动后肌肉轻度酸痛,经休息后恢复,并且次日身体有力,精神良好为运动量适宜;若运动后出现心慌、胸闷、大汗,经休息后自身感觉劳累不适为运动量过大。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帮助肥胖糖尿病患者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降低血糖、纠正机体代谢失衡、防止糖尿病并发症发生,遏止糖尿病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2.
翟艳 《中国医药指南》2014,(15):329-330
目的研究探讨体检人群中的脂肪肝患病率,以及实施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0人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患脂肪肝的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在1000例体检者中,有112例患有脂肪肝,脂肪肝患病率为11.2%。在112例脂肪肝患者中,年龄<40岁者68例(60.7%),年龄≥40岁者44例(39.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长期饮酒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无长期饮酒习惯者(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本组患者的转归效果、疾病认知程度均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锻炼,可有效降低罹患脂肪肝的风险,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二甲双胍对肥胖高血压患者血压、代谢及逆转左心室肥厚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67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1人)及干预组(86人),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治疗,疗程均为半年。治疗前后测量血压、体重、空腹血糖、血脂及超声心动图。通过t检验及方差分析分析数据。结果两组降压作用均可达到满意疗效(P<0.01),干预组治疗前后体重明显下降(P<0.01),较对照组比较有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前后甘油三酯(P<0.01)及低密度脂蛋白(P<0.01)降低,组间比较有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可改善左心室肥厚(P<0.01),干预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甲双胍具有减轻体重、协同降压、调节脂代谢、改善左室肥厚等作用,建议对肥胖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脂水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对其中60例进行临床研究,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的30例患者给予常规改善心血管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生活方式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方式、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及血脂水平的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30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30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脂水平的疗效肯定,治疗可靠安全,患者的保健意识和能力增强,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高,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广州市越秀区珠光街4433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持续1年的高血压社区居家护理指导,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运动指导、用药指导、突发事件干预以及心理指导等相关措施指导,并对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治疗及血压控制等方面的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健康感觉、躯体症状、社会参与能力、BMI、腰围等方面的情况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4433例高血压现症患者中临床有效率达到4200例(94.74%),其明显优于干预前的2700例(6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后的血压控制情况亦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的患者在吸烟、饮酒、限盐、运动等生活方式的变化情况明显更优(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以及身体状况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其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单纯肥胖性脂肪肝患者系统健康干预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海荣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8):111-113
目的:探讨对单纯肥胖性脂肪肝患者进行系统健康干预的效果。方法:将80例单纯肥胖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非干预组(40例)。非干预组给予常规降脂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以饮食和运动干预为主的系统健康干预,6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系统健康干预后干预组患者体重、腰围、血脂下降程度显著优于非干预组(P〈0.01或P〈0.05)。结论:系统健康干预能减轻患者的脂肪肝病情,利于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脂肪肝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公交司机人群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7年在我院体检的2378名公交司机进行超声检查及血脂检验,分析这一职业人群脂肪肝的检出率及脂肪肝患者血脂异常检出率.结果:共检出脂肪肝1004例(42.22%),其中男911例(43.73%),女93例(31.53%),男女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脂肪肝患者病变程度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肝不同病变程度者血脂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脂肪肝在公交司机中高发,其发病与年龄和性别因素相关,患者血脂异常检出率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心内科2010年4月-2011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综合护理干预前后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 2组护理后高脂饮食、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缺乏运动及精神紧张等不良生活方式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变冠心病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促进患者建立健康行为,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苏莉莉  徐光 《首都医药》2009,16(18):35-3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诊非均匀性脂肪肝转归的声像图变化特点和意义.方法 根据超声图像将非均匀脂肪肝进行分型,并在三年后复查超声,分析非均匀性脂肪肝的转归.同时分析非均匀性脂肪肝与血脂、谷丙转氨酶和体重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103例非均匀性脂肪肝患者在3年后复查时,有9例转为均匀性脂肪肝(8.73%),56例转为正常声像图(54.36%),相关血脂、谷丙转氨酶和体重指数的异常指标有一定恢复.结论 非均匀性脂肪肝是脂肪肝演变过程中一个表现形式和阶段,与血脂异常、转氨酶增高、肥胖等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声像图表现和分型之间可变,可转变为均匀性脂肪肝,也可向肝回声正常转变,是可逆转疾病.根据声像图及血流分布特点,对不易与肝内占位性病变鉴别的病例,通过定期随访,是可以做出正确诊断的.  相似文献   

20.
戴凤霞 《成都医药》2010,(3):209-210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血脂的关系,以便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日照火车站682名职工进行血生化及B超检查。结果:检查出脂肪肝136例,其中胆固醇增高者31例,占22.9%;甘油三酯增高者54例,占39.7%。脂肪肝中甘油三酯增高者居多。结论:血清甘油三酯增高是中老年人患脂肪肝的重要原因之一。减轻体重,控制饮食,有效控制血脂,是防治脂肪肝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