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对今年来国内外研究中药肠吸收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和分析,介绍了目前常用的研究中药肠吸收的方法和模型.并对中药有效单体成分的肠吸收、中药单味药和复方的肠吸收以及影响中药肠吸收的因素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促进中药肠吸收的策略。旨在为提高中药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改进中药剂型、发现中药新药和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程琰  尤淋君  杨勇  陈西敬 《药学研究》2016,35(6):351-354,360
许多中药活性成分具有低溶解性和低渗透性等特点,若未进行充分的处方前研究,则易导致生物利用度低,降低药效。因此,本文介绍国内外在中药口服吸收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从小肠生理特征和药物本身理化性质两方面阐述影响中药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探讨中药制剂新技术改善中药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方法,以期为中药药代动力学和中药制剂的规范化、现代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药的传统给药途径以口服为主,药物口服后的胃肠道吸收是药物发挥疗效的前提.药物的口服吸收屏障可大概分为化学屏障、物理屏障以及生化屏障三类.采用合理的研究方法,根据药物的自身特点研究药物的吸收屏障,从而提高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对研究药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口服吸收模型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提示研究中药的口服吸收屏障不但可以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质量标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且可以科学地阐述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从而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药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肠吸收动力学是决定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中药口服制剂的开发及评价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评价药物肠吸收动力学的方法大致可分为3类:①体外试验法;②在体试验法;③体内试验法。目前中药肠吸收研究常用的实验方法为大鼠原位肠灌注模型、Caco-2细胞模型和血药浓度法;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黄酮类、皂苷类及生物碱等单一活性成分,而中药整体或复方的研究甚少。现介绍中药肠吸收动力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中药肠吸收研究现状,并对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中药制剂的口服生物利用度问题一直是制约中药制剂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介绍了中药制剂的分类,对采用改变剂型、制剂新技术、应用吸收促进剂、基于药物生物药剂学特征的给药系统设计和基于配伍规律的中药复方制剂处方设计等方面改善中药制剂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制约中药制剂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改善中药制剂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思路,以期为中药制剂的现代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从大叶钩藤茎中分离得到19个三萜类成分,包括11个乌苏烷型三萜和8个齐墩果烷型三萜,其化学结构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19个化合物中12个化合物为首次从大叶钩藤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为首次从钩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降甲基齐墩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为其特定生物活性寻找先导化合物。方法根据近10年来的24篇有关降甲基齐墩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相关文献报道并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对降甲基齐墩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进行阐述。结果分析各种降甲基齐墩果烷型三萜的母核,总结其在自然界的分布、药理活性、波谱学特征,并对C 20(29)末端双键的降甲基齐墩果烷型三萜的生合成来源作以介绍。结论全面系统的评价该类型化合物为获得特定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中药中三萜酸类成分近十年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方法通过查阅近10年来关于三萜酸成分研究的文献,对三萜酸类成分的结构分类、提取分离、含量测定、药理作用等进行归纳综述。结果中药中三萜酸类化合物多数为四环三萜酸和五环三萜酸,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结论三萜酸类化学成分在中药中分布广泛,并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亟待开发。  相似文献   

9.
中药对病症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而本文以中药的口服机制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对中药制剂的生物利用度进行相应分析,通过对中药中难容的活性成分的溶解、溶出速度进行改善,对活性成分在消化系统中的代谢进行控制,使中药组合中活性成分之间的有利影响进行充分发挥等方式,提升中药制剂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0.
黄酮类中药活性成分磷脂复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燕  高尔  王汝琴 《中国药房》2007,18(15):1182-1184
中药活性成分种类繁多,包括皂苷类、内酯类、三萜类、黄酮类等,目前,国内外对黄酮类化合物(如葛根素、水飞蓟宾、灯盏花素、槲皮素、淫羊藿、黄芩苷等)有较多的研究。这些活性成分有确切的药理效应,但由于其极性大、脂溶性差造成口服难吸收、生物利用度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利用现代医药技术与方法提高这些中药活性成分的体内吸收及其生物利用度是现代中医药领域重要而紧迫的研究课题。当今,制备和研究中药活性成分的磷脂复合物已成为药物制剂领域的一个热点。磷脂(Phospholipid)是一类含磷的类脂,磷脂中磷原子上羟基的氧原子…  相似文献   

11.
发酵中药是通过体外微生物发酵工艺形成的具有新成分和功能的中药,发酵赋予中药独特的药理药效特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复杂性慢性疾病与肠道屏障和肠道菌群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广泛参与中药的代谢过程和药理作用,探究发酵中药如何调节肠道微环境成为新的趋势。本文从发酵中药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包括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化学屏障和生物屏障及调节肠道菌群的机制2个方面进行综述,并比较发酵中药与传统中药的作用差异,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发酵中药和肠道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以期更好地揭示发酵中药治疗疾病的核心内涵,促进中医药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口服中成药处方药说明书的标注情况,促进口服中成药处方药说明书书写规范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人工收集某三甲医院2012年2月住院中药房临床正在使用的全部口服中成药处方药,共计212种根据相关规定对中成药处方药说明书的书写格式进行逐条调查、分析。结果:口服中成药处方药说明书在成分、性状、功能主治等11项标注情况较好,其他项目标注情况差强人意。结论:口服中成药处方药说明书格式的标注情况较差,其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Evidence that small molecules extracted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CMs)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on health is increasingly being reported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and these compounds are now widely recognized as potential therapeutic drugs. There have been several detailed studies of the absorption, distribution, metabolism and excretion of these compounds in rats and humans. However, some active components have low bioavailability owing to their unsuitable physicochemical and biopharmaceutical characteristics, resulting in differences in vivo. The main problem in using natural products as a source of pharmaceutical lead compounds is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bioavailability of these compounds. This review presents and discusses the current methods used for improvement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bioavailability of some new pharmaceutical lead compounds from TCMs.  相似文献   

14.
我院中、化学药不合理联合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促进我院临床中、化学药联合应用的合理性,保障医疗安全。方法:从我院2007年门诊处方及住院病历中随机抽取,共计处方31 285张,病历1 200份;通过对其中不合理中、化学药联合应用情况整理、分析,找出其中的主要问题。结果及结论:造成中、化学药的不合理联用主要因素是临床医师对中药成分及药理作用了解不够明确,其次是对患者曾用药没有详细询问,因此提示我们临床上联合用药时一定要明确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对普通型手足口病治疗过程中的药物选择,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3—10月手足口病确诊病例182份,对其用药情况(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足口病治疗主要以中药注射剂为主,其次为抗菌药物和利巴韦林注射液,临床多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抗菌药物主要以第一代头孢菌素为主,占38.46%;中药注射剂主要以热毒宁为主,占50.00%。结论在手足口病治疗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确保儿童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2013—2015年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情况和趋势,更好地保障临床用药.方法 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统计并分析天津市肿瘤医院2013—2015年中药配方颗粒的销售量和销售金额数据.结果 中药配方颗粒销售金额和销售量2013—2015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补益药、止咳化痰药、清热药、安神药销售金额构成比较高,补益药所占比重最大,3年中稳居榜首,销售量最大.单品销售额前l5位的品种相对稳定,各单品种的销售额和各单味药销售额占配方颗粒总销售额的比例逐年基本稳定,三七粉和清半夏均排名中药配方颗粒销售额前2位.销售量排序前15的单味中药配方颗粒榜内组成药物略有不同,且品种排序有变化,主要为补益药、清热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和利水渗湿药.各单品种的销售量总体呈稳定态势,茯苓、生黄芪、生牡蛎均为这3年中药配方颗粒使用量的前3位.结论 中药配方颗粒在天津市肿瘤医院临床治疗中非常重要,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天津市肿瘤医院对中药配方颗粒品种、类别的选择已形成自己的特点,以补益类药为主.做好中药配方颗粒阶段性统计分析工作,对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和管理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多系统代谢紊乱的肝脏疾病,其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和治疗目标的多元化导致临床缺乏效果理想的药物。中药对防治肝脏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口服给药是最普遍的给药方式,药物不仅可以通过肠道与肠道菌群建立联系,而且经肠道细菌作用后可改善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然而,肠道微生态紊乱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障碍并促进MAFLD的发生发展。因此,口服难吸收中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可能是治疗MAFLD的潜在靶点。从口服难吸收中药的药理作用、相关代谢、肠道菌群作用等不同角度总结了中药对MAFLD的治疗作用以及肠道菌群与MAFLD的联系,为研究中药、MAFLD和肠道菌群间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研究中药治疗MAFLD奠定药效物质基础,为从肠道菌群角度研究中药治疗MAFLD的作用机制与靶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疗效的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9月~2010年2月选用中药治疗的68例患者,服用炮制后含生物碱类药物、含苷类药物、含鞣质类药物及含挥发油类药物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炮制后的中药效果良好,其中含生物碱类药物组有效率为94.73%,含苷类药物组有效率为100.00%,含挥发油类药物有效率为92.31%,含鞣质类药物有效率为90.91%,炮制后药物的毒性均有降低趋势。结论:中药炮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照中医辨证施治和用药要求将中药材加工,不同的炮制方法对中药的药方及临床效果影响很大,炮制后可以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增强药物的临床疗效,因此,加强炮制工艺,可以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吴玉霞 《中国药业》2012,21(18):17-19
中药制剂的原料大部分是中药提取物,其理化性质不明确。对于这些物料所表现出的共性和特殊性,鲜有系统、深入的评价和研究,也缺少改善其不良物理性质的方法及改性技术的研究。该文以中药颗粒设计为基础,综述了中药颗粒成型原理、中药浸膏粉体特性和制备工艺参数与产物颗粒特性的关联规律及中药浸膏粉体改性规律,并提出中药浸膏粉制备中药颗粒剂的研究思路。这有助于解决中药制剂研究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加速其向现代制剂及现代剂型转变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