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0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特异性变应原鼻粘膜激发试验,观察酚妥拉明、阿托品、非那根、色甘酸二钠等药物对鼻激发试验的影响。结果:酚妥拉明对变应原激发引起的流涕、鼻痒、喷嚏、鼻粘膜水肿等抑制作用最强。由此提示:α—肾上腺素能阻滞剂用于临床可作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新药。  相似文献   

2.
变应原眼结膜激发试验是变态反应特异性病因诊断比较敏感可靠的简易方法;鼻分泌物涂片查嗜酸细胞在变态反应临床上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常规性检查。鼻粘膜激发试验检测鼻分泌物中嗜酸细胞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变态反应,但眼结膜激发试验查同侧鼻分泌物中嗜酸细胞未见报道。本文对眼结膜激发试验阳性者的同侧鼻分泌涂片进行了嗜酸细胞的检测,并与鼻粘膜激发试验鼻分泌物中嗜酸细胞的检测结果作对照,评价此种试验方法在诊断变态反应病因中的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在门诊病人中选择典型的呼吸道变态反应病史、变应原皮内试验及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尘螨、霉菌及花粉变应原结膜激发试验(CPT)的结果分析,探讨变应原种类对结膜激发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至2009年符合变应性鼻炎、结膜炎和(或)支气管哮喘诊断的患者274例,根据变应原种类分为3组:尘螨组130例,霉菌组84例,花粉组60例。所有入选者均进行变应原结膜激发试验,采用北京协和医院眼结膜激发试验评估标准分别记录,同时进行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lgE)检测。结果3组变应原结膜激发试验结果阳性率在sl:gE阴性的病例中分别为24.5%、7.9%、33.3%,两两比较其中尘螨组与霉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花粉组与尘螨组、霉菌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变应原结膜激发试验结果阳性率在slgE阳性的病例中分别为70.O%、63.0%、81.0%,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变应原结膜激发试验结果分级显示与变应原种类无明确相关(r=0.1323,P〉0.05),而与sIgE级别相关(r=0.4657,P〈0.05)。结论在sIgE阴性病例中,花粉变应原结膜激发试验较尘螨、霉菌敏感;而在sIgE阳性病例中,变应原结膜激发试验敏感性不受变应原种类影响,其分级与sIgE级别相关。  相似文献   

4.
孙展 《中国医药指南》2014,(23):230-231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鼻阻塞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鼻阻力情况。方法以我院2012年112月间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84例鼻阻塞患者为鼻内镜组,以我院同期应用开放性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评价两组疗效。结果鼻内镜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鼻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各数据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鼻内镜行鼻内镜术治疗鼻阻塞,疗效显著,患者鼻阻力下降明显,安全可靠,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在上、下气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中屋尘螨变应原结膜激发试验(CPT)结果的差异,为在下气道变态反应性疾病诊断中屋尘螨变应原结膜激发试验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至2008年在我科就诊的符合变应性鼻炎、结膜炎和(或)支气管哮喘诊断的患者178例,分为3组:单纯支气管哮喘组45例、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和(或)结膜炎组50例、变应性鼻炎和(或)结膜炎组83例。所有入选者均进行屋尘螨变应原结膜激发试验,采用北京协和医院眼结膜激发试验评估标准分别记录,同时进行屋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Y)以及血清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d1-sIgE)检测。结果3组随着皮肤点刺试验“+”的递增,屋尘螨变应原结膜激发试验结果+++以上患者比例逐渐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屋尘螨变应原结膜激发试验不受变应性疾病累及器官的影响,在不伴上气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下气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诊断中亦存在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眼结膜激发试验(CPT)作为过敏原检测方法的可靠性。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74例临床表现符合过敏性结膜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这74例结膜炎患儿随机进行分组,36例患儿用尘螨变应原行眼结膜激发试验,38例患儿用尘螨变应原予皮肤点刺试验,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PT对尘螨变应原致过敏性结膜炎的敏感度为86.1%,皮肤点刺试验对尘螨变应原致过敏性结膜炎的敏感度勾76.3%。两组检测对过敏性结膜炎的敏感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T诱发症状绝大多数仅限于眼与鼻部,对诊断尘螨变应原所致过敏性结膜炎具有实用价值,特别适宜于儿童过敏性结膜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结构正常化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对160例鼻源性头痛患者实施鼻内镜下矫正鼻内解剖异常,去除鼻腔、鼻窦内病变组织,开放病变窦口,使鼻中隔居中,维持中下鼻甲的形态,使鼻窦炎性消退。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治愈97例,占60.6%;显效40例,占25.O%;有效18例,占11.3%,临床总有效率96.9%;无效5例。结论鼻内镜下鼻内结构正常化手术,视野清晰明亮,操作准确,彻底切除病灶,使鼻内结构恢复正常,治疗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与鼻阻力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30例( OSAHS组)、30例打鼾但不伴OSAHS者30例(鼾症组)及正常组30例进行多导睡眠检测的基础上行鼻阻力的检测。结果 OSAS组和鼾症组鼾声指数(42.7±27.3)、(19.4±18.5),夜间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38.7±30.2)、(5.9±1.6),左右侧鼻阻力(Resl+r)(1.63±1.11)Pa· s^-1· mL^-1、(0.72±0.31)Pa· s^-1· mL^-1,明显高于正常组(t=6.451、7.444、7.698,均P<0.05);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左右侧鼻气流(Fowl+r)明显低于正常组(t=7.551、7.334,均P<0.05);鼻阻力与鼾声指数呈明显的正相关(r=5.658,P<0.01);鼻阻力与AHI指数(r=0.002,P>0.05),与醒觉次数(r=0.083,P>0.05),与最低SaO2均无明显相关(r=0.105,P>0.05);OSAS患者X线头影测量结果提示,多数鼾症或OSAS患者其症状在仰卧位明显。结论 OSAHS患者的鼻阻力增加,可能与OSAHS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鼻内结构正常化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结构正常化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对160例鼻源性头痛患者实施在鼻内镜下矫正鼻内解剖异常,去除鼻腔、鼻窦内病变组织,开放病变窦口,使鼻中隔居中,维持中下鼻甲的形态,使鼻窦炎症消退。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该组治愈97例,占60.6%(97/160),显效40例,占25.0%(40/160),有效18例,占11.3%(18/160),临床总有效率96.9%,无效5例。结论鼻源性头痛由鼻腔、鼻窦的解剖异常或疾病引起,鼻内镜下鼻内结构正常化手术,视野清晰明亮,操作准确,彻底切除病灶,使鼻内结构恢复正常,治疗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与鼻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红玉  王玉珍 《天津医药》2001,29(8):462-463
目的探讨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OSA)与鼻阻力的相关性.方法40例OSA患者及30例鼾症患者在进行多导睡眠检测的基础上行鼻阻力的检测.结果OSA组鼻阻力为(1.84±6.69)Pa@s/ml,对照组为(0.40±0.13)Pa@s/ml(P<0.05).鼻阻力与鼾声指数呈正相关(r=0.679,P<0.05),但鼻阻力与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觉醒次数、最低血氧、平均血氧饱和度无相关性.结论鼾症、OSA患者的鼻阻力增加,可能与OSA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