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旷旭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405-40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意义,旨在为防治原发性高血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5例及健康对照者44名,采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容(PCT)。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MPV、PDW PCT、PLT、SBP、DB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结论血小板参数变化与原发性高血压血的发病密切相关,其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Ⅱ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探讨产生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共收治并确诊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共40例作为实验研究组,此外,同期选取80例分别为对照组和空白组各40例,比较空白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和实验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小板四项参数,分析所得结果。结果实验组分别和对照组、空白组相比,四项参数变化情况产生的差异均表现明显(P<0.05),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四项参数变化情况产生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测定血小板参数,能够对糖尿病合并肾脏病变患者病症的诊断与进展,起到监测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52例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诊断标准分为PIH组和正常孕妇组。监测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及血小板压积(PCT),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PIH组MPV、PDW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PLT及PCT明显低于正常孕妇组(均P〈0.05),轻度、中度及重度PIH患者MPV、PDW值呈进行性增高,PLT、PCT呈进行性降低(均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对预测PIH的发生有一定临床价值,而且与疾病的进展与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为PIH的诊断、治疗、疗效及预后判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孙婷  乐娟  李艳 《安徽医药》2020,24(8):1592-1595
目的研究血小板参数在糖尿病(DM)及 DM合并高血压(HBP)病人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8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确诊为 2型糖尿病(T2DM)的病人 113例,将其作为 DM组; T2DM合并 HBP病人 157例,作为 DM合并 HBP组,并按照血压水平将其分为 HBPⅠ、Ⅱ、Ⅲ级三个亚组;检测并分析两组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大血小板比率(P?LCR)以及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 PLT、MPV、PDW、P?LCR、HbA1c对 DM合并 HBP的诊断价值;并探究 DM合并不同,严重程度 HBP病人以上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 DM合并 HBP组的 HbA1c[8.90(7.33,10.90)%比 8.70(6.68,10.48)%]、 PLT[222.00(191.50,268.00)109/L比 206.00(179.50,236.50)109/L]、 MPV[11.10(10.45,11.60)fl比 10.20(9.85,10.60)fl]、 PDW[(13.50±2.27)fl比(11.43±1.04)fl]、 P?LCR[(33.92±7.46)%比(25.94±4.49)%]的水平明显高于 DM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 HBP严重程度的升高, FPG、MPV、PDW、P?LCR的水平升高,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P?LCR的 ROC曲线下面积(AUC)为 0.812,大于 PLT(AUC为 0.618),MPV(AUC为 0.805)、 PDW(AUC为 0.799)和 HbA1c(AUC为 0.578)对 DM合并 HBP的诊断价值最大。结论血小板参数与 DM合并 HBP的发生关系密切,对于诊断评估 DM合并 HBP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性病变与血小板参数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测定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8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观察组(T2DM组),另选4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为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5ml,分别检测血小板总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分离血清检测葡萄糖(Glu)。结果T2DM组空腹血糖(FPG)为(11.9±6.9)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1.7)mmol/L(P〈0.01);有血管病变组较无血管病变组F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DM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PV、PDW明显增大(P〈0.01),PLT计数降低(P〈0.05);而2组间PCT检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有血管病变组较无血管病变组MPV和PDW明显增高(P〈0.01),PLT计数低于无血管病变组(P〈0.05),2组间PCT检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中血小板参数检查对发现T2DM有无血管病变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妊娠期糖尿病组(GDM组,124例)和妊娠正常对照组(NGT组,140例)用标准采血管采集静脉血4ml,用日本SYSMEX型号XS-8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血小板参数,并用该公司提供的全血质控物校准,血糖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同时用其配套质控血清校准。结果GDM组血小板计数(PLT)低于NGT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析宽度(PDW)高于N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血小板参数和血糖的联合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病情预测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樊锦秀  应炎斌  汪俊  祁伟 《江西医药》2005,40(10):662-664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与高凝状态相关的部分血小板参数的改变。方法 按诊断标准设立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患者组.相同条件下检测两组的血小板参数.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 糖尿病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小板参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高凝状态与血小板参数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新诊断且无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同时选择4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治疗前采血检测血流变学、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功能,经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结果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全血低切粘度、低切还原粘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MVP、PDW、FIB明显高于正常。PLT,PCT,PT,APTT,TT、明显低于正常。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血小板参数、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存在明显异常,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定期检测上述指标对于判断糖尿病病情控制和防治血管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敦可 《淮海医药》2003,21(5):354-355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 6 0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6 0例正常健康人的血小板计数 ( PL T)、血小板压积 ( PCT)、血小板平均体积 ( MPV )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 PDW)。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 PL T、PC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而 MPV、PDW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两组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 ( P<0 .0 1)。结论 测定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对其观察病情的变化和血小板功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琼  漆晓玲  李小誉  张黎 《淮海医药》2005,23(6):486-48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PLT)参数变化的意义。方法检测29例AMI和35例正常对照的血小板参数。结果AMI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小板参数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PLT数量减少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增大是造成AMI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功能变化。方法检测43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的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GMP-140、PAC-1和ATP释放,并与正常对照做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GMP-140、PAC-1和ATP释放均增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增高,聚集与释放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脑梗死时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60例脑梗死患者及60例健康中老年人进行血小板数目(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压积(PCT)检测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PLT及PCT明显减少(P〈0.05),MPV和PDW明显增加(P〈0.01),且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PLT及PCT明显低于恢复期患者,MPV和PDW明显高于恢复期患者。结论监测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可以发现脑梗死的危险人群,宜及早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与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78例高血压患者及72例健康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分析比较其差异。结果Ⅰ期高血压患者各种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参数指标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和Ⅲ期高血压患者各种血液流变学指标较Ⅰ期和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659、7.104、8.474、10.151、6.653)和(18.697、7.479、10.441、13.273、10.094、8.057),均P〈0.05],Ⅱ期Ⅲ期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参数指标较Ⅰ期和对照组也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745、4.921、6.527、24.72)和(8.224、6.982、5.636、22.676),均P〈0.05];Ⅲ期高血压患者各种血液流变学指标较Ⅱ期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55、5.714、5.126、12.153、7.144、6.722,均P〈0.05);Ⅲ期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参数较Ⅱ期也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82、6.780、3.917、8.969,均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小板参数的改变与高血压发生密切相关,有助于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断,对高血压的治疗、监测、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梗死时血小板4项参数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Coulter公司GENS system2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对55例脑梗死患者和50例中老年健康体检者进行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的检测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急性期时患者PLT、PCT明显减少(P<0.05),MPV、PDW明显增加(P<0.01).结论:动态观察血小板4项参数对脑梗死的诊断和预防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梅 《哈尔滨医药》2009,29(1):33-33
了解糖尿病肾损伤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为早期糖尿病肾损伤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我们对52例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扳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测定,分析血小板参数对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郑方  罗吉祥  赵立新 《贵州医药》2007,31(11):1012-1013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所产生的各种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其中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红细胞和血小板许多功能异常在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我院近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52例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行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比值(PLR)、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容积(MPV)]检验。比较两组血小板参数检验结果,分析血小板参数诊断急性期布鲁菌病的效能。结果观察组PLR(136.32±84.76)高于对照组的(101.93±53.19),PDW(14.73±1.25)%、MPV(8.43±0.85)fl低于对照组的(16.08±0.40)%、(9.26±1.29)f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LT、PCT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R:真阳21例,假阴31例,假阳31例,真阴17例;PDW:真阳45例,假阴7例,假阳10例,真阴38例;MPV:真阳37例,假阴15例,假阳14例,真阴34例。PLR诊断急性期布鲁菌病的敏感性为40.38%、特异性为35.42%、准确性为38.00%、漏诊率为59.62%、误诊率为64.58%;PDW诊断急性期布鲁菌病的敏感性为86.54%、特异性为79.17%、准确性为83.00%、漏诊率为13.46%、误诊率为20.83%;MPV诊断急性期布鲁菌病的敏感性为71.15%、特异性为70.83%、准确性为71.00%、漏诊率为28.85%、误诊率为29.17%。结论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的血小板参数PLR、PDW、MPV会发生一定变化,可为医师鉴别急性期布鲁菌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积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高血压与血尿酸的关系。方法对102例高血压病患者和97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肾功能(Scr、UA、BUN)、血脂(TC、TG、HDL、LDL)进行检测和对照分析,多因素相关分析采用Logitic回归分析。结果高血压病组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41.49%)明显高于糖尿病组(28.41%),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血压病组的血尿酸为(357.4±95.2)μmol/L,2型糖尿病组血尿酸为(276.5±109.6)μ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高血压有关。结论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高血压是致高尿酸血症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杨琳  朱婷婷  何林 《河北医药》2005,27(7):543-543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子宫胎盘缺血、血浆内皮素、NO、缺钙和凝血系统及纤溶系统失调有关。为了给临床提供更多、更可靠的监测指标,我们检测了妊高征孕妇、正常妊娠孕妇和非孕育龄妇女的血小板参数,以寻求对妊高征的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措施,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