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对海葵来源真菌 Cochliobolus lunatus (TA26-46) 进行发酵优化以提高该菌产大环内酯化合物 LL-Z1640-2 的产量。方法 运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和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菌株产 LL-Z1640-2 的碳源、氮源、初始 pH 值、发酵时间等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 得到了该菌株产 LL-Z1640-2 的优化发酵条件,其中,复合型培养基中可溶性淀粉 30.0 g.L–1,麦芽糖 20.0 g.L–1,硝酸钠 1.0 g.L–1,蛋白胨 3.0 g.L–1;初始 pH 6.0,培养时间 84 h。结论 在优化发酵条件下,LL-Z1640-2 产量可达到 (119.8±1.6) mg.L–1,比优化前提高了 3.6 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海葵来源真菌Cochliobolus lunatus (TA26-46)对土霉素的生物转化作用。方法 通过在察氏固体培养基平板中添加土霉素,利用海洋真菌体内特殊的转化酶系统对土霉素进行生物转化;利用HPLC-DAD进行转化产物的追踪,并运用硅胶柱层析和半制备型HPLC等分离纯化转化产物,利用核磁、质谱等现代波谱分析方法对转化产物进行结构鉴定,并测试转化产物的抗菌活性。 结果 海洋真菌C. lunatus (TA26-46)对土霉素(1)产生了生物转化作用,从发酵物中分离鉴定得到2个土霉素的降解产物hemi-cyclines A 和B (2和3)。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降解产物未显示抗菌活性。结论 通过生物学方法,利用海洋真菌C. lunatus (TA26-46)成功对四环类抗生素土霉素进行了生物转化,获得了无抗菌活性的降解产物,为解决环境中的抗生素污染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1个菌株-多个化合物"(OSMAC)方法研究海洋来源真菌Cochliobolus lunatus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抗真菌活性。方法利用氮源丰富的GPY培养基诱导海洋来源真菌Cochliobolus lunatus产生新的酯肽类化合物,采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波谱学(NMR)和X-Ray单晶衍射手段并参考文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利用各种活性模型对其进行系统的生物学活性评价。结果从海洋来源真菌分离获得环十酯肽化合物cyclopeptolide 1,并报道其晶体结构,发现其具有抗真菌活性(MIC=16μg/mL),并与临床药物氟胞嘧啶在抗真菌实验中显示协同效应。结论 cyclopeptolide 1在抗真菌药物研发领域有望成为重要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海洋来源真菌Penicillium sp.产抗肿瘤天然产物brefeldin A的发酵优化,以期获得高产率目标化合物。方法 运用单因素实验设计,重点考察了培养方式、发酵培养基组成 (如碳源、氮源、盐度等)以及培养条件 (温度、摇床转速)等因素。结果 最佳发酵条件为:马铃薯200 g/L,麦芽糖10 g/L,淀粉20 g/L,海盐15 g/L,28 ℃, 摇床转速160 r/min,培养14天。结论 在该发酵条件下,brefeldin A的实际产量达到40 mg/L,较优化前提高了近10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海洋来源真菌 Aspergillus terreus中的(+)-terrein代谢产物进行发酵优化,以期获得足够的样品进行药理活性评价。方法 采用不同发酵条件对微生物进行发酵优化,运用柱色谱层析技术对目标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对化合物进行细胞毒及抗细菌活性评价。结果 研究表明,最优发酵条件为土豆液体发酵培养基,发酵时间为28天,在该条件下目标产物单一,易分离纯化。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显示,(+)-terrein具有强的细胞毒活性,对NCI-H460、A549和BT474肿瘤细胞株的IC50 值分别为3.12 μg/mL、3.32 μg/mL和3.45 μg/mL。结论 在优化条件下,(+)-terrein的产量可达0.254 g.L,且该化合物对NCI-H460、A549 和BT474肿瘤细胞具有较好细胞毒活性,具有开发为抗癌药物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一株海洋真菌Penicillium janthinellum HK1-6的青霉酸代谢产物进行发酵优化,以期获得足量的化合物研究青霉酸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拮抗性。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真菌HK1-6产青霉酸的土豆液体培养基进行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青霉酸产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研究表明,真菌HK1-6高产青霉酸的土豆液体培养基各因素最优水平为葡萄糖30 g,土豆200 g,海盐10 g,pH为4,产量可达0.908 g/L,而原发酵条件下青霉酸产量约为0.423 g/L。结论 真菌HK1-6采用最优土豆液体培养基发酵后,青霉酸的产量显著提高,产量较原培养条件提高约2.1倍。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三角叶黄连中一株产红色素的内生真菌进行鉴定,并对其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采用显微鉴定法对目标菌株的菌丝体和孢子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鉴定;以红色素效价单位为指标,考察不同的培养基、温度、初始pH、接种量、装液量及发酵时间对红色素产生的影响.结果:通过分离纯化初步鉴定该目标菌株为半知菌类无孢菌群;250 mL摇瓶中产红色素的最佳条件为:PDA培养基、温度为18℃、pH为7.5、接种量为20%、初始装液量为100 mL、最佳发酵时间为11d.结论:该菌株发酵工艺条件优化后能稳定产生红色素,产色素单位可达1.552 U/mL.  相似文献   

8.
海洋真菌KLEB-07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株海洋来源的真菌KLEB-07发酵物对小鼠乳腺癌温敏型tsFT210细胞具有细胞凋亡诱导活性。为得到该菌株产生抗肿瘤活性物质的最佳培养条件,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并比较了不同培养基、不同发酵条件下KLEB-07发酵物的活性强弱,考察了发酵物中活性成分对温度、酸碱的稳定性及其所在的活性部位。结果表明KLEB-07在28℃,130r.min-1发酵7d产生抗肿瘤活性物质的活性最强,发酵物对高温、酸碱稳定,其活性部位在醋酸乙酯萃取液中,为研究该菌株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海洋真菌来源的天然产物因其化学结构新颖和活性显著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许多代谢产物对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性。本文综述了从2002年-2018年5月间报道的33个新的抗植物病原菌活性天然产物的来源、结构及其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青岛海域海水、海泥样品进行真菌选择性分离培养,并对其发酵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及活性菌株发酵条件的研究。方法 采用温敏型小鼠乳腺癌tsFT210细胞系,运用流式细胞术结合显微镜镜检,以细胞周期抑制和细胞凋亡诱导为活性筛选指标.并通过该活性指标对培养基、发酵条件及提取分离条件进行考查。结果 添加青霉素、链霉素构成的土豆培养基具有很好的培养真菌选择性;共分离得到真菌207株,活性筛选得到阳性菌19株,其中编号Z8 3200的真菌具有显著的细胞凋亡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海洋来源放线菌Actinoalloteichus cyanogriseus WH1-2216-6 产浅蓝霉素A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提高浅蓝霉素A的产量。方法 对培养基的组成、接种量、起始pH、盐度、发酵时间、前体浓度及大孔吸附树脂添加量等条件的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选择最优发酵条件;结果 获得了浅蓝霉素A的最佳发酵条件,培养基组成(可溶性淀粉20 g,甘油20 g,蛋白胨20 g,CaCO32 g,2-吡啶甲酸400 mg,XAD-16大孔吸附树脂50 g,陈海水1 L)、装液量150/500 mL(体积分数)、5 d种龄、3.3%盐度、起始pH=7.5、摇床(180 r/min,28℃)发酵12 d。结论 以最佳发酵条件发酵,优化后的浅蓝霉素A的产量为优化前的7.0倍,达到610.5 mg/L。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2株海洋真菌Penicillium janthinellum HK1-6与Trichoderma reesei HK1-12共培养体系中的次级代谢产物变化及其抗菌活性。方法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共培养中的差异化合物,采用高效液相法对共培养中的青霉酸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采用带毒培养基法和滤纸片法评价青霉酸的抗真菌及抗人类致病细菌活性。结果有97个差异化合物仅在真菌HK1-6与HK1-12共培养体系产生;真菌HK1-6在共培养刺激下分泌青霉酸的产量增加,较HK1-6纯培养时提高约1.2倍;青霉酸对真菌HK1-12和5株人类致病细菌均具有较强抗菌作用。结论共培养策略可以激活真菌某些沉默的代谢途径或提高某些代谢产物的产量,是挖掘海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中国南海花柳珊瑚来源真菌 Curvularia lunata (RA16-1) 进行发酵优化以提高该菌的 cytochalasin B 产量,并加入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丁酸钠以考察对该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 运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菌株产cytochalasin B的碳源、氮源、初始pH 值、盐浓度等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运用柱色谱层析技术对加入丁酸钠的真菌Curvularia lunata (RA16-1) 发酵产物进行分离,以及核磁与质谱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单因素试验表明最优发酵条件为:碳源为蔗糖 (30 g.L-1)、 氮源为蛋白胨 (30 g.L-1)、发酵时间为96 h、初始pH为5.0、盐浓度为 2%。此外,从加入丁酸钠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其中两个化合物(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该物种中获得。结论 在优化条件下,cytochalasin B的产量可达到2.3g.L-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丁酸钠的加入后使得该菌发酵产物的结构类型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