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窦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行鼻窦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23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7.83%和95.65%,与对照组为13.04%和52.17%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鼻窦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疗效确切,可作为真菌性鼻窦炎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在慢性鼻窦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和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各4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24%> 83.33%)相对更高(P <0.05),而术中出血量[(78.46±9.45)mL <(127.06±11.44)mL]、疼痛VAS评分[(2.01±0.39)分<(4.15±0.62)分]、并发症发生率(4.76%<16.67%)以及复发率(2.38%<11.90%)相对更低(P <0.05),住院时间[(6.23±1.14)d <(9.25±1.67)d]相对更短(P <0.05)。结论在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中,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具有良好的应用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窦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采取鼻窦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均获患者随访,时间0.5~1.5年,治愈率达94.44%(51/54),显效率5.56%(3/54)。结论鼻窦内镜手术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术后冲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12月收治的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36例,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6例。观察组术后每天采用9%氯化钠溶液冲洗1-2次,对照组术后不进行鼻腔冲洗,对比2组不同时间段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30d、90d、180d 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86%、91.42%、94.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67%、78.79%、8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黏膜上皮化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在给予常规滴鼻和服用抗生素基础上,给予9%氯化钠溶液冲洗鼻腔,操作便捷,且可有效缩短病症恢复周期和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鼻内镜手术治疗的4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中43例一次性治愈,随访1~3年无复发,3例真菌性上颌窦炎和2例真菌性蝶窦炎分别于术后5个月和10个月复发,经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分析鼻内镜下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3例患者,在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的基础之上,对其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找出导致真菌性鼻窦炎出现的真正原因。结果所选取的63例患者在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之后,病症及并发症均消失。出院后护理人员交代患者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定期复查,且在鼻内镜下清理鼻腔。结论真菌性鼻窦炎在医学界中为一种较特异的病症,它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较大的困扰。若转换为恶性肿瘤,就会对患者的生命带来一定威胁。基于这种现象,应该加强对其的研究,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了解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的优势,为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合理、有效、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案。方法 9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实施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42%(5/48),对照组患者发症发生率为27.08%(13/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来看,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较好,能较好地缓解或消除慢性鼻窦炎头痛、脓涕、鼻塞等临床症状,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鼻内镜手术联合双氧水冲洗在真菌性鼻-鼻窦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术中、术后使用双氧水冲洗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随访6个月~4年,未见复发。结论娴熟的鼻内镜手术联合双氧水冲洗能彻底清除病变,消除真菌赖以生存的低氧微环境,是微创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9.
真菌性鼻窦炎临床上多见,常有鼻塞、流脓涕、涕血、头痛、眼眶疼痛、视力下降、面部疼痛、头昏等症状,鼻部X线片及CT扫描常有骨质破坏,药物治疗效果较差。我科自2003  相似文献   

10.
鼻窦真菌病近年来有增多趋势,临床中以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为主[1],占各种慢性鼻窦炎的6%~13%[2].真菌性鼻窦炎易误诊为慢性鼻窦炎或恶性肿瘤.本文对我院1999年至2004年手术治疗的40例真菌性鼻窦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致病菌种类和治疗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引起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致病菌种类,并观察鼻内镜治疗的效果。结果致病菌以烟色曲霉素、黄曲霉素居多。经鼻内镜手术后随访6个月,均痊愈或好转,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引起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致病菌以曲霉素类为主,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对康复进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鼻窦灌注液冲洗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鼻窦灌注液冲洗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采用鼻窦炎鼻内经术后行鼻窦灌注冲洗法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黏膜纤毛传输功能、Th细胞因子和嗜酸性粒细胞方面的影响。结果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纤毛传输功能、组织中Th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两组治疗后IFN-γ、IL-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灌注液冲洗是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治疗中的关键措施,能促进黏膜纤毛功能的恢复,减轻炎症反应,消除黏膜水肿,恢复保护和防御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结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NIFRS患者118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患者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观察组59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的患者都得到随访10~48个月,平均(13.0±3.8)个月,全部治愈,均未复发。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05%(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周时间的愈合34例占57.63%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患者18例占30.5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复发4例占6.78%明显的少于对照组的16例占27.12%(P0.05)。结论鼻内镜下手术联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NIFRS患者疗效确切,消除真菌生长的低氧、高糖坏境,安全可靠,增强机体抵抗力,术后伤口愈合快,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余苏平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2997-2998
真菌性鼻-鼻窦炎是鼻腔鼻窦特有的真菌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类似慢性鼻窦炎、尤以黏浓涕、鼻腔异味、涕中带血及鼻塞等症状为主.近10年来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1].随着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及诊断技术的改进,特别是鼻内镜技术的广泛开展和CT的广泛应用,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诊治有了新的进展[2].  相似文献   

15.
袁帅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08-109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提供最佳方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共有17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7例,将治疗组采用的鼻内镜手术治疗方法与对照组采用的药物治疗方法进行疗效的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症状改善情况和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疗法,且治疗组显效53例(60.92%),总有效率为90.80%;对照组显效35例(40.23%),总有效率为68.9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手术方法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较好,同时还具有创伤性和痛苦小、不易复发等优点,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郑龙剑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238+240-238,240
目的分析鼻内镜鼻内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远期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1年10月103例进行鼻内镜鼻内鼻窦手术的患者,术后对其进行为时不等(2~27个月)的随访。将患者分型,统计各型、各期的痊愈率。结果共有82例痊愈,痊愈率达到79.6%,Ⅰ型痊愈29例,占93.5%(29/31);Ⅱ型痊愈48例,痊愈率为76.2%(48/63);Ⅲ型痊愈5例,痊愈率为55.6%(5/9)。各型痊愈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型越高痊愈率越小。结论慢性鼻窦炎病患应用鼻内镜鼻内鼻窦手术鼻息肉进行治疗的临床远期效果理想.是临床主要疗法.其痊愈效果受到分型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鼻用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联合鼻腔冲洗或内镜下鼻窦手术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导致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儿多种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包头市第四医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导致慢性鼻窦炎患儿共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每组40例,即单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单用组)、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联合鼻腔冲洗组(联合鼻腔冲洗组)、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联合内镜下鼻窦手术组(联合鼻窦手术组)。单用组患儿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每喷50 μg,每侧2喷,总量200 μg,每天1次;联合鼻腔冲洗组患儿每日清晨使用可调式鼻腔清洗器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对两侧鼻腔充分冲洗,每天1次,冲洗完毕后应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用法用量同单用组;联合鼻窦手术组患儿进行内镜下鼻窦手术,在术后应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用法用量同单用组。3组均持续用药12周。比较各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内镜检查评分和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评估各组治疗12周的临床疗效;检测各组患儿鼻呼吸道一氧化氮(NO)浓度、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A(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各组患儿VAS评分、鼻内镜检查评分和RQLQ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联合鼻腔冲洗组和联合鼻窦手术组治疗8、12周的VAS评分、鼻内镜检查评分和RQLQ评分均显著低于单用组(P<0.05)。联合鼻腔冲洗和联合鼻窦手术组治疗12周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组(P<0.05)。联合鼻腔冲洗和联合鼻窦手术组治疗4、8、12周的鼻呼吸道NO浓度及血清IL-17A、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单用组(P<0.05)。上述各项指标联合鼻腔冲洗组和联合鼻窦手术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变应性鼻炎导致慢性鼻窦炎患儿单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疗效不理想,联合鼻腔冲洗或内镜下鼻窦手术,对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以及减轻鼻腔和呼吸道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致病原因、临床特征、鼻内镜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的57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2年,全部病例无复发,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鼻腔、鼻窦局部解剖异常是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患病的主要原因,鼻内镜手术清除病灶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最有效方法,手术后定期鼻窦窦腔冲洗及鼻内镜检查可防止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的外科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78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6个月以上,治愈134例(75.3%),好转29例(16.3%),无效15例(8.4%),总有效率91.6%。结论: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具有照明好,视野清晰,损伤小,清除病变组织适度的优点,可作为慢性鼻-鼻窦炎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NIFRS)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检查,对照组给予传统柯-陆氏手术(Caldwell-Luc术),观察组给予鼻内镜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为86.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NIFRS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