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梗死患者下肢动脉病变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脑梗死组162例324条下肢动脉与对照组107例214条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下肢动脉IMT:脑梗死组股总动脉(1.10±0.26)mm,股浅动脉(0.98±0.19)mm,腘动脉(0.92±0.24)mm;对照组股总动脉(0.82±0.22)mm,股浅动脉(0.74±0.24)mm,腘动脉(0.62±0.25)mm;两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下肢动脉斑块发生率:脑梗死组股总动脉233条(71.9%),股浅动脉224条(69.1%),腘动脉209条(64.5%);对照组股总动脉89条(41.6%),股浅动脉81条(37.9%),腘动脉69条(32.2%);两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正常中老年人中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早期发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60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与临床相符的60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完整超声诊断资料,分析内膜-中层厚度及动脉斑块数量随年龄变化的规律,以及病程对动脉斑块数量及斑块种类演变的影响,并分析斑块种类及动脉狭窄程度随不同动脉而变化的特点。结果: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年龄增加其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斑块增多;随病程进展,斑块数量增多,斑块性质由扁平斑块逐渐发展为软斑块、混合斑块,并最后发展为硬斑块。混合斑块多发于股总动脉,硬斑块多发于股浅动脉、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斑块所致的管腔狭窄闭塞多见于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股总动脉狭窄程度大于股浅动脉及胭动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检测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进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有无斑块、管腔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与50例非糖尿病患者(对照组)作比较。结果糖尿病组有57例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硬化。糖尿病组下肢动脉内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减小(P〈0.05);动脉内-中膜(IMT)增厚,粥样斑块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以足背动脉、胫前动脉、胭动脉及股动脉发生率高,且有1例患者单侧足背动脉闭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范围及程度,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彩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将病例分为脑梗死组及非脑梗死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intima—medium thickness IMT)及粥样硬化斑块。结果101例脑梗死患者63例颈总动脉IMT增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84.2%;40例非脑梗死者6例颈总动脉IMT增厚.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32.5%,两组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密切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简捷的方法,对临床预防脑梗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8例脑梗死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检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类型及斑块形态。结果脑梗死组发现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29例,发生率为76.3%,对照组20例中有3例(15.0%)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组IMT(1.12±0.29)mm,对照组IMT(0.76±0.16)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以脂质型为主,且表面多呈不规则型。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密切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简捷的方法,对临床预防脑梗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俊  赵志军  胡玉藏  侯晓东 《现代医药卫生》2014,(21):3223-3224,3226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股动脉结构的变化进行观察,探讨高频超声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股动脉硬化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4月门诊及住院高血压患者100例(高血压组)为研究对象,应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进行右侧股总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股总动脉内中膜回声及有无斑块形成,测量内-中膜厚度(IMT)及血流动力学情况,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右侧股总动脉内径[(7.57±1.10)mm]、IMT[(0.13±0.07)mm]、斑块检出率[64.00%(64/100)]及阻力指数(0.74±0.0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51±0.73)mm、(0.08±0.05)mm、28.00%(14/50)及0.67±0.05];收缩期峰值流速[(74.30±23.35)cm/s]及舒张期最低流速[(19.81±6.72)cm/s]均低于对照组[(80.39±10.94)、(26.85±5.28)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与股总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高频超声能迅速、准确地检测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股动脉硬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82例患者为脑梗死组及74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结果:脑梗死组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0.8mm(42.68%)与对照组(27.0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梗死组中不稳定斑块(软斑50.00%,及溃疡斑17.11%)检出率67.11%,稳定性斑块检出率32.89%;对照组中不稳定斑块(软斑21.05%,及溃疡斑5.26%)检出率26.31%,稳定性斑块检出率73.6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膨大处、颈内动脉起始处及颈总动脉主干。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积极采取措施,增强斑块稳定性,防止斑块破裂,可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冠心病早期筛查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有一支或多支病变.对照组随机选取本院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对颈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并比较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的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情况.结果 冠心病组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颈外动脉起始处IMT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35±0.24) mm比(0.72 ±0.13)mm,(1.61±0.31)mm比(0.76±0.17)mm,(1.18 ±0.21)mm比(0.70 ±0.12)mm,均P<0.05];颈内动脉起始处IMT值和斑块积分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0 ±0.22)mm比(0.68 ±0.12)mm,(2.2±0.6)分比(0.6±0.2)分,均P<0.01].结论 颈动脉IMT及斑块形成可以反映动脉粥样硬化,对预测冠心病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非脑血管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的颈动脉,并对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右颈总动脉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及颈总动脉内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颈动脉内斑块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脑梗死有着较大的关系,利用超声检查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有助于对脑梗死进行早期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经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21例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分析判断脑卒中早期诊断的指标。方法采取60例无脑卒中者和12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的内膜增厚、粥样斑块形成、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值情况。结果两组无动脉增厚和斑块形成比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缺血性脑卒中组管腔狭窄轻度59例、中度32例、严重7例。两组颈动脉IMT值比较,左右CCA、ICA、ECA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经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IMT值〉1.0mm,动脉粥样斑块2处以上,或硬斑块1处以上,可以预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颈动脉、下肢动脉超声探讨FIB与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70例对照组观察,凝血酶法测定血FIB含量;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下肢动脉的内膜-中膜厚度(IMT),观察颈动脉、下肢动脉粥样斑块.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FIB、颈动脉、下肢动脉IMT和粥样斑块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高水平的血FIB(3.0 gL)与易损斑块相关,颈动脉IMT与患者收缩压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正相关.下肢动脉IMT与血糖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FIB作为炎性指标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血FIB水平可作为再梗死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34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观察组,以及同时期收治的34例非糖尿病但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对照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远端、胫前动脉近端、腘动脉、股浅动脉、股总动脉等下肢血管出现狭窄、闭塞以及斑块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论是观察组还是对照组,其足背动脉、胫前动脉近端、腘动脉等血管出现狭窄、闭塞以及斑块的几率均高于股浅动脉及股总动脉;观察组下肢血管出现狭窄、闭塞以及斑块的阳性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伴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操作简单、无创伤,可重复使用,因此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分布特征及严重程度。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下肢动脉进行检测分析。常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连续从上向下分别检查股总动脉、股浅动脉、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结果糖尿病组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69%,以胫前动脉、足背动脉最为多见,斑块致管腔局部狭窄者(狭窄率>50%)19例。健康组动脉壁有硬化斑块,占41%,多发于股动脉、动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早期发现,以其直观、无创、准确、可重复的特点,显示斑块情况、血管狭窄度、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斑块形态特征。为临床提供诊断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杨文香 《中国基层医药》2014,(11):1663-1665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线阵高频探头对102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98例健康人(对照组)常规行双下肢动脉超声检查,测量下肢动脉(包括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和足背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斑块、斑块性质,判断管腔狭窄或闭塞程度及进行血流动力学观察.结果 观察组股动脉斑块检出率22%,腘动脉斑块检出率36%,胫后动脉斑块检出率39%,胫前动脉斑块检出率38%,足背动脉斑块检出率45%;对照组股动脉斑块检出率9%,腘动脉斑块检出率7%,胫后动脉斑块检出率10%,胫前动脉斑块检出率13%,足背动脉斑块检出率16%.观察组下肢动脉斑块所致轻度狭窄31例,中度狭窄16例,重度狭窄11例,闭塞4例;对照组下肢动脉斑块所致轻度狭窄9例,中度狭窄5例,重度狭窄3例,闭塞0例.观察组下肢动脉软斑14个,硬斑19个,混合性斑块41个;对照组下肢动脉软斑4个,硬斑8个,混合性斑块11个.观察组下肢动脉斑块检出率及狭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特点,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218例患者分为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组125例和对照组93例,2组均应用二维B型超声、脉冲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依次检查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测量中膜厚度(IMT)、斑块长度及宽度,观察斑块特征,有无狭窄及狭窄程度。结果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组IMT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组IMT〉1.0mm占56.0%,斑块检出率为44.0%。对照组IMT〉1.0mm占10.8%,斑块检出率为4.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侧颈动脉可以为临床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比较经足背浅静脉行胭静脉造影后在透视下行胭静脉穿刺(对照组)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胭静脉穿刺(治疗组)的一次成功率,比较上述两种方法的优劣。方法对5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4例)和治疗组(n=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失败率。结果治疗组一次穿刺成功率85.71%(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58.33%,P=0.028),且失败率低(0比8.33%,P=0.154),产生血肿等副作用少,但统计学上无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胭静脉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并较安全。  相似文献   

17.
李芳  黄德益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8):1088-1089
目的探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2例,斑块检出率为72.9%,对照组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2例,斑块检出率为24.0%。脑梗死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斑块检出数为95处,对照组中斑块检出数为20处,脑梗死组软斑和溃疡斑的检出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扁平斑和硬斑的检出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斑块组织学特征、动脉狭窄程度,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变化规律,及其与颈总动脉中内膜厚度的关系,在血清脂联素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脑梗死组90例,为确诊的脑梗死患者;对照组58例为正常健康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ILSA)检测血清中脂联素浓度,应用彩色多谱勒检测颈总动脉中内膜总厚度(IMT)。结果脑梗死组血清脂联素(52.87±11.01)μg/ml与对照组血清脂联素(92.91±9.65)μg/ml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22.63,P〈0.01);脑梗死组颈总动脉中内膜总厚度(IMT)(1.42±0.30)mm与对照组颈总动脉中内膜厚度(IMT)(0.65±0.14)mm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脂联索的抗动脉硬化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测量在老年冠心病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拟诊冠心病的老年患者80例分为冠心病组(50例)和非冠心病组(3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颈动脉斑块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冠心病组颈动脉斑块检测率高于非冠心病组(84.0%vs.53.3%)(P<0.05)。冠心病组22例单支病变、24例双支病变和4例三支病变患者的IMT均大于非冠心病组[(0.85±0.07)mm、(1.10±0.08)mm和(1.34±0.07)mmvs.(0.75±0.24)mm](P<0.05)。结论超声测定颈动脉对于老年冠心病筛查有较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别对65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65例非糖尿病患者(对照组)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其声像图特点及血管病变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动脉管腔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观察组下肢动脉血流内径较对照组明显变细,下肢动脉IMT值、血流量、阻力指数(RI)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各参数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客观评价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准确判断出患者下肢动脉的内膜、IMT、斑块及血流改变情况,具有无创、简便、重复性好等优点,是目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检查的一种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