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癫痫药物并提高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门诊或住院患者服用丙戊酸(VPA)、卡马西平(CBZ)、苯妥英钠(PHT)的487例癫痫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结果:487例监测中,248例(50.92%)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177例(36.34%)低于有效血药浓度;51例(10.47%)高于有效血药浓度;11例(2.26%)未检出血药浓度。其中,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3种药物比例分别是VPA(48.18%)、CBZ(74.29%)、PHT(10.87%)。结论: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为临床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了依据,是保证安全、有效用药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3种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260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沈鸿  方子正 《安徽医药》2008,12(7):643-644
目的通过对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丙戊酸钠(VPA)178例、苯妥英钠(DPH)45例的血药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卡马西平(CBZ)37例的血药浓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VPA、DPH、CBZ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分别有93例(52.2%)、14例(31.1%)、29例(78.4%)。结论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对合理用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我院近3年4种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抗癫痫药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4年5月共1692例抗癫痫药物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丙戊酸钠(valproate,VPA)、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PB)和苯妥英钠(phenytoin,PHT)的监测频率(例/人)分别为2.46、1.74、1.30和1.41。V PA、C B Z、P B和P H T谷浓度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比例分别是57.23%、69.02%、22.50%和11.46%,(P<0.05),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毒率分别是8.04%、7.09%、17.50%和16.67%,V PA和C B Z(P=0.584),P B和P H T(P=0.872)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V PA和P B(P=0.001),V PA和P H T(P=0.004)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C B Z和P B(P=0.001),V PA和PHT(P=0.003)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VPA和CBZ监测频率高于PB和PHT,中毒率低于PB和PHT。  相似文献   

4.
贾暖  孙成春  董玉波 《中国药房》2012,(30):2827-2828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癫痫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11年3种抗癫痫药(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监测数据。结果:我院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例数大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共监测1653例次;儿童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例数占总例数的38.05%,除卡马西平组外,偏离有效浓度范围的比例均高于50%。结论:正确地应用治疗药物监测,对提高癫痫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癫痫患者卡马西平(CBZ)和丙戊酸钠(VPA)血药浓度,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CBZ 和VPA 浓度,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男性组中,与单用CBZ 的患者比,联用CBZ+VPA患者的CBZ血药浓度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处于有效剂量范围内的患者构成比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中,两组患者CBZ血药浓度、有效浓度患者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联用CBZ和VPA、单用CBZ患者不同性别间血药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使用CBZ和VPA的癫痫患者进行定期血药浓度监测可为临床制定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我院2001~2006年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述治疗药物监测(TDM)对抗癫痫药合理应用的意义,关注临床科室对TDM的认识程度。方法:建立抗癫痫药Access数据库,对我院2001~2006年抗癫痫药TDM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抗癫痫药监测例数逐年上升;由监测结果计算的抗癫痫药有效浓度、高血药浓度、低血药浓度比例显示血药浓度监测极有必要,但患者的个体用药信息缺乏限制了抗癫痫药个体化用药的发展。结论:TDM虽应用日益广泛,但仍需医师、药师共同努力,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抗癫痫药的个体化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癫痫患者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癫痫患者体内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对1 490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1 234例次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中,血药浓度<50μg.mL-1的占30.31%,控制癫痫发作的有效率为44.53%;在50~100μg.mL-1的占57.62%,有效率为89.17%;>100μg.mL-1的占9.48%,有效率为76.92%;183例次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中,血药浓度<4μg.mL-1的占15.30%,控制癫痫发作的有效率为46.43%;在4~12μg.mL-1的占81.97%,有效率为66.67%;>12μg.mL-1占2.73%,有效率为100%;73例次联合用药中,只有22例次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结论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血药浓度监测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依据,对提高癫痫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3种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3种常用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及药物相互作用的关系,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FPIA)对口服丙戊酸钠176例、卡马西平72例、苯妥英钠29例的癫痫患者血中药物谷浓度进行监测(277例次),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口服丙戊酸钠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有98例,有效控制率为89.80%;口服卡马西平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有49倒,有效控制率为95.92%;口服苯妥英钠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有6例,有效控制率为66.67%。结论监测癫痫患者服药后不同时间段体内的血药浓度,对临床及时调整给药方案、降低癫痫的发作率、减少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院儿科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3年6月至2004年1月182例儿科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检测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癫痫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现开展的苯巴比妥、丙戊酸钠等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苯巴比妥为51.7%,丙戊酸钠为55.5%,卡马西平为37.5%。结论:我院抗癫痫药物检测结果不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所占比率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均相酶放大免疫检测技术(EMIT)测定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并用SPSS16.0软件对113例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年龄、性别、合并用药等因素对血药浓度的影响以及血药浓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24例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中,血药浓度〈4μg/ml2例,病情完全控制;4-12μg/ml19例,总有效率(完全控制+有效)为78.95%;〉12μg/ml3例,总有效率为66.67%。74例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中,血药浓度〈50μg/ml24例,总有效率为79.17%;50-100μg/ml43例,总有效率为81.40%;〉100μg/ml7例,总有效率为71.43%。联合卡马西平用药的13例,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浓度范围的百分率为61.54%;联合丙戊酸用药的12例,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浓度范围的百分率为16.67%。年龄、性别、合并用药等因素对血药浓度的影响及血药浓度与疗效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仅凭借所监测的血药浓度来调整剂量是片面的。在临床治疗中有效血药浓度只能作为一重要参考指标,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结合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给药剂量,以期用最小给药剂量,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临床抗癫痫药物(AEDs)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对采用荧光偏振免疫(FPIA)法对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进行血清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共监测638例次,359例次(56.27%)血药浓度位于治疗窗内,202例次(31.66%)低于治疗窗,70例次(10.97%)高于治疗窗,7例次(1.10%)未检出血清浓度;各AEDs血清浓度位于治疗窗的比例分别为卡马西平78.65%、苯巴比妥60.00%、丙戊酸钠57.48%、苯妥英钠23.08%,其中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苯妥英钠血清浓度位于治疗窗内癫痫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2.86%、90.57%、94.44%,明显高于其他浓度范围(χ2卡马西平=6.324,P卡马西平=0.012;χ2丙戊酸钠=122.782,P丙戊酸钠=0.000;χ2苯妥英钠=19.584,P苯妥英钠=0.000),而苯巴比妥在各浓度范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03,P=0.065);53例次联合用药中,12例次血清浓度在治疗窗内,占联合用药例次的22.64%。结论:对癫痫患者进行血清浓度监测,实施个体化给药,对促进抗癫痫药物安全、有效、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分析我院2013~2015年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TDM)结果,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1 098例次患者使用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的TDM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 098例次TDM结果中丙戊酸钠1 009例次,卡马西平65例次,苯巴比妥24例次,3种药品血药浓度在推荐范围内的比例分别为42.6%,64.6%,37.6%。联合用药共31例次,药物浓度均在推荐浓度范围内的8例次(25.8%)。末次给药和采血时间对TDM结果有明显影响。结论: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影响因素多,临床用药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 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精神药物的治疗药物监测(TDM)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从TDM的历史、临床意义、测定方法、药物与TDM的关系、成本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评价。结果:一些精神药物如氟哌啶醇、氟奋乃静、碳酸锂、多塞平、米帕明、地昔帕明、去甲替林、氯氮平的药效关系及治疗窗已经确定,临床中应进行TDM。奥氮平和利培酮在临床中推荐使用TDM。结论:精神药物的TDM对临床有积极的意义,但临床实施尚有待加强,随着药动学-药效学等的发展,更多的精神药物的TDM将被证实。  相似文献   

14.
我院432例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建立抗癫痫药Access数据库,对我院2001年1月~2009年6月4种常用抗癫痫药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例数大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共监测432例/次;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所占比例为48.6%;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的有效率分别为91.3%、77.8%、62.5%、88.2%;儿童(0~10岁)与老人(>60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例数占总监测例数的22.2%;有43例采用抗癫痫药联合给药方案,占总例数的10%,其中偏离正常治疗浓度范围的有27例,占62.8%。结论: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是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之一,结合其他临床指标综合分析,可最大限度地促进抗癫痫药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1812例/次环孢素治疗药物监测和临床用药情况。方法:对我院502例患者1812次符合入选条件的环孢素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首次治疗药物监测结果在有效治疗窗内的仅占41.4%;治疗药物监测次数为1、2、3次者分别占总人数的44.8%、16.3%、11.6%;在所有监测次数为3次~4次的患者中,第1、2、3、4次治疗药物监测结果在治疗窗内的分别占总人数的40.6%、48.0%、50.0%、57.9%。结论:治疗药物监测虽然广泛应用,但监测次数偏少;即使监测多次,达标情况仍不理想,应高度重视这种不能很好调整患者用药的现象;同时,这与药费昂贵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分析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癫痫患者丙戊酸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确诊为癫痫的门诊和住院患者233例次的丙戊酸血药浓度及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患者中,丙戊酸日总剂量随年龄增大而增加(P<0.05);4 ~ 14岁组丙戊酸浓度达标率显著高于成人(19 ~ 50岁)组(P<0.001);丙戊酸对儿童和成人有相似的抗癫痫疗效。儿童患者以口服液为主,成人以普通片为主,且儿童比成人血药浓度达标率高(P<0.05);与单用丙戊酸相比,合用酶诱导药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显著降低丙戊酸血药浓度达标率(P<0.001),且合用苯巴比妥时丙戊酸剂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丙戊酸血药浓度与疗效和不良反应有关且个体差异很大,个体化治疗时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5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用药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187例,根据质子泵抑制剂用药方案不同,随机将患者分成A、B、C、D、E5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5组患者均同时予多潘立酮饭前30min服用治疗。各组治疗疗程均为8周。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A组成本-效果比值最小。结论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海南葫芦娃制药有限公司,20mg/粒)为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