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研究获得重大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药房》2003,14(4):227-227
本刊讯近日从军事医学科学院获悉 ,我国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研究获得重大突破。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采用多表位嵌合抗原的方法 ,解决了丙型肝炎中和性抗原变异的难题 ,同时回避了病毒蛋白的致癌性 ,获得了具有高覆盖面的多细胞免疫抗原 ,能有效地杀灭感染丙型肝炎的细胞。该项研究无论是在体液免疫还是在细胞免疫方面 ,都走在了国际同类研究的前列。据专家介绍 ,丙型肝炎病毒 (HCV)是引起输血后病毒性非甲非乙肝炎的主要病原 ,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 ,70 %以上的感染者将发展成慢性感染 ,部分将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目前 ,全…  相似文献   

2.
丙型、丁型、庚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由RNA病毒引起的丙型、丁型、庚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癌(PLC)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病理学观察,比较丙型肝炎病毒NS_5抗原(HCV-NS_5),丁型肝炎病毒抗原(HDVAg),庚型肝炎病毒NS_5抗原(HGV-NS_5)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特点。结果 在72例HCC中HCV-NS_5,HDVAg,HGV-NS_5的检出率分别为26.39%、19.44%、6.94%。总检出率为29.17%。3种病毒抗原信号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虽其表达的主要部位有差异。3种病毒抗原的表达在HCC的分化程度方面无明显相关性,而与HCC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HCV和HDV与PLC的发病关系密切,没有证据表明HGV是PLC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慢性乙型肝炎(CH)和肝癌(HCC)患者肝组织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HA),抑癌基因p16和凋亡基因FAS的表达情况。结果,PCNA阳性率ASC组为500%,CH组为676%,均明显低于HCC组的967%(P<0.01),而FAS阳性率ASC组为813%,CH组为690%,均高于HCC组的333%(P<0.01)。p16阳性率ASC组为375%、CH组为225%,均高于HCC组的33%(P<0.01,P<0.05)。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阳性组FAS阳性率为889%,高于HBcAg阴性组的633%(P<001)。PCNA阳性率HBcAg阳性组为852%,也高于HBcAg阴性组的550%(P<0.05)。结果提示,HBV感染后引起的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可能在肝细胞癌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Fas抗原在重症肝炎肝组织中表达和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舰  孟昕 《江苏医药》1998,24(6):399-400
以抗-Fas多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因子Fas抗原在重症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结果显示:63例各型重症肝炎肝组织Fas抗原总检出率90.46%(57/63),Fas抗原主要在肝细胞胞浆内表达。急性重症肝炎及亚急性重症肝炎Fas抗原分布于大片坏死区域中残留肝细胞内,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慢性重症肝炎Fas抗原分布于假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内,提示Fas抗原在重症肝炎时有介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FM1肺炎小鼠肺组织细胞凋亡FAS/FAS-L系统的影响,探索黄芩苷抗流感病毒感染机制。方法制备小鼠甲型流感病毒性肺炎模型,通过死亡保护实验确定黄芩苷的最小有效浓度,TUNEL法观察小鼠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RT-PCR技术检测肺组织FAS(CD95)、FAS-L(CD178)、Caspase-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肺组织FAS、FAS-L、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187.5、375 mg.kg-1剂量均能明显降低肺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肺组织FAS、FAS-L及Caspase-3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黄芩苷能够明显抑制FM1肺炎小鼠肺组织细胞的凋亡,其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凋亡受体途径FAS/FAS-L系统而发挥抗流感病毒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Fas抗原的表达和分布。方法 采用抗-Fas多克隆抗体,以免疫组化法检测24例HCC患者尸解的肝癌组织。结果 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中Fas抗原检出率分别为41.7%(10/24)和83.3%(20/24);癌组织中Fas抗原表达强度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结论 Fas抗原在HCC组织中有表达,并可以介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丙型肝炎病毒 ( hepatitis C virus,HCV)与扁平苔藓 ( lichen planus,L P)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以及丙型肝炎抗原 ( hepatitis C antigen,HCAg)阳性表达与 L P患者性别的关系 ,应用 s 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 3 1例 L P患者的病理切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HCV在 LP的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L P患者中 HCAg的表达虽然在不同的性别中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但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肝癌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广凋亡细胞比值与肝细胞肝癌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化双染色技术,对60例肝细胞肝癌石蜡包埋组织进行检测。结果不同分化程度癌组织中细胞凋亡和PCNA的阳性率不同。分化程度高,细胞凋亡阳性率高、PCNA阳性率偏低;分化程度低,细胞凋亡阳性率偏低、PCNA阳性率高。随分化程度的降低,PCNA广凋亡细胞的比值显著增加,两者有相关性。结论PCNA/凋亡细胞的比值可作为评估肝细胞肝癌分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HCV-RNA阳性标本120份、阴性标本50份分别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结果以HCV-RNA结果为标准,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的灵敏度为97.5%,特异度为98%;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的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96%。结论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方法能有效缩短窗口期、敏感性及特异性好、费用低、操作方便,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引起丙型肝炎的主要原因,目前,检测HCV感染的常用方法包括HCV RNA直接检测、HCV核心抗原检测和抗-HCV检测.HC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方法是一种同时检测HCV抗原和抗-HCV的新型酶免疫检测方法,可以缩短抗体阳转前的检测窗口期.此文就HCV抗原抗体联合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和抗体,以了解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丙型肝炎病毒游离核心抗原试剂盒、HCV-AbELISA试剂盒和丙型肝炎病毒PCR检测试剂盒,对来自笔者所在医院输血前及门诊筛查的260例样本和80例丙型肝炎或疑似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HCV-cAg、HCV-Ab和HCV-RNA检测。结果 260例筛查样本HCV-Ab均为阴性,HCV-cAg阳性5例,HCV-cAg阳性率1.9%;其中HCV-RNA4例。80例HCV-Ab阳性的样本检出HCV-cAg阳性33例,HCV-cAg阳性率为41.25%;HCV-RNA47例。结论 HCV核心抗原检出时间早于抗体,HCV-cAg检测试剂盒可作为HCV抗体检测的补充试剂,尤其对术前HCV筛查的患者联合应用更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脂肪酸合成酶和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标本中癌细胞FAS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60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FAS阳性率为43.3%(26/6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0.0%)和正常组织(10.0%)。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Ki-67阳性率为46.7%(28/60),明显高于正常组织(10.0%);略低于癌旁组织(30.0%)。Ⅰ、Ⅱ期鳞癌中FAS及Ki-67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但Ⅲ期鳞癌中FAS及Ki-67阳性表达率较Ⅰ、Ⅱ期阳性表达率有所下降。结论 FAS和Ki-67分别是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进展过程的相关指标;两者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张孝山  金宗骧 《天津医药》2003,31(12):812-815
丙型肝炎(HepatitisC)是目前最常见、预后较差的输血传播疾病之一,由于高度慢性化(50 %~80%),常可导致晚期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1]。丙型肝炎病毒(HCV)在全球人口中的感染率约为3 %,感染人口1.7亿[2];在使用多抗原酶免疫实验(EIA)筛查献血员时,发现美国有30万抗 HCV阳性者是因输血感染的[3]。HCV感染存在自感染至血液中出现可以检测出抗体长达1~3个月的“窗口期”,因此 ,尽管血清或血浆抗 HCV阴性,仍然会有相当比例的HCV_RNA阳性血液或血液制品漏检,这些血液或血制品一旦给患者输入,患者就可以感染HCV,而罹患输血后丙型肝炎。1…  相似文献   

14.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呈世界性分布,约50%~80%可发展为慢性肝炎,部分病例可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细胞癌。丙型肝炎慢性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病毒和宿主两方面。病毒因素主要包括HCV的高度变异性、泛嗜性、基因型的差异、与抗体结合表面蛋白的缺失、HCV与脂蛋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Thl细胞、Th2细胞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CCR5/CCR3作为Thl细胞/Th2细胞特异性的表面标志,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正常人及慢性丙型肝炎患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HCV抗原诱导后CCR5/CCR3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①慢性丙型肝炎患的CCR3高于正常人(P<0.01);②慢性丙型肝炎患及正常人的CCR5的表达水平无明显的差别(P>0.05)。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存在着增强的Th2免疫应答,这可能是HCV感染易于慢性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肝病患者丙型肝炎抗体与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之勋 《江苏医药》1992,18(11):592-594
PHA 法检测533例门诊及住院肝病患者的丙型肝炎抗体(抗 HCV),其中强阳性17例。13例弱阳性标本又进行丙型肝炎病毒重组抗原的中和试验,又证实抗 HCV 阳性7例。总丙型肝炎抗体阳性24例,阳性率为4.5%。继而对抗 HCV 阳性标本进行丙型肝炎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阳性者15例。  相似文献   

17.
丙型肝炎为波及全球的传染病,80%~90%的输血后肝炎和50%以上的散发型肝炎为丙型肝炎病毒(HCV)所引起。日本70%肝炎后肝硬化是HCV所致。因此,丙型肝炎诊断显得十分重要。检查HCV感染指标有两个,即检查HCV抗体(抗-HCV)及检测HCV的基因物质:HCV RNA。1 抗-HCV检测试剂盒 1989年美国Chiron公司应用基因工程表达的HCV编码的5-1-1和C100-3抗原建立了第1代抗-HCV检测试剂盒。由于患者体内抗-C100-3出现迟,不适于早期诊断;阳性率不高,有一定的漏检率;而且由于抗原中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部分,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对体检人员采取丙型肝炎核心抗原(HCV—cAg)与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住院患者300例作为实验组,并以2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设为对照组;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对两组人员的丙型肝炎核心抗原与丙型肝炎抗体进行检测,并以PCR荧光定量法进行确定。结果 对照组中检出3例丙型肝炎抗体呈阳性,阳性率1.5%,无一例丙型肝炎核心抗原呈阳性;实验组中检出6例丙型肝炎抗体呈阳性,阳性率2%,2例丙型肝炎核心抗原呈阳,阳性率0.67%,经PCR荧光定量法确定2例。结论 采取丙型肝炎核心抗原检测可检出早期丙型肝炎,可作为早期丙型肝炎的诊断指标,联合丙型肝炎核心抗原与丙型肝炎抗体进行检测可减少漏诊,从而提高丙型肝炎的检出率,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醛亚家族1(TRPV1)在高脂处理肝细胞中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 将肝细胞(BRL-3A)分为对照组和250、500 μmol·L-1软脂酸钠组,加入辣椒素和辣椒卓平对肝细胞进行干预,通过Q-PCR法测量肝细胞中TRPV1的表达水平,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 肝细胞的凋亡比例随软脂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浓度为500 μmol·L-时,TRPV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辣椒素能够上调TRPV1的表达水平并减轻高脂所诱导的肝细胞凋亡;而辣椒卓平能够逆转辣椒素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结论 高脂能够激活肝细胞中的TRPV1通道,同时,上调TRPV1,减少高脂诱导的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引起丙型肝炎的主要原因,目前,检测HCV感染的常用方法包括HCV RNA直接检测、HCV核心抗原检测和抗-HCV检测.HC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方法是一种同时检测HCV抗原和抗-HCV的新型酶免疫检测方法,可以缩短抗体阳转前的检测窗口期.此文就HC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