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宫腔镜电切术是一种新型、微创的妇科诊疗技术,是在宫腔镜直视下,通过镜内电切环对子宫内及宫颈良性病变进行治疗的微创新技术。宫腔镜电切术作为妇科内窥镜在临床上的运用日益广泛,对处理宫内良性病变已是不可代替的手术方式[1]。宫腔镜电切术能使手术医生在直视下解决病变,消  相似文献   

2.
宫腔镜作为诊断和治疗宫内病变的金标准,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宫内病变。目前,宫腔镜手术已成为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首选方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子宫黏膜下肌瘤100例,分为研究组50例,年龄28~60岁;对照组50例,年龄28~55岁。2组均有异常子宫出血。研究组行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同时行子宫内膜电切术8例;对照组行开腹子宫全切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B超监护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120例,全部采取无B超监护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给予治疗,观察手术效果。结果12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无B超监护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全部顺利完成,没有出现大出血、子宫穿孔等并发症,效果优109例,效果优良率90.83%。结论无B超监护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可行方案,只要正确确定手术适应证,可以保证手术安全性及术后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郑晓玲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2):1850-1851
目的: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B超监测下用宫腔镜电切术切除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26例均成功切除子宫肌瘤,无子宫穿孔及肠损伤,手术时间10~60 min.结论: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后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宫腔镜下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预防措施.结果 宫腔镜下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 (9/120).其中,TURP综合征4.17%,子宫穿孔0.83%,术后出血1.67%,感染0.83%;无空气栓塞发生.结论 该组宫腔镜下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是TURP综合征,其次为子宫穿孔、术后出血和感染.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和严格规范手术操作是预防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5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子宫肌瘤的手术方法及预后,评价宫腔镜对各种类型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子宫粘膜下肌瘤,根据子宫肌瘤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结果各类子宫粘膜下肌瘤均一次手术成功,术中出血量20~200ml。术后月经减少情况0型粘膜下肌瘤为100%,Ⅰ型为97%,Ⅱ型为92%,贫血好转比例81%。结论宫腔镜电切子宫肌瘤安全、高效,是子宫粘膜下肌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对诊断不孕症患者宫内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90例不孕症患者的宫腔镜检查结果.结果 390例不孕症患者的宫腔镜检查结果中,宫腔形态正常210例(53.85%);宫内病变180例(46.15%),180例宫内病变病变患者中,其中子宫内膜息肉65例(36.11%),子宫畸形55例(30.56%),宫腔粘连35例(19.44%),子宫内膜病变15例(8.33%),宫内异物1例(0.56%),黏膜下肌瘤9例(5.00%).结论 采用宫腔镜检查诊断不孕症患者宫内病变准确、有效,可将宫腔镜检查作为不孕症患者的第一线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黏膜下子宫肌瘤实施宫腔镜电切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6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宫腔镜电切术。结果所选的16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无严重并发症的出现。经随访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安全、高效,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联合B超监护、腹腔镜监护可以作为黏膜下子宫肌瘤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宫腔镜电切术结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预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0例,采用SPSS21.0将入组患者按先后序列号(1~60)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宫腔镜电切术结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组(结合治疗组,30例),一组宫腔镜电切术单独治疗组(单独治疗组,3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PBAC评分、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天数、血清血红蛋白、E2、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结合治疗组患者的PBAC评分、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天数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复发率3.3%(1/30)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13.3%(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结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预后效果较宫腔镜电切术单独治疗好。  相似文献   

10.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20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对宫颈良性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4例采用电视宫腔镜行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4例患者一次性治愈率为98.53%,5例(2.45%)患者出现术后出血。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各种类型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124例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观察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疗效较好,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且子宫无切口,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采集2017年1月12日至2018年8月10日收治的86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开腹组进行开腹手术,宫腔镜组进行宫腔镜电切术。分析效果;黏膜下子宫肌瘤手术相关指标;施术前后患者血清钠、血红蛋白;并发症。结果宫腔镜组效果、血清钠、血红蛋白、黏膜下子宫肌瘤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和开腹组比较有优势,P <0.05。结论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间因黏膜下子宫肌瘤来我院行宫腔镜电切的患者26例,分析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根据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蒂宽分别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2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下电切黏膜下子宫肌瘤疗效肯定,可采取不同的方式以减少宫腔镜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分析。方法B超检测下根据肌瘤与肌层的关系,选择不同的电切方式进行切割,对出血严重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同时行子宫内膜部分或全部切除术。结果切除肌瘤直径1.5~5.5cm,肌瘤数目1—3个,手术时间15~90min,平均35min。62例均一次完成手术,无子宫穿孔、低钠血症、周围脏器损伤、感染等病发症。62例术后随访4~24个月,平均7个月,术后满意率98.39%,7例有生育要求者3例以妊娠,其中1例以分娩。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术后月经状况及受孕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腔内占位性病变致子宫异常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OLYMPUS OUT-S7官腔镜、OLYMPUS UES-40电切系统,对98例宫腔内占位性病变导致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治疗,其中子宫黏膜下肌瘤29例,子宫肌腺瘤5例,子宫内膜息肉64例。结果术后因宫腔内占位性病变导致的子宫异常出血均治愈,月经均恢复正常。结论官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异常出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影响卵巢功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87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本组0型58例,占66.7%;Ⅰ型21例,占24.1%;Ⅱ型8例,占9.2%。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情况。结果 87例宫腔镜电切术均一次成功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5~45min,平均(20.0±3.5)min;术中出血10~120mL,平均(55.0±4.2)mL。术后随访1年,均未发现有肌瘤复发,月经恢复正常。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宫腔镜电切术对粘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邱春萍  胡小英 《安徽医药》2010,14(8):956-957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对粘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8例患者一次性手术成功,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和血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随访,血红蛋白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本组发生子宫穿孔1例,随即开腹切除子宫。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并恢复快,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宫腔镜下经宫颈电切术切除息肉,将切除组织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一次成功率100%,且手术时间短、手术范围小、损伤小、出血少、无并发症发生、可提供子宫内膜病变部位的病理标本。结论宫腔镜电切术对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息肉癌变具有高精的临床意义,深受患者好评,充分体现了微创治疗技术在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上的优势及功效。  相似文献   

19.
朱青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9):1515-1516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因子宫内膜病变行宫腔镜电切术202例。根据不同病种及不同生育要求,102例采用子宫内膜病变电切加子宫内膜切除术;39例采用子宫内膜病变电切加子宫内膜浅层电切术;12例行子宫内膜病变电切加子宫内膜剥除术;49例行单纯病灶切除。所有患者术后门诊定期随访。结果随访3~24个月,平均(14.7±6.7)个月,月经改善满意者达94.5%,原有痛经消失或减轻者达83.3%。9例不孕患者中有6例术后妊娠;39例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患者采用病变切除+子宫内膜浅层电切术,术后无闭经者。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子宫内膜良性病变首选的治疗方法,疗效安全可靠。并可根据患者生育要求采用的不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宫腔镜诊断和治疗绝经后出血2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绝经后出血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对260例绝经后出血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分析绝经后出血的原因。对某些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子宫肌瘤行宫腔镜下电切术。结果绝经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息肉、功能性子宫内膜等,恶性疾病占次要位置。绝经后良性占位病变多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结论宫腔镜是诊断和治疗绝经后出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